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常用的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在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鄱阳湖区3个日本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的行政村(新建县曹会村、都昌县井头村和星子县新华村),对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同时采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病原学(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检查方法和常用5种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查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 3个调查点人群的5种常用免疫诊断试剂盒检测的抗体阳性率(33.1%~57.1%)均显著高于粪检阳性率(5.0%-8.2%)(P0.05)。抗体阳性率的年龄分布趋势与粪检结果一致,人群粪检阳性率、抗体阳性率高峰均出现在40~49岁组人群。不同免疫诊断试剂盒的抗体阳性率随着感染度的增加而增高,敏感性为81.2%~94.5%,其中ELISA检测试剂盒敏感性最高;但粪检阴性者中仍有约26.9%~46.1%为抗体阳性。粪检阳性者中,仍有5.5%~18.8%为抗体阴性。结论 5种免疫诊断试剂盒均可用于流行区群体水平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ELISA诊断试剂敏感性最高,且在不同感染度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在江西省39个流行县(市、区)设立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于2015-2018年每年的10-11月对监测区域的本地人群、流动人群、螺情和家畜等血吸虫病传播相关因素进行监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6岁以上常住居民和流动人群进行血吸虫病血清学筛查,血清学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一粪三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进行粪检;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一粪三检)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解剖镜检法观察活螺感染情况,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核酸。结果 2015-2018年,江西省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清学检测分别45 086、31 272人次,检出阳性者分别2 080、 556例,阳性率为4.61%、 1.78%;不同年份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4.01%~5.58%、 1.24%~2.36%,均以2017年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血检阳性率分别为5.41%(1251/23 124)、 2.15%(394/18 322),均高于女性的3.77%(829/21 962)、 1.25%(162/12 950)(P 0.01)。 55岁年龄组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22%(902/14 504)、 2.37%(152/6 421),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1);农、渔职业组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06%(1 932/31 868)、 3.09%(383/12 408),均高于他职业组的1.12%(148/13 218)、 0.92%(173/18 864)(P 0.01)。本地人群累计发现粪检阳性病例6例,男性和女性各3例,以55岁以上(5例)为主,全部为农渔职业(6例),均位于鄱阳湖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未发现粪检阳性者。2015-2018年累计监测家畜4 128头,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开展钉螺调查共10 510.11 hm~2,查出有螺总面积2 907.58 hm~2,活螺密度0.16~0.66只/(0.11 m~2), LAMP检测活螺23 007只,检测混合样品935管,发现阳性混合样品4管(均来自2015年庐山市新华村东乌龟洲)。结论目前我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周边地区,流行区高危人群仍然以从事农渔职业、 55岁以上、男性人群为主,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SEA鸡卵黄抗体(anti-SEAIgY)ELISA用于大山区血吸虫病诊断的效果。方法对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506位居民进行粪检,同时用anti-SEAIgY-ELISA(以IgY作为捕捉抗体,以酶标NP28-5B为检测抗体)和血吸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SEA-ELISA)对其血清进行检测,评价anti-SEAIgY-ELISA的敏感性。实验设非流行区200份血清作对照以确定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anti-SEAIgY-ELISA和SEA-ELISA与粪检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68%(152/164)和89.02%(146/164),特异性分别为99.00%(198/200)和95.00%(190/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粪虫卵孵化阴性人群,anti-SEAIgY-ELISA和SEA-ELISA阳性率分别为31.00%(106/342)和83.63%(28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ti-SEAIgY ELISA可用于大山区血吸虫病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NP30抗体检测法在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现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506位居民进行粪检,同时用NP30抗体检测法和血吸虫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SEA-ELISA)分别对其血清进行检测,评价NP30抗体检测法的敏感性;同时检测非流行区的100份血清确定其特异性.结果 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粪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7.80%(144/164)和84.76%(139/164);两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6.00%(96/100)和94.00%(94/100),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在粪孵阴性人群血清样本中,NP30抗体检测法和SEA-ELISA法的检出率分别为44.15%(151/342)和70.47%(241/3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P30抗体检测法可用于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筛查.  相似文献   

5.
