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时间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1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聚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疾病分型及分期、出血评分、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PH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等]、血小板输注数量、有效反应时间、完全反应(CR)时间、免疫学相关检查等在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结果:(1)不同年龄分组和不同性别分组间出血评分值、血小板输注数量、有效反应时间及CR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重症ITP组(37例)的出血评分值、血小板输注数量、有效反应时间均明显高于非重症ITP组(20例)(均P0.05),而2组CR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3)原发性ITP组(24例)与继发性ITP组(33例)在年龄、出血评分、血小板输注数量、有效反应时间及CR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单药治疗组(26例)和多药联合治疗组(31例)中重症ITP患者分别占38.5%(10/26)和87.1%(2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糖皮质激素是原发性和继发性ITP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对于重症ITP患者,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网织血小板(RP)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06~2004-10住院的ITP患者48例,根据疗效分为两组,其中临床有效组40例,临床无效组8例,以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和(或)血清PAIgG及RP%,并常规血小板计数。结果ITP患者临床有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IgG和RP%显著降低(P<0.01)。临床无效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AIgG和R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AIgG和RP动态检测将是ITP患者血小板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呼吸科收治的MRSA所致肺部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咳痰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影像学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MRSA所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药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9%,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我院心肌炎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川芎嗪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心肌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维生素C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常规的治疗+维生素C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维生素C联合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德金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6例用奥德金注射液进行治疗,45例以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作为对照,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奥德金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49例,给予疏血通6ml 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差异。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临床三种常用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120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收集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标测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PAdT)及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治疗效果。结果3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B组在改善血脂、hs-CRP方面优于A组与C组(P0.05),C组在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凝血功能方面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确切,丹红注射液在改善hs-CRP和血脂方面效果优于其他两种中药制剂,疏血通注射液在改善心电图、血小板黏附率和凝血功能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I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用5~7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7d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临床应用方便,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且出血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注射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ST2蛋白(sST2)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FABP、sST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H-FABP、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硝普钠联合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清H-FABP、sST2水平,保护心肌细胞,对血压和血钾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48例诊断为外感风热证的患者,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使用清开灵注射液,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体温的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温疗效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外感风热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h 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ITP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地塞米松联合rh TPO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治疗,1个疗程(28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73.33%(22/30)〕(χ2=7.283,P=0.007)。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7 d的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2,0.588;P=0.682,0.312);治疗后7~14 d、14~28 d观察组血小板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3.981,12.925;均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3.33%(7/30),对照组为16.67%(5/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91)。结论 rh 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及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82.6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Ig A、Ig M、Ig G及25-(OH)D3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和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喘息及咳嗽症状改善时间、喘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 A、Ig G及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Ig M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改善机体免疫力,改善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多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血浆、免疫蛋白进行分析。方法将86例风湿性多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58.14%,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MR-A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MR-A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PMR-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泼尼松治疗风湿性多肌痛的疗效优于单独给予泼尼松,对患者血浆红细胞沉降率、血清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有降低的作用,对血红蛋白有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注射液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均以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胸、咯血、发热、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注射液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患者病情进展,但疼痛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