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钙拮抗剂心痛定由于它减少动脉阻抗的作用,已用作减轻心室负荷药物,曾用于肺水肿及急性心肌梗塞(AMI)之心衰.本文对AMI患者并发心衰时使用心痛定与消心痛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进行了比较。本组13例AMI心衰患者,男10例女3例,平  相似文献   

2.
日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神经激素的活化水平不仅能反映血流动力学的代偿程度,并可加速心衰的发生和增加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因此,对AMI时的神经激素水平进行测评将有助于AMI预后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145例AMI患者(男105例,女40例,均龄68±10岁)。除常规接受溶栓剂、β-阻滞剂、利尿剂与硝酸甘油外,并随机接受依那普利或安慰剂。于AMI 3天后分测各患者的血浆  相似文献   

3.
黄秀荣 《山东医药》2008,48(13):22-2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心律失常是AMI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并发心衰与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142例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现将其心电监护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诊断心肌梗死早期心衰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衰的24例及未并发心衰的22例(对照组)患的临床观察作回归性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早期表现,Ptfv1有显差异(P<0.01),结论:临床表现,Pftv1有助于AMI并发心衰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以及左心衰竭发生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20例以急性左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NYHA)变化,分析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原因。结果 20例中16例(80%)为无痛性AMI,17例为非ST段抬高型,2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LVEF<40%7例,LVEF≥40%13例。随诊8例患者,半年死亡2例,均合并糖尿病。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AMI,多为无痛性心肌梗死,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冠心病致病因素,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多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30例陈旧心肌梗塞(OMI)、34例其他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休克者和4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AMI可导致血液流变性异常改变,7项流变学指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01);除红细胞压积(HCT)和高切全血粘度外,其余指标显著高于OMI组(P<0.05~0.001)。随病程进展,诸指标逐渐降低。AMI并发心衰、休克者全血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b)和红细胞刚性T_k值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和其他心脏病并心衰、休克者(P<0.05~0.001);AMI和其他心脏病并休克者的红细胞T_k值无差异(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AMI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 (AMI)引起的 QT离散度 (QTd)变化备受人们关注 [1 ]。但 AMI后 QTd在病程中的变化特点尚不明确 ,本文作者测定 AMI不同时段的 QTd,旨在探讨 AMI患者 QTd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发病 72 h内入院的 AMI患者 5 8(男 42 ,女16 )例。年龄 5 8± 9(47~ 72 )岁 ,其中前间壁心梗 8例 ,广泛前壁心梗 2 6例 ,下壁心梗 2 2例 ,前壁加后下壁加右室心梗 2例。有 45例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L OWN 级以上 ) ;并发心衰者 35例 (killp 级 2 1例 , 级 12例 , 级 2例 ) ,3例患者因严重心衰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死亡率较高的急症.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使得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减少,但由心衰休克引起的泵功能不全死亡率仍较高.影响急性期AMI预后的因素主要为是否合并有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重症.我们对影响近期心功能的相关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病例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期间住院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存活95例,死亡9例,存活者中并发心功能不全38例.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伴典型的急性左心衰发作症状,即气促,不能平卧.查体双肺闻及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左心衰的关系。为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AMI无合并心力衰竭组171例,于胸痛发作后3h抽静脉血3mL送检。AMI合并左心衰组127例,于胸痛发作后3h表现为有左心衰症状时抽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cTnI、Mb。结果AMI无合并心衰组cTnI的浓度为(16.71±14.19)μg/L,Mb的浓度为(522.22±392.22)μg/L。AMI患者cTnI于胸痛3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有左心衰症状时cTnI的浓度为(29.08±21.97)μg/L,Mb的浓度为(1010.96±935.98)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cTnI浓度与心肌梗死部位及面积大少有关,cTnI浓度的测定对AMI合并左心衰的诊治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AMI患者一旦并发心衰,往往预示近、远期死亡率较高。反之,若能对其心衰及时识别并加以防治无疑将大大改善其近、远期预后。本文拟就初发AMI者并发心衰的相关预测指标进行了评价。对象与方法 483例初患AMI患者,病情均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所确认,并于发病24h内纳入研究,既往皆无AMI或心衰史。入院后凡并发肺部湿罗音或第3心音奔马律,或肺泡和/或肺间质水肿,视为并发心衰。发生于头3d者为早发心衰,4d后者系迟发心衰。嗣分析AMI部位、心肌酶谱、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其它临床指标与并发心衰危险间关系。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合理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1989~1998年我们对70例各种类型的AMI早期患者应用了ACEI,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70例AMI应用了ACEI。男43例,女27例,年龄24~91岁。既往患高血压病者32例,糖尿病者11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者9例,支气管哮喘者3例。AMI后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者21例,低血压者19例,顽固性心衰者14例(其  相似文献   

1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对少见,现报道AMI患行急诊PCI后并发SAP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教(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并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26例AMI患者中,18例为无痛性梗死;1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VEF<40%10例,LVEF≥40%16例.随访14例患者中,半年内死亡5例.结论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无痛性梗死,心电图表现多为非ST段抬高性心阢梗死.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可能为左室收缩功能及/或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AMI患者228例,根据患者住院24 h内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107例和非心衰组121例.心衰组中Killip Ⅱ级43例、Ⅲ级56例和Ⅳ级8例.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而并发急性脑梗死(CI)相对少见,但AMI合并CI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增加.本文回顾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我院21例AMI并发C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506例AMI无CI对比分析,以探讨其发病机理,以提高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性心肌梗死 (AMI)住院期间行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情况 ,探讨影响住院期间死亡的因素。方法 选择自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3月首次AMI接受急诊PTCA治疗的患者 4 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3例 ,年龄 (6 0 5± 12 6 )岁。住院期间死亡 7例 (16 3%)。结果 伴有Killip 3级以上、心源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5 8 3%、4 4 4 %,明显高于没有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死亡率 (2 0 6 %)明显高于非完全闭塞病变者 (0 %) ;术中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死亡率 (40 0 %)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者 (9 1%)。结论 伴有心源性休克、Killip 3级以上心衰、以及病变血管为完全闭塞病变、术中并发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408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分为非心衰组(Killip分级Ⅰ级)210例和心衰组(KillipⅡ~Ⅳ级)19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各项检验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AMI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肌酐、PDW、肌钙蛋白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心房颤动、陈旧性心肌梗死比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体质量指数、LVEF、急诊PCI比率明显低于非心衰组(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W为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73,95%CI:1.237~1.75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DW预测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73.2%(95%CI:0.685~0.780,P0.01),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49.1%。结论 PDW可作为老年AMI后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血管病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脑血管病的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AMI合并脑血管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AMI并发脑血管病发病率14.1%,其中并发脑梗死1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例,脑出血1例;并发脑血管病死亡5例。结论:老年AMI合并脑血管病是老年AMI特有合并症之一,并成为老年AM1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韩勤芬  华文进  薛俊 《山东医药》2008,48(45):103-104
糖尿病(DM)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据统计,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NDM)患者.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0例T2DM并发AMI和50例NDM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2DM并发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与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2例住院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只占40%,以气促为首发症状的占48%,起病到就诊时间1-7d的占63%,只有15%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住院病死率24%。结论 老年AMI患者发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间延误,并发多种疾病,误诊、漏诊率高,溶栓率低,心衰、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为常见,病死率高。老年患者尤其有呼吸困难、上腹痛等症状者应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如无禁忌证,早期溶栓可改善预后,已确诊的老年AMI患者综合治疗要慎重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