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性,18岁。于2004年7月7日16:00左右被一只蜂蜇伤,随后即出现全身皮肤发痒,伴胸闷弊气,2—3min后即不能言语,即送我院急诊科。在急诊科心电监护时突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患者表现抽搐,呼吸停止,予电除颤200J1次后,转为窦性心律70次/min,并予利多卡因100mg、多巴胺20mg静脉注射及刺激咽部后自身呼吸恢复。约4min后,意识逐渐恢复,但血压70/30mmHg(1mmHg=0.133kPa)。给予激素、升压药及扩容等处理后入心内科住院。入院后体格检查:血压85J50mmHg、神志清,双肺中下野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心率70次/min,心音低钝,心律齐,无瓣膜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内瘢痕或纤维化的分布特征,为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研究及导管消融提供线索.方法 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各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就诊,行心脏增强磁共振检查评估患者154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04例,室性早搏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Trio,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标准化的成像方案,完成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心肌钆延迟显像(LGE),分析心肌LGE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154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9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例,无已知器质性疾病室性心律失常122例.LGE阳性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比例为21.4%,其中在已知的器质性心脏疾病中的比例为59.3%,在临床诊断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分布率11.5%,在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布特征分析,符合非缺血性心肌瘢痕分布特征(外膜或心肌中层)占81.2%;缺血性分布特征的占18.8%.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瘢痕发生不少见,深入了解心肌瘢痕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细致的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可能为射频消融提供影像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群蜂蜇伤后其蜂毒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10例群蜂蜇伤患者,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程小丽  王兴春 《内科》2009,4(5):753-754
毒蜂蜇伤是我市每年7至10月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毒蜂蜂种均为大黄蜂(俗称葫芦蜂或马蜂)。曾有报道对蜂蜇伤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共治重症蜂蜇伤患者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蜂蜇伤后可致局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但引起迟缓相I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2例蜂蜇伤致迟缓型I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目前认为主要与左室重构、心肌缺血、肥厚心肌的电生理改变、神经内分泌因子分泌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对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逆转左室肥厚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因在此方面作用显著而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双重性室性并行心律形成短阵室性二联律包贞贞,王敏患者男性,80岁。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入院时心电图正常,心脏超声提示升主动脉略宽,心肌顾应性减低。住院期间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复查心电图发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蜂蜇伤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发于山区,夏秋季较为常见,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血管内溶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而危及生命,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老年患者因多合并有基础疾病或者心肺功能较差,蜂蜇伤后更易死亡,血液净化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其有较好疗效。笔者对我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25例重症蜂蜇伤老年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9年12月  相似文献   

9.
正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指发生于有心肌器质性改变基础上的室速,发作时常伴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引起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器质性室速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法洛四联症)修补或矫正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50岁-85岁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9例,随机分为左氨氯地平组及卡托普利组,疗程为1年.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及室性心律失常数.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降压效果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卡托普利组(109.4±15.2)g/m2,低于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127.5±16.7)g/m(P<0.05).室性心律失常数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为(625.7±172.8)/24h,低于卡托普利组的(825.7±207.5)/24h(t=2.407,P<0.05).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组室性心律失常数减少与血压均有下降.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选择性Ca(2+)通道阻滞药的降压疗效,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卡托普利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标准化的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方法:左侧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疾病模型,使用双极射频消融钳从室壁瘤中心放射状向室壁瘤边缘区进行"米"字形消融。消融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评价同时心内膜-心外膜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后的即刻有效性。结果:20只实验猪建模6周后14只伴室壁瘤形成。其中10只可诱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所有模型猪均在心脏不停跳下顺利完成了全层心肌消融术,每只猪8条线性消融损伤,无手术死亡。消融术后再次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全层心肌消融术的即刻有效可达80%。结论:标准化的"米"字形全层心肌消融术可有效遏制猪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蜂蜇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60岁、刺伤针数≥10针的蜂蛰伤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AKI组(40例)和非AKI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老年蜂蛰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蜂蜇伤患者AKI发生率为51.28%。AKI组患者较非AKI组更容易发生溶血、血尿、肉眼血尿、蛋白尿、呕吐、双下肢水肿(P<0.05,P<0.01)。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入院后血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A)、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LT、肉眼血尿为老年患者蜂蛰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01)。血清白蛋白>35 g/L为老年蜂蛰伤患者发生AK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LT升高和肉眼血尿可能促进老年患者蜂蜇伤后AKI的发生,相反血清白蛋白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后局部心肌的去神经支配及交感神经再生和修复,致使心脏自主神经发生不均衡重构,并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介导因素之一。本文将对心肌梗死后自主神经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联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4.
