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双向转诊制度实施过程中各主体间的沟通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双向转诊沟通主体、内容、形式及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构建双向转诊沟通模式。方法利用访谈提纲对32名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及卫生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根据访谈记录总结双向转诊沟通模式。结果双向转诊过程中主要包括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3方面的沟通。研究构建了双向转诊沟通主体模式、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沟通模式、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沟通模式及医生与患者沟通模式。结论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良好沟通、转诊制度和流程的设计是双向转诊顺利实施的第一步和关键所在,转诊医生问的沟通是双向转诊内涵功能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上海浦东医院全科统筹门诊实施的研究,探讨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全专协同的新型转诊模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2018年全科统筹门诊工作量,了解全科统筹门诊接诊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最终转归,并进行电话满意度调查。结果 3年间全科统筹门诊患者接诊量增多,但上升幅度有限;接诊的患者中,全科医生独立完成接诊任务占80%以上;接诊的患者中,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多,其他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在满意度调查方面,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均在90%以上。相关辅助检查使用情况的满意度都在80%以上。结论通过全科医生的精准筛查引导患者至全科统筹门诊就诊,为签约患者提供全程、有效的医疗服务,不仅提高了全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增强了全科医生的获得感,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转诊。  相似文献   

3.
社区首诊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首诊制度(the system of the first treatment in the community)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机构接受全科医生诊疗的一种制度.除非急诊,居民若要去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服务,必须要经过社区全科医生的转诊[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转诊指征的需求情况,为相关政策及转诊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3月参加全科医生培训的199名北京市各区、县社区医生实施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02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频数及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76.6%的医生认为双向转诊运行情况一般或较差;86.0%的被调查者曾向上级医院转诊过病人,42.5%的医生曾接收上级医院转下来的病人;转诊存在转上不转下(64.8%)、病人盲目要求转诊(60.1%)等问题;47.2%的全科医生对疾病转诊把握度不高;转诊依据主要为依靠有关诊断资料和信息(53.9%)及自我决定(48.2%);全科医生认为最需要的转诊症状是气短和胸痛(88.6%);最需要转诊的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85.5%)。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现状不容乐观,社区医生对双向转诊的了解情况不尽如人意,对转诊指征或标准需求迫切。应加强社区卫生建设及全科医师培训,扩大宣传,提高双向转诊的知晓率,制定完善的转诊标准及转诊规范,增加医疗机构间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双向转诊意愿情况,探讨患者双向转诊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收集968名两病患者双向转诊意愿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签约状况、患者对制度政策知晓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病患者双向转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愿意双向转诊的两病患者占73.35%,对政策的知晓率为34.40%,两病患者签约高血压、糖尿病分级诊疗管理服务协议签约率为31.71%。影响患者双向转诊意愿的主要因素有认为双向转诊有利于治疗的观念(OR=10.50)、基层配备满足基本需求的药品(OR=4.00)、基层具备合格全科医生(OR=3.50)、近1年到基层就诊经历(OR=3.26)和对基层整体水平满意情况(OR=2.09)。结论珠海市两病患者双向转诊意愿较高,持有双向转诊有利于治疗的观念、认为基层配备药品满足需求、基层具备合格全科医生、近一年有基层就诊经历、对基层整体水平满意是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两病双向转诊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基层药品配备,多渠道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提升基层整体服务水平,助力两病双向转诊。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高血压病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病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威胁着大众的健康。对于高血压病患者不仅需要专科诊治,更需要社区全科医生长期连续性的监测和指导。如果能在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可以使患者既得到全面、持续性的照顾,又能在病情变化时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研究通过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上级医院间建立与实施高血压病双向转诊机制,对双向转诊标准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外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疗机构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导致我国城市综合性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而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需求萎靡,就诊量过少,严重浪费卫生资源。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转诊制度对我国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医疗机构问如何有效地进行双向转诊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其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中可以借鉴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是实现区域卫生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重要途径。但双向转诊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双向转诊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试点项目为契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转变服务方式、转变患者用药观念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工作。  相似文献   

