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制备了一种基于免疫分析的光子晶体传感材料,可以对相思子毒素进行无标记超灵敏检测。方法在24孔板中用附着有金纳米粒子(AuNPs)的二氧化硅微球(SiO2)通过自组装方法堆垒蛋白石光子晶体(PC),并用相思子毒素多克隆抗体(pAb)修饰光子晶体以实现传感材料对相思子毒素的特异性识别。结果在优化后的检测条件下,光子晶体衍射峰的强度随相思子毒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 pg/mL至10 ng/mL,检出限为11 fg/mL。此外,饮用水和牛奶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加标回收率为91.45%~113.61%。结论该传感材料不仅可以实现相思子毒素的超灵敏无标记检测,而且具有制备简便,响应迅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检测、诊断和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聚甲基丙烯酸(PMAA)反蛋白石光子晶体,观察其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的反应特性,并初步尝试将己烯雌酚(DES)印迹的PMAA光子晶体应用于检测小分子DES,为此类传感器检测小分子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制备DES印迹的PMAA反蛋白石光子晶体.首先采用垂直沉积法制备二氧化硅蛋白石光子晶体模板,通过向模板中灌入预聚合液聚合形成薄膜,再除去二氧化硅模板和目标分子,得到印迹的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在光纤光谱仪下观察pH等环境因素对光子晶体反射峰信号的影响.在体积比1∶1的甲醇和水中检测DES.结果 环境因素溶剂乙醇、离子强度、温度对光子晶体的反射峰信号影响较大,pH对其基本没有影响;印迹光子晶体对DES有明显的吸附反应,检测范围为1~500 ng/ml.结论 制备的DES分子印迹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对环境因素刺激反应灵敏,并且能够检测微量的DES.  相似文献   

3.
王萍  周有祥  胡爽  余伟  陈福生 《卫生研究》2008,37(1):98-100
目的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改性剂,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羧化聚苯乙烯微球(CPLP)。以黄曲霉毒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AFB1O-BSA)致敏CPLP,用于黄曲霉毒素B1(AFB1)快速检测。结果制备的AFB1O-BSA致敏CPLP胶乳试剂,最低检出量可达5ng/ml。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快速检测胶乳,具有微量、简便、快速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可用于AFB1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适宜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法,用于鉴别正规的食用油和地沟油。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对20份检验合格的食用油样本和10份地沟油样本进行免疫荧光试纸条法检测,同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作比较;采用含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黄曲霉毒醇、黄曲霉毒素Q1的模拟样本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本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法的检测下限为5μg/L;20份检验合格的食用油样本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10份地沟油中有8份检出含有黄曲霉毒素B1,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和LC-MS/MS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50 0;对于其他的黄曲霉毒素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用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法检测地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抗黄曲霉毒素M1抗体制备及检测方法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制备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方法利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能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结果研制出1株能特异性分泌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F2。该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为IgG1,亲和常数为2.8×10^-11mol/L。该抗体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和黄曲霉毒素M2等结构类似物有微弱的交叉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7ng/ml。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2ng/ml,线性方程y=-0.4364x+0.2693(R^2=0.9949)。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72.5%~131.3%。结论制备了具有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快速、灵敏的针对黄曲霉毒素M1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建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多功能净化柱净化,采用Waters BEH C18超高压色谱柱(2.1 mm×50 mm,1.7μm),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G2、B2在0.15 ng/ml~3 ng/ml,黄曲霉毒素G1、B1在0.5 ng/ml~1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为71.7%~97.2%。结论 LC-MS/MS法无需衍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黄曲霉毒素B_1模拟抗原表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随机肽库中筛选黄曲霉毒素B1模拟抗原表位,以建立无需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为靶分子,从随机七肽库中进行生物亲和淘选,ELISA鉴定阳性克隆,通过DNA测序对每个阳性克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通过4轮结合/扩增循环,获得了能与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结合的肽,采用间接竞争ELISA,筛选到了4株能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阳性克隆子,经DNA测序得到HXXDPXH共有序列,其中X为任意氨基酸。以其中P10噬菌体阳性克隆建立竞争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500~2000pg/ml,检测下限为50pg/ml。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到了黄曲霉毒素B1模拟抗原表位,并以其代替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建立了免疫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市售谷物、坚果和食用油等7类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污染情况。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结果共检测266份样品,黄曲霉毒素的总检出率为4.5%,最高总含量为72.8μg/kg。在7类样品中,以花生油、玉米粉和花生受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花生油的检出率为75.0%,明显高于其他类食品。所采集的266份样品黄曲霉毒素总检出率为:黄曲霉毒素B_1(4.5%)黄曲霉毒素G_1(0.8%)黄曲霉毒素B_2(0.4%)黄曲霉毒素G_2(0.0%)。4种黄曲霉毒素中以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共检出1份花生样品含量为58.4μg/kg,为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超标样品。结论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仍然存在,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控,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计融  柳桢  江涛  郑佳  李敏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31-333
