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drich公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体钢  张梅 《心电学杂志》1999,18(3):134-136
为探讨Aldrich公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应用价值,对190例前壁、133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ST段抬高用Aldrich上公式预测梗死范围,并与7~10天、20±9天的心电图QRS记分法心肌梗死范围作对照.结果显示:未溶栓组预测值与QHS记分值相关性良好.前壁预测值除与7~10天记分值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下壁预测值则与急性期最大记分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相应的溶栓组与QRS记分值相关性较差或完全无关.认为Aldrich公式计算对未溶栓组前壁梗死范围计算较可靠,而相应的下壁预测值偏大;溶栓再通后下再适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梗死前心绞痛(PAP)对初发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的影响。方法:280例初发ST段抬高 AMI患者,发病后24h内进行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并作 QRS记分。根据有无PAP,患者被分为 PAP (102例)和非PAP组(178例)。根据发病至造影时间患者被分为:早期组(<2h,60例)、中期组(2-6h,150例)和晚期组(6-24h,70例)。结果:伴有PAP患者较无PAP患者 QRS记分显著降低[(2.4±2.4)分比(3.2±3.0)分],PAP组高 QRS记分比例亦显著低于非 PAP组(8.0%比18.4%),P 均<0.05。早期组,PAP与非PAP患者之间 QRS记分无显著差异[(2.0±1.8)分比(2.6±2.8)分,P=0.35];中期组,PAP患者QRS记分显著低于非PAP组[(2.0±2.1)分比(3.0±3.0)分,P=0.03];晚期组,PAP和非 PAP患者 QRS记分较中期组显著上升,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4.1±3.3)分比(5.5±2.9)分,P=0.13];非PAP组患者 QRS记分随着发病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延迟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展,扩大再灌注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3.
根据QRS记分的多少将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3组,分别对照研究其血清酶的升高值,心功能级数及其预后。结果表明QRS记分系统与梗塞范围、心功能级数、室性早搏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 ,近期 (4周一半年内 )再次心肌梗死 (再梗死 RI)和梗死延展 (IE)发生后二者梗死面积及心衰、心脏性休克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 2 32例 AMI患者采用 Wagner心电图记分法 ,选取 AMI充分发展期及 RI和 IE后的稳定期 ,进行 QRS记分。结果  IE和 RI发生后 QRS记分值较两种病变发生前明显增加 ,P均 <0 .0 1。 RI患者 QRS记分值多于 IE患者 ,P<0 .0 5。RI患者心衰及心脏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IE患者 ,P均 <0 .0 2 5。 IE和 RI后出现心衰患者发病前后 QRS记分值比较有明显差异 ,P均 <0 .0 1。无心衰患者发病前后 QRS记分值无差异 ,P均 >0 .0 5。以 QRS记分增加值 1.5分为界 ,与 IE和 RI发生前比较 QRS记分增加值超过 1.5分者心衰及心脏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多于未超过 1.5分者。结论  RI患者的梗死面积大于 IE患者。发生 IE和 RI后梗死面积增加越多即 QRS记分增加值越大 ,心功能越差 ,心源性休克及心衰发生率越高 ,QRS记分增加值超过 1.5分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00例正常人、300例左心室肥大(LVH)12导联心电图QRS总振幅(∑QRS)进行了观察,结果正常人∑QRS95%正常值范围(均值±1.96倍标准差)男下限85mm、上限185mm,女下限75mm、上限175mm。以男∑QRS>185mm、女∑QRS>175mm为诊断LVH的标准,并与传统的胸导联电压标准、RE记分标准、黄大显等修改后记分标准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6.
