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振动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车辆厂从事局部振动作业工人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与非接触工人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行为有一定影响。心理方面侧重于躯体化、睡眠障碍、强迫、抑郁等症状,神经行为方面表现为运动神经功能的反应潜伏期延长和大脑皮层的下降,且与振动工龄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振动作业对工人心理健康和神经行为均有一定影响,应防制振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国北方某大型煤矿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掘进工人的症状与体征,以了解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167名掘进工人进行调查,同时测量现场工人所用风锤的手传振动强度,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传振动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损伤以手麻、手部多汗、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为主,体检体征以凉温觉、痛觉、触觉、振动觉异常为主。对手麻这一典型症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发现工龄、是否饮酒、每天接触手传振动的时间、是否佩戴手套均为影响因素。结论长期接触手传振动会导致作业人员健康损害,为有效预防手传振动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建议接触手传振动的作业人员要加强防护,降低振动强度暴露,减小工人发生危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水力发电站作业工人全身振动的接触水平,评价其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某水力发电站为研究对象,对作业工人巡检点和高振动水平区域的全身振动接触水平进行测量和频谱分析,并对全身振动作业工人进行舒适性和允许职业接触持续时间评价。结果该水力发电站发电机层、水轮机层、中间层和涡壳层全身振动的计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RMS)中位数分别为0.894、0.995、1.095和0.904 m/s~2;全身振动的中心频率为1.25 Hz。105个监测点中,91.4%监测点的全身振动作业工人感觉到不舒适,甚至是非常不舒适;仅12.4%监测点作业工人的全身振动允许职业接触时间为8.0 h,不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结论该水力发电站存在全身振动职业接触危害,中心频率1.25 Hz以下的低频振动是该水力发电站全身振动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4.
振动作业工人发生职业性雷诺氏现象的病例报告均来自较寒冷的国家或地区,我国对振动病的调查与报道也主要来自北方。西安地处温带,在此种环境气候条件下,长期从事振动作业对工人健康究竟有何影响,尚缺乏科学资料。我们对陕西省金属结构厂及某机床厂部分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101名(振动组)及非振  相似文献   

5.
该文使用红外摄像仪对22例接振作业工人及15例健康对照者在冷水负荷前后手部皮肤温度的分布进行观察,并对其红外热像图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接振作业工人与对照组手部皮肤温度的异同,分析振动作业对末梢循环等功能的影响,同时分析研究红外摄像仪应用于振动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阐明局部振动作业工人尿中羟脯氨酸的排泄及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关系。作者观察了130名链锯作业工人(年龄28~59岁)及31名无振动作业史的健康对照工人(年龄26~59岁)。根据操作链锯累积时间,将振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手传振动是日前危害作业工人健康的重要物理因素之一,所导致的手臂振动病,常严重影响作业_T人的工作与生活,所以,研究影响手臂振动病发生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对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身振动是涉及工种较多的一种职业危害因素。随着工业生产和医学的发展,全身振动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1~3〕。为调查全身振动对石油工人腰椎的损伤,我们对辽河油田钻井、固井、压裂和钻前拖拉机作业的全身振动进行了三轴向加速度测试,并对153名全身振动作业工人和31名对照组工人进行了腰椎X线正、侧位摄片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对象:振动组为153名辽河油田钻井、固井、压裂和钻前拖拉机作业工人,平均年龄335岁,平均工龄118年;对照组为31名不受全身振动危害的测量工和外线电工,平均年龄321岁,平均工龄107年,两…  相似文献   

