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氯沙坦钾和盐酸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和盐酸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轻中度高血压者随机选用氯沙坦钾50mg或盐酸苯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共24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的改变。结果共62例完成随访。氯沙坦钾组(n=35)治疗后总体SBP和DBP较治疗前下降9.05mmHg和4.89mmHg;盐酸苯那普利组(n=27)治疗后总体SBP和DBP较治疗前下降7.19mmHg和2.00mmHg,有效率分别为51.43%和51.85%,两组无显著性差别。随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氯沙坦钾组中咳嗽发生率占2.86%,低于盐酸苯那普利组的25.93%。结论氯沙坦钾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和盐酸苯那普利均有效,安全性好且耐受性优于盐酸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钾和盐酸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和盐酸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轻中度高血压者随机选用氯沙坦钾50mg或盐酸苯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共24周。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的改变。结果:共62例完成随访。氯沙坦钾组(n=35)治疗后总体SBP和DBP较治疗前下降9.05mmHg和4.89mmHg;盐酸苯那普利组(n=27)治疗后总体SBP和DBP较治疗前下降7.19mmHg和4.89mmHg;盐酸苯那普利组(n=27)治疗后总体SBP和DBP较治疗前下降7.19mmHg和2.00mmHg,有效率分别为51.43%和51.85%,两组无显著性差别。随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氯沙坦钾组中咳嗽发生率占2.86%,低于盐酸苯那普利组的25.93%。结论:氯沙坦钾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和盐酸苯那普利均有效,安全性好且耐受性于盐酸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每天早晨口服1次氨氯地平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每天早晨口服1次氢氯噻嗪12.5mg和氯沙坦50mg。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8周以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8.88/10.35mmHg、18.11/10.85mmHg、18.58/9.79mmHg;B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9.60/9.20mmHg、18.61/9.81mmHg、18.60/9.41mmHg。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用药后对血生化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且两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种降压方案对血生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55例伴有高血压和稳定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用氯沙坦(50mg/d)、苯那普利(10mg/d)和氯沙坦(50mg/d)加苯那普利(10mg/d)共治疗24周。单独用药组治疗12周后,若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继续单独用药治疗12周;若血压>130/80mmHg,改为联合用药治疗12周。观察血压、尿蛋白、血肌酐、血尿酸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比单独用药组高(P<0.01)。三种药物均有降尿蛋白作用。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第12周后血肌酐有明显下降(P<0.05)。联合用药及单用氯沙坦均有降尿酸作用。单独用药血压未达标病例再联合用药后,血压、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尿酸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且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下降幅度比血压达标病例继续单独用药更显著(P<0.05,P<0.01)。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与单独用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伴有高血压和稳定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较单独用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血肌酐和血尿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依普利酮及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各40例.分别予依普利酮片50mg、氯沙坦钾片50mg,1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主要检测多项生化指标、24h动态血压、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在降低血压幅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普利酮与氯沙坦,1次/d,服用50 mg均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安全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血压谷/峰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以动态血压观察氯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压谷峰比值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均分为氯沙坦片组和苯那普利片组(各3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片50~100mg和苯那普利片10~20mg,晨服,1次/日,疗程16周。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氯沙坦片组,收缩压(SBP)由治疗前的168.2±16.3 mmHg降至138.3±17.2mmHg,舒张压(DBP)由治疗前的99.8±8.1mmHg降至治疗后的85.3±6.4mmHg,SBP、DBP谷/峰比值分别为0.73和0.68;苯那普利组;SBP由治疗前的169.4±16.7mmHg降至139.3±16mmHg,DBP由治疗前的98.7±9.2mmHg降至治疗后的84.6±6.3mmHg,SBP、DBP谷/峰比值分别为0.67、0.63,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氯沙坦组无明显副作用,苯那普利组有6例出现咳嗽,2例咳嗽较剧烈,退出观察。结论:氯沙坦片能安全、有效、平稳地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其疗效与苯那普利疗效相似,但副作用明显少于后者,是高血压治疗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7.
