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剖析近五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剖宫产率上升,而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剖宫产率下降;在各年度手术指征的顺位中,社会因素始终居前3位,且逐年上升至第1位.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总结近 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10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 ,1992年为 2 1.1% ,2 0 0 1年上升至 5 7%。② 1992~ 1999年 ,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 1位 ,而近 2年 ,社会因素占第 1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刮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关系。方法 选择10年间剖宫产病例,分析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指征变化中,头盆不称、胎儿持续宫内窘迫占第一、二位,社会因素不断上升,而围产儿死亡率趋于平稳。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围产儿死亡率无明显下降,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不断上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1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2年为12.1%,2006年上升至38.6%,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2—2003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而2004年以后,社会因素跃为首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近5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探讨合理应用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65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年—2011年5年间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剖宫产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结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剖宫产手术。正确应用剖宫产术,减少社会因素影响是降低剖宫产术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近5年我院剖宫产的构成比变化,探讨科学掌握、合理应用剖宫产指征,寻求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2001年—2010年影响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剖宫产病例和正常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在我院分娩产妇总数为8238例,剖宫产数为5736例,剖宫产率最高为73.44%,最低为59.18%,平均为69.62%,在剖宫产中无手术指征比例高达48.02%。结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产科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剖宫产中社会因素呈迅速上升趋势,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我院8年来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6~1999年为20.2%,2002~2003年上升至38.30%,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2)1996~1999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1位,难产为第2位;近2年来,社会精神因素跃为首位,胎儿宫内窘迫次之。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手术率的关键是要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42,自引:2,他引:14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4年间剖宫产病例820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各项相关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②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占第3位,并显示逐年升高;③围生儿病死率逐年趋于稳定。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产率升高到20以上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的2006例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年间剖宫产率从36.93%上升至44.90%。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胎位不正是前三位的主要手术指征。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孕期健康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开展无痛分娩,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上升原因。方法:对824例剖宫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占49.7%。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已占第一,第二,第三位因素。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主要由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加强宣传,提高医生素质,降低剖宫产率发生。  相似文献   

11.
25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从初产妇剖宫产率和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70~1995年25年初产妇剖宫产病例562例,比较及分析其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结果 初产妇剖宫产率自80年代逐年上升.在剖宫产适应证中,难产因素比例逐年下降,胎儿因素比例逐年上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和产妇年龄的增大也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结论 初产妇增多并不是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2.
2002—2010年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弊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125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从2002年至2005年剖宫产率由44.50%(514/1155)升至66.02%(746/1130),2008年(64.97%,1059/1630)至2010年(64.06%,1251/1953)剖宫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剖宫产率总体呈升高趋势。阴道分娩助产率从2002年的3.29%(38/1155)下降至2010年的0.05%(1/19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10年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位于前3位。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57%(26/729)升高至2010年的6.95%(87/1251);多胎妊娠作为剖宫产指征从2006年的2.33%(17/729)升高至2010年的3.52%(44/125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多种,其中社会因素、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5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产妇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我院剖宫产前四位手术指征分别为头盆因素、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结论:全面了解剖宫产手术指征,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加强新生儿体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我院7年来剖宫产率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5483例剖宫产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社会因素,羊水过少,巨大儿剖宫产率上升。结论: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监护,进一步提高产科医师及助产师的技术水平,注重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20年剖宫产率和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0年~1999年20年我院剖宫产病例1579例,比较剖宫产率和手术指征变化。结果 80年代剖宫产率平均23.79%,90年代平均达41.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证中,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逐渐下降,而胎儿宫内窘迫、高龄初产、巨大儿、社会因素逐渐上升。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管理,改变产时服务模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有望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剖宫产指征原因分析,总结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59例剖宫产手术指征情况。结果 了解到“过度诊断”,头盆不称诊断尺度较松,试产不够,社会因素等是手术指征上升的原因。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近10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5年、2008年及2011年在我中心分娩的87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结果:(1)近10年,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53.59%升至63.82%,P<0.0001).(2)各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P<0.000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疤痕子宫、妊娠各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所占比例显著上升;2002年高龄初产、珍贵儿等社会因素所占比例为14.39%,2005年最高达28.03%,2008年有下降趋势,2011年降为18.74%.(3)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剖宫产指征时,多数合并内科疾病,10年来其比例有显著上升趋势(2002年为64.66%,2011年为86.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而合并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显著升高.结论:上海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10年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有显著变化,其中产科因素指征逐年下降,而外科因素显著上升.本中心具有诊治产科疑难危重,尤其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综合抢救优势.需继续控制无高危因素的社会因素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保障医疗安全前提下,继续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天津市孕产妇保健系统中滨海新区塘沽五家助产机构的全部分娩数据。结果:2001—2008年间剖宫产率由40.09%上升至53.81%达峰值,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健康教育、控制孕期体质量增长、加强助产技术培训等降低剖宫产率措施干预,2008—2013年间剖宫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2013年剖宫产率下降至37.74%。2001—2008年间社会因素自剖宫产指征第6位逐渐升至第2位,瘢痕子宫升至剖宫产指征首位。结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孕妇体质量管理,提高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的实际操作技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未来开展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1989年至2001年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四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0年及2001年已跃居第二位;④2000年与2001年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指征居于第五位和第六位;⑤因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因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结论:现今,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20.
21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初产妇剖宫产率和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84-2004年21年初产妇剖宫产病例671例,比较及分析其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结果 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产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同期产钳助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逐年下降;③2000年以前居于前4位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是: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胎位异常、胎膜早破;1999年起珍贵儿指征已出现,2004年已跃居第2位;④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和产妇年龄的增大也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结论 初产妇增多并不是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