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Ren F  Wang DB  Li T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11):822-825
目的 通过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恶变患者的恶变组织、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中SPOCK2基因的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的表观失活在卵巢内异症恶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内异症恶变患者22例的病理石蜡标本为恶变组(包括11例卵巢内膜样癌、8例透明细胞癌、2例浆液性囊腺癌及1例黏液性囊腺癌),以同期22例单纯卵巢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病理石蜡标本(内异症组)及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的病理石蜡标本(对照组)为对照.通过显微切割技术分别获取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22份,癌旁异位内膜组织15份及在位内膜组织10份;内异症组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22份及在位内膜组织17份;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6份.通过亚硫酸盐修饰后酶切技术检测各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SPOCK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SPOCK2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SPOCK2基因甲基化情况: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45%(10/22),显著高于癌旁异位内膜组织(1/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变组患者的癌旁内异症组织中SPOCK2基因甲基化发生率(1/15)与内异症组患者的异位内膜(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OCK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恶变组患者的恶变组织中SPOCK2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为44%(11/22),显著高于恶变组患者癌旁异位内膜组织的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变组患者癌旁异位内膜组织中SPOCK2基因蛋白表达缺失率(2/15)与内异症组异位内膜(5%,1/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位内膜组织中SOPCK2基因的蛋白表达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OCK2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缺失的关系:SPOCK2基因异常甲基化能够导致其蛋白表达缺失( 20/22,P<0.05).结论 SPOCK2基因的表观失活与卵巢内异症恶变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HH相互作用蛋白(HH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其蛋白表达情况及两者的关系,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新鲜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20例,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HHIP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HIP基因甲基化状态、HHI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HIP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0例正常子宫内膜癌组织均为非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率为0(0/20),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有12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0%(12/30),子宫内膜癌的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HHIP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均为阳性,表达率为100%(20/2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0%(8/20),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存在HHIP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甲基化阳性与甲基化阴性组织中HHIP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存有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现象,并且存在HHIP蛋白表达的沉默;HH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并非导致HHIP蛋白表达缺失的唯一因素,可能有其他机制导致子宫内膜腺癌中HHIP蛋白表达沉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1)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 mRNA的表达及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处理Ishikawa细胞前后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及DNA甲基化转移酶mRNA的表达;(2)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总PR表达显著降低,与病理类型相关;PRB表达显著下降,与其临床特征无关。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中,加入5-Aza-CdR2.5μmol/L48h后,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甲基化条带均消失;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 mRNA表达水平增加;同时Ishikawa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B表达下调。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下调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相关;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可逆转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恢复PR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中hMLH1基因启动子是否存在甲基化,及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外周血白细胞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新鲜组织48例及外周血5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外周血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外周血34例.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方法检验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均无甲基化.子宫内膜癌组织hMLH1启动子甲基化率(35.4%)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外周血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手术一病理分期有关,早期显著高于晚期.外周血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织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密切.结论 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液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筛查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2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TEN、P27基因在以上3种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症中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及P27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症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同时,PTEN蛋白表达与P2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91,P=0.005)。结论:PTEN及P27基因甲基化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P27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预测及预防的靶点;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与P27蛋白表达间存在正向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GAL在不同临床特征EC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E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标本77例和正常子宫内膜24例,同期培养子宫内膜癌Ishikawa、HEC-1-A及KLE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NGAL蛋白的表达。结果:(1)NGAL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几乎不表达,EC患者内膜中NGA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00);(2)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伴癌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及低分化癌中NGAL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2),其中高、中分化EC中NGAL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0.010,P=0.000);(3)EC患者中,血清CA125阳性者的NGA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阴性者(P=0.026);(4)NGAL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等均无关(P0.05)。结论:(1)NGAL在E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二重性作用;(2)NGAL与肿瘤分化密切相关,高表达于高分化EC,可能为早期内膜癌变的标记物;(3)联合应用NGAL与血清CA125检测,可能在早期EC筛查和晚期EC的病情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teroidogenic factor-1,SF-1)表达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检测EMS患者和正常女性卵巢颗粒细胞SF-1基因启动子区5'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将测得的序列与原始序列比对,统计甲基化位点、数量并分析EMS组和正常组甲基化程度。结果:BSP片段涵盖SF-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13个Cp G位点(从Cp G-84到Cp G+168),EMS组SF-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整体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逐个位点的分析显示EMS组Cp G+7、+18、+21、+42、+54、+60、+132以及+146位点相较于对照组呈现高甲基化水平(P0.05);而EMS组Cp G+77、+121和+141位点的高甲基化水平尤为显著(P0.001)。结论:EM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SF-1基因启动子区5'Cp G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EM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SF-1 m RNA表达降低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子宫内膜癌的内膜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的癌旁组织、21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灶、3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分析Ets-1和HIF-1α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表达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HIF-1α表达高于其对应的原发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s-1和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673,P0.05)。