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国外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疗机构间缺乏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导致我国城市综合性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而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需求萎靡,就诊量过少,严重浪费卫生资源。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转诊制度对我国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医疗机构问如何有效地进行双向转诊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其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建立顺畅的双向转诊制度中可以借鉴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理顺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建立市级医院和社区之间快捷的转诊制度和流程,完善患者资料的收集和转诊管理,落实治疗、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服务,强化双向转诊后的跟踪服务。结果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达到了医院与社区双赢的目的。结论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双向转诊是社区居民享有高质量、连续和方便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博弈论视角下双向转诊的概念,分析了双向转诊存在的博弈关系,最后提出博弈视角下双向转诊的路径选择,包括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区域内医疗服务机构分布;政策引导,创造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发展空间;谋求共赢,探索构建高效的院际合作模式;环节管理,建立便捷的、可操作的双向转诊流程;激励约束,构建合理的双向转诊评价和绩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区医疗是国家调整医疗政策,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要
真正发挥社区医疗的作用,必须解决好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的问题。由于多方面原因,目
前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双向转诊通道并不通畅。本文分析了目前社区医疗机构与医院开展双
向转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双向转诊制度的顺利开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建立城市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的双向转诊模式,以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医疗费用的降低。方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初步掌握人群、家庭等肿瘤防治的特征,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社区肿瘤防治的双向转诊机制。结果通过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对社区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转诊和社区康复的处理能力。结论建立地区级医院肿瘤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肿瘤防治双向转诊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健康大视野》2009,(8):9-9
据了解,深圳市将先行尝试社区健康服务双向转诊制度。该制度以双向转诊为手段,实行社区医生首诊制,在该市范围内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与大中型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的医疗架构体系,从而推动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医疗格局。  相似文献   

7.
建立与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开展双向转诊是新医改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介绍医疗集团充分发挥医疗联合体的作用,全力推进医院与社区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实践探索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国内试点地区双向转诊运行的主要问题是“向上转容易.向下转困难,总的转诊率不高”,制约双向转诊制有效运行的障碍主要有供方、需方、第三方等原因。突破双向转诊运行障碍的对策措施主要有: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建立社区全科医生首诊制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实施一体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大型医院应对双向转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双向转诊是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了1个具体措施。由于多种原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开展,但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实施双向转诊是必须的。双向转诊一旦普遍实施,会给医院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有必要提早准备,采取措施应对实施双向转诊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医疗供给制度包括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供给制度的现状及其对社区医疗就诊的影响.指出严格执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供给制度是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就诊率,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云南某三甲医院846例转诊病例情况,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云南省T医院2016-2019年846例转诊患者信息,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该院的上转患者远多于下转患者,转诊执行力不足,缺乏下转动力,转诊平台不完善,医保政策对转诊导向较弱。结论:推进医联体建设,强化下转动力,助力下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建立高效和统一的转诊平台,加强医保政策调节和导流作用,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将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双向转诊面临的问题及患者合理分流机制的设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我国城市内建立合理的分级医疗体制,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对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关键知情人深入访谈,对社区双向转诊面临的问题及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及患者合理分流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新型二级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体系,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体制。方法:前期研究构建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卫生服务理论、文献综述方法。结果:经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获得“双向转诊”主要主体和病人流动路径,分析“双向转诊”影响因素,揭示“双向转诊”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是新型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二级互动的关键部分,研究可为医院与社区整体互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是目前解决卫生资源配置倒三角状态、卫生服务供给侧失衡和供需矛盾突出的突破口。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已出台的政策和政策运行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医改下的双向转诊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现有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方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双向转诊实施情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提出完善双向转诊的基本思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的相关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结论:病人在首诊时应先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让全科医生发挥守门人作用以及双向转诊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合理引导居民基层就医是落实社区首诊、推动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医疗消费选择为视角,利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分群体回归检验法,分析城乡中老年群体基层就诊、住院的现实影响因素,探讨制约中老年群体基层就医的客观条件。研究发现,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就医行为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医疗机构特征、医疗支出、医疗保障等多维因素影响;结合实证分析与讨论,应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和加快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改革等措施引导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就医行为,进而推进我国"双诊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等原因,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对于缓解上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医保支付的角度,分析四川省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双向转诊制度运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以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践和推广实用、合理的不孕不育诊治双向转诊体系,解决卫生系统中双向转诊体系建设问题。方法:建立不孕不育诊治规范流程;建立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运用电子化管理数据库系统;多次的学习班培训,为期3个月的进修;巡回讲座;专家出诊;设立绿色通道;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示范点。结果:2006—2008年8个门诊点不完全统计转诊患者573人次,转诊率8.8%(573/6 501)。2009年10个门诊点转诊患者447人次,转诊率2.88%(447/15 527)。2005—2010年9月通过绿色通道接受转诊患者648人次;专家出诊44次,接诊1 240人次;实际参加为期3个月进修培训人员133人次;学习班举行16次,参加人员1 223人;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点27家;参加数据库系统学习32家单位。结论:不孕症双向转诊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在江苏省内建立了不孕不育规范化诊治流程,建立了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对减少不孕症患者来回奔波、减少医疗开支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