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在甲型H1N1流感(甲流)流行季节里,医护人员的甲流血清抗体水平以及接种甲流疫苗的效果,为制定医护人员防控流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某医院医护人员体检时所采集的血清标本,按有无接种甲流疫苗分为疫苗组(61人,在抽血2周前完成疫苗接种)、非疫苗组(329人),采用常规血凝抑制试验微量半加敏法(HI...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大流行期间疾控人员接种甲流疫苗的认知情况,分析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0年3月,采取自填的方式,选取广州地区某疾控机构的所有在编职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甲流疫苗接种情况、甲流疫苗的风险认知情况;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社会人口学特征、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史和甲流风险认知情况等因素对甲流疫苗的接种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300人,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应答率为86.00%,甲流疫苗接种率为35.66%(92/258);不接种甲流疫苗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甲流是小病没必要”(37.95%,63/166),其次是“认为疫苗不安全”(26.51%,44/166)。50.00%(129/258)的受访对象认为甲流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甲流;35.27%(91/258)认为疫苗不安全,主要“担心发生过敏反应”(47.25%,43/91),其次是“担心疫苗质量问题”(45.05%,41/91)和“担心发生一般副反应”(35.16%,32/91)。甲流疫苗安全性的信息来源机构主要是“疾控系统”(76.74%,198/258),形式主要是“网络”(61.63%,159/25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OR=9.17)、“认为甲流疫苗是否安全”(OR=7.57)、“是否从事甲流防控有关的工作”(OR=3.88)和“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大于60岁的老人”(OR=2.11)是疾控人员接种甲流疫苗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该疾控机构人员的甲流疫苗接种率较低。对疫苗安全性和甲流疾病的认知及从事工作是疫苗接种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对甲流疫苗安全性和甲流疾病认知的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张璐  吴睿姝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11-1512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大流行后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甲流血清抗体水平,为今后的流感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25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甲流抗体,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50名健康人群甲流抗体阳性率为25.6% (64/250),男女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甲流疫苗组与未接种疫苗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流感样症状者与未出现流感样症状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和6 ~15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0%和54%.结论北京市金融街地区健康人群中25.6%的人已具有甲流抗体,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抗体水平与甲流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预测甲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采集南阳市卧龙区部分普通人群、甲流确诊病例和甲流疫苗接种者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甲流抗体水平。[结果]检测普通人群138人,甲流抗体阳性的26人,阳性率为18.84%,几何平均滴度为1∶17.73,其中>60岁、20~61岁、3~5岁、6~18岁阳性率分别为为47.22%、11.43%、8.57%、6.25%(P<0.01)。检测甲流确诊病例25例,甲流抗体阳性的22例,阳性率为88.00%,几何平均滴度为1∶40.00。检测甲流疫苗接种者126人,甲流抗体阳性的105人,阳性率为83.33%,几何平均低度为1:41.12。[结论]卧龙区普通人群甲流抗体水平较低,甲流病人和甲流疫苗接种者甲流抗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2010年长沙市甲流流行期间不同时点及人群甲型H1N1型流感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1月、3月、8月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5个区,按照0~、6~、16~、25~和60~岁5个年龄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开展三次横断面调查,每次均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5个年龄组人群中,6~岁组和16~岁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以6~岁组的下降幅度较大,其抗体滴度几何均数(GMT)下降幅度也较大。6个职业组人群中,学生和医务人员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组下降幅度较大。不同性别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三次调查结果,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的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达到55.53%,为未接种流感疫苗人群的2.15倍;抗体GMT达到44.62,为未接种甲流疫苗人群的3.74倍。结论 2010年长沙市甲流流行趋势趋于缓和,初步形成免疫屏障;学生和医务人员是感染甲流的高风险人群;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有较高的抗体阳性率,但是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接种甲流疫苗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加强对60岁及以上人群甲流疫苗的接种和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毒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进一步的甲流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3和8月,对济南市辖区内抽取历城区、历下区、槐荫区的4 576名健康人群进行甲流血清抗体检测,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人群甲流抗体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3、8月合计检测4 576人血清,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1.15%。