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用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S-ELISA)检测SEA-TCA抗原,并根据测得的OD490值和相应抗原浓度计算回归方程式,再用该法和fSjc26GST-PcAb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循环抗原。结果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测得SEA-TCA浓度(y)与OD490值(x)呈明显的正相关(r=0.981,y=128.08x-46.95);血清循环抗原的平均含量,急性血吸虫病人(206.27±36.62 ng/ml)显著高于慢性血吸虫病人(122.88±75.13 ng/ml)。两组双抗体S-ELISA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均为100%(34/34),慢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则分别为87.50%(70/80)和78.57%(63/80),特异性分别为90.74%(98/108)和92.59%(100/108)。用以上两法对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进行循环抗原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4.52%(87/252)和9.72%(49/504),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双抗体S-ELISA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能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组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以及在血吸虫病疫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循环抗原和抗SEAIgG抗体检测,比较抗原抗体组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在重疫区的检测效果。结果循环抗原与循环抗体平行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9%、92.2%;序列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99.2%。对血吸虫病疫区粪检阳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94.6%(35/37),序列检测阳性率为67.6%(25/37);疫区粪检阴性人群平行检测阳性率为69.8%(97/139),序列检测阳性率为39.6%(55/139)。结论组合检测方案中平行检测在重疫区对有效检出病人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疫区返乡人员抗日本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探讨该人群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三峡库区前往血吸虫病疫区打工的返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取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群血吸虫特异性抗体(IgG),计算人群抗体水平平均几何均数(G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共调查疫区返乡人员1940人,G值为0.0176,抗体阳性率为2.27%(44/1940),各年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74,P0.05)。自血吸虫病流行省返乡者占77.89%(1511/1940),G值为0.0199,显著高于自传播阻断省返乡者(F=30.007,P0.05)。男性G值为0.0178,女性为0.0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9,P0.05)。55~59岁年龄组G值最高(0.0316),各年龄组间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87,P0.05),45岁以上人群抗体水平显著高于45岁以下人群(F=13.491,P0.05);离渝前农民和船民G值显著高于民工和商业服务(P均0.05),离渝后商业服务G值显著低于船民、农民和民工(P均0.05);不同文化程度者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0,P0.05),文化程度高,G值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流动原因、离渝前职业、疫区省类型以及返乡次数等因素与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关联。结论疫区返乡人群存在血吸虫感染的危险,建议进一步健全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在三峡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平行检测居民血清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IGFA、ELISA和IHA平行检测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血清、健康人群及其它3种寄生虫感染人群血清、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IGFA、ELISA和IHA检测100例粪检血吸虫虫卵阳性血清的敏感性均为96.0%;检测188例健康人群及其它3种寄生虫感染人群血清的特异性分别为98.9%、96.8%和97.3%;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35%(102/1091)、11.54%(125/1083)和11.00%(120/1091),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IGFA、ELISA和IH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交叉反应少,平行检测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血清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流行区IHA法的阳性诊断阈值。方法 选择江西省鄱阳湖区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2个县(余干和星子)共55个自然村作为研究现场,对5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病原学方法(Kato?Katz法+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血清学方法(IHA法)进行平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相关分析和ROC曲线等方法分析,计算不同流行程度流行区IHA抗体水平阳性临界值。结果 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粪检阳性率与人群IHA血吸虫病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布趋势一致(r = 0.588, P < 0.05),与IHA阳性人群抗体水平无相关性(r = 0.221,P > 0.05);流行区2008-2011年连续4年血吸虫粪检阴性人群的IHA阳性抗体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3.650,P < 0.05),2008-2011年中任意1年血吸虫粪检阳性人群的IHA阳性抗体水平在4年内均维持较高水平且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61,P > 0.05)。流行村人群粪检阳性率< 1%、1%~5%和> 5%时,对应IHA的阳性诊断阈值分别为1∶80、1∶20和1∶10时,可提高IHA检测结果的特异性。结论 不同程度流行区采用IHA筛查血吸虫病或选择化疗对象时,可考虑选择不同的IHA阳性诊断阈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IHA检测结果的群体特征与疫区疫情、传播状态或人群感染趋势的关系。