对29例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和38例未合并室壁瘤病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和临床心功能的对照分析结果表明:(1)室壁瘤组与无室壁瘤组,临床心功能≥Ⅱ级者分别占90%与55%,EF值分别为43Z±12%与65±11%(P<0.01),表明心功能不全是室壁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2)EF值与QRS记分、壁瘤范围均呈负相关,r分别=-0.42及-0.59(P分别<0.01及<0.005),且壁瘤范围又与ORS记分呈正相关,r=0.33(P<0.05),说明梗塞面积大,壁瘤范围亦大,而心功能则差;(3)EF值与抬高的ST段≥2mm的导联数或∑ST未显示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规心电图QRS记分与左室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45例AMI的QRS记分与用二维超声测得的LVEF、EDV、ESV、GWMI、RWM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QRS记分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EDV、ESV、GWMI、RWMI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QRS记分可用来估测AMI的左室功能,特别是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墓碑形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墓碑形 ST段抬高对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心电图 ST段抬高形式 ,将170例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墓碑形组 5 2例 ,非墓碑形组 118例 ,比较两组心电图 ST段抬高振幅、QRS记分、血清肌酸激酶 (CK )及其同工酶 (CK - MB)峰值 ,并对其 4周内心脏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墓碑形组 ST段抬高的振幅、QRS记分、CK和 CK- MB峰值均显著高于非墓碑形组 (P<0 .0 1)。墓碑形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病死率分别为 11.5 4 %、4 2 .31%、2 6 .92 %和 19.2 3%,均高于非墓碑形组 2 .5 4 %、2 4 .5 8%、12 .71%和6 .78%(P<0 .0 5 )。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墓碑形 ST段抬高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和死亡危险独立相关 (OR分别为 1.880、1.5 73、2 .2 75和 3.0 6 4 ;均 P<0 .0 5 )。结论 墓碑形 ST段抬高提示心肌梗死范围大 ,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Wagner简化后的心电图QRS记分法对26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分析标准者205例,最高积分29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天的QRS积分与严重并发症无关;第三天和第七天的QRS积分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相关,记分>3者预后不良,积分越高预后越差。认为此法简便、无创,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QRS积分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确诊为AMI的患者140例,计算体表ECG的QRS积分,评价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随访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因再次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入院)发生率,将患者分为事件组(48例)和无事件组(80例),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和QRS积分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价QRS积分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平均随访(12±4.5)个月,失访12例;与无事件组相比,事件组的心功能更差:LVEF[(40.58±8.50)%∶(47.60±4.79)%,P0.01]和NT-proBNP[(2 450±1 232)pg/ml∶[1 804±1 085]pg/ml,P0.01];QRS积分更高[(3.33±1.39)分∶(2.50±1.18)分,P0.01];QRS积分与LVEF和NT-proBNP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55;ROC曲线发现QRS积分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临界值分别为77.7%、71.2%和3分。Long-rank检验表明QRS积分3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更高(P0.01)。结论:QRS积分与AMI患者的心功能呈负相关,是预后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有人提出用心电图QRS记分估价心肌梗塞范围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病理解剖学变化范围相关密切,作者观察了AMI的QRS记分及其与三大并发症的关系,以探讨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特征。方法:入选成功行主动脉根部室早消融的患者20例,按消融部位分为左冠状动脉窦室早组(LCC组)15例、右冠状动脉窦室早组(RCC组)5例,比较两组心电图特征。结果:RCC组患者Ⅰ导联均为R波;LCC组患者Ⅰ导联4例为QS波,10例为RS或rs波,1例为R波(χ~2=16.80,P0.01)。与RCC组比较,LCC组患者Ⅲ导联R波振幅增高[(2.01±0.45)mV对(1.45±0.33)mV,P0.05]、aVL导联QS波振幅加深[(1.20±0.24)mV对(0.65±0.21)mV,P0.01]、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VL/aVR比值增大(1.09±0.12对0.80±0.12,P0.001;1.31±0.35对0.60±0.24,P0.001)、Ⅰ导联QRS波时限缩短[(78±32)ms对(120±13)ms,P0.05]、aVL导联QRS波时限延长[(128±14)ms对(100±24)ms,P0.05]。除1例患者因起源点临近左冠状动脉开口而放弃消融外,其余均消融成功。平均随访(13±6)个月,无复发病例及并发症。结论:对于体表心电图提示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患者,Ⅰ导联R波提示RCC室早,Ⅰ导联RS或rs波提示LCC室早;与RCC室早相比,LCC室早Ⅲ导联R波振幅较高、aVL导联QS波振幅较大、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VL/aVR比值增大。  相似文献   

13.
