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0~14岁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及其分布特征,为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安徽省10个市(县)33家监测点医院的0~14儿童伤害病人为研究对象,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共调查0~14岁儿童伤害病例6103人,男女性别比值为2.21。伤害原因以跌落(41.86%)、刺伤(18.78%)、交通事故(16.24%)和钝器击打(11.65%)为主。男性跌落、钝器击打和溺水等伤害构成高于女性,女性交通事故、烧烫伤和中毒的构成则大于男性;城市除刺伤和中毒外,其他伤害原因构成均高于农村;交通事故(96.9%)多发生在公路/街道,跌落(50.7%和31.5%)和钝器击打(42.5%和34.5%)多发生于家里和学校。溺水、窒息/上吊和中毒等引起伤害程度较重。影响伤害程度的因素为伤害原因、性质和伤害发生时的地点。结论儿童伤害以发生跌落和交通事故为主。开展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伤害病例在伤害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发生意图以及伤害临床信息等方面的差异,为开展针对性的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米易县2006-2007年监测哨点医院报告首诊的14993例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006-2007年合计报告伤害病例14993例。其中,男性10388例,占69.29%;女性4605例,占30.71%。不同性别病例伤害发生时间分布无差异(P〉0.05);不同性别伤害发生地点与发生时的活动不同(P〈0.01)。中毒、动物伤所占比例.女性分别为9.47%、8.17%,男性分别为3.56%、5.62%;自残/自杀所占比例,女性为5.80%,男性为1.31%。中度、重度伤害所占比例,女性分别为28.38%、3.28%,男性分别为30.78%、2.56%(P〈0.01)。伤后4h内就诊者所占比例,女性为66.34%,男性为70.42%(P〈0.01)。[结论]不同性别人群发生伤害的特点不同,开展伤害干预时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和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8131例老年人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0.32±8.78)岁,男女性别比0.85:1;老年人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8.39%)、挫伤/擦伤(27.76%)、颅脑外的其他骨折(25.36%),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55.73%)、刀/锐器伤(23.90%)和钝器伤(7.71%);老年人伤害主要发生在家中(58.62%),易受伤害的活动为家务活动(40.92%)。结论浦东新区老年人伤害主要是在家中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乡老年居民伤害状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老年伤害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老年伤害病人资料。结果共收集11039例老年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67,P〈0.01);前5位伤害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37.78%)、机动车车祸(26.78%)、中毒(13.23%)、钝器伤(10.64%)和非机动车车祸(5.43%);中毒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第一位伤害原因(29.87%);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28.68%);大多数伤害属于非故意伤害(91.11%);51.73%的患者是轻度伤害,伤害结局以观察/住院/转院为主(57.80%),其次是治疗后回家(40.61%)。结论河北省2006--2011年老年居民伤害主要以跌倒/坠落、非机动车车祸和中毒为主,监测的老年伤害病例比例逐年上升,应强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描述清远市农村地区居民伤害发生情况,为伤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清远市清新县典型农村地区的1家县级医院、1家中心乡卫生院和1家普通乡卫生院的伤害监测资料,使用全国伤害监测专用软件建立数据库,对2009--2011年的伤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共收集伤害病例10576例(死亡375例),其中男性7391例(占69.88%),女性3185例(占30.12%);在伤害病例的年龄构成中15~54岁年龄组居首位,共7111例(占67.24%);伤害发生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7271例(占68.75%);职业构成以农业劳动人员居多,为3127例(占29.57%)。报告伤害发生例数以8月份为最多1795例(占16.97%)。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农场/农田3145例(29.74%)。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是钝器伤2927例(27.68%)、跌落/坠落2455例(23.21%)、动物咬伤1538例(14.54%),不同年龄组的前2位伤害原因分别:0~14岁组为动物咬伤287例(占29.23%)、跌落/坠落283例(占28.91%);15~54岁组为钝器伤2181例(占30.67%)、跌落/坠落1595例(占22.43%);≥55岁组为跌落/坠落576例(占23.20%)、钝器伤569例(占22.91%)。除≥55岁组人群以骨折(占该组人群32.17%,799/2484)居多外,0—14、15~54岁组均以挫伤/擦伤居多(分别占36.25%,356/981;40.41%,2874/7111)。伤害治疗后回家、观察/住院/转院及死亡病例构成比分别为:8067例(占76.27%)、2134例(占20.18%)、375例(占3.55%)。