方法采用Kato-Katz法(2粪6检)和IHA(定量检测)方法连续2年同时对1个血吸虫病疫区村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分析IHA的诊断效率、IHA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变化与感染状态变化关系及血吸虫感染"真阳性者"和"真阴性者"的IHA抗体水平分布。结果以Kato-Katz法为金标准,IHA在疫区现场实际应用时,其敏感度较高,为77.27%~85.48%,阴性预测值〉94%;但特异度〈60%,且特异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在低年龄组人群(〈15岁人群)的特异度最高。IHA的人群抗体阳性率远高于粪检阳性率,但其年龄分布趋势与Kato-Katz法粪检阳性率的年龄分布一致。IHA的假阳性率为41.90%~44.56%,假阴性率为14.52%~22.73%。感染者(粪检阳性)治疗后,IHA的抗体阳性率下降缓慢,而且"真阴性者"和"真阳性者"的抗体水平分布有相当大的重叠。结论在我国目前疫情状态下,IHA在群体水平上更具应用价值,采用IHA对疫区人群查病宜注意同时存在"扩大化疗对象"和"漏检传染源"的问题,在目前血防"达标"进程中,现场应用免疫诊断方法时更应谨防其"假阴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IHA法在湖区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确定化疗对象的可靠性。方法选择洞庭湖沿岸疫情基本一致的流行村6个,居民感染率均在10%~15%之间。每年对其一半人群采用IHA法过筛,抗体滴度在1: 10及以上者作为化疗对象,同时用Kato-Katz粪检法考核化疗效果。结果IHA法阳性者包括了90.7%~96.1%的Kato-Katz粪检阳性者在内。1997、1998年IHA和粪检都为阳性的人群,1999年粪检阴转率为80.5%和77.7%。IHA和粪检均为阴性的人群,粪检考核阴性率仍保持96.4%到 98. 3%。单就1997年粪检阳性者而言,1909年粪检阴转率为 74. 4%。结论在湖区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采用IHA确定化疗对象,可将90%以上的粪检阳性对象和粪检查不出的大量血吸虫病人包括在内,其阳性和阴性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胶体染料法(DDI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三种方法在我县不同流行程度、不同流行类型地区中检测人群血清中血吸虫抗体的效果。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洲滩型传播控制地区的群心村、山丘型传播控制地区的金塔村和传播阻断地区的郎坑村各随机抽取150人作为检测对象,分别用DIGFA、DDIA和IHA检测待检对象血清中血吸虫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IGFA、DDIA和IHA 对传播阻断村人群血清均未检出血吸虫抗体;对山丘型传播控制村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3%(20/150)、2.0%(3/150)和12.0%(18/150);而三种方法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19.33%(29/150),用DIGFA和IHA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17.33%(26/150)。对洲滩型传播控制村人群血清血吸虫抗体检测阳性率,DIGFA、DDIA和IHA分别为26.7%(40/150)、9.3%(14/150)和24.7%(37/150);而三种方法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36.0%(54/150),用DIGFA和IHA组合检测的阳性率提高至34.0%(51/150)。结论  由于铜陵县疫情已达到传播控制,人群感染率和感染度逐年下降,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检测,可以提高人群血吸虫抗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掌握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动态。 方法 方法 2008-2012年在湖北省选择三峡库区和汉江流域血吸 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Kato?Katz法或塑料杯顶管法调查当地居民、 流 动人口及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可疑环境开展钉螺调查, 并在三峡库区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 结果 调查当地6~65岁 居民6 052人, IHA阳性72例, 阳性率为1.19%, 72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检测均为阴性。检测流动人口5 004人, IHA 阳性68例, 阳性率为1.36%, 68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检测均为阴性。钉螺调查287.07 hm2 , 未查获钉螺, 钉螺扩散及 可疑环境调查亦未发现钉螺。结论 结论 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发现一定数量的IHA阳性者, 应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国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监测预警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建立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以应对突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在湖北、江苏、安徽、山东、重庆等5省(市)10个县(市、区)选择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人群、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及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孳生分布调查,并在通江河道开展钉螺扩散调查。结果对9县(市、区)6~65岁当地居民5225人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58例,阳性率为1.11%;其中IHA方法检测4224人,阳性35例,阳性率为0.83%,ELISA检测1001人,阳性23例,阳性率为2.30%。对56例血清学检查阳性者的粪样进行Kato-Katz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渔船民及其他流动人口2204人进行血清学检测,阳性51例,阳性率为2.31%;其中IHA检测1603人,阳性26例,阳性率为1.62%,ELISA检测601人,阳性25例,阳性率为4.16%。对29例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8例检测到血吸虫虫卵。潜在流行区开展钉螺调查面积48.31 hm2,未查获钉螺;钉螺扩散及可疑环境调查亦未发现有钉螺从流行区扩散至潜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湖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完善湖南省血吸虫病监测体系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在湖南省4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的57个监测点实验室中分层抽取12个诊断网络实验室,以标准质控品考核的方式进行检测能力评价。质控品包含血清、粪样加藤厚涂片和虫卵悬液,考核内容包括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对血清进行定性和效价测定、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粪样进行虫卵鉴定并计数、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对虫卵悬液进行定性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质控品进行比对,计算定性检测的符合率和定量检测的合格率,并将评估结果量化。