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35(IL-3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ACI)患者44例(ACI组)及同期正常人40名(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9和IL-35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MMP-9和IL-35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缺血性炎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肠道菌群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收治疗的9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ACI组),根据梗死体积大小,将ACI患者分为小梗死组(n=34)、中梗死组(n=40)、大梗死组(n=20),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4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血清IL-17、IL-33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AC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16.36±5.37)pg/mL、(130.31±42.83)pg/mL、(5.33±1.03)lgCFU/g、(4.54±1.01)lgCFU/g、(9.11±1.25)lgCFU/g、(8.83±0.98)lgCFU/g]相比,ACI组患者血清IL-17[(34.27±10.11)pg/mL]、IL-33水平[(288.47±98.43)pg/mL]及大肠埃希菌[(7.40±2.16)lgCFU/...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7、14 d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IL-8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3.20±1.05) μ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达峰值[(59.38±14.37)μg/L],在1-14d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0.646,P <0.01;r =0.305,P<0.05).结论 IL-6、IL-8、TNF-α水平的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临床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脑损害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 137G/C多态性及血浆IL-18含量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北方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18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IL.-18含量,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IL-8及sIL-2R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IL-2活性;应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IL-8及NO水平:(5741.53±4376.52)U/ml、(486.76±46.41)U/ml、(15.78±3.04)pg/ml、(23.89±2.13)pg/ml及(6.33±0.37)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3.88±92.21)U/ml、(242.36±35.78)U/ml、(6.14±3.12)pg/ml、(17.71±1.32)pg/ml及(3.68±0.34)μmol/L,并随肝功受损程度进行性增加.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及IL-8增加可能为NO增多的诱发因素;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病人血清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评价瘦素、IL-6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瘦素、IL-6水平,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瘦素水平、IL-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二者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IL-6过度表达。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174C/G在血清中表达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IL-6-572C/G、-174C/G,酶联免疫法检测IL-6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572/G、174G/C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基因启动子-572G/C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且可能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G等位基因个体通过促进IL-6表达而提高脑梗死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患者发病及康复期,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情绪及心理的变化[1.2].研究显示伴有焦虑情绪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细胞因子可以出现明显的变化[3].本实验通过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分析,并关注血清中IL-12和IL-18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42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2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后外周血sICAM-1和IL- 1、IL- 6含量,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时外周血sICAM-1、IL- 1 和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IL-1、IL-6水平,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肾组织局部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其内源性抑制蛋白IL-18结合蛋白(IL-18BP)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IL-18及IL-18BP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SYBR green dy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IL-18 mRNA及IL-18BP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8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局部IL-18和IL-18BP的表达.结果 LN组IL-18BP mRNA的2-△△CT值(6±9)显著低于对照组(13±9,P=O.006);IL-18 mRNA的2-△△CT值(1.1±1.0)与对照组(1.1±0.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而血清IL-18的水平(146±101)pg/ml比对照组(48±45)pg/ml明显升高(P=0.000);激素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的患者血清IL-18的水平明显低于单用激素或激素联合应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P=0.042);LN患者肾小球内IL-18呈高表达,IL-18BP在肾小管内高表达,而肾小球内表达相对较弱.结论 LN患者外周血白细胞IL-18BP基因的表达降低,而血清IL-18的水平显著升高.作为IL-18的内源性抑制蛋白,较低的IL-18BP的表达可能不能完全中和IL-18的作用而导致TLN疾病的活动与反复发作.LN患者肾小球高表达IL-18,IL-18可能参与了肾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对乙型肝炎相关肝衰竭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的影响。方法 3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单次治疗。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浓度,同时记录血清ALT、TBil等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衰竭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123.5±23.0)pg/ml、(110.0±18.5)pg/ml,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5±6.3)pg/ml、(27.8±5.9)pg/ml和正常对照组(34.7±3.3)pg/ml、(12.1±5.1)pg/ml,P均<0.001;治疗后血清IL-17、IL-6水平分别为(84.7±21.4)pg/ml、(75.8±16.6)pg/ml,较治疗前下降(t=35.1,P<0.001;t=33.4,P<0.001);与好转组相比,人工肝对恶化组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降低(t=3.8,P<0.05;t=3.9,P<0.05);人工肝对血清IL-17、IL-6清除效率均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r=-0.53、P=0.003;r=-0.43,P=0.01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其对IL-17、IL-6的清除效率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以及APN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ctin-6,IL-6)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HT组,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分别为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PN水平和IL-6水平。