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白内障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逐步普及,关于术后的一般并发症国内外相继已有许多报告,但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各种细胞成份在人工晶体表面附着的异物反应,国内报告甚少。笔者1990年4月~1994年4月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眼中发现8例,分析讨论如下。典型病例例1,女,68岁。左眼老年性白内障,有轻型糖尿病史。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矫正视力O.8(IOLC一200DS),6周左右复查眼球充血(-),角膜清亮,KP(一),Tyn(-),瞳孔轻度根椭圆形.IOL位置正常居中,IOL表面出现类羊脂状、灰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晶体后羹股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方法。方法采用简化的外路法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36例(38眼),年龄5-74岁,随访6~20个月。术后视力为05以上者30眼(79%),1.0以上者22眼(57.9%)。并发症包括术后前局积血2眼(5.3%),暂时性眼压偏高6眼(15.8%)和偏低8眼(21.1%)。结论结果表明,采用简化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方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更换术矫治 7 例 (7 眼) 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致较大度数屈光误差及屈光参差。结果: 手术中顺利取出原后房型人工晶体 6 例 (6 眼), 1 例 (1 眼) 原人工晶体下襻与囊袋间固定粘连难以旋转取出, 剪断下襻后取出含人工晶体上襻的光学部, 后均顺利植入矫正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 6 个月至 3 年, 裸眼视力 04~10, 双眼屈光力差0~10 D。患者均可适应工作及生活需要。利用后房型人工晶体更换术为解决因人工晶体所致的难以适应的屈光误差及屈光参差提供了有效的矫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广泛开展,如何减少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日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对1991年4月一1995年10月我院69例(70服)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进行随访,并就其术后人工晶体位置异常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70眼中,男性53眼,女性17眼。右30眼,左40眼。年龄4-60岁,平均月.75岁;儿童(<14岁)22眼,成人(>14岁)48眼。仅1例为双眼。70眼均行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希烯和康明改良“J’型或“C”型人工晶体,其撑与光学面成10度角。术中发现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25眼,其…  相似文献   

6.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为目前矫正无晶体眼性屈光不正的最佳方法。但当晶体囊膜由于某些原因如白内障术中出现并发症、晶体脱位、以前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以及人工晶体置换术等 ,受到损伤而不完整或缺如 ,不足以支撑人工晶体时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可能发生困难 ,此时可选择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或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trans- scleral fixation)。前房型人工晶体虽然方法简单 ,但其人工晶体不符合生理位置 ,并有长期慢性损伤角膜内皮的危险〔1〕,因而在晶体囊膜支撑力不足的情况下 ,多数手术者较倾向于选择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一…  相似文献   

7.
后房型人工晶体燕式缝线固定术解放军第五医院眼科(750004)任西平黄洁成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无晶体眼和因外伤或手术造成晶体后囊破裂的眼,取得良好疗效〔1-4〕。远期观察人工晶体倾斜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无晶体后囊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对21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进行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入工晶体位置全部正常,无偏斜,随访2~20个月,无并发症,视力增进。结论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具有术后晶体不易倾斜和偏位的优点,是治疗无晶体后囊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植入人工晶体位置观察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宋维贤  杨文利  周军 《眼科》1999,8(1):17-19
目的:了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在眼内确切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超高频超声波-超声生物显微对40例前房型,后房型和睫状沟缝线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位置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房型人工晶体位置对称,襻与房角间无直接接触,但亦可见1例人工晶体襻将周边虹膜推顶,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最为理想;睫状沟缝合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大多缝合固定位置在睫状沟后,且位置多不对称。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李韵倩,陈大本我院1989~1991年间的白内障病例,外伤性约占10%。现将31例(3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术中所遇特殊问题的处理,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囊破损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只眼)后囊破损的白内障术后患者,根据后囊破损的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睫状沟或囊袋内固定和缝线睫状沟单襻或双襻固定的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后囊破损的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59.1%(13例),术后前房及人工晶体表面渗出者占22.7%(5例),而同期所做的后囊破损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40%,术后前房及晶体表面渗出者占40%。结论后囊破损的白内障患者,在破损的范围不能确定或范围过大时,主张选择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2.
杨方耀  李绍珍 《眼科研究》1994,12(3):151-152
应用TBA荧光法检测了兔眼单纯晶体囊外摘除后和晶体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置入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这二种手术后房水内丙二醛含量比正常眼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果提示前房内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这一发现有利于对眼内后房型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无晶体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二)北京三○四医院眼科周朝辉综述四、并发症无后囊膜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植入术的并发症包括全部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仅除外后囊膜混浊及后发性白内障,缝线固定并不能改变大多数并发症,这里仅讨论不同点.(一)缝线...  相似文献   

14.
后房型一体化人工晶体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房型一体化人工晶体的应用体会南京军区第180医院眼科吴晓民,郑进招本院自1988年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使用的晶体种类较多,近期我们植入美国视明公司的一体比人工晶体以一155-10度型)24例,认为此种晶体有一定的优越性,植入的...  相似文献   

15.
Chen W  Wang N  Li H  Chen X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5):330-1, 23
目的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1例(41只眼)的房角改变。结果虹膜周边前粘连6只眼,瞳孔变形12只眼,均与人工晶体襻的位置有关;并非所有非囊袋内固定的人工晶体襻均位于睫状体沟;术后残留的晶体皮质,术后3个月仍存留,较多晶体皮质的残留可引起周边虹膜膨隆、房角变窄。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的改变与人工晶体襻的位置及残留的晶体皮质有关;建议尽可能采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避免过多的晶体皮质残留。  相似文献   

16.
107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临床分析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白小良,张由良,毛灵源,刘荣诚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当今治疗白内障的常规增视手术I’1.1989—1995年我们行白内障现代挥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07例(11...  相似文献   

17.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彭广华,赵雪琴,孔令训我们利用巩膜瓣下经睫状沟缝线,对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撑的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27例(27只眼),年龄4-13岁,≤7岁者10例,...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不存在时,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抑或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6例(86只眼),其中前房型人工晶体(新型弹性开放襻)植入56例,Ⅰ期植入29例,Ⅱ期植入27例;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大C型襻,两根缝线睫状沟固定)30例,Ⅰ期植入14例,Ⅱ期植入16例。结果术后随访1~42个月。矫正视力≥0.5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40例,占71.4%;缝线固定组27例,占90.0%。矫正视力≥1.0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22例,占39.3%;缝线固定组14例,占46.7%。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均不失为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前房型人工晶体适用于年龄较大、眼前段(角膜、虹膜和前房角)条件较好,而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差者;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则适用于年龄较小、眼前段条件较差而眼后段条件较好者。  相似文献   

1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初步体会通州市人民医院眼科罗舒娅,黄辉我院自1992年1月至12月间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14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14只眼),男9例,女5例;年龄7~81岁,平均55岁;右眼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保持前房深度,鸭嘴镊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角膜切口自行密闭。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术前视力:眼前指数~0.05;术后视力:0.5~0.8者5例(5眼),0.9~1.0者5例(5眼);并发症:1例(1眼)瞳孔区渗出膜;1例(1眼)角膜轻度水肿,此2例(2眼)经治疗痊愈。结论 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少而轻,效果理想,因此,在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进行四点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完全可行、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