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不同方位手术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抽吸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部的观察.方法 68例(78只眼)均在表麻下行上方或水平方位透明角膜缘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根据切口位置归为两组: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组31例(41只眼),水平透明角膜缘切口组31例(37只眼).每组均在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和角膜荧光素实验指标的眼部观察.结果 所有入选的病例均在表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在视力,年龄,结膜充血,房水闪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组和水平组之间在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在各个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切口局部染色(FL)在同一时间点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均显示在术后1周时各项指标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组在术后3个月除SchirmerⅠ外,另两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在水平透明角膜缘切口同一时间点BUT,SchirmerⅠ仍未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水平透明角膜缘切口可能比上方透明角膜缘切口更容易出现类似干眼症状,且相关指标异常出现的高峰期在术后1周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功能性滤过泡青光眼病人很难确定用那一种方法摘出白内障最好。Rogan等通过滤过泡区摘出白内障。Hutchinson推荐避开滤过泡区在以下穹窿作基底的白内障摘出。Kondo对比了三种方法:经上方角膜缘切口;上方角膜清晰区切口;下方角膜缘切口。他的结论认为上方角膜清晰区作切口最好。Maumenee早就提倡对这些病人用上方角膜清晰区作切口摘除白内障。他对有功能性滤过泡并眼压得到控制(≤22mmHg压平眼压计)的青光眼患者共18例26眼经上方角膜清晰区作切口施行白内障摘出术。有随访资料者15例22眼。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适应症、时机、手术方法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44例,其中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8例,滤过性手术36例。对39例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或仅局部药物能控制正常的病例做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或颞侧角膜缘巩膜隧道切口,避开功能滤过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3例术前眼压须全身药物才能控制的病人,控制眼压后避开原手术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半年。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0.5以上33例,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功能损害与术前有明显差别,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检入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表麻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37例(43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泡等情况。结果 随访3~6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种不同切口摘除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视力及眼压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1990-2001年的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108例110眼进行分类观察,其中颞侧角巩膜大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2例62眼,上方透明角膜大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10例10眼,颞侧透明角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38眼。分别检查视力和眼压并进行比较。术后观察3-24月。结果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视力和眼压分别为:术后矫正视力0.1以上者,角巩膜缘组61.29%,透明角膜组50.0%,超声乳化组86.84%。术后眼压正常者,角巩膜缘组88.7%,透明角膜组100%,超声乳化组100%。结论 术中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以应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   

6.
徐岬  袁荔 《临床眼科杂志》2001,9(6):503-504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进行表明角膜缘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32例(32只眼)、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同时对的小瞳孔进行扩张或采用括约肌切开。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5者占68.75%;眼压正常。结论: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提高视力,同时可维持原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屈光状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3.2mm上方角膜缘切口、上方巩膜切口和颞侧角膜缘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后房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PEA+FIOL术)术后角膜屈光状态。方法:对68例73眼白内障患者行3.2mm切口的PEA+FIOL术,其中39眼为上方角膜缘切口,上方巩膜和颞侧角膜缘切口各17眼。结果:(1)各组间比较:与上方角膜缘切口相比,角膜散光在颞侧角膜缘切口组,术后1天和1周时明显减小,P〈0.05,且视力在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手术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11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A、B、C3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A组38眼为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44眼为上方角巩膜缘切口,C组28眼为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并于术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观察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术后近期及远期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A组、B组术后散光无显著差异。C组术后散光最大,有统计学意义,其术后并发症多。结论巩膜隧道切口、角巩膜缘切口优于透明角膜切口,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谢江斌  庄鹏  施玉英  施瑜劲 《眼科》2001,10(6):330-332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切口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32例(41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避开滤过泡的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24只眼,硬性人工晶状体17只眼。结果:全部白内障术后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5者达75.6%。采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患者的眼压和滤过泡改变无差异性,术后随访平均5个月,平均眼压较术前增加1.59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和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视力,同时可保持原有的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晶体混浊进展迅速。在一个有功能性滤过泡的青光眼上摘除白内障,虽然有多种设计,但要选择最好的方法并不容易。Kondo(1979)在有滤过泡眼上,比较了三种白内障摘除法,上方角膜透明部切开法和下方角膜缘切开法,比较结果以上方角膜透明部切开法最好。我院从1983年起对7例(7只眼)有功能滤过泡眼压控制的病人,行了蝶式切口(部分上角膜透明部切口法)的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11.
周琳  王立  黄欢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5):863-865
目的:探究透明角膜切口不同位置的选择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04/2014-04在我院接受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26眼。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向做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颞上方(左眼位于鼻上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功能( VF )和生活质量( QOL),并对裸眼视力进行统计。
  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依次为80.3±5.63,80.9±0.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9±5.24,76.5±0.76分)。并且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患者总比例少于对照组,而≤1.0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进行白内障手术选择角膜最大屈光力经线上的透明角膜作为切口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2011-08/12期间行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上方巩膜缘11∶00~12∶00处手术切口组(A组)30例32眼;颞侧(9∶00或3∶00)3.2mm宽的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32例35眼;利用角膜曲率仪测量白内障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屈光状态,比较A组与B组不同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分别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wk;1,3mo的角膜散光改变,所有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wk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的差异经统计分析P<0.05,A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大于B组。结论: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手术用时短,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对角膜散光影响小。不同手术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位置切口对逆规散光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针对术前存在逆规散光的患者 ,研究不同位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所引起的手术散光 (SIA)以及其对术后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 术前存在 <2D逆规散光的白内障患者 96例 ,12 6只眼 ,将其分为三组 ,分别采用颞侧角膜切口、上方角膜切口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进行常规的 3 0mm超声乳化手术 ,观察分析术后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情况 ,并做t检验。结果 采用上方角膜切口引起的手术散光 (SIA)最大 ,达到 1 5 1± 0 89(D) ,采用颞侧角膜切口的病人其术后散光最小 ,0 6 9± 0 6 6 (D) ,3个月时裸眼视力≥ 0 5的占 90 %。结论 对术前已经存在逆规散光的患者来讲 ,颞侧角膜切口有助于减小术后角膜散光 ,从而进一步提高术后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4.
