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为Hassoun等1982年首先报告。本病常见于年轻人,肿瘤多发于 侧脑室或第三脑室,临床表现为阻塞性脑积水所致颅内压增高症状。现报告1例临床以脑室出血发作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孟凡国  朱锡德 《山东医药》2009,49(22):77-78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多以不同程度高颅压起病,CT、MRI检查可见患者Monro孔区存在可强化的占位性肿块,光镜结合免疫组化检查证实为中枢神经细胞瘤。手术全切8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行颅脑局部放疗。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有较特异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据此术前多可作出诊断。手术联合放疗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接诊的经病理尸解确定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36例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病理分析结果显示,36例小儿心血管畸形患儿中,室间隔缺损17例(47.2%),房间隔缺损9例(25.0%),动脉导管未闭5例(13.9%),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3例(8.3%)、房室间隔缺损以及卵圆孔未闭各1例,发生率均为2.8%。临床诊断符合率显示,16例新生儿中5例(31.3%)完全符合病理,≤6个月的12例患儿中8例(75.0%)完全符合病理,≥15个月的8例患儿全部符合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可通过此种检查方式准确筛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及病理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患者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MRI检查显示肿瘤位于侧脑室体部前2/3区域15例、第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及左侧额叶各1例,肿瘤边界清楚或不清楚,5例肿瘤与丘脑或侧脑室壁粘连,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7例病灶出现囊变区、14例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供血血管(多位于肿瘤底部),增强后3例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2例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显示N-乙酰神经氨酸(NeuN)及突触蛋白(Syn)均呈阳性。结论 CN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叶文宏  汪苍  方佃刚  干芸根 《肝脏》2016,(6):477-480
目的评价CT及MRI在诊断小儿肝脏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5月就诊于我院并通过术中病理确诊为肝脏肿瘤的2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患者术前CT及MRI检查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6例患儿行CT及MRI检查,共发现34个病灶,排在两组前三位的影像学变化是: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低密度,延迟期等密度。26例患儿共68个影像学检查结果(CT:34个;MRI:34个)、34个术中病理切片结果。其中与"金标准"结果一致的CT报告为28个(准确度为82.4%),MRI报告中29个结果与之一致(准确度为85.3%)。结论CT及MRI在诊断小儿肝脏肿瘤方面的价值无法取代,对怀疑肝脏肿瘤的小儿应尽早完善肝脏增强CT或MRI,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脑室外神经细胞瘤MRI表现.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结果.结果 15例患者中4例肿瘤位于额叶,4例肿瘤位于顶叶,4例肿瘤位于松果体,2例肿瘤位于中脑,1例肿瘤位于颈髓.肿瘤直径为1.3~9.5cm,MRI表现T1WI、T2WI及FLAIR均示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或等信号,可见多发囊变,造影强化程度不一致,8例患者伴有梗阻性脑积水.结论 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发生部位和MRI的表现不尽相同,MRI的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81.18%)支原体肺炎患儿单份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滴度大于1∶160。151例(88.82%)患儿MP-DNA检测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得阳性菌株共23株。1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镜下均可见支气管内膜炎症表现,病变部位可有黏膜充血水肿并附着分泌物,45例(26.47%)患儿支气管开口处可见痰堵,患儿通气不畅,24例(14.12%)患儿管腔内可见黄脓性痰栓,18例(10.59%)患儿支气管开口出现炎性狭窄,14例(8.24%)患儿支气管分支开口异常,11例(6.47%)患儿管壁黏膜呈现小结节样突起。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高诊断效率,治疗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例34岁男性因波动性高血压疑为嗜铬细胞瘤而转至本科就诊。该患者临床表现典型,人院查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MN)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均明显升高,CT和PET-CT检查均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术前予以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d口服2周,血压平稳,在腹腔镜下行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嗜铬细胞瘤,MN、NMN、血压恢复正常,症状缓解。该患者术后随访3年,血压、血浆MN、NMN水平均正常,肾上腺CT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9.