严重蜂蜇伤12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蜂蜇伤对人体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尤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最为常见。本研究对12例伴有急性肾衰的严重蜂蜇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期望能找出主要的危险因素。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以1994年6月至2003年9月收治的蜂蜇伤合并肾衰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DE-CMR)定量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41例缺血性心肌病伴有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在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前进行DE-CMR检查,对心肌延迟增强定量分析,并对ICD定期程控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在平均(441±209)d随访中,12例(29%)患者ICD)记录到自发或治疗终止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增强心肌质量及其占左心室心肌质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60.1±24.4)g比(40.9±20.1)g,P=0.01)及(51.8%±20.0%)比(37.8%±15.2%),P=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增强心肌质量或其百分比对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高于射血分数。在多因素分析中,增强心肌质量(HR 1.54/10 g;95%CI1.06~2.45,P=0.02)或其百分比(HR 1.65/10%;95%CI 1.05~2.58;P=0.03)是惟一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预测因子。结论 DE-CMR定量分析是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总结重症胡蜂蜇伤的成功救治经验,探索蜂毒中毒新的救治方法。 方法 分析我院被同一宗胡蜂蜇伤的2例重症患者,其中一例被蜇伤252针,另一例被蜇伤246针,入院时,均已出现溶血、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杂合式血液净化,局部外敷季德胜蛇药片及蜂蜇草,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患者溶血得到有效控制,脏器功能逐渐恢复。 结果 一例患者逐渐好转,住院16日后出院;另一患者迅速好转,两日后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均已痊愈。 结论 杂合式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体内蜂毒,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受损器官恢复;季德胜蛇药片与蜂蜇草可能有一定的解毒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频次与心肌复极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46例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计算患者的心肌复极指标(Tpe间期、Tpe/QT和Tpe/QTc),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其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全部患者室性期前收缩负荷为4.72%±1.93%,根据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分为3组:1%组(50例)、1%~5%组(50例)、5%组(46例)。结果室性期前收缩负荷5%组患者的Tpe和Tpe/QTc显著大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1%组及1%~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期前收缩负荷5%组患者的Tpe和Tpe/QTc与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呈正相关。V_5导联中Tpe间期(β=1.309,P=0.042)和Tpe/QTc比值(β=-402.129,P=0.022)是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高负荷室性期前收缩可能造成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加,进而有可能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张霞  何彬  沈卫萍 《山东医药》2002,42(20):66-66
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 ,高血压左室肥厚者 QT离散度(QTd)明显延长 ,并与恶生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关 ,本文通过对 6 4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电图 QTd和心率校正 QT离散度 (QTcd)变化的分析 ,以探讨 QTd、QTc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 ,男 4 5例 ,女 19例 ,年龄 4 6~ 74岁 ,平均 5 8岁。均符合 WHO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除外电解质紊乱、房颤、束支阻滞、心肌梗死等影响 QRS或 ST- T的因素。所有患者均未服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 6 4例患者均予超声心动检查 ,以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134g/ m2 (男性…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50岁,农民。于午饭时左眉弓被一黄色蜂蛰伤,出现颜面、双眼睑及口唇红肿.恶心呕吐,全身大汗后四肢痉挛。人院后查体:意识清.问话不答.呼吸微弱.呈叹息样。全身皮肤红肿.血压80/60mmHg.给予能量合剂加地塞米松20mg静点。心电图示心率84bpm.窦性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注后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消失。心律恢复正常。查血尿常规、心肌酶均正常.3d后皮肤红肿消退,复查心电图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室壁应力-左室中层缩短率关系做为评价心肌收缩性的指标,研究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心肌收缩性的改变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按LVMI和RWT将左心室分为四种构型.对11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45例健康人左心室结构按左室室壁应力(MESS)和室壁中层缩短率(mFS)来估计心功能情况.结果:以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左室中层缩短率表示的收缩功能离心性肥厚受损最重,以室壁应力-左室中层缩短率关系表示的心肌收缩性,向心性肥厚最重.以EF斜率等表示的心脏舒张功能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损害不同,舒张功能的改变与心肌收缩性的损害成正相关.结论: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患者心肌收缩性损害不同,左室构型向向心性发展在一定阶段上代偿了心肌收缩性的下降,以保持心脏收缩排血功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