翟名燕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24-1626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6-06/2013-06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412例456眼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8眼。观察组顺规散光患者选择角膜缘正中上方作切口,逆规散光选在颞侧作切口,斜规散光选在颞上方角膜最大曲率子午线上,无散光者选在颞上方; 对照组全部在角膜缘正中上方作切口。全部患者均采用3mm角巩膜隧道切口,距角膜缘2mm,术后切口不缝合。采用角膜曲率仪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屈光状态,比较不同手术切口位置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术后1,3mo裸眼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1,3mo的平均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3mo角膜散光度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3mo与术前相比显著提高(P<0.05)。

结论:依据患者角膜散光状态,选择角膜曲率最大的子午线上作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可一定程度上矫正术前散光,并相应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不同切口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作用。方法患者58名(75眼)按术前角膜散光程度分为3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及角膜散光松解切口。A组(25眼)的术前角膜散光≤1.0D,手术切口为角膜屈光力最大径线上的角膜缘内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25眼)的术前角膜散光>1.0D~2.0D,手术切口同A组,同时在对侧角膜缘内2mm处做一弧长1/4象限,深度60%或80%角膜厚度的弧形板层角膜切口;C组(25眼)的术前角膜散光>2.0D,手术切口同A组,同时在对侧角膜缘内做一长3.2或5.5mm的穿透性角膜隧道切口。术后观察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各组手术引起的角膜散光变化分别为:(0.34±0.15)D、(0.86±0.22)D和(1.79±0.43)D。结论在屈光力最大径线上的角膜切口可以矫正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联合对侧透明角膜切口可以增加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术,切口是保证手术操作顺利与成功的关键一步,常规的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我们采用角巩缘小切口不缝合超声乳化技术对100只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现将结果与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老年性白内障82例,外伤性白内障18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2.操作技术要点:(1)作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不必过大。(2)于角膜缘后界后1mm,做垂直于巩膜与角膜平行的切口,深达巩膜厚度的1/2,切口长度根据所植人人工晶体的类型而定。(3)沿切口在同一巩膜板层平行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手术中切口位置对术后散光的影响。方法白内障80例(98眼)分为两大组,其中第一大组,又根据术前角膜地形图再分为AB两组:A组为顺规性散光组,作上方巩膜隧道切口;B组为逆规性散光组,作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分别行超声乳化术加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第二大组均作上方切口。术后观察3天,1月、3月和6月的角膜平均散光和裸眼视力情况。结果两大组在术后不同时间内角膜散光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月分别为(0.57±0.30)D和(1.20±0.59)D。结论根据患者术前角膜地形图,顺规性散光患者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逆规性散光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早期视力以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者恢复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切口对白内障术后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白内障患者 10 0例 ,118只眼 ,根据术前角膜地形图所示最陡峭子午线的不同 ,分为循规散光和逆规散光二组 ,分别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进行常规的 3.0mm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 ,观察分析术后 1w内、1个月和 3个月的角膜散光和裸眼视力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散光度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视力情况相似 ,术后 1个月时角膜散光均有明显减少 ,且基本稳定 ,分别为 (0 .70± 0 .71)D和 (0 .6 8± 0 .6 3)D ;裸眼视力≥ 0 .5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 5 3例 (占 91.4 % )和 5 4例 (占 90 .0 % )。结论 :根据患者术前角膜地形图所示的循规散光或逆规散光的不同 ,分别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 ,可以有效控制角膜散光 ,进一步提高术后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计算并比较不同位置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源性散光(surger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度数,分析切口对角膜曲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10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做颞侧(9∶00或者3∶00方位)透明角膜3.2mm斜形切口,B组做上方12∶00方位透明角膜斜形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测量术前和术后3mo的角膜曲率,用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度数,比较两组SIA度数的差异,同时分别比较切口所在子午线、与切口垂直子午线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平均SIA度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483),切口所在子午线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6),而与切口垂直子午线的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4)。结论:3.2mm透明角膜切口SIA的度数与切口位置无明显关系,切口对所在子午线角膜曲率有松解作用,对与切口垂直子午线角膜曲率无明显影响,矢量公式法计算所得的SIA值在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乳化术切口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角膜缘相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组)和观察组(角膜上方或颞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 wk;1,3 mo不同时间角膜散光度的变化情况及视力的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 wk;1,3 mo平均角膜散光度及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降低,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角膜中心远处的小切口超声乳化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散光度,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为进一步加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