9.
医院门诊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流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我国医院门诊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流中存在的问题,从卫生政策和医疗服务供需双方两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制定医保倾斜政策,加强对转诊和私人诊所、药店的管理,建立全科医生首诊制等制度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理顺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建立市级医院和社区之间快捷的转诊制度和流程,完善患者资料的收集和转诊管理,落实治疗、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服务,强化双向转诊后的跟踪服务。结果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达到了医院与社区双赢的目的。结论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陆燕梅 《卫生软科学》2012,26(8):682-685
[目的]了解苏州市沧浪区医患双方对社区双向转诊的知晓度和患者的转诊意愿。[方法]对苏州市沧浪区1所三级医院和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双向转诊的知晓度及患者的转诊意愿等。[结果]医患双方对社区双向转诊的知晓度分别为37.36%和8.00%;42.00%的患者表示愿意转诊,24.00%的患者不愿意转诊到社区。[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双向转诊的宣传,并且加强医院与社区的合作,让社区双向转诊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社区首诊制实施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亚楠  刘洁  何钦成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32-1533
社区首诊制度(the system of the first treatment in the community)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机构接受全科医生诊疗的一种制度。除非急诊,居民若要去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服务,必须要经过社区全科医生的转诊。在这种制度下,可以减少医疗费用的增长,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降低病人的就医支出,并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及时、有效、连续、经济、综合的基层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转诊患者对上下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转诊服务的认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明确“患者角度”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与优化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议.方法 分别在东、中、西地区选择有转诊经验的患者为样本,收集其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就诊行为、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满意度情况及其评价等信息,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Ordinal Logistic进行分析.结果 82.7%的患者赞成疾病首诊应在基层医疗机构,但缺乏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在患者看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水平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影响其择医的主要因素.患者对医疗机构间转诊制度满意程度受地区、患者年龄、就医方便程度、转诊过程的方便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 患者对于分级医疗的认识存在误区,且对基层医疗机构明显缺乏信任感,应从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信息引导和健康教育、梯度化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优化分级医疗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产妇、经产妇以及合并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不断增多,产科风险控制的压力显著增加,产科服务能力面临挑战。各地卫生部门亟需完善现有的孕产妇转诊制度,合理分级诊疗,以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出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转诊单在医疗机构转诊中起到记录疾病信息的双向传递作用,便于接诊医疗机构加强对疾病严重程度和转出机构处理的了解,对孕产妇疾病的及时有效诊治起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梳理了转诊单的基本内容要素,并以上海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孕产妇三级转诊网络中全程化、规范化、网络化、精细化、个性化地应用转诊单,特别是在孕产妇转诊系统中对转诊单的规范化使用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WOT分析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综合医院间的胃肠肿瘤"双向转诊"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胃癌及大肠癌患者274例及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3名社区医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闵行区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域医学中心建立规范的胃肠肿瘤"双向转诊"机制的可行性。结果实施双向转诊后转之前到社区就诊患者增加了88.95%。自行就诊所花费的平均费用为241.33元,转诊的为150.08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社区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对上级医院诊疗过程的满意度为98.5%,对社区医学生医疗水平的满意度为70.1%,对转诊作用的满意度为92.3%。结论肿瘤早发现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居民胃癌和大肠癌的早发现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还可以改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质量,同时对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规范卫生服务操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所患疾病持续存在,症状复杂,有时多家医院反复检查,始终难以确诊,治疗功效也欠佳,给患者经济和精神都造成极大压力。患了疑难怪病该怎么办呢?笔者向你介绍以下处理方法。 1、首先找一位你最信任、技术又较全面的全科医生。这位医生熟悉你健康时的身体状况,当你的身体出现毛病时,他很快就会发觉。虽然这位全科医生可能无法查出你患的是什么怪病,但他可帮助给你介绍专科医生,或建议你选择适当医院接受合理检查。一有病就先找专科医生有时是不妥当的,因为专科医生更了解  相似文献   

17.
新医改下的双向转诊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现有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方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双向转诊实施情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提出完善双向转诊的基本思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的相关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结论:病人在首诊时应先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让全科医生发挥守门人作用以及双向转诊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入分析双向转诊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证据。方法:采用观察法,对深圳市公明人民医院及其社康中心(站)就诊的585例患者及相关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结果:社康中心(站)上转率为8.95%,公明医院下转率为2.44%;矫正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混杂因素后,病人转诊意识、医生转诊意识、疾病种类及医疗机构水平对转诊率影响有显著性。结论:双向转诊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转诊失灵仍待解决;宣传力度有待增强;政府管制——选定病种,逐渐规范与扩展,可以促进双向转诊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南通市某三甲医院近三年MIPROP(转诊异地的医保患者)情况,为南通地区医院专科建设和MIPROP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医院近三年转诊异地患者的申请表,获取转诊的人次、病因、申请科室、转往地区及转诊原因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2020年,医院每年的MIPROP比例分别为0.93%、0.92%及0.8%;转诊患者病因主要是肿瘤、心血管、肾脏、结直肠、骨科和眼科相关疾病;主要转诊申请科室为心胸外科、肿瘤科、肾内科、胃肠甲乳外科、消化内科、眼科、血液内科及儿科;90%左右的转诊患者去向为上海和南京。近三年来,患者及家属要求转诊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专科建议转诊比例逐年降低。结论:南通地区医院仍需加强MIPROP较多的肿瘤、心血管和肾脏等相关疾病诊疗专科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满足群众看病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辅助生殖助孕存在治疗周期长和费用高等问题,研究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和患者需求,可减少其往返时间和误工费,帮助生殖机构调整和优化服务,并为落实国家双向转诊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7月-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遗传科就诊的176例自愿参与调查的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不孕不育信息、就诊需求、双向转诊知晓率、双向转诊需求及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存在不孕不育年限长,约75.00%的患者受不孕不育问题困扰超过3年,甚至长达10余年;且74.43%患者来自非省会城市,多数需到生殖机构较集中的省会城市进行助孕治疗,但82.39%的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不了解;助孕成功后77.27%的患者愿意转诊到当地医院;对下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不信任、下级医院条件相对落后及设备缺乏等因素造成约22.73%的患者不愿意转诊。结论:辅助生殖双向转诊需求较大,但知晓率低,基层医院医师对双向转诊重视程度不高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限制了双向转诊的落地,应加强双向转诊人才培养和联盟建设,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