目的研究并建立敏感、特异和快速的针对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的ELISA检测方法,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方法在生产抗总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研制出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对试剂盒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该试剂盒对黄曲霉毒素B G标准品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26 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6-20.00 ng/ml,线性方程y=-0.4463x 0.3532(R2=0.9915);对黄曲霉毒素B G50%的抑制浓度为2.08 ng/ml;试剂盒的条内变异系数为4.18%,条间变异系数为5.21%,抗体亲和力常数为1.52×10-10mol/L;对玉米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3%,94.56%和1 12.05%;对花生的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66%,87.50%和85.60%。试剂盒37℃可放置96 h以上;试剂盒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57.5%,104%和19%,与其他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结论研制出的ELIS试剂盒能定量检测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玉米样品经甲醇水溶液(V/V=80∶20)提取后,以提取液为分散剂,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经液液分散式微萃取富集净化,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和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采用变波长的方法对三种毒素进行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100 ng/ml(r=0.998 5)、5.00~1 000 ng/ml(r=0.999 6)和1.00~100 ng/ml(r=0.999 3),检出限分别为:0.1、1.0和0.3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82.5%~99.3%,RSD10%(n=6)。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建立了光化学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方法。方法:乙腈/水提取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经多功能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光化学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0.50μg/kg、0.15μg/kg、0.50μg/kg和0.15μg/kg,回收率为86.7%~97.2%,相对标准偏差(RSD)0.41%~2.4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满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具有毒性大,致癌力强,样品中含量低等特点,而黄曲霉毒素B1是全部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这要求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集分离与检测为一体。目前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所有这些方法主要是根据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特性结合仪器来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使之更加完善。笔者就目前使用较多,受人们关注的几个代表性方法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平市市售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对其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方法采集南平市市内各小吃店使用的花生酱,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测结果以大于方法的检出限为阳性(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0.5μg/kg),超标判断依据GB/T 2761-2011规定。结果在测定的40份花生酱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阳性率为65%,超标率为25%。结论南平市市售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普遍,须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上转换多色纳米颗粒,建立适配体荧光传感技术,实现17β-雌二醇、双酚A、孕酮等激素类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核诱导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上转换多色纳米颗粒,通过表面功能化修饰,将其与目标物适配体偶联,制备多色上转换的适配体纳米颗粒;将金纳米颗粒与互补链偶联,利用上转换纳米颗粒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荧光内滤效应,建立了荧光传感方法,可快速定量检测三种激素类污染物残留。结果此方法可定量检测17β-雌二醇(E2)线性范围为120-200 ng/mL(y=703.74-2065.2ln(x-116.76),R^2=0.997),检出限为118.79 ng/mL;双酚A(BPA)线性范围为5-120 ng/mL(y=-2604.15+1138.94ln(x+11.22),R^2=0.985),检出限为4.78 ng/mL;孕酮(P4)线性范围为0.0001-1000 ng/mL(y=91.89+124.68ln(x+1.92),R^2=0.984),检出限为0.0001 ng/mL,特异性识别强,加标实验显示平均回收率较好,E2为100.21%~101.21%,BPA为92.65%~105.65%,P4为95.34%~108.2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54%。结论该方法可以实现三种激素类污染物的快速检测,特异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进出口芝麻中的黄曲霉毒素B1。方法的检测限为0.1μg/kg,相对标准偏差低于9%,回收率85%-9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满足进出口芝麻黄曲霉B1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柳洁  何碧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467-469,501
1前言,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强化学致癌物质,可引发动物的肝癌、胃癌、肾癌等,被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存在的黄曲霉毒素以B1污染最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要严格控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必须要有快速、灵敏、准确、有效的分析测定方法作保证。近10年来,对快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研究有很大的进展,其中以免疫化学法的发展最快,尤其是特异性黄曲霉毒素抗体的获得使酶联免疫吸附法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代谢产物,上世纪60年代由于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而被发现,至今已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二十多种,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此次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M1则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探讨建立保护中国人群健康的合理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方法利用传统数学模型方法和暴露限值(MOE)方法评估花生及其制品、玉米、大米中不同膳食总黄曲霉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1限量标准下的健康影响,同时计算各限量水平下的食品损失。结果花生及其制品、玉米中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限量水平的改变对减少我国人群肝癌患病数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别,但不同的限量水平却可导致显著不同的食品损失。大米中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限量水平的改变对减少我国人群肝癌患病数的作用以及导致的食品损失有较显著的影响。结论花生及其制品中总黄曲霉毒素20μg/kg、黄曲霉毒素B1 15μg/kg;玉米中总黄曲霉毒素20μg/kg、黄曲霉毒素B1 15μg/kg;大米中总黄曲霉毒素10μg/kg、黄曲霉毒素B1 5μg/kg或10μg/kg的限量标准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市售花生及花生制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从福建省九个地区采集花生和花生制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共测定62份花生,40份花生酱,20份花生油。以国家标准规定的黄曲霉毒素B1限值20μg/kg计,超标率分别为17.7%、37.5%和0。4种毒素中AFB1阳性率和平均浓度最高,AFB2、AFG1和AFG2的阳性率和平均浓度依次降低。结论:福建省花生和花生制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普遍,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测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化学分析中的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6),对HPLC法测定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测定扩展不确定为10.05%,样品含量为(2.59±0.26)μg/kg,影响含量测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标准曲线的拟合及方法的提取回收率。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简便易行的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