结论在被调查的农村地区,伤害病例以男性为主,伤害原因以钝器伤、跌落/坠落、动物咬伤为主;预防伤害尤其是在农场/农田发生的伤害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0~14岁儿童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0—14岁儿童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与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以及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1761例儿童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7.72±3.80)岁,男女童比为2.14:1;儿童伤害患者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挫伤/擦伤(44.12%)、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1.23%)、扭伤/拉伤(13.34%);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57.47%)、刀/锐器伤(19.82%)和钝器伤(10.96%);有44.24%的伤害发生在家中,34.41%的患者伤害部位是上肢,多在休闲活动时发生伤害(60.82%)。结论浦东新区儿童伤害主要是在家中休闲活动时受到的伤害(尤其挫伤或擦伤),发生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因此,儿童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家庭内跌落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肥西县伤害发生的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肥西县2006~2010年开展伤害监测3家医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上报伤害34621例;25—44岁者最多(35.28%);男性多于女性,男性伤害数是女性1.78倍;伤害发生原因居前三位依次为跌落(31.43%)、机动车车祸(22.56%)、钝器伤(16.03%);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34.63%)、家中(30.59%)、工业和建筑场所(10.06%);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驾乘交通工具(23.19%),其次是有偿工作(19.47%)和休闲活动(16.60%);农民与学生是伤害主要受害者;8—10时(28.24%)和15-16时(16.42%)为伤害发生的高峰时段。结论2006~2010年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落、机动车车祸和钝器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肥西县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普通卫生院各1所,研究这3所医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共报告有效数据11142例,其中男性7174例,女性3968例,性别比1.81:1,平均年龄为34.56±16岁,职业以农民(40.04%)和学生(20.62%)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家中(33.48%)和公路街道(32.14%),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点(19.22%)和下午15~16点(17.62%),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32.12%)、机动车车祸(20.33%)、钝器伤(16.60%)和动物伤(11.67%),以意外伤害为主(87.70%)。结论农民职业伤害、交通事故和青少年伤害是危害本地区青壮年农民、中小学学生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伤害的流行特征,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伤害监测方案,对乌鲁木齐市2006-01-01/2010~12—31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首诊伤害患者进行监测。结果伤害发生前5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占38.92%,机动车车祸占20.12%,钝器伤占14.93%,刀/锐器伤占12%,其他占4.68%;伤害性质以骨折为主占21.53%,挫伤、擦伤占40.43%,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占15.52%;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公路/街道占30.28%,其次是家中和公共居住场所分别为21.90%和21.29%;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中以休闲活动为主占62.54%;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占81.70%,故意伤害占15.15%,自我伤害的仅占2.17%伤害结局以治疗并回家为主占50.42%为主,观察/住院占47.95%,死亡占0.29%,其他占1.34%。结论乌鲁木齐市居民伤害0~14岁组和65岁以上以跌落为主,男性青壮年以交通事故伤害为主,因此,提高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及从小培养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5-19岁学生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5-19岁学生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及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1948例学生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11.86±4.38)岁,男女性别比2.57:1;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挫伤(或擦伤)(42.35%)、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31.72%)、扭伤(或拉伤)(14.94%),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5.39%)、刀(或锐器)伤(22.38%)和钝器伤(11.45%);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学校-9公共场所(33.06%),易受伤害的活动为休闲活动(47.43%)。