潘成智  位莉  贾薇  陶林 《山东医药》2023,(27):91-93
目的 总结浸润型乳腺肌成纤维细胞瘤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对1例浸润型乳腺肌成纤维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痛单发的实性肿块,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边界不清且形态不规则的实性占位,临床初步诊断为乳腺癌。手术中取乳腺肿块组织进行的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乳腺梭形细胞,部分细胞核大、轻度异型,偶见核分裂象,提示倾向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不除外乳腺梭形细胞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梭形细胞增生,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细胞轻度异型,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CD34、desmin、actin、β-catenin阳性,CK阴性,Ki-67为3%。依据临床表现、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乳腺肌成纤维细胞瘤(浸润型)。结论 患者临床表现为无痛单发肿块,病理检查结果示梭形细胞增生、浸润周围脂肪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CD34、Vimentin、desmin阳性提示浸润型乳腺肌成纤维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小儿肝母细胞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小儿肝胆外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肝母细胞瘤、且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完整的患儿106例,所有患儿均先后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组织活检,对该组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及术中所见+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母细胞瘤各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病史特征、外科手术、血清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穿刺活检确诊定性的10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病灶数共106个,均为单发病灶;在术中所见+病理检查(金标准)确诊的106例106个病灶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106例,漏诊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106/106),漏诊率为0;在肿瘤形态、边界清晰与否、包膜完整与否、有无钙化、囊变及坏死等方面的敏感性(真阳性率)分别为100%,82.47%,80.68%,74.65%,59.09%,45.36%,特异性(真阴性率)均为1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83.96%,83.96%,83.02%,83.02%,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中所见+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在肿瘤边界清晰与否、包膜完整与否、有无钙化、囊变及坏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形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直观地显示小儿肝母细胞瘤病灶的特点,建议将CT与超声诊断相结合,以提高对肿瘤形态、边界、包膜、有无钙化、囊变及坏死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临床应用。方法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38例肺不张、慢性咳嗽、反复、难治性喘息等患儿进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及应用情况。结果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小儿纤支镜检查中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解决了患儿不合作,操作更顺利,减少并发症,增加了安全性,特别适用婴幼儿。小儿纤支镜检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广泛,对于反复、难治性喘息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intra-abdominal 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IDSRC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于1996-06/2006-10收治的4例IDSRCT患者诊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报道4例患者,均表现为腹水和/或腹部肿物收入院,剖腹探查术发现肿瘤腹腔内广泛种植,术后病理证实为IDSRCT.结论:腹腔内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是一种罕见腹膜恶性肿瘤,诊断时患者已经出现广泛转移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ALCAPA的认识。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院心脏中心门诊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收治但最终诊断为ALCAPA的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ALCAPA的患者女性7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2~10个月,平均年龄5.3个月。8例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气促、喘息、声哑、多汗及喂养困难等心力衰竭(心衰)症状。病初均于首诊医院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心电图、心脏超声及心脏增强CT均有较为特征性的改变。结论:小儿ALCAPA病例临床常易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混淆。对于临床诊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患儿应注意其心电图表现。其中符合ALCAPA心电图特点的病例,反复探查其心脏彩超并进行心脏增强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助于ALCAP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结果两组患儿脑电图异常率均为100%,两组患儿脑电图重度异常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电图作为常规检查可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高原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86例高原肺水肿患儿在患病年龄、发病时间、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后患儿肺部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临床治愈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本组 86例患儿中 ,上呼吸道感染、过度活动是小儿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小儿高原肺水肿多发生在进入高原前 3天 ,年长儿的肺部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婴幼儿 (P <0 0 5 ,或 0 0 1)。结论 :对小儿高原肺水肿及时诊断 ,针对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进行积极的治疗 ,是提高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救治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特点。结果病灶位于小脑7例,脑干2例,鞍区3例,脑室内3例,大脑半球1例。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1例、囊实型11例和实质型4例,以囊实型最多见。增强扫描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结论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生于鞍区和脑干以实质型多见,较易发生出血、钙化。弥散像上亦有一定特点,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以眼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1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因左侧眼睑下垂2周于外院诊断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予泼尼松、溴吡斯的明药物治疗无效,又依次出现头痛、右侧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嗜睡,诊断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转我院行头颅MRI平扫+增强提示松果体区占位病变、脑积水,考虑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予脑脊液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转湖北省肿瘤医院,对松果体区病灶行放射性治疗(19.8Gy/17F)后,病灶较治疗前减小77.42%,颅内生殖细胞瘤基本确诊;继续行全脑放射性治疗(50.4Gy/28F),病灶较治疗前减小86.31%。未予药物及其他治疗,出院后6个月复诊,松果体区病灶稍有强化,较治疗前减小96.78%,病人神志清楚,头痛、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消失,临床痊愈。结论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率低及接诊医生思路狭窄是导致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人,应拓宽诊断思路,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可防止或减少其误诊。  相似文献   

18.
魏璇  金国宏  哈若水 《山东医药》2012,52(46):28-31
目的通过对高级别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测量分析,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星形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者14例、Ⅲ~Ⅳ级者16例。分别测量其肿瘤实质区、瘤周区(肿瘤实质区外1.5 cm的范围)与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观察不同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对白质纤维束形态及结构的影响。结果 30例星形细胞瘤的FA图、ADC图中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区组织信号强度明显不同,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及ADC值较正常脑组织明显减低。FA图及DTT图显示Ⅰ~Ⅱ级的肿瘤纤维束多呈稀疏、移位,以推移周围邻近白质为主,与邻近白质边界清楚;Ⅲ~Ⅳ级的肿瘤则以破坏与浸润白质纤维束为主,边界相对模糊;DTT图中Ⅲ~Ⅳ级肿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与Ⅰ~Ⅱ级患者FA值比较,Ⅲ~Ⅳ级患者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均明显减低(P均<0.05),Ⅲ~Ⅳ级患者的肿瘤实质区ADC值较Ⅰ~Ⅱ级者明显减低(P<0.05)。Ⅰ~Ⅱ级与Ⅲ~Ⅳ级患者瘤周区ADC值相近(P>0.05)。结论磁共振DTI有助于确定肿瘤分级、区分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DTT可清晰显示不同级别星形细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微创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经双气囊诊断及微创治疗的3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经DBE诊断后,34例患儿明确病因,检出率为89.47%。包括血管畸形3例(7.89%)、溃疡5例(13.16%)、Meckel憩室10例(26.32%)、小肠内多发息肉6例(15.8%)、肿块2例(5.26%)、糜烂3例(7.89%)、克罗恩病1例(2.63%)、炎症2例(5.26%)、钩虫2例(5.26%)及阴性4例(10.53%)。其中,1例经脐部切开外提肠管后予确诊为占位样病变,1例患儿憩室内可见黏膜出血、溃烂;10例患儿均经脐环切口外提肠管病变部位行手术治疗。1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瘤;4例检查为阴性患儿中,1例经6个月随访再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他3例经随访未再发消化出血;在安全性比较方面,38例患儿未发生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仅出现腹痛2例、腹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89%。结论 DBE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且安全性高,可达到微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7年9月~1998年4月对584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小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其中经胃镜及1分钟快速型幽门螺杆菌(HP)检测试纸检测,诊断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234例,现将其胃镜及病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