9.
手传振动与噪声对作业工人心电图影响的调查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杭州市老浙大直路,310009)杨锦蓉高华玲黄德明盛琴琴浙江省绍兴市卫生防疫站曹婉娟振动作业环境常与噪声共存。有关振动与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和报道,但结论并非一致...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们对张店区振动工具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普查,发现患白指的较多,现将有关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接振组 在从事砂轮磨光接触局部振动的作业工人54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林业作业工人全身振动的职业危害现状,运用先进的振动测试技术和手段对从事林业集、运材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全身振动测试。三轴向振动测试结果表明,3种类型集、运材车辆Z轴振动强度全部超过了ISO2631的4小时暴露极限值;水平轴向振动强度因车型而异,集材拖拉机X和Y轴、运材汽车X轴振动强度较大,均接近或超过ISO2631的8小时暴露极限值;而运材汽车Y轴振动强度较低,但也超过了ISO2631的8小时疲劳-减效界限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4例局部振动作业工人进行了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19例有神经原性损害,未发现白指与末梢神经障碍有明显关系,提出局部振动作业工人如神经肌电图检查证实有神经原性损害,于排除其它病因后,应考虑为局部振动病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手臂振动对心率变异性及外周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手臂振动对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与外周循环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金矿凿岩工人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评价指标SDANN、LF/HF分析,并测试了冷水试验前后作业工人的皮肤温度以及试验后5min、10min的复温度。结论手臂振动造成的外周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振动与噪声联合作用下作业工人心率变异性(HRV)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我们测定分析了某金矿凿岩工人的HRV和平均动脉血压(MABP)。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以某金矿38名男性凿岩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白指组包括振动性白指(VWF)...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机械加工行业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手传振动和噪声接触水平,为预防手臂振动病和职业性噪声聋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3—11月选取佛山市10家机械加工企业中所有使用手持打磨工具作业的工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手传振动和噪声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收集调查对象年龄、接振工龄、作业方式、使用的打磨工具、日接触时间和自觉症状等资料,检测手传振动、噪声接触水平和听力情况,并分析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的手传振动和噪声危害情况。结果共调查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74人,均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45.00岁,接振工龄中位数为5.00年,日接触时间中位数为8.00 h。使用砂轮角磨机人数最多,52人占70.27%。4 h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ahw (4)]超标20人,超标率为27.03%。所有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噪声危害等级均为Ⅰ级或Ⅱ级,且接触的噪声强度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 dB (A)。有手麻症状16人,占21.62%,有手麻症状工人的年龄、日接触时间和ahw (4)均大于无手麻症状工人(P0.05);检出听力异常12人,占16.22%,听力异常工人的接振工龄和日接触时间均大于听力正常工人(P0.05)。结论机械加工行业手持打磨工具作业工人手传振动和噪声危害较大,存在较高的手臂振动病和噪声聋风险。  相似文献   

16.
亚热带林业油锯作业可致局部振动病,关于林业油锯作业工人的心电图资料未见报道。我们对37名林业油锯作业工人作心电图观察,发现心电图改变多发,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37名林业油锯作业工人均为男性,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5岁;作业工龄1~34年,平均工龄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HAVD)指作业工人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职业性疾患,主要包括手臂部的循环、神经及骨骼肌功能的损伤。目前,振动对骨骼肌功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振动性骨骼肌损伤(VSMI)发病机制是防治职业性HAVD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VSMI的病理改变、电生理研究、发生机制、临床诊断与防治以及研究方向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局部振动危害的卫生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00多名接触振动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与有关生理机能的测定,并对其经常使用的11种型号的振动工具的振动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接触振动作业工人,每日累积接触振动的时间多在两小时以内,年累积接触振动的时间为300~500小时,振动工具手柄处最大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值为4.2~111.8米/秒~2,多数在20米/秒~2以上,工人“白指”发生率平均为2.8%,其中6KM铆工与砂轮工“白指”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0%与22%。  相似文献   

19.
铸造作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除接触粉尘外还接触噪声、振动、高温、毒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机体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铸造作业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我们于1993~2002年对某汽车制造公司的铸造作业工人进行了每3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对作业者的血压、心电图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手传振动及噪声联合暴露对工人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单纯接触噪声的200名作业工人为噪声暴露组,单纯接触手传振动的201名作业工人为手传振动暴露组,同时接触噪声和手传振动的199名作业工人为联合暴露组,194名厂区行政办公人员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员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心电图以及血压测量结果,分析手传振动与噪声联合暴露对男性作业工人心电图及血压的影响。
  结果  四组人群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噪声暴露组、手传振动暴露组及联合暴露组的心电图及血压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相比对照组,噪声暴露、手传振动暴露及联合暴露人员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提升至2.542、2.426、3.405倍(P < 0.05),发生血压异常的危险性分别提升至1.786、2.962、4.971倍(P < 0.05)。
  结论  手传振动暴露、噪声暴露、手传振动和噪声联合暴露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均有明显影响,而联合暴露对心电图和血压异常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