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梅  张雪娟  陈清启 《山东医药》2008,48(28):110-111
目前,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多种疾病.根据药物对受体的阻断部位主要分三大类:高度心脏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非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现结合文献资料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QTd)主要反映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化性,QTd增加,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增大,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危险信号。研究表明,急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和直接支架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首选治疗措施,可达到早期开通梗死支,有效限制梗死面积,保存和改善左室功能;减少残留狭窄,降低再闭塞率的双重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在临床工作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它有助于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估测导致心肌梗死的可能的“罪犯血管”。通过运动平板试验可以检出某些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从而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另外,也可以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的体力活动水平,指导梗死后治疗和康复锻炼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是安全的,应该成为此类患者出院前的重要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Q—T离散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Q-T_d对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观察18例冠心病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Q-T_d。结果显示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组Q_(Td)(104±28ms)明显大于对照组(61±19ms,P<0.01)。表明Q-T_d的增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 (CP)对法洛四联症 (TOF)病儿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TOF病儿随机分为常规组 (2 0例 )和CP组 (15例 ,CP 1g 次 ,q 12h× 3~ 5d ,静脉滴注 ) ;应用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热稀释导管法测定TOF病儿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治疗后CP组心功能参数 (CI、FS、EF、mVcfc、ESWS、ΔT、左右室E A、右室VTIe VTIa)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PVRI、SVRI、Rp Rs、HR、CI、SI、LVSWI和RVSWI)明显改善 ,且治疗前、后的差值明显高于常规组 ;常规组仅CI、LVSWI和RVSWI明显改善。CP组病儿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正性肌力药应用时间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外源性CP可明显改善TOF病儿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缩短病儿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淑芳  陈清启 《山东医药》2010,50(29):53-55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17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与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的关系。结果各类型心律失常发生与性别无关(P〉0.05),70岁以下人群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以上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7例中,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为冠心病217例(占41.9%)、肺心病105例(占20.3%)、高血压51例(占9.9%)、糖尿病37例(占7.2%)、脑血管意外35例(占6.8%);在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中,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267例,占51.6%),其次是混合性心律失常(112例,占21.66%)、室性心律失常(71例,占13,73%)。结论房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老年心脏病变较早的信号,改善心肌的供血与供氧是防治老年人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QT d)主要反映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化性,QT d增加,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增大,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危险信号。研究表明,急症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和直接支架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首选治疗措施,可达到早期开通梗死支,有效限制梗死面积,保存和改善左室功能;减少残留狭窄,降低再闭塞率的双重治疗目的。2001年12月~2004年3月,我们对AM I患者急诊行PTCA术前后QT d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AM I患者103例,男78例,女25例;年龄40~78(64±17)岁。其中46例急症行PTCA术(A组),57例…  相似文献   
8.
陈清启 《心电学杂志》2003,22(4):205-207,212
二度窦房传导阻滞过去认为不多见。近年来由于心电监测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发现此类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功能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的毒性作用,可用阿托品消除,大多为暂时性。病理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等患者。持久的窦房传导阻滞多见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本文主要介绍功能性和病理性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由于体表心电图不能直接测定窦房传导时间,因此一度窦房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无法诊断。三度窦房传导阻滞由…  相似文献   
9.
试论门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门诊管理的实践,对如何加强门诊管理进行了论述。主要为:①掌握门诊特点,确定门诊管理重点;②做好工作计划,实施目标管理;③充分发挥门诊部办公室的作用,承上启下,及时协调;④健全门诊管理组织,完善门诊管理规定;⑤抓好服务质量,方便病人就医;⑥加强质量考核,确保门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动画和视频剪辑技术的心律失常教学课件的设计思想、课件内容及演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