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徽某高校成绩落后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绩落后大学生人格特征发展状况,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为研究工具,调查安徽省某高校二年级98名成绩落后大学生与138名成绩中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成绩中等大学生相比,成绩落后大学生在乐群性、兴奋性、幻想性及紧张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因素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成绩落后男、女大学生之间在忧虑性、幻想性、敏感性及稳定性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教育,使成绩落后大学生不断优化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绍珍  杨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02-240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0.001).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4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产生重大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导弹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为指导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导弹部队官兵进行团体测试,测试结果与成人常模和军人常模比较,并将被试者按年龄分成5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与军人常模比较,导弹部队官兵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世故性及自律性因素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2)各年龄组的16PF-级因素中,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因素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的16PF次级因素比较,内向与外向、感情与安祥、怯儒与果断、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创造能力因素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导弹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优于军人常模,各年龄组导弹部队官兵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父母养育方式对装族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人格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信任他人量表(TIP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广西某师院97名壮族大学生进行。结果:壮族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你母情感理解因子分低于常模,父母惩罚严厣因子高于常模,母亲过分保护低于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评定结果均显示男女E、N、L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信任他人量表结果显示以及关心自己为主;相关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考研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学生人格特征,为教育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以16PF为测试工具,对包头市在校应届毕业生230名进行测试。结果在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敏感性(I)、幻想性(M)及专业而有成就者的综合人格因素方面,考研大学生显著高于非考研大学生;而世故性(N)低于非考研大学生。男大学生考研者在恃强性(E)、兴奋性(F)、敏感性(I)和幻想性(M)上显著高于非考研大学生;女大学生考研者在世故性(N)、忧虑性(O)上显著低于非考研大学生。考研大学生中,男大学生在恃强性(E)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在乐群性(A)上显著低于女大学生。结论人格因素中,有恒性、持强性、兴奋性、幻想性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智.在高等教育中应加强这方面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使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某高校2009级大一新生身心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89份,问卷数据经检查核实后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9级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强迫症状和恐怖两因子略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人格特质中抑郁、焦虑等因素以及学习压力等生活事件显著影响了SCL-90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格特征和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阳  林静  胡敏辉 《中国校医》2008,22(4):434-435
目的研究违纪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SCL-90及16PF对湖南科技学院57名违纪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违纪大学生在躯体化、恐怖、其他因子方面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因子与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违纪大学生人格有其独特性,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方法对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n=50)与抑郁症患者(n=50)进行MMPI测验,并与中国常模(n=155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MMPI显示F、Hs、D、hy、Pd、Pa、Pt、Sc、Ma量表高于中国常模(P〈0.01);抑郁症组MMPI显示L、Hs、D、hy、Pd、Pa、Pt、Sc、Si均高于常模(P〈0.01)。结论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文化程度较高,精神病性症状不典型或以类神经症状表现为主;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最突出表现为抑郁情绪,伴有易冲动、焦虑、妄想、幻觉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军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PF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测量410名军校大学生。结果某军校大学生SCL-90总均分及其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高症状组和低症状组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等人格维度上及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人格、应对方式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 23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1.大学生EPQ的E、L量表得分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2.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3.神经质、家庭月收入、是否获得奖学金、掩饰性四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变量。结论 1.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人格特征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高中生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卡氏16PF测验方法.对我区维族高中生进行了人格特征的测查,结果表明,维族男生比汉族男生更外向热情,恃强敢为,讲求实际;维族女生比汉族女生更热情和蔼.情绪稳定和知足,维族男生比女生较为独立积极,好强固执.女生比男生则显得和蔼可亲,易动感情。汉维两族学生及其“三好学生”的个性轮廓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2.