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8.2±3.8) m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4±2.9) mg/L](P<0.05),而IL-6水平[(81±4) 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18±5) μg/L](P<0.05),APN水平与IL-6呈负相关(r=-0.782,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高血压分级和IL-6水平可显著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的变化。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低脂联素血症,且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透射比浊法测定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6、CRP水平变化,并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评分判断是否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另选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27例(33.75%)于7d内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其发病后第1、3、7、14天外周血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5),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当天IL-6、CRP水平与人院时体温、血白细胞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7、0.66、0.51,P均0.01),IL-6、CRP是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CRP增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能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清IL-6、CRP水平对于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动态变化,探讨IL-6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β-七叶皂甙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在脑梗死后1、5、14d进行血清IL-6测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组,清晨测定血清IL-6。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后1、5、14dIL-6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2.82ng/L)vs(15.25±4.65)ng/L,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1、5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梗死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03±2.28)分vs(10.38±2.30)分,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IL-6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密切相关,β-七叶皂甙钠可能通过抑制血清IL-6的增高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就诊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组BALF和外周血中IL-17和IL-6的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IL-17和IL-6水平与其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IPF组患者血清和BALF患者的IL-6和IL-17水平与FVC、FEV1、FEV1∕FVC和DLco水平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P均0.01)。结论 IL-17和IL-6可能在IPF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并有可能作为判断IPF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白细胞介素 13(IL- 13)是否失衡。方法 选取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 (哮喘组 2 5例 ) ,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 15例。分别对哮喘组、对照组留取血标本 ,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上述两组血清中 IL - 12、IL - 13水平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哮喘组 IL - 12水平为 (5 8.5 0± 14 .2 5 ) mg/ L ,较对照组 (85 .5 2± 13.14 ) ng/ L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哮喘组 IL- 13水平为 (131.2 7± 2 8.4 5 ) ng/ L较对照组 (92 .30± 14 .4 3) ng/ L 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 IL- 13过度产生 ,IL- 12则产生不足 ,使 IL- 12 / IL- 13失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24( IL-24)的变化,并探讨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VEGF、IL-8及IL-24.结果 观察组血清VEGF、IL-8及IL-24分别为(592.48±131.61)ng/L、(50.15±2.37)pg/mL、(0.75±0.15) ng/mL,对照组分别为(239.35±58.37 ng/L、(34.60±2.61) pg/L、(0.58±0.13)ng/mL,两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Ⅰ期者血清VEGF、IL-8及IL-24分别为(443.53±127.14) ng/L、(41.32±1.67)pg/mL、(0.68 ±0.11) ng/mL,Ⅱ期者分别为(581.62±121.56) ng/L、(48.31±2.17) pg/mL、(0.74±0.14) ng/mL,Ⅲ期者分别为(704.25±217.33) ng/mL、( 57.41±1.83) pg/mL、(0.81±0.12) ng/mL,Ⅳ期者分别为(916.41±407.32) ng/L、(64.28±2.58) pg/mL、(0.90±0.10) ng/mL.血清VEGF、IL-8及IL-24随着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r分别为0.69,、0.72、0.65,P均<0.01).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IL-8、IL-24表达升高.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IL-8、IL-24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80例ACS患者服用血脂康前后血浆IL-6及MCP-1水平。结果 ACS组血浆IL-6、MCP-1水平为(25.45±6.34)ng/mL、(19.98±4.57)p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68±5.54)ng/mL和(14.45±4.35)pg/L(P<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血浆IL-6及MCP-1水平下降(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IL-6及MCP-1水平升高与冠脉炎症反应相关,血脂康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IL-6及MCP-1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下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危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名健康人的血清IL-27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2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IL-27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IL-27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2,P0.01)。结论血清IL-27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相关性,IL-27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