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文军 《内科》2012,7(4):392-394
脑卒中偏瘫患者有不少并发症,而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最常见之一,SHS表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Darts等^[1]报道,脑卒中后偏瘫患者SHS发生率约为12.5%,脑卒中后不伴SHS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患者,明显高于脑卒中后伴SHS患者^[2]。张淑云等^[3]。报道脑卒中后SHS的发生率可高达30%以上。SHS的好发年龄为45-78岁,好发时间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多数1-3个月内发生^[4]。其临床特点包括疼痛、水肿、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失调及营养改变。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妨碍上肢功能运动的恢复,在晚期还会造成固定畸形。我国脑卒中后SHS的发生率在30%以上,仅少部分患者生活能力能完全恢复。随着脑卒中及SHS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治疗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我们主要对SHS的治疗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它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有时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位,仅有20%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1].SHS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它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诱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或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急性脑血管病和脊髓损伤等,另外内分泌疾病、心肌梗死也都可引起[2]. SH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2.5%~70.0%[3].目前认为导致脑卒中病人SHS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便秘发病率为30%~ 60%[1],国内研究显示,临床有40% ~ 65.38%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尤以出血性卒中急性期两周内最为多见[2].便秘与脑卒中病势轻重呈正相关[3],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出现便秘的概率就越高[4],主要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除太困难[5].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增高,引发再次出血,加重脑卒中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2],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对脑卒中的预后与转归有较大影响[6].本文针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实施简单易行的饮食处方干预,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水肿以及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SHS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较佳的疗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1,2].在北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卒中的发生率为8% ~ 10%;而在亚洲,这一数据为30% ~ 50%[3].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脑卒中不仅发生率高,且复发率亦高[4,5],重度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卒中的患者尤其如此,其脑卒中1年复发率高达23%[5,6].目前,对该人群的二级预防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架治疗[7,8],近年来,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及[9-12].指南指出,对由主要颅内动脉狭窄50% ~99%所致脑卒中或TIA患者,血管成形术和(或)放置支架值得研究[7].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70%,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常会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而存活的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和意识障碍[2-4].本研究旨在观察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治疗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2 ~ 72[平均(61.34 ±8.87)]岁;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 ~ 75[平均(61.33±10.66)]岁,两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8.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如何有效治疗和改善SH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大量文献,探讨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及其与SHS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SH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病率为20%~79%,多在30%~50%<'[1]>,国内大样本为27%~34%<'[2]>.PSD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和预后<'[3]>,增加病死率和自杀率<'[4]>.本文拟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从生物-心理-环境-社会诸方面,对PSD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元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约40%~7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1].吞咽障碍主要病因是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上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产生的假性球麻痹,若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护理,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也可引发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2].因此,对意识清楚的吞咽障碍患者必须尽早进行康复护理,改善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此外,超声能增强溶栓效果[3],减轻脑卒中后患者抑郁情绪[4].本研究旨在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84-3185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1].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然而即便及早诊疗,患者治愈后仍有再发风险,复发性脑卒中致残、致死率较初发脑卒中更高,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多数会留有永久性后遗症[2].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的首要死因,而脑卒中亦占其中约1/3的比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再发脑卒中的比例很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卒中的相关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之一,在病后存活患者中,约有7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40%是重度残疾[1].本研究对脑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一级康复(早期)、二级康复(早、中期)、三级康复(早、中、晚期)三种治疗方案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献报道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达64%[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筹划执行功能损害占16%~33%[2].执行功能是指个体许多认知加工过程的协同操作,是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个体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包括计划、工作记忆、控制冲动、抑制、定势转移或心理灵活性以及动作产生和监控等一系列功能[3].本研究应用执行缺陷综合征的行为学评价测验(BADS)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执行功能,以探讨分析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针灸门诊选取脑卒中后SHS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浮针组30例、红外组20例,观察组予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在距离激痛点4~5 cm处进针,于皮下扫散运针,持续2 min,继以红外照射30 min),浮针组单纯予浮针疗法,红外组单纯予红外照射疗法,三组均予相同的康复训练,隔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后采用SHS评估量表(SHSS)对上肢损伤程度进行评估,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浮针组的SHSS评分、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浮针组(P0.05),红外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浮针组(P0.05)和红外组(P0.01)。结论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上肢损伤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满意且优于单纯浮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进展型脑梗死(SIP)是梗死发生后48 h内,经临床积极、正确干预,导致梗死发生的原发病理过程仍继续进展,神经缺损症状和体征在一段时间内明显继续严重恶化的缺血性脑梗死[1].SIP在脑梗死中的发生率较高,约26% ~ 43%,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转归不良有关,可使脑卒中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是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2].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拟观察尤瑞克林注射液联合羟乙基淀粉加常规治疗SI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老年脑卒中后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为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能明显增加脑卒中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占25%~50%[2],而老年人由于解剖结构及肺功能的变化,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清除和防御功能减弱,易发生肺炎.防治脑卒中后肺炎,对于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脑卒中后肺炎发生率高,如果不早期发现、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此病的患者约为130万,存活者约75%致残.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必然导致患者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焦虑、淡漠、易怒等,其中以抑郁最为多见,称为卒中后抑郁症(PSD)[1].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2].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8% ~79%,国内报道为31.34% ~ 61.74%,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加重,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精神负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各种医疗费用增加[1].  相似文献   

18.
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是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2.5%~70.0%[1]. 严重的手肿胀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目前尚未见到淋巴治疗仪缓解手肿胀、提高上肢运功功能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也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各种急性脑血管病的75%左右,急性期病死率为5%~15%[1].脑卒中后血压偏高或波动幅度较大也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2].控制脑卒中后患者血压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残率致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以对比观察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1 5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RR=1.13,95%CI(1.00~1.26),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WMD=-4.52,95%CI(-5.25~-3.79),P<0.000 1]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WMD=17.17,95%CI(14.67~19.67),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不良反应[RR=0.23,95%CI(0.11~0.48),P<0.000 1]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