结论:Ets-1和HIF-1α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从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MLH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完全和部分甲基化率为39.1%(9/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1例为部分甲基化,甲基化率仅5.0%(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Skp2)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肥城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的83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标本、同期收集的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分析Skp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4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仅2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49.4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6.67%(P0.05);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 Skp2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LYVE-1)、同源异型盒基因转录因子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标本57例,留取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共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LYVE-1、Prox-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这2种蛋白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组织学分级Ⅰ级患者癌灶内的Prox-1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级、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阳性患者癌旁组织的LYVE-1阳性表达率高于LVSI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I阳性、晚期患者子宫内膜癌旁组织Prox-1表达的阳性率升高,与LVSI阴性及早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旁Prox-1蛋白表达量为1.250 0±0.008 2(P0.05),LYVE-1蛋白表达量为1.860 0±0.012 4(P0.05);相对于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Prox-1 mRNA表达量为0.693±0.083(P0.05),LYVE-1 mRNA表达量为0.42±0.16(P0.05)。结论:LYVE-1、Prox-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潜在标志物,子宫内膜癌癌旁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可能与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复杂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DACH1蛋白、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增生子宫内膜中DAC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3%(29/80)、95.0%(19/20)、8/10、10/10,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组(P=0.000)。DACH1表达阳性率内膜癌Ⅰ期为47.7%,Ⅱ~Ⅳ期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H1表达阳性率与内膜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1~G2级显著高于G3级(43.6%vs 20.0%,P0.05)。内膜样癌中DACH1表达阳性率为42.2%,特殊类型癌中DACH1表达的阳性率为2/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ACH1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DACH1阴性组(P0.05)。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4例呈ER阳性表达,42例呈PR阳性表达,DACH1蛋白表达与E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245906,P0.05),与P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3527758,P0.01)。结论: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缺失,且和ER、P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影响TP63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40例(CC)和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45例患者的宫颈组织。采用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WGBS)和RNA sequence联合筛查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各3例)的DNA甲基化度和mRNA表达。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和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TP63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和RUNX2、TP63、survivin的mRNA表达。CHIP法检测RUNX2在宫颈组织中与TP63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情况,并分析TP63基因DNA甲基化状态与SCC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WGBS和RNA-seq联合筛查发现,TP63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与其mRNA表达减少相关。BSP结果证实,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TP63基因启动子区-688 CpG位点DNA甲基化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5%(31/40)vs 31.1%(14/45),P0.05]。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织中RUNX2和survivin的mRNA表达上调,TP63 mRNA表达下调(P均0.05)。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证实,宫颈癌组织中TP6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转录因子RUNX2结合序列,且-688CpG位点DNA甲基化修饰影响RUNX2的结合。相关性分析显示,TP63基因DNA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TP63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抑制其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数据,比较KIF2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KIF20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KIF20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法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KIF20A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2);子宫内膜样腺癌中,KIF20A高表达组的无病生存率仍低于低表达组(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IF20A高表达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KIF2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KIF20A可能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f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结果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5.7%,蛋白阳性率为42.9%,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均与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结论 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蛋白表达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祁秀娟  魏丽娜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1):818-821,88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和p27ki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37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mRNA和p27kip1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检测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以24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skp2mRNA平均表达水平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为0.79±0.10,正常子宫内膜为0.24±0.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mR-NA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38%,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蛋白在内膜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内膜组织(48.65%vs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 mRNA及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p27kip1蛋白表达则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两者均与年龄及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蛋白表达与p27kip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skp2 mRNA及蛋白高表达,p27kip1蛋白低表达,参与了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样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CDH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H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辽宁省肿瘤医院妇科1999年至2006年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41例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10例癌旁卵巢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法检测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及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中存在CDH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28.6%、39.0%,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10例癌旁卵巢组织中1例检测到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20例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在临床Ⅰ期和Ⅱ期显著低于Ⅲ期和Ⅳ期(P〈0.05),在高分化癌中低于低分化癌(P〈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5例子宫内膜癌周2 cm组织及4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IF-4E及PDGF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IF-4E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周组织(P0.05);eIF-4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GF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和子宫内膜癌周组织(P0.05);PD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组织(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eIF-4E和PDGF表达增高。PDGF在低分化癌组织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其在子宫内膜癌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起一定作用;而eIF-4E在癌组织中呈持续表达,可能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ab35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子宫内膜(NE)组织、30例不典型性增生子宫内膜(AHE)组织、14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b35在这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Rab35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Rab35在NE、AHE、EC组织中均有表达,分别为55.6%(60/108)、70.0%(21/30)和71.3%(102/143),且E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NE组织(P 0.05)。Rab35蛋白的表达与深肌层浸润、FIGO分期晚、组织学分级差有关(P 0.05)。Rab35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b35蛋白可能在EC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表达可能与EC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了解层粘连蛋白 (laminin ,LN)和层粘连蛋白受体 (laminin -re ceptor ,LN -R)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癌中的分布规律 ,探讨内源性LN与LN -R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用LSAB免疫组化法 ,检测 16例正常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增殖症、2 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N和LN -R的表达。结果 :LN在腺上皮基底膜 (EBM)、腺上皮细胞 /腺癌细胞 (EC)、间质细胞 (SC)中均有表达 ,LN -R仅在EC中有表达。 3组内膜组织间EBM表达构成比、EC及SC内LN表达率及EC内LN -R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3种内膜LN -R与EC及SC内LN表达明显相关 (P <0 0 1,P <0 0 5)。LN、LN -R表达与子宫内膜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绝经状态、雌激素受体有关。结论 :LN及LN -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预后有关 ;LN和LN -R的表达间存在内源性的相互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