[结论]浦东新区学生伤害主要是在学校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学生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儿童伤害发生的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3家监测哨点医院首诊儿童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发生儿童伤害4856例,其中男童3177例(65.42%),女童1679例(34.58%);3月和6~7月是一年中伤害高发月,9~11时和15时是一天中伤害高发时段;儿童伤害前5位致伤因素依次为跌倒/坠落(37.72%)、动物伤(29.26%)、钝器伤(12.68%)、非机动车车祸(6.45%)、刀/锐器伤(6.22%);伤害地点主要为家中(49.42%)、学校与公共场所(25.58%)、公路/街道(14.68%)、公共居住场所(6.49%)、体育和运动场所(1.69%);主要伤害部位依次为上肢(35.61%)、下肢(32.33%)和头部(23.54%)。结论男童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童,跌倒/坠落和动物伤(尤其是犬伤)是目前儿童伤害防范的重点,溺水和机动车车祸是重要的儿童死因。建议在家庭和学校加大有关伤害的宣传,提高家长与全社会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并对造成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市某街道所辖的12个社区,在每个社区内符合条件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抽取100名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1年内共有169位老年人发生过258次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5.6%,其中男性跌倒发生率为14.7% (96人次),女性跌倒发生率为16.4%(162人次);老年人跌倒大多发生在室内.不同性别的老年人跌倒发生地点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5,P=0.045);社区老年人跌倒损伤部位以四肢最多见,其次为躯干和头面部,导致内脏损伤较少见,只有5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跌伤部位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9,P=0.046);年龄高(OR=2.395,95% CI:1.902~3.001)、担心跌伤(OR=1.433,95% CI:1.120~1.833)、家庭不和睦(OR=1.238,95% CI:1.047~2.049)为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迈之灵治疗肢体肿胀性疾病及痔疮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将病情程度相近的相同病种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迈之灵片剂,每次150mg,每日2次.连服20天。结果治疗组慢性丹毒、蜂窝织炎等炎症所致的肢体肿胀(48.70±1.31)%于用药后3天消肿,(92.50±1.88)%于7天后消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治疗组外伤后骨折(手指骨)、关节脱位、扭伤所致肿胀于用药后(6.11±0.78)天消肿超过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痔疮患者于用药3天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4.83±0.75)天后消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畀(P=0.001)。结论迈之灵可有效治疗肢体肿胀性疾病及痔疮,对炎症和创伤所致者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68例变异型心绞痛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在应用常规心电图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应用动态心电图采用CB-1300动态心电记录仪全信息记录,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动态心电图在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房性传导阻滞和R波增高S段降低上,与常规心电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型心绞痛总共发作128次,其中凌晨(2:00~6:00)56例(43.75%)、夜里(22:00~2:00)32例(25.00%)、上午(6:00~10:00)24例(18.75%)为主要发病时间,以凌晨发作次数最多;中午(10:00~14:00)和下午(14:00~18:00)相对较少,各占2例(1.56%)和3例(2.34%)。每次发作的平均时阊以凌晨最长.依次是夜里、上午、晚上、下午和中午。结果DCG监测时间长、信息量大。能准确完整记录到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全过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羊区伤害病例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预防提供线索。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年在成都市青羊区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伤害患者男性多于女性(1.66:1);平均年龄为31.70±18.88岁;发生时间有一定的集中趋势,20点为最高(1220例,8.63%);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4410例,31.20%)、公路/街道(3501例,24.77%);伤害程度多为轻度(10344例,73.11%);经诊治后多回家休养(10532例,74.52%);以意外伤害为主(12309例,87.09%);受伤部位的前3位分别为头部(5140例,36.37%)、上肢(3390例,23.98%)和下肢(2476例,17.52%);伤害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4289例,30.35%)、机动车车祸(2178例,15.41%)和钝器伤(1955例,13.81%)。结论伤害严重影响成都市青羊区劳动力人群的健康,应加强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6-2011年青岛市城阳区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06-2011年城阳区伤害监测资料,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累计报告伤害51 995例,伤害发生率为17.81‰,男性(24.95‰)高于女性(11.04‰)。