周建辉  李克卉 《山东医药》2009,49(31):75-76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的最佳药物。方法 将7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43例和苯那普利组35例,分别13服氯沙坦50mg/d和苯那普利10mg/d连续8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4、8周血压、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和钾的变化及咳嗽反应。结果 用药后两组血压、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8周氯沙坦组BUN、Scr有所下降,苯那普利组Scr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而仅氯沙坦组血尿酸减低(4周时P〈0.05;8周时P〈0.01),苯那普利组发生咳嗽反应4例。结论 氯沙坦及苯那普利在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等方面疗效相近;氯沙坦尚有可减低血尿酸水平、无咳嗽反应及用药耐受性更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季小波 《山东医药》2012,52(37):80-8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和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硝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硝苯地平组给予30 mg/d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贝那普利组给予10 mg/d贝那普利片口服,联合治疗组给予30 mg/d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d贝那普利片口服,连续治疗12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12周末时的血压,24 h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SCr和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组间降压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4 h尿白蛋白和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均<0.05)。结论硝苯地平和贝那普利单独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减少尿白蛋白水平,保护肾脏功能,两药联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所血压及昼夜血压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方法8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氯沙坦50?mg/d(L组,30例)、福辛普利10?mg/d(F组,28例)和硝苯地平控释剂30?mg/d(N组,29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对诊所血压(OBP)[BFQ、动态血压的影响.结果3组治疗4周末OBP、动态血压均较服药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WTBXP<0.05~0.001),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均能维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24小时血压谷/峰(T/P)均大于70%;以N组作用显著.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F组39.4%、N组43.8%、L组18.2%,N组24小时平均心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结论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均能有效持续降低血压.治疗后硝苯地平控释剂24小时血压谷/峰优于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氯沙坦服药后的耐受性优于福辛普利及硝苯地平控释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双期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及中心动脉压(CAP)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将8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90~<110mm Hg(1mm Hg=0.133kPa)且收缩压140~<180mm Hg]分为依普利酮组和氯沙坦组,每组各42例,经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12周的试验期,分别给予依普利酮50mg或氯沙坦50mg,口服1次/d,复诊1次/2周,4周后如舒张压≥90mm Hg,则改为依普利酮100mg分2次口服或氯沙坦100mg,口服1次/d。安慰剂治疗2周后及12周试验期结束前分别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动态血压监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CAP的测定。结果依普利酮组高血压患者完成试验37例,失访5例,氯沙坦组完成试验40例,失访2例;与治疗前相比,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动态血压参数、baPWV及CAP均明显降低;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8.6)比(21.4±9.4),(14.0±5.3)比(15.1±6.6)mm Hg,均P>0.05];依普利酮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夜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baPWV、CAP及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氯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普利酮与氯沙坦均能明显降低轻中度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的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及中心动脉压。  相似文献   

11.
4种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9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服用多沙唑嗪1mg/d(30例)、塞利洛尔100mg/d(18例)、咪达普利5mg/d(31例)和左旋氨氯地平2.5mg/d(20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和BPV的变化。结果:①多沙唑嗪、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白昼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9.67/6.64mmHg(1mmHg=0.133kPa)、5.06/2.39mmHg和9.65/5.35mmHg,而左旋氨氯地平组还降低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12.60/8.45mmHg;②多沙唑嗪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能降低BPV,多沙唑嗪组24h收缩压、舒张压和白昼的收缩压变异分别减少19.0%、13.8%和12.5%(P<0.05或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分别减少27.4%和18.1%(P<0.01和P<0.05)。结论:①多沙唑嗪、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白昼的降压幅度较为明显,而左旋氨氯地平组还能降低夜间的血压;②多沙唑嗪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能降低BPV。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缬沙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贝那普利联合用药与大剂量单药(缬沙坦或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此研究为随机双盲实验。将119名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10mg/d,n=42)、缬沙坦组(160mg/d,n=37)和联合用药组(贝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n=40)。半量治疗4周后能耐受者增加至目标剂量,随访4周。分别于研究开始、治疗4周、8周时测定MAU和血压。结果治疗8周后降压幅度为:贝那普利组〔n=35,(15.8±3.4)/(10.0±1.8)mmHg〕,缬沙坦〔n=35,(14.7±3.7)/(9.8±1.6)mmHg〕,联合用药组〔n=38,(15.3±3.6)/(10.2±1.4)mmHg〕,3组比较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U降低幅度为:贝那普利组〔(65.4±9.5)mg/24h〕,缬沙坦〔(67.8±11.5)mg/24h〕,联合用药组〔(95.8±12.2)mg/24h〕,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效果显著,P均〈0.01。结论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用药较加大剂量单药治疗的血压控制无差异,但对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服用氯沙坦50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和苯那普利10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次/d,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非常显著下降(P<0.01)。氯沙坦组、苯那普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77.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2.8%:17.1%,P<0.05)。结论:氯沙坦和苯那普利分别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相似,但前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18~70岁不拘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血压<180/90~109 mmHg,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害.符合入选条件者经两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随机分为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组,两组分别服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10mg/d一次两周,两周后坐位舒张压仍≥90mmHg者,加量至20mg到试验结束.总计服药时间为6周.服国产赖诺普利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20例.结果完成6周观察者192例,其中赖诺普利组94例,总有效率50.0%.进口赖诺普利(捷赐瑞)组98例,总有效率为54.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服药4周后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无严重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为赖诺普利组28.7%(27/94),捷赐瑞组26.5%(26/9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组共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20例.赖诺普利的降压谷/峰比值大于50%.结论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相比,两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相似,国产赖诺普利同样可以作为长效制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15.
