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李益农小肠病变在消化道疾病中较少见,约占胃肠道病变的1%~4%,而小肠出血则常常是多种小肠病变的首发症状,小肠出血是发现小肠疾病的重要线索;寻找小肠出血的病因是发现多种小肠疾病的关键。但是,由于小肠处于胃肠道的深部,而且迂曲重叠,活...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并与小肠插管造影和(或)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21例行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中,20例与小肠插管造影相符,包括克罗恩病6例,小肠肿瘤4例,肠梗阻3例,肠结核1例,十二指肠结肠瘘1例,有5例经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小肠有明显病变。另1例磁共振小肠造影诊断为克罗恩病,但小肠插管造影误诊为淋巴瘤。磁共振小肠造影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而小肠插管造影为95.2%。有8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均与磁共振小肠造影表现相符,其中7例与小肠插管造影相符。结论 磁共振小肠造影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对肠壁和肠腔外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小肠出血发病隐匿,但临床并不罕见,约占消化道出血的5%~10%~([1])。常见小肠出血的病因包括小肠血管性疾病、小肠炎症性疾病、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及小肠医源性损伤等~([2~6])。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息肉综合征、小肠寄生虫、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性、小肠胃黏膜异位、小肠子宫黏膜异位、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7])(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相似文献   

4.
正小肠出血发病隐匿,但临床并不罕见,约占消化道出血的5%~10%~([1])。常见小肠出血的病因包括小肠血管性疾病、小肠炎症性疾病、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及小肠医源性损伤等~([2-6])。其他少见的原因包括息肉综合征、小肠寄生虫、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性、小肠胃黏膜异位、小肠子宫黏膜异位、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7])(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BRBNS)、弹性假黄瘤、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罕见疾病。小肠出血临床表现各异,大致上分为显性和隐性小肠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病因及胶囊内镜在其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2013年8月45例经胃镜、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灶并进一步行胶囊内镜的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选的45例OGIB患者中共有42例检出小肠病变,其中单纯小肠血管畸形29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蛔虫病1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血管畸形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黏膜下病变2例,小肠血管畸形伴蛔虫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溃疡、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糜烂1例,小肠血管畸形伴小肠憩室、小肠淋巴管扩张1例。OGIB最常见的病因为小肠血管畸形(83.33%,35/42)。结论胶囊内镜在OGIB的病因分析中能提供较直接的线索,对探索其病因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袁耀宗 《胃肠病学》2005,10(5):257-258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小肠疾病是少见病,无论是小肠肿瘤、小肠炎症性疾病、小肠出血,还是其他小肠疾病,在临床上均不常见.  相似文献   

7.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肠衰竭的有效方法.免疫抑制剂和外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但移植小肠是否迅速恢复或达到自体小肠的功能水平,成为临床小肠移植的瓶颈.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小肠重要的生理功能,了解移植后小肠的功能变化对预评价移植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和指导临床的术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概括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研究现状,主要指标有移植小肠对水、电解质,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气囊内镜与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与确诊率.方法 对345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其中108例同时行小肠CT检查,检查由各科医师独立操作,操作完成后独立做出诊断.最后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45例患者中最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肿瘤105例,其中双气囊内镜检查有阳性发现的102例中97例诊断为小肠肿瘤,双气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分别为97.1%和92.4%;105例小肠肿瘤45例行小肠CT检查,其中有阳性发现43例,诊断为小肠肿瘤37例,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分别为95.6%和82.2%.结论 双气囊内镜对于小肠肿瘤的确诊率高,是小肠肿瘤术前检查的最佳定位定性诊断方法.小肠CT对小肠肿瘤的确诊率与双气囊内镜相近,并能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于小肠肿瘤有较大的定性价值,但存在定位有偏差、无法行病理活检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小肠扭转是指一段小肠袢以系膜为长轴扭转超过180°,使扭转两端的肠管发生部分或完全性梗阻,对应的肠系膜血管也同时受阻,因而小肠扭转属绞窄性肠梗阻。小肠扭转是引起肠梗阻的少见因素,有报道小肠扭转约占急性肠梗阻的1.1%[1],分为原发性小肠扭转及继发性小肠扭转。小肠扭转误诊率较高,笔者就1例误诊病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与CT小肠成像在小肠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临床怀疑小肠CD行CT小肠成像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结合内镜表现和临床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CT小肠成像、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CD的检出率和确诊率,并分析两者联合对小肠CD的诊断价值。结果 双气囊小肠镜检出小肠CD 78例,检出率为62.4%(78/125),最终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74例,确诊率为94.8%(74/78);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C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92.2%,准确性为96.8%;CT小肠成像检出小肠CD 56例,检出率为44.8%(56/125),最终经双气囊小肠镜及病理及临床随访确诊50例,确诊率为89.3%(50/56);CT小肠成像诊断小肠CD的敏感度为69.4%,特异性为88.7%,准确性为77.6%;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CD检出率和确诊率均高于CT小肠成像。