结果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定性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6.67% (58/60)、83.33%(50/60)和91.67%(33/36)。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阳性质控品效价检测总合格率为54.17%(13/24),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血吸虫卵计数总合格率为30.00%(6/20)。12个诊断网络实验室有7个评估结果为优秀,2个为良好,3个为合格。结论 湖南省血吸虫病监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基本满足监测工作需要,但在血清效价测定和虫卵计数等定量诊断方面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调查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掌握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员中血吸虫病潜在传染源的现况.方法以居住在上海市闵行、浦东2区6个乡(镇)的外来流动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以本地户籍居民为对照.结果共调查2 931人,血清学阳性率为6.41%,其中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的血清学阳性率分别为8.10%、3.65%和2.40%.本地居民阳性率为3.56%,与来自传播阻断省和非流行省人员的血清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与流行省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来自血吸虫病未控制县和传播控制县人员的血清阳性率高于传播阻断县和非流行县的人员.外来流动人员中阳性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0~49岁,学历为小学和初中,来沪居住时间<5年人群.结论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员的输入可能对传播已阻断地区带来威胁.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的血吸虫病监测,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特异性IgG4抗体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后特异性IgG4抗体的变化。[方法 ]ELISA法。 [结果 ]2 7例血吸虫病患者治疗前SEA IgG4和AWA IgG4阳性率分别为 96 3%和 10 0 % ,平均OD值分别为 1 6 2和 0 72。治疗后 6月复查 18例 ,阳性率分别为 94 4%和 10 0 % ,平均OD值分别为 1 0 6和 0 5 6。治疗后 12月复查 2 7例 ,阳性率分别为 96 3%和 92 6 % ,平均OD值分别为 0 99和 0 5 8。 [结论 ]2 7例血吸虫病患者SEA IgG4和AWA IgG4治疗前后阳性率无明显变化 ,但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病经胎盘传播宿主的血清免疫反应。 方法  5只怀孕晚期母兔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5 0 0条 /只 ,仔兔出生后 4 3d起 ,每隔 2周采集血清 1次 ,至仔兔发育到成兔 (出生后 113d) ,然后以 EL ISA检测仔兔日本血吸虫特异性 Ig G、Ig M抗体。 结果  6 0 % (12 / 2 0 )仔兔经胎盘感染日本血吸虫 ,其中双性感染 5只 ,肝脏均见虫卵结节 ;单性感染 7只。仔兔血清 Ig M抗体均为阴性 (A值为 0 .0 2~ 0 .2 8,阳性对照为 0 .4 0~ 0 .5 7) ;仔兔血清 Ig G抗体 ,肝脏有虫卵结节的 5只双性感染仔兔中 ,1只出生后 5 7d起、2只出生后 71d起、1只出生后 85 d起呈阳性。其余仔兔 Ig G抗体均为阴性。 结论 经胎盘感染日本血吸虫家兔 ,其所产仔兔在短期内可产生免疫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已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选择一种更有效的、准确的诊断方法用于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测,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方法用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和检测血吸虫抗体(ScAb)的几种常用方法,对历史疫情较重,现已达到传播控制的流行村作平行检测,与历史检测结果作比较研究,并以病原学检查的毛蚴孵化法和Kato-Katz法检查对照。结果应用皮内反应试验(SK)检测皮肤型IgE抗体阳性率为22.6%和20年前(1985)检测阳性率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间接血凝法(IHA)检测SK试验阳性者为25.5%与过去(1985)检出阳性率29.1%相比,降低较少,酶免疫试验(ELISA)检测抗体仍有28.6%的阳性;采用一步酶免疫法(EI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ScAg),对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清的有效诊断率达96.0%,平行检测上述血清阳性率为6.5%,与控制前(1998)的22.2%相比下降15.7%(P<0.01),而经粪检查出阳性的3例均在ScAg检出阳性者之内。结论检测血吸虫皮肤型IgE的SK只能反映历史的流行状况,检测血吸虫ScAb的IHA、ELISA,在反复化疗取得防治成效的流行区只能反映既往感染情况,特异性低,粪便检查受排卵因素影响漏检率高,检测血吸虫ScAg准确性高又能反映治疗后的效果,适合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用于疫情监测及传染源控制的有效查病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现场查病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估几种常用血吸虫病诊断方法现场查病的效果。 方法 2005年11月,选取江西省鄱阳湖沿岸3个血吸虫病流行村的6~65岁居民为调查对象,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3张涂片)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的同时,分别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快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及2种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A和IHA-B)进行血清学检测,以评价该几种检测方法的效果。 结果 3村共检测居民1 864人,平均粪检阳性率为9.7%。改良加藤法在血吸虫病中度、重度流行区的漏检率相对稳定,为20.0%~27.8%;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的漏检率在每克粪便虫卵数(EPG)>100时相对稳定(约25%)。DDIA、F?鄄ELISA、IHA?鄄A和IHA?鄄B的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7.8%、50.0%、66.3%和40.1%。以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DDIA、F?鄄ELISA、IHA-A和IHA-B的敏感性分别为75.3%、65.8%、85.6%和76.0%;特异性为55.1%、51.7%、35.7%和63.6%。与其他几种免疫血清学诊断方法相比,IHA?鄄B试剂的特异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及粪检符合率最高。DDIA法与IHA-B法的符合率最高(77.3%),而F-ELISA和IHA-A的符合率最低(61.5%)。 结论 在血吸虫病中、重度流行区,改良加藤法虫卵检出率和稳定性均优于尼龙绢集卵孵化法;IHA-A的敏感性最高,IHA-B的4个指标最高,具有较高的现场使用价值,但需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