25~44岁年龄组病例构成比最高,占38.76%。9-10点是伤害发生高峰时间段。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是跌倒/坠落(30.40%)、道路交通事故(27.50%)和钝器伤(21.6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32.39%)、工业和建筑场(21.81%)和家中(19.92%),伤害主要发生在进行休闲活动(37.25%)、有偿工作时(25.34%)和驾乘交通工具(21.89%)。本地人口伤害发生以在公路/街道最常见,占35.47%,外地人口则为工业和建筑场,占37.55%,本地人口伤害主要发生在进行休闲活动时,占40.67%,外地人口为在有偿工作时,占40.86%。外地人口、男性、较大年龄、较低文化程度、道路交通事故、晚上是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伤害发生前3位原因是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和钝器伤,以男性、青壮年、低文化程度者为主。要针对不同人群的流行特点,科学开展伤害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洁 《现代保健》2014,(20):139-141
目的:探讨为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集本院收治入院的围产期妇女12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产妇产后采用常规临床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有5例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3.33%,下肢疼痛、肿胀发生率31.66%,肺栓塞发生率6.66%,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静脉血栓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黄明安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64-1966
目的分析云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云安县2004-2009年全县报告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安县2004—2009年共发生报告狂犬病34例,全县8个镇中7个镇有病例报告,均在农村发病。发病时间以5、7、9、10、12月为主,占79.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占58.8%,15岁以下儿童次之,占29.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70.6%,学生次之,占26.5%;伤人动物中,以犬为主,占85.3%,猫次之,占11.8%;伤及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8.8%,下肢次之,占23.5%;全部病例均没有规范处理伤口和狂犬病疫苗、抗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接种;潜伏期最短9d,最长3年,平均为98d;具有典型狂犬病临床症状,病程1~12d,34例全部死亡。结论云安县2004—2009年所发生34例狂犬病主要是由于疫情扩散、犬密度过高、犬类"管、免、灭"综合防治措施不到位、群众防控制意识不强和麻痹尧幸心理所引起的,今后防治对策主要是着力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和建立政府主导的狂犬病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现状,探讨社区就诊居民人口学特征与签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选取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拦截式调查社区就诊居民,共计调查1 021人,回收有效的959份,回收有效率为93.9%.结果 调查居民平均年龄(59.91±14.30)岁,其中50岁以上占81.2%,男性348人(36.3%),女性611人(63.7%),居民自报家庭医生签约率为3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1.44,95%CI (1.04~2.00))、年龄大于70岁(OR=2.17,95%CI(1.13~4.14))以及长期服药(OR=2.66,95%CI(1.56~4.54))的人群更倾向于签约家庭医生.结论 病人自报家庭医生签约率尚低,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制时,应在扩大宣传、完善基本配套政策措施上,重点从女性、70岁以上人群及长期服药人群入手,提高居民签约率,以带动其他居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女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拟定严格的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中国知网以及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等外文数据库,时间限定在2000~2014年。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对检索后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数据定量分析。结果 :1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81篇,其中中文文献132篇,英文文献49篇,仔细阅读相关文献的题目和摘要,对相关度高的文献详细阅读全文,严格依照以上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共筛选出中文相关文献13篇,英文文献0篇,共纳入13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含3760例患者;2将上述筛选后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得出单纯Uu感染、单纯Ct感染以及两者混合感染合并后的OR分别为6.41(95%CI:4.85~8.47)、6.76(95%CI:5.33~8.58)、10.74(95%CI:6.87~16.81),各组与其相应对照组之间不孕症患病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纯的Uu或是Ct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相关,当两者混合感染时,女性患不孕症的危险度会更高,因此,在检测女性不孕症病因时,应该注重对Uu和Ct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