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CD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行小肠镜前先行CT小肠成像,可以更好地指导选择小肠镜的进镜方式,减少经济支出及减轻病人痛苦;对存在内镜检查禁忌症者CTE可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小肠因其解剖学部位、生理功能及结构特点,应用传统手段检查时严重受限.以往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有导线式小肠镜、探针式小肠镜、术中小肠镜、推进式小肠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和单气囊小肠镜.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CD)是可以累及全消化道的一种疾病,以小肠较为多见。由于小肠的解剖特点,传统的推进式小肠镜不能进入小肠深部,放射影像学检查不能直视小肠黏膜,这使得小肠CD的诊断较为困难。器械辅助式小肠镜可以完成全小肠的检查,并能进行内镜下治疗,极大地提高了小肠CD的诊疗水平。该文就器械辅助式小肠镜在小肠CD中的诊疗价值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肠检查,在即往的工作中常常是依靠常规钡餐后,利用“追踪检查”法来观察小肠疾病。但是,由于小肠在腹腔内重叠盘曲以及由于小肠的张力不同,钡剂在肠腔内的通过速度也不同,所以对小肠每个部位的细节,特别是对于小肠粘膜的观察常常是很不够的,因此造成了对小肠疾病诊断上的困难。自1981~1987年5月,我们利用插管法小肠双重造影做了70例小肠检查,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43例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对111例手术中需行肠管探查和减压等操作的小肠急腹症患者,测量每例小肠长度(平均55秒)。男78例,小肠平均长391cm;女33例,小肠平均长371cm;男性两性小肠均长为385cm。两性小肠长充度无显著性差异。小肠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不大,但与多数文献记载的成年人小肠平均长(6cm左右)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小肠疾病的内镜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位于胃和大肠之间,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由于其解剖位置、结构和生理特点,普通胃镜和大肠镜均无法检查小肠,推进式小肠镜所能探察到的小肠深度有限,而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小肠钡餐、血管造影、核素扫描、CT、MRI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也比较有限。因此,长期以来小肠一直是消化道检查的盲区,小肠疾病由于检查手段的限制而难以得到正确诊断。胶囊内镜和单、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和应用,使得完成全小肠检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妍  钟捷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27(3):186-187,196
原发性小肠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肠梗阻等,因此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小肠钡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磁共振小肠造影、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经小肠镜超声检查、小肠血管造影等.对于临床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各种检查方法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缩短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7.
小肠曾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而成为消化系统的检查盲区,自第一个批准用于临床的胶囊内镜上市以来,其简便、安全、无创的特点使小肠胶囊内镜被公认为目前诊断小肠疾病的一线工具,用于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缺铁性贫血、小肠肿瘤、克罗恩病等小肠疾病。文章就小肠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78例,行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分析CT和MR造影图像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肠壁形态,并与手术或内镜病理检查(金标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两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与金标准比较,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及CT小肠造影均能排除非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20例),且对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4.8%和96.6%,准确度分别为96.2%和97.4%,特异度均为100%,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氮能神经在糖尿病大鼠小肠运动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槠尿病模型组,用链尿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3月后测定小肠传输速度,行小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计数。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小肠传输速度明显延迟,小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细胞数和氮能神经神经节均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小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改变足导致小肠传输速率减慢的原因之一,从而引起小肠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轻微肝性脑病(MHE)的相关性。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全部接受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情况,进行数字连接试验(NCT-A及NCT-BC)和数字符号试验诊断MHE。抗生素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再进行以上试验,对比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检出1例患者(5%)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未检出MHE。肝硬化组共检出20例(33.3%)患者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MHE 26例(43.3%),其中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肝硬化患者MHE检出17例,不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MHE检出9例。应用抗生素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1周后20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有18例葡萄糖氢呼气试验阴性,17例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MHE患者13例数字连接试验和数字符号试验正常。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MHE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11(P<0.005)。结论部分肝硬化患者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肝硬化患者的MHE检出率高于不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肝硬化患者,应用抗生素抑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后MHE检出率明显下降,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MHE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