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尤其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40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分为次全视网膜冷凝 ( S R C)组 23 例 (23 只眼), 单纯用 S R C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 对照组 17 例 (17 只眼) 行抗青光眼手术。两组术后均局部应用 5— Fu 和地塞米松。术后随访 1 月~5 年, 平均 6 个月。结果: S R C组的治疗成功率 (739% ) 高于对照组 (412% ), 差异有显著性 ( P< 005)。结论:单纯次全视网膜冷凝术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及术后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较有效的方法, 本方法特别适用于屈光间质混浊的晚期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次全视网膜冷凝联合抗代谢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尤其晚期病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0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随机分为次全视网膜冷凝(SRC) 组和对照组。前组23 例(23 只眼) 单纯用SRC 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后组17 例(17 只眼) 行抗青光眼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局部应用5 - Fu 和地塞米松。术后随访1 m o ~5a ,平均6 mo 。结果 SRC 组的治疗成功率(73 .9 % ) 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41 .2 %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 单纯次全视网膜冷凝术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及术后抗代谢药物的应用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较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屈光间质混浊的、晚期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术(anteriorretinalcryotherapy,ARC)对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1例(12只眼)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单独行ARC,22例(22只眼)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另选31例(32只眼)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单独行ARC或睫状体冷凝术作对照。随访6~26个月。结果单独行ARC可使92%(11/12)的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消退,与单独行ARC的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使86%(19/22)的患者眼压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明显优于仅行ARC或睫状体冷凝术者(P<0.01)。此联合术式可使90%(18/20)的患者眼痛消失,67%(8/12)的患者视力保持,与睫状体冷凝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为ARC单独应用可治疗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晚期患者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羊膜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例(3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新鲜及冷藏保存的羊膜在全视网膜冷凝、显微双巩膜咬切术中应用的方法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6个月,平均5.3个月。眼压控制在10.24~17.30mmHg(1mmHg=0.133kPa)。结论 本术式简单、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少,未发现排斥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治疗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对37例(46眼)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随机分为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组(HAD组,24眼)与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组(MMC组,22只眼),平均随访15.8月(3 ̄34月)。术后一年眼压峰值(X↑-±SD):HAD组为17.0±6.4mmHg,MMC组为18.7±7.5mmHg(P〈0.05);眼压下降率(X↑-±SD):HAD组为6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全周边视网膜冷凝+睫状体冷冻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12例眼压控制良好,手术成功率为80%,3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2例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全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35只眼)。结果 术后6月,33只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2只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35只眼虹膜及小梁新生血管消退。12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行。结论 广泛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并保留残存视功能和眼球外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4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新生血管青光眼病例资料。结果随访3~29个月,眼压控制良好、〈21mmHg者19只眼;眼压控制一般但症状基本缓解(21~30mmHg)11只眼;眼压控制不佳,〉30mmHg者4只眼。结论全视网膜光凝或冷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探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目的 比较全视网膜冷凝术(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与前视网膜冷凝术(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和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结果 术后第1天,B组眼压明显高于A组,而术后末期随访B组眼压下降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均优于A组。  相似文献   

10.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较好方法。但屈光问质混浊的病例,视网膜光凝无法实施,常采用限量的前部视网膜冷凝治疗。本文采用红色氪激光或二极管激光低能量、长脉冲进行睫状体光凝,联合限量的前部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作者回顾1994~2000年在赫尔辛基大学眼科医院的35例(3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除外有既往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或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者。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11例(12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全视网膜联合睫状体冷凝术,并进行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术后10眼限压明显下降(8眼降至正常),12眼新生血管消失或退化,临床治愈率66.7%,总有效率83.3%。对难以控制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考虑应用此联合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4~12个月。结果30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4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第2次手术为睫状体冷凝术),1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术后长期观察眼压高且症状不能缓解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对于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保留残余视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韶琳  王英  苏冠方 《眼科研究》2007,25(9):707-709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对40例(41眼)NVG患者根据病情分3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A组12例(13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术中用丝裂霉素C敷贴;B组13例(13眼),行睫状体冷冻+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C组15例(15眼),行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全周边视网膜冷凝术。结果患者出院时平均眼压:A组为(20.08±7.11)mmHg;B组为(21.50±7.28)mmHg,术后2周左右大部分降至正常;C组为(19.43±7.98)mmHg。随访期间,术后A组9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69.1ok;B组8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61.5%;C组12眼眼压正常,手术成功率为80%。结论对于不同病情的NVG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延川 《眼科新进展》2007,27(5):372-373
目的探讨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3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采用青光眼阀联合全视网膜光凝,16例采用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采用青光眼阀植入联合视网膜光凝术组术后视力提高率、眼压控制率均高于单纯全视网膜光凝组。且其术后发生前房出血、引流管阻塞明显低于后者。结论采用全视网膜光凝联合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增加了房水外流,又改善了视网膜缺血、缺氧,使新生血管退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37例RVO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的38只眼临床资料。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19例2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18例18只眼。结果手术中确认27只眼有新生血管膜,23只眼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34只眼视力改善,占89.5%,其中22只眼有0.1以上的视力。4只眼视力未变。CRVO组病史较长,手术后视力改善较少。结论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能改善多数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RVO眼预后。  相似文献   

16.
全周边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因某种原因不能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全周边视网膜睫状体冷凝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失明的屈光间质混浊或小瞳孔不能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12眼进行全周边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术,根据病史长短及高眼压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数量的冷凝点,每点冷凝30~40s。结果:所有病例眼压均得到控制症状缓解,虹膜新生血管消失,眼球萎缩2例。结论:对于屈光间质混浊等无法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尤其是已丧失视功能全周边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娣  张玲  杨静  廖沁  黄舸  贾蒙岚 《眼科新进展》2015,(12):1170-1172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7例(17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mL(10g·L-1),待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眼压控制完全成功者10眼(58.82%),部分成功者7眼(41.18%)。末次随访时7眼(41.18%)矫正视力提高,8眼(47.06%)视力稳定,2眼(11.76%)视力降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手术及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14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和部分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5月,眼压均控制良好,视力术后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无眼球萎缩发生,主要并发症为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和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结论该术式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改良联合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简便有效方法。方法 在传统的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的基础上对11例(11只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进行了改良:(1)球结膜切口做距角膜缘1mm的横L型切口,术毕需缝合球结膜切口;(2)做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之前先行半周睫状体冷冻术及次全视网膜冷冻术,冷冻时间均较常规时间减半;(3)在做虹膜周边切除前水下水电凝虹膜面新生血管;(4)术毕前房内注入部分粘弹性物质。结果 10例(10只眼)病人术后眼压稳定在8-21mmHg。视力较术前有提高者7只眼,不变者3只眼,1只眼下降。无一例眼球萎缩。该方法成功率为63.6%,有效率为90.9%。结论 改良式板层巩膜下巩膜咬切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及次全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显著,可增进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37例37眼,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32例34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低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疗效,但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