对29例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和38例未合并室壁瘤病人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胸片和临床心功能的对照分析结果表明:(1)室壁瘤组与无室壁瘤组,临床心功能≥Ⅱ级者分别占90%与55%,EF值分别为43±12%与65±11%(P<0.01),表明心功能不全是室壁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2)EF值与QRS记分、壁瘤范围均呈负相关,r分别=-0。42及-0/59(P分别<0.01及P<0.005),且壁瘤范围又与QRS记分呈正相关,r=-0.33(P<0.05),说明梗塞面积大,壁瘤范围亦大,而心功能则差;(3)EF值与抬高的ST段≥2mm的导联数或∑ST未显示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肺灌洗术(WLL)治疗重症误吸(S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并分别接受WLL和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治疗的33例SA患者,WLL组20例,BAL组13例,比较2种不同方法治疗SA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结果 12组患者咳嗽、咯痰、气喘、发热的临床症状经WLL和BAL治疗后均有好转,WLL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速度、程度优于BAL组;2炎症指标:WLL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分别测血白细胞(WBC)为13.34±3.48 vs.9.56±2.23 vs.6.61±1.12(109/L);中性粒细胞(NG)百分比值为85.22±4.70 vs.80.45±4.85 vs.69.45±4.10(%);C反应蛋白(CRP)值为106.83±30.05 vs.60.06±20.50 vs.20.87±6.67(mg/L);降钙素(PCT)值为2.75±0.59 vs.1.73±0.29 vs.0.51±0.19(μg/L);γ-干扰素(γ-IFN)值为105.40±18.58 vs.90.78±19.78 vs.37.44±7.54(ng/L),治疗1 d较治疗前、治疗7 d较治疗1 d时,各指标测值均有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AL组同期测值亦呈类似变化,具体测值分别为:WBC:11.60±3.28 vs.10.34±1.53 vs.7.85±1.73(109/L);NG:86.38±4.93 vs.85.00±4.83 vs.76.15±5.67(%);CRP:115.98±33.45 vs.97.93±6.49 vs.31.03±17.7(mg/L);PCT:2.58±0.64 vs.2.08±0.57 vs.0.59±0.15(μg/L);γ-IFN:105.00±22.13 vs.96.37±18.14 vs.39.17±4.43(ng/L);惟术后1 d时测WBC、γ-IFN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3动脉血气:WLL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分别测动脉血氧分压(Pa O2)值为53.72±3.93 vs.70.39±5.69 vs.81.49±6.44(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为51.54±6.06 vs.47.48±3.22 vs.44.35±3.22(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值为:86.66±2.54 vs.91.80±1.04 vs.96.31±0.80(%)。治疗1 d、7 d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AL组同期测值亦呈相似变化:PO2:53.26±3.63 vs.63.41±3.98 vs.81.66±3.14(mm Hg);PCO2:49.86±6.16 vs.47.60±2.08 vs.42.84±3.00(mm Hg);Sa O2:86.70±2.23 vs.87.46±2.19 vs.95.80±1.04(%);4WLL组治疗后7 d测用力肺活量(FVC):(3.97±0.17)L;第1s用力呼气量(FEV1.0):(3.32±0.16)L.S;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19.26±1.15)ml·min-1·mm Hg-1,与术前相应的FVC:(3.13±0.14)L;FEV 1.0:(2.17±0.24)L;DLco:(15.31±0.74)ml·min-1·mm Hg-1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BAL组呈现类似改变:FVC:3.14±0.15 vs.3.99±0.16(L);FEV1.0:2.16±0.13 vs.3.07±0.17(L);Dlco:14.99±0.90 vs.18.38±1.34(ml·min-1·mm Hg-1),治疗后测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1);5WLL组术后第7天胸部CT评价疗效:Ⅰ级,0例;Ⅱ级,5例;Ⅲ级,13例;Ⅳ级,2例;总有效率为75.0%;BAL组总有效率69.2%;6WLL术后深部痰培养提示病原菌清除17例,未清除2例,菌交替2例,总清除率约85.0(17/20);BAL组总清除率76.9%;7WLL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有:支气管痉挛1例,声带水肿1例;BAL组支气管痉挛2例,声带水肿1例,呼吸功能延迟恢复1例;8WLL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AL组,住院费用少于BAL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LL和BAL治疗SA,2种疗法均能缓解SA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但WLL组相对BAL组而言可更快改善症状、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清除病原菌;安全性和经济性优于BAL组,可作为临床治疗SA的一种有效、独特、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和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RVOT)患者窦性心律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查阅2008至2018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ARVC的21例住院病例以及2008至2011年诊断为RVOT并行射频消融术的31例住院病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窦律时常规体表心电图各项参数。结果 (1)ARVC与RVOT两组V1导联QRS时限(QRSd)118.6±23.8ms vs. 98.5±20.6ms,两组V1与V6导联QRSd的差值19.9±8.2ms vs. 10.0±8.6ms,比值1.22±0.11 vs. 1.08±0.096。p值均0.05;(2)ARVC组右胸导联Epsilon波阳性率,QRS波碎裂阳性率以及QRS波局限性增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RVOT组。两组右胸导联Epsilon波或QRS波碎裂两者之一阳性者71.4%vs. 16.1%;ARVC和RVOT两组右胸导联Epsilon波或QRS波碎裂或局限性QRS时限增宽三者之一阳性者85.7%vs. 16.1%;(3)ARVC组V1导联QRS波形态57.1%为r Sr(R)形,33.3%呈r S形;RVOT组12.9%为r Sr(R)形,83.9%呈r S形,p0.001。结论 ARVC组V1导联QRS波时限明显长于RVOT组。