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3.56%,女性为19.21%(P〈0.01);0~5岁为24.11%,6~15岁为25.50%,16~24岁为31.82%,25~59岁为13.08%,≥60岁为10.77%(P〈0.01);学生为30.26%,幼托儿童为23.95%,其他职业为14.08%(P〈0.01);近2周内曾有流感样症状者为23.34%,无症状者为18.38%(P〈0.01);近2周内曾有发热者为27.48%,未发热者为18.49%(P〈0.01);近2周内有咳嗽者为23.88%,无咳嗽者为19.24%(P〈0.01);近2周内有咽痛者为23.03%,无咽痛者为20.37%(P〈0.05);接种过甲流疫苗者为32.89%,未接种过者为20.34%(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60~岁比较,0~5岁、6~15岁、16~24岁的甲流抗体阳性率较高;调查前2周内有发热者抗体阳性率高于没有发热者,接种过甲流疫苗者抗体阳性率高于没有接种过者;与其他职业比较,学生的阳性率较高。[结论]济南市城区健康人群甲流病毒抗体水平较低,接种甲流疫苗可明显提高抗体阳性率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西安市区不同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及时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市内两个区,选定5个年龄组的15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采血.国家疾控中心统一用血凝抑制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抗体效价1:40判为阳性.[结果]实际共调查1508人,其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为29.3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5.29,6~15与16~24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男性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χ2=6.90,P<0.05).接种甲流疫苗后人群抗体阳性率为62.90%,明显高于未接种疫苗人群的22.78%(χ2=168.01,P<0.001).[结论]我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到30%,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显著提高人群的保护率.接种疫苗对于防控可能造成新的暴发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长宁、杨浦、闸北、普陀、浦东新区和崇明县内接受甲流疫苗接种(接种组)和未接受甲流疫苗接种(对照组)的在校中小学生,分别收集接种组与对照组学生每日的发热和流感样病例数,通过计算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效果指数,以评价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结果 甲流疫苗接种前,流感样病例的发病高峰是在2009年11月,流感样病例罹患率达6.19%.接种疫苗后,接种组发热的罹患率为0.98%,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0.61%;对照组发热的罹患率为2.37%,流感样病例的罹患率为1.75%.与对照组相比,接种组甲流疫苗接种后控制发热的保护率为58.65%,保护效果指数为2.42,控制流感样病例的保护率为65.14%,保护效果指数为2.87.结论 接种甲流疫苗可以降低中小学生发热及流感样病例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2012年健康人群中c群脑膜炎奈瑟茵血清杀菌力抗体水平,为防控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黄埔街、鱼珠街、长洲街作为本次流脑健康人群监测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血清杀菌力试验检测血清中杀菌力抗体水平。结果共采集250份健康人群血清样本,c群Nm血清杀菌力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4.40%(136/250),保护率为47.20%(118/250);不同年龄组血清杀菌力抗体阳性率及保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7~14岁年龄组杀菌力抗体阳性率(30.00%)和保护率(13.33%)最低,15~19岁组的阳性率(83.33%)与保护率(76.67%)最高。结论广州市黄埔区健康人群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存在易感性,应普及适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甲流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0年1~3月,在龙岩市新罗区白砂镇随机抽取0~5、6~17、18~55、56~71岁健康人群合计140人,进行甲流血清抗体检测,对其中抗体阴性者进行甲流疫苗接种前后抗体水平比较。[结果]调查140人,甲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43%。抗体阳性率,男性为2.86%,女性为10.00%(P>0.05);0~5岁为6.67%,6~17岁为14.29%,18~55岁为2.00%,56~71岁为0.00%(P>0.05)。84名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21d,抗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接种前(P<0.01)。[结论]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率较低,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规模接种前抗体水平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6~10岁、11~15岁、16~20岁、21~40岁、41~60岁和60岁以上7个年龄组计350人作为监测对象。使用微量血凝抑制(HI)实验测定监测对象接种甲流疫苗前、接种后28 d和6个月甲流抗体水平。计算抗体平均滴度、抗体阳转率和抗体保护率,分析接种前抗体水平与抗体阳性率、抗体保护率的关系。结果接种前HI抗体平均滴度1:6.65,抗体保护率17.1%,接种后28 d和6个月甲流HI抗体平均滴度、阳转率和保护率均超过了欧盟药品评价局(EMEA)和美国FDA的标准。接种前抗体水平与免疫后28 d和6个月抗体阳转率均呈负相关,与抗体保护率均无相关性。结论甲流流行期间,为了提高保护率,保护易感人群,可以不考虑接种前抗体水平,并可取得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顺义区普通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方法在2010年1月-2011年4月期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四次共抽取顺义区3153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利用血凝抑制法检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结果人群甲型H1N1抗体总阳性率为33.2%,平均抗体滴度为1:15.3,抗体阳性者滴度水平集中在1:40~1:320,占总阳性数的41.4%。2010年1月、3-4月、7—8月和2011年3-4月四个时阎点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依次为34.6%(1:16.3)、43.5%(1:21.1)、27.7%(1:13.3)和26.6%(1: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0~5岁年龄组外,不同时间点年龄、地区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GMT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感疫苗接种和甲型H1N1抗体阳性率间存在相关性,可增加抗体阳性率。结论顺义区已有33%的人群具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保护性抗体,但抗体滴度水平较低,仅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屏障,接种流感疫苗是甲型H1N1抗体的保护性因素,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甲流)疫苗接种一年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队列研究,观察封闭单位内接种甲流疫苗者(接种组)和未接种甲流疫苗者(对照组)在一起甲流爆发疫情中罹患率的差异,以疫苗保护率和保护效果指数分析甲流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结果接种组305人,未接种组622人,均为男性,接种组与对照组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接种一年后发生甲流爆发疫情,报告流感样病例118例,罹患率12.73%。