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积水的引流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分流管堵塞2例,感染2例,过度分流2例,肛门脱出1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按GOS分级:死亡2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轻残15例,良好23例。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明  周新阁 《山东医药》2007,47(25):109-109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2003年8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积水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室腹腔分流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积水2例报告五莲县人民医院(262300)王学贤,王善法,刘贤忠我院1988年对2例严重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木,术后患者意识恢复,疗效满意。例1:男,45岁。因车祸致颅脑外伤并左上下肢多发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外伤性脑积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慢性外伤性脑积水则表现为伤后持续浅昏迷或神志恍惚,病情停滞不前或倒退,不同程度的瘫痪,智力或语言障碍。影像学检查示脑室系统扩大,以侧脑室前角最为显著。结论外伤性脑积水是脑损伤急性期后继发性损害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常见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一旦发生较明显脑积水,应积极采取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妥善、持续控制颅高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亚低温疗法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5年4月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癫痫、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肺炎、颅内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收集所有病人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临床资料,疾病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人之间差异。结果 108例颅脑损伤病人出现术后继发性脑积水为29.63%,其中重型组37.50%,特重型组62.50%。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受伤程度及是否有脑挫裂伤、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行腰椎穿刺、行硬膜缝合、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血肿位置、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腰大池置管引流的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存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纤维性增厚、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脑疝形成、术后颅内压25 mmHg、颅内大面积梗死、手术创面入脑性渗血、血肿位置、硬膜缝合和未行腰椎穿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腰大池置管引流及GCS评分5分和受伤程度为特重型均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较常见,及时评估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和机体状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40例重型颅脑损伤无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下肢肿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并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精心护理干预。结果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下肢肿胀等因素是诱发深静脉血管的主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次所有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干预后,痊愈35例,好转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下肢肿胀等因素是引诱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需积极给予精心护理干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陈涛 《山东医药》2008,48(23):35-36
对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扩大修补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防情况.结果 术后头颅CT检查未发现硬脑膜异常,并发脑膨出11例、癫痫3例、脑积水2例、硬膜下积液5例;随防26例,人工脑膜封闭隔离保护脑组织的作用良好、炎症反应轻.认为去骨瓣减压、人工脑膜扩大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并恢复有效解剖层次.  相似文献   

9.
ICU病房4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危重症,因创伤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极易引起院内感染,肺部感染是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本院ICU病房2001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45例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早期腰椎穿刺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按其经济条件及家属自愿原则分为腰椎穿刺引流组30例与腰大池持续引流组18例。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于创伤后第4天行早期腰椎穿刺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患者于创伤后第4天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出现低颅压3例,脑疝1例。结论早期腰椎穿刺引流与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相仿,其并发症少、方法简便易行,但会增加医生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 ,诊治及预后。方法  2 5例患者行手术、解痉、抗凝、高压氧、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在大动脉供血区 ,合并有其他颅脑损伤者 ,预后不佳 ,死亡率极高。结论 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认识 ,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当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后死亡率达30%~50%。该并发症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相关。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步骤。我院近2年收治颅脑损伤病人562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6例(8.2%)。现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01~2008-01间115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性别、年龄、开放性伤口、手术时间、气管切开及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28.7%。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顺序依次为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性别和开放性伤口对医院感染的影响不大。结论年龄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后医院感染呈现最强相关关系。可控因素中,住院时问、气管切开及手术时间为影响术后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31例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认为外伤后急性脑肿胀(PACS)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术前准确评价患者外伤程度,积极改善患者通气,合理应用药物控制颅内压等相应措施可降低急性脑膨出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刘波  刘培明 《山东医药》2006,46(20):70-71
颅脑损伤约30%合并有颌面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此类损伤处理复杂,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998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30例重型颅损伤合并颌面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临床治愈39例,6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0.7%,5例死亡,6例自动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方式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选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实行颅内压监测指导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并发症以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黄效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159-2160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促进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率、减少致残率是颅脑外科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1〕。本文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住院治疗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玉虎  马越 《山东医药》2008,48(45):113-113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十二指肠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从早期的肠内营养途径中获得比较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成分,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