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CLa皮下避孕埋植剂长期使用者血液纤溶系统活性指标的测定认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纤维蛋白、纤溶酶原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纤溶系统活性无异常改变。长期使用左旋18-甲基炔诺酮避孕埋植剂(平均每天释放量40μg左右)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产生的一种降解产物,是确定机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它是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标志翻。在病理状态下,凝血和纤溶的状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3.
东菱迪芙(DF-521)是从蛇毒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糖肽,由23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分解纤维蛋白原(Fg)、降低血液粘度、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本文从神经功能、疗效、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方面探讨DF-521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后机体的局部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关系。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例,分别于术前、安装髋臼假体时、安装股骨假体时、皮肤缝合时、术后1 h和术后20 h采用股静脉插管采集患者双侧肢体的血液标本,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三项指标。结果术中术侧肢体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比术前显著增加。在术中及术后1 h内,术侧和非术侧肢体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有显著差异。在安装股骨假体时,术侧和非术侧肢体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创伤对局部纤溶系统的影响不同于非术侧肢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机制相关与局部纤溶系统的临床相关性仍需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流流变学及D-二聚体等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42例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与20例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纤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在肺心病加重期明显升高,纤溶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液粘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结论 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与肺心病处于高凝状态有关,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上可应用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D-二聚体(DD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1(PA-1)在不同程度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选取不同程度甲减患者及健康人(对照组)检测DDM、t-PA、PAI-1血浆含量。数据采用SPSS11.5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甲减的DDM水平降低(P<0.05),而t-PA、PAI-1水平增高(P<0.01)。与之相反,重度甲减患者其DDM水平升高(P<0.01),而t-PA、PAI-1水平降低(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低对血液纤溶活性的影响不同,轻度甲减患者血液纤溶活性降低,呈高凝状态,容易出现血栓形成;重度甲减患者血液纤溶活性增强,存在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7.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抗凝血酶III和纤溶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探讨CH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HD患者血浆纤溶系统失衡,其中UAP和AMI最明显并伴有高凝状态,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栓形成机制及手术对其影响。作者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54例为OSAHS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检测两组血浆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LPA)水平。并比较OSAHS组手术后半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OSAH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及纤溶活性下降,并与夜间低氧血症密切相关,手术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9.
激活的Ⅻ因子(FⅫc)是血液凝结、纤维蛋白溶解以及激肽形成活性系统的主要成份。虽然,病人FⅫc降低达正常值的1/2时,出血倾向并没有增加,但其中8%~10%的病人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EⅫ缺乏者,其缓激肽的产生减少,从而致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下降,是血栓形成的原因。另外,病人血  相似文献   

10.
测定31例份尿病贤病患者纤溶功能有关指标,发现组织纤溶酶原活物抗原(tpAA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AI)、血水纤溶酶原(PLg)、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g)升高.提示糖尿病肾病时,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这有助于微血栓的形成并加重糖尿病微管病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发现各种血栓形成标志物,并已被临床所应用,且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临床干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该文主要对凝血纤溶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凝血纤溶标志物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等。  相似文献   

12.
凝血纤溶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关系及运动对其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医学界和运动医学领域关注的课题。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生理过程主要有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运动对此三系统可以产生影响。研究运动医学领域的已有成果发现:大多数文献报道局限于某一个系统的某一个或几个因子,缺乏对三大系统的整体性研究。致力于探讨能综合反映三大系统功能的研究方法和检测项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在妊高征患者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丽华  陈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506-4509
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PTS)既往称血液高凝状态,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即血浆中可检测到特异性PTS的分子标志物高于正常,并通过针对性药物或非药物手段进行处理后,升高的PTS分子标志物有所降低乃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更新和综合治疗的逐步完善 ,肾母细胞瘤的生存率可以达 85 %以上 ,但仍约有10 %的患者因病理组织结构不良而导致复发和死亡 ,被称为预后不良型 (unfavorablehistology)肾母细胞瘤 ,其病程中浸润、转移、生长迅速 ,早期即浸润正常组织 ,而这一过程与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等各系统的异常改变密切相关[1] 。多数肿瘤自身存在凝血活性物质 ,且在生长中不断释放各种能激活凝血因子的物质 ,导致血栓形成趋势加剧 ,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浸润。作者对 37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凝血、抗凝血、纤溶、血小板…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而粥样斑块突然破裂及血栓形成则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主要原因。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有关冠心病诊断的新概念 ,其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及心脏缺血性猝死 ;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 ,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由于血栓形成与血小板黏附及聚集性增高、血液凝固性增强及纤溶活性减弱等有关 ,故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本…  相似文献   

16.
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1〕。PT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如胎儿生长受限、流产(特别是复发性流产)、子痫前期等许多产科疾病,都和胎盘内或母体的PTS及血栓形成相关〔2〕。目前,抗凝治疗是针对PTS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近几年PTS与妊娠期疾病抗凝治疗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凝状态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又称血栓形成前期状态(Prothrombotic State)是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性疾病(简称血栓病)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根据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可将高凝状态分为原发性高凝状态和继发性高凝状态。原发性高凝状态:大多为血凝蛋白或纤溶系统缺陷的遗传性疾病,以持久恒定的凝血异常为特点,常在无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体内纤溶系统的关键成分.对维持体内纤溶及凝血两个系统的平衡,防止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血清t-PA被肝脏摄取清除,某些肿瘤组织如肝癌、乳腺癌等能大量合成t-PA,因此,肝功严重损害或肝癌时血清t-PA含量可显著增高.为探讨肝硬化及肝癌与血清t-PA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0例肝硬化及15例原发型肝癌患者血清t-PA含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D -二聚体可以反应体内凝血与纤溶的病理变化。为此 ,我们观察了 37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变化 ,同时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 (PAI)。并探讨其与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37例 2型糖尿病病人 ,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4 0~ 80岁 ,平均 6 2岁 ,依据 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将其分为有血管并发症组和无血官并发症两组。有血管并发症组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视网…  相似文献   

2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系统(PAs/Plasmin系统)参与机体的多种病理、生理活动。近年来,在男性生殖系统中此系统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以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对精子发生,精子活力和受精的影响,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说明PAs,纤溶酶对精子发生,精子活力以及受精均有促进作用,而PA抑制物具有调节PA活性的作用。尽管PAs/Plasmin系统的作用机理尚有一些不甚明了的内容,但迄今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