张莲  于威  王琨 《中国校医》2010,24(6):424-426
目的了解和掌握独立学院2008级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16PF对590名2008级新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16项人格因素中,独立学院2008级新生与全国大学生在聪慧性等12项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在乐群性等9项人格特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心理健康低分者比例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立学院2008级学生的人格特征表现出与大学生常模不同的地方,应根据他们的人格特征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一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PF和MHT量表调查高一学生231名。结果(1)高一学生与一般中学生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自己的独特性,其中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征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地区学生较地州学生人格更为理想,汉族学生的人格特征略优于少数民族学生;(2)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高一学生在9个因素上表现出典型的人格特点。结论有针对性地对高一学生进行人格健康教育,纠正高一学生人格发展上的偏差,完善其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对哈尔滨在校大中专学生880人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个性特征和学前生活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对恐怖因子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组中在家中长大的学生,其恐怖因子得分比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长大的学生高,差异有显性(P<0.01);而其他组两种学前生活环境的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差异无显性(P>0.05)。个性特征和是否遭受挫折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年学生的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焦虑5个因子得分均比未遭受挫折高,差异有显性(P<0.01);而其他组学生遭受严重挫折与否,SCL-90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个性特征偏内向、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抵御不良心理刺激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护理院校在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20名护理院校在校护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①在校护生SCL-90中的总均分、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5.383,10.341,4.244,7.226,8.010,7.147,P<0.001)。②在校护生心理健康依次受专业满意度、学历、家庭经济的影响(重要性依次为0.332,0.265,0.226)。③SCL-90各因子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EPQ总分、EPQ-N及EPQ-P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EPQ-E(除躯体化、敌对、其他外)及EPQ-L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护理院校在校护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专业满意度、学历、家庭经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各护理院校应积极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1026名大学生先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HI)”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然后让其中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412人填写“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曩因素。结果 42.83%的大学生可能有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6.22%的在校学生存在各种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其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过度兴奋状态(53.03%)、躯体化(31.72%)、抑郁(31.48%)、脱离现实(24.46%)和病态人格(24.2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不健康状况与个性因素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和兴奋性呈负相关,与忧虑性、怀疑性和也为性呈正相关,多种负性生活事件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多种个性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贾文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592-4595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和自编调查问卷对33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的个性较为内向、孤独。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监护人的态度、学习成绩、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安置方式对留守初中生的精神质有显著影响(P值均﹤0.01);好友个数、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对留守初中生的内外向有显著影响(P值均﹤0.001)。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频次、监护人的态度、安置方式、性别、学习成绩、教师的态度对留守初中生的神经质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留守初中生的人格特征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某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技校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杭州市某轻工技工学校一年级学生23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技校生积极应对方式低于常模,消极应对方式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EPQ-E、精神病性、EPQ-P、对支持的利用度;消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为敌对、EPQ-N、性别、受惩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结论技校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较多采用消极应对,受个性特点、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影响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人格特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395名在校大学生,采用16项个性因素测量表(16PF)进行人格特征测量.结果 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临床医学大学生聪慧性、恃强性、有恒性、敏感性、实验性、紧张性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男生稳定性、敢为性、怀疑性得分(14.02,12.42,9.52)明显高于女生(12.49,11.36,8.89)(P<0.05),而乐群性、敏感性和幻想性女生(11.02,10.77,13.93)明显高于男生(9.52,9.76,12.83)(P<0.05).城市学生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得分(12.89,15.77,12.76,10.88,14.07)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1).结论 临床医学大学生普遍表现为谦逊、理智、平和,但保守、抽象思考能力弱.不同性别及城乡学生表现特征不同,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has two objectives: (1) presenting recent advances in personality theory whereby personality traits are conceptualized within a framework that focuses o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behaviour, biology, context, and states, and (2)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developments for measurement and medical selection. We start by presenting evidence that traits are no longer regarded as stable deterministic predictors of behaviour. Instead, traits are found to change across generations, the life span, and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ontingencies. Thu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xplore how traits change as func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Second, drawing on 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behavioural reaction norms and the density distribution model) we highlight evidence to show how the expression of trait relevant behaviour is dependent on context, and is distributed with an average (typical behaviour or personality) and a variance (plasticity or adaptability), with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measure associated with typical responding. Third, we demystify that some trait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showing that so-called “good” traits have a dark-side. Fourth, we show how these developments impact on how personality might be assessed, thereby presenting recent evidence on the use of contextualized personality measures,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 other reports, and implicit measures. Throughout the paper, we outline the key implications of these developments for medical selectio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