接种组甲流罹患率8.20%,低于对照组的罹患率(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1,P=0.004)。疫苗保护率为45.15%,保护效果指数1.83。结论国产甲流疫苗接种一年后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10年邹城市部分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病毒抗体水平,掌握接种甲流疫苗后的抗体水平增长情况。[方法]2010年1月和4月,在邹城市抽取6个镇,对部分人群采血,检测血清甲流病毒抗体。[结果]2次调查合计检测1 500人,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的404人,阳性率为26.93%。甲流病毒抗体阳性率,1月为31.73%,4月为22.13%(P<0.01);男性为29.39%,女性为24.97%(P>0.05);0~5岁、6~15岁、16~24岁、25~59岁、≥60岁分别为22.67%、48.33%、36.67%、14.00%、13.00%(P<0.01);峄山镇、大束镇、北宿镇、城前镇、看庄镇、太平镇分别为40.80%、26.40%、40.80%、30.40%、21.20%、14.80%(P<0.01);接种过甲流疫苗者为79.63%,未接种者为22.84%(P<0.01)。[结论]人群中甲流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目前仍需加强流感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0、7、28天3针免疫程序接种HFRSⅠ型灭活疫苗,1年后加强1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和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KNT)法分别检测血清荧光和中和抗体。本次研究共全程接种10178人,对照16159人。全程接种后两周荧光抗体阳性率为98.55%(68/69),中和抗体阳性率为44.83%,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69.36和4.44,经两个流行期的观察,接种组无发病,对照组发病15例,人群保护率达100%。接种疫苗1年后血清荧光抗体阳性率为27.87%,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6.6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下降到19.20和2.81,加强针两周后血清荧光抗体阳性率上升到84.21%,中和抗体阳性率上升到56.6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上升到19.57和5.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0—2011年广州市不同时段人群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感染水平,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广州市未接种甲流疫苗人群为对象,开展3次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共调查3 865人,检测甲流抗体阳性804人,阳性率20.8%;2010年1月、3月和2011年8月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7%、14.2%、25.5%;3次调查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6~24岁组;学生的阳性率较高。结论广州健康人群H1N1免疫屏障尚未建立,需加强流感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水痘疫苗接种在水痘突发疫情中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宁波市某区2010--2012年水痘疫情报告信息,计算接种疫苗与否水痘发病率的比值比(OR),疫苗保护率及疫苗的效果指数。随机抽取未出现疫情的小学生109名,使用ELISA法进行水痘IgG抗体检测,评价疫苗接种的效果。结果该区2010—2012年共发生3起一般水痘突发事件,共报告病例40例(无死亡病例),均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疫情发生所在班级学生161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2%:59.09%,X2=16.01,P〈0.01),DR值为0.17(95%CI:0.07~0.43)。疫苗总体保护率为67.13%,疫苗效果指数为3.05。未出现疫情的109名学生中,有77人接种过疫苗,但水痘IgG抗体检测显示,仅40.26%(31/77)抗体阳性。结论幼托儿童、小学生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水痘疫苗的质量及实际保护效果需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8.
对动物侵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并于一年后对接种者信函调查狂犬病发病情况,借以探讨该检测方法用于血清及流行病学效果的评价,信调应答率85%,其中抗体阳性组的狂犬病病死率0.24%(1/415),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的3.16%(3/95)(=P0.022).抗体阳性组的病死者系狂犬咬伤颌面部、未处理伤口、疫苗6针,潜伏期28天,血清抗体第28天P/N值为3.27。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6~7月,在黔东南州抽取锦屏县、剑河县和凯里市的390名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390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349人,阳性率为89.4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890.54,其中滴度≥1:800(达到保护水平)者253人,占64.87%。各年龄组血清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85%以上,达到保护水平者所占比例均在59%以上。麻疹抗体阳性率,接种麻疹疫苗1针次的为84.31%,接种2针次的为92.83%(P〈O.01);男性为89.54%,女性为89.40%(P〉0.05);凯里市为87.74%,剑河县为87.50%,锦屏县为92.81%(P〉0.05);汉族为88.00%,苗族为89.15%,侗族为91.43%(P〉0.05)。结论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6—2007年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珠区各年龄段健康人群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共调查1879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1503人,总阳性率为79.99%。各年龄组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月龄儿童最低,仅为30.43%;≥35岁成人最高,为93.92%。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2.57%(905/1096),高于男性76.37%(598/783)(P〈0.01)。8月龄至17岁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6.22%(764/794),各年龄组之间的免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以上的707人麻疹免疫史不详。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健康人群中小于8月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月龄越大,抗体阳性率越低;8月龄后疫苗接种率较高,抗体阳性率也高,表明麻疹疫苗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