福辛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对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福辛普利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氯沙坦联用和单一药物剂量加倍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 此研究为随机双盲实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名随机分为单用福辛普利组(10 mg/d,n=50)、氯沙坦组(50 mg/d,n=41)和联合用药组(福辛普利5 mg 氯沙坦25 mg/d,n=45).所有患者治疗4周后能够耐受者增加药物剂量达到目标剂量,随访4周.人选患者均分别于研究开始、治疗4周、8周后测定MAU及血压.结果 治疗8周后3组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福辛普利组[n=42,(12.6±2.3)/(9.2±1.5)mmHg],氯沙坦组[n=39,(12.2±2.1)/(9.3±1.5)mmHg],联合用药组[n]=43,(12.2±2.2)/(9.6±2.1)mmHg],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降低幅度分别为:福辛普利组[(18.3±3.1)×10~mol/L].氯沙坦组[(18.5±3.3)×10-8mol/L],联合用药组[(26.1±4.35)×10-8mol/L],两个单用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P均<0.01.结论 ACEI类药物和ARB类药物联用和单用ACEI或ARB加大单药物剂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没有明显差别,但是联用两种药物较单用加大单药剂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vs赖诺普利/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与认知功能的作用JofHumanHypertension,2006,20:177185.该文目的在于比较替米沙坦/氢氯噻唪(HCTZ)与赖诺普利/HCTZ组合对老年高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与认知功能的影响。共收治160名病人,男性76名,女性84名,年龄61~75岁,DBP<110,>90mmHg,SBP>140mmHg。随机分组为替米沙坦(80mg/次·d)/(HCTZ,12.5mg/次·d)或赖诺普利20mg/HCTZ12.5mg/次·d24周。本研究设计为前瞻性、终点双盲、并行研究。2周洗脱期后,12~24周治疗。认知功能用6种不同测验法(说话流利程度,B…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属非勺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上午7时服用苯那普利10mg,治疗组上午7时和晚上7时各服用苯那普利5mg。给药6周后复测ABPM。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121.3±4.9)mmHg]、舒张压[(77.6±8.0)mmHg],白昼、夜间血压负荷[(12.7±9.6)%,(8.5±6.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SBP48.65%和77.78%;DBP45.95%和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非勺型高血压,苯那普利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可以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运用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24 h内蛋白尿、血肌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舒张压为(83.16±5.33)mm Hg,收缩压为(132.61±5.14)mm Hg,24 h内蛋白尿为(94.26±10.53)mg,血肌酐为(94.27±5.31)μ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疗效确切,患者血压、24 h内蛋白尿以及血肌酐能够得到极大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4例Ⅰ~Ⅱ级高血压病人,入院后停药2周,服氯沙坦50mg,qd,疗程12周.1个月后血压若未降至140/90mmHg以下,可加大剂量到100mg,qd.治疗前后复查24h动态血压.以两次给药间距终末时血压下降数除以给药间距中最大血压下降数值作为药物降压的谷/峰比(TP),以夜间血压均值与白昼血压均值比较下降10%或大于10mmHg者为夜间血压下降或"杓型者",反之为夜间血压不下降者或"非杓型者".结果发现(1)氯沙坦显著降低高血压病人的偶测平均血压(P<0.01);(2)氯沙坦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的24h平均血压(P<0.01).有效率为83.3%;(3)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 TP比率分别为78.8%和76.5%.SBP、DBP和MBP的平滑曲线指数分别是1.24±0.33,1.37±0.42和1.32±0.37;(4)对夜间血压高于正常值(120/80mmHg)的高血压患者,氯沙坦明显降低夜间血压(P<0.01),对夜间血压已属正常者,氯沙坦无进一步降压作用(P>0.05).(5)24hSBP、DBP下降幅度与治疗前SBP、DBP明显相关(r分别为0.812和0.794,P<0.01).结论氯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其主要优点是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夜间无过度降压的危险,晨间血压上升受到明显抑制,基础血压越高,降压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0.
瞿家武 《山东医药》2009,49(15):58-5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肌肥厚和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3例NHYAⅡ-Ⅳ级、EF≤50%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予缬沙坦80mg/d、B组予苯那普利10mg/d、C组予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10mg/d;若治疗4周血压≥160/100mmHg则苯那普利、缬沙坦分别增至20mg/d、160mg/d。服药后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改变情况;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心室相关指标,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三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均显著改善(P均〈0.01),血压均显著降低(P均〈0.01),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均显著减低(P均〈0.01),其中C组改善最显著;但各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缬沙坦、苯那普利可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逆转心肌肥厚;联合用药疗效更显著,且该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