Epsilon波与右胸导联QRS波碎裂两者之一阳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若联合局限性右胸导联QRS波增宽三者之一阳性的敏感性进一步提高,特异性不变。窦性心律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有助于鉴别ARVC与RVO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QRS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经心电图诊断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213例。根据QRS波时限,患者被分为CLBBB组(182例)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ICLBBB组,31例)。应用线性相关分析分析QRS波时限与LVEF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结果:与ICLBBB组比较,CLBBB组QRS波时限[(104.61±8.85)ms比(149.36±17.25)ms]显著升高,LVEF[(54.26±4.96)%比(45.22±12.57)%]显著降低,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LBBB患者QRS波时限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OC曲线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为151ms,曲线下面积为0.79(P=0.001),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83.5%。结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QRS波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一个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Wikins公式预测心肌梗死范围与QRS记分系统评估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129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接受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21例接受紧急冠脉介入治疗,2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40例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以Wikins计算公式预测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于围手术期1周内、静脉溶栓或内科药物保守治疗1周内、2周、1月及随访期内以Nancy B.Hindman提出的54项标准32分制的QRS记分系统评估梗死范围。结果前壁心肌梗死Wikins计算公式预测心梗范围与QRS记分评估梗死范围有相关性,但延迟冠脉介入治疗组二者无相关性。下壁心肌梗死时,Wikins公式预测心肌梗死范围与各组QRS记分评估梗死范围均无相关性。结论Wikins计算公式不适合延迟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梗死范围评估。Wikins公式预测下壁心肌梗死不可靠,可能需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QRS、T电轴与房室旁路关系,分析166例预激综合征(WPW)中135例经心外膜标测定位旁路的12导联ECG。60例右自由壁旁路者平均QRS、T电轴为(-24±16)°、(84±25)°;12例右前壁平均QRS、T电轴为(48±10)°、(120±30)°;38例左自由壁平均QRS、T电轴为(95±20)°、(30±17)°;7例左前壁平均QRS和T电轴为(82±18)°、(38±23)°;18例后间隔平均QRS、T电轴为(-20±18)°、(40±16)°。显示QRS、T电轴与旁路位置相关,可提高ECG在预测旁路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时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00 ms将选取的159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QRS时限100 ms)81例和观察组(QRS≥100 ms)7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Killip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浆N-pro BNP水平[(2018.06±536.45)pg/m L]、肌酸激酶(CK)[(1523±94)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61±15)U/L]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61.05±338.64)pg/m L,(861±53)U/L,(91±13)U/L],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41.93±4.19)%]显著低于对照组[(53.56±5.42)%](P0.05)。观察组Killip心功能分级中Ⅰ级显著低于对照组,Ⅱ级及Ⅲ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Killip心功能分级中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包括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能够有效反应AMI患者心肌细胞电生理状况,与心肌细胞损伤有直接相关性,QRS时限越长,心功能越差,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方法 选择48例心衰患者(心衰组),其中QRS时限≤120 ms者25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者23例(QRS时限>120 ms心衰组),以及25名正常人(对照组),测量左、右心室射血前间期并计算其差值(IVD);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12节段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s),并计算(1)12节段Ts最大差值(Ts-diff),(2)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3)基底段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的Ts之差(S-LW-diff).结果 QRS时限≤120 ms心衰组、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对照组IVD分别为31.00±15.21 ms、61.33±27.67 ms和15.89±7.56 ms,Ts-diff分别为70.29±35.25 ms、98.07±46.04 ms和47.86±16.78 ms,Ts-SD分别为24.64±12.84 ms、33.61±15.58 ms和15.24±5.65 ms,S-LW-diff分别为54.28±20.81 ms、76.32±42.38 ms和32.62±20.34ms,两心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QRS时限≤120 ms心衰组和QRS时限>120 ms心衰组患者中均存在收缩不同步(44.00%比95.65%,P<0.05).结论 QRS时限正常的心衰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收缩不同步,QRS时限增宽的心衰患者的不同步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