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价值对比情况。方法 40例临床诊断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分别采用CT与X线诊断,观察诊断征象与评分。结果 CT诊断骨折40例,全部诊断成功;X线平片诊断32例,诊断成功率80.0%。X线平片可疑骨折线4例经CT确诊;可疑附件骨折4例经CT确诊;2例可疑骨折片突入椎管经CT确诊。X线平片与CT平均评分分别为8.5±1.6和11.4±1.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相对比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学诊断价值对比情况。方法 40例临床诊断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分别采用CT与X线诊断,观察诊断征象与评分。结果 CT诊断骨折40例,全部诊断成功;X线平片诊断32例,诊断成功率80.0%。X线平片可疑骨折线4例经CT确诊;可疑附件骨折4例经CT确诊;2例可疑骨折片突入椎管经CT确诊。X线平片与CT平均评分分别为8.5±1.6和11.4±1.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相对比较高,但是对于轻度骨折的患者,因多不需手术治疗,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柱骨折患者,应采用CT诊断。  相似文献   

3.
刘鸣 《职业与健康》2009,25(9):999-999
目的探讨CT扫描和X线平片在在脊柱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X线与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中X线平片发现椎体骨折60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7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12例。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CT扫描是全面观察脊柱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伟  余娟  张浜 《中国校医》2010,24(3):189-190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骨折的x线及CT表现,比较X线平片及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提高X线平片及CT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3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而CT是主要手段,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脊柱损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前路减压与脊柱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前路减压与脊柱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01/2008-12收治的29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采用前路减压及髂骨或肋骨植骨加Z-plate内固定系统重建脊柱稳定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X线片和CT片上Cobb角和骨块椎管占位比例来评价后凸畸形矫正、椎管减压程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9例患者术后脊柱序列及生理曲度恢复正常,伤椎椎管内骨折块已完全去除.经平均10个月随访,脊柱序列及生理曲度正常,椎管无占位,植骨融合良好,无继发性后凸畸形发生,无钢板、螺丝钉断裂及松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该手术可一期实现椎管前方直接减压,使神经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Z-plate内固定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可以对椎体间支撑和对植骨加压,促进植骨融合,适合于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脊柱稳定性重建和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吴俊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1):87-88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与CT扫描中各自的价值及其限度。方法对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共59个椎体受累,其中胸椎受累23个椎体,腰椎受累36个椎体;三柱损伤41例,二柱损伤18例;椎管狭窄0度9例,Ⅰ度22例,Ⅱ度26例,Ⅲ度2例。结论X线平片对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在于观察胸腰椎生理曲度及发现多个椎体骨折,为CT扫描提供依据;CT扫描的价值在于显示骨折线方向、骨碎片移位、附件骨折、椎管形态及狭窄程度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与CT影像学应用于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35例作对照研究,35例患者均进行CT与X线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的手术诊断相符率为97.14%,显著高于X线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的5项指标评分包括椎体旋转脱位、椎管中突入骨折片、附件骨折、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X线的5项指标诊断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骨折患者,CT的临床诊断价值高于X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X线检查费用较低,可将X线检查应用于轻度脊柱骨折患者,对于重度患者而言,则首选CT检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脊柱发生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行CT影像与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其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由我院收治的脊柱发生爆裂性骨折的50例患者,为其先后实行X线平片检查与CT影像扫描,对比各检查结果与检查时间。结果:CT的诊出率要高于X线平片,但X线平片检查速度要快于CT扫描,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针对患者脊柱发生的爆裂性骨折,应先行X线平片的基础检查,若有异常则再行CT扫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影像学检查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因脊柱骨折住院的120例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实施X线、CT、MR检查,按照三种分类方法(Denis分类、Wolter分类、外伤机制分类)对脊柱骨折进行判断。结果:通过X线显示所有的患者中椎体后缘曲度不连续(骨性椎管缺乏完整性)的有42例,占总数的35%;通过CT检查显示所有的患者中椎管的完整性被不同程度破坏或椎管狭窄的有85例,占总数的70.8%;通过MR显示所有的患者中骨髓出现挫伤或脊髓、韧带发生损伤的有99例,占总数的82.5%。结论:X线是基础检查方法;CT检查主要是重建多平面三维进行检查,主要对脊柱损伤的位置、程度,椎体骨折线和骨折碎片发生位移,受压的椎管的狭窄程度等进行检查;MR检查可以使骨髓出现挫伤,脊髓或韧带损伤清楚的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对照分析140例脊柱骨折的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140例172节胸腰椎及颈椎骨折中,单椎体骨折112例,多椎体骨折28例.单纯屈曲压缩型66例,爆裂型52例,骨折脱位型22例.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有时仅凭X线平片表现难以区分单纯屈曲压缩型和爆裂型.CT检查是脊柱损伤必要的补充手段,能明确区分单纯屈曲型和爆裂型骨折;对骨折分型、判断脊柱失稳,椎管受累程度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和CT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胸腰椎外伤患者的X线平片和CT片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椎13例,腰椎35例,胸腰椎2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7~71 岁,平均年龄41岁.外伤后全部拍摄X线正侧位片及CT平扫,其中7例行CT冠矢状位重建.结果:50例急性脊柱外伤中X线平片清楚显示椎体骨折32例34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CT清楚显示椎体骨折50例54个椎体骨折(48个椎体为爆裂性骨折),附件骨折13例,小关节脱位1例,见到骨折片突向椎管内22例,椎管内高密度血肿3例,脊髓或神经受压22例.结论: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在显示脊柱三柱结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细节方面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放射平片与CT在诊断脊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本院经手术确诊为脊椎骨折的患者70例,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将行放射平片检查作对照组,行CT检查作研究组,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CT检查的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与骨折片突入椎管诊断符合率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中柱与后柱骨折诊断符合率、中度与重度骨折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脊柱曲度改变、前柱骨折诊断符合率以及轻度骨折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可清晰显示三柱受累与骨折损伤程度,联合放射平片可提高脊椎骨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6例进行128排螺旋CT腰椎容积扫描,对扫描图像采用三维重建、矢状位重建、曲面冠状位重建和薄层横断面重建等方法对椎体骨折情况进行评价,并与X线和MRI(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对照,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初步分级。结果 56例72个椎体压缩骨折,有骨折线椎体65个,椎管狭窄4个,5个椎体附件骨折,1个椎体神经孔狭窄,5个椎体发生滑脱;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联合应用,能准确全面诊断椎体骨折情况,对椎管狭窄及附件骨折显示准确度明显高于普通X线片及MRI;56例经过128排螺旋CT图像测量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分别为轻度28例,中度19例,重度9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对椎体压缩骨折程度的判断较以往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并能初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多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外科矫形术前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18例脊柱侧弯的患者,数据采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T)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重建出能显示各个椎体解剖结构的横断面、冠状面、失状面的图像进行各种测量。结果:通过上述各种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数据测量,所测值均能较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强大的三维后处理技术弥补了普通X线的不足,一次数据采集即可进行任意回顾性重建。既避免了患者多体位的反复投照,又减少了放射剂量,同时通过测量能准确提供脊柱侧弯患者脊柱、椎体、椎弓根、椎管等各种参数,为临床术前提供更多的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的CT和MRI影像的表现以及特点,并研究两者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脊柱外伤患者的CT、MRl资料110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两者对损伤脊柱的附件骨折、椎体骨折,碎骨片位移、脊髓损伤、脊柱曲度改变、椎管容积改变、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椎间盘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1)CT对发脱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与特殊部位的骨折效果明显,对显示椎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2)MRI则对显示脊髓损伤(P〈0.05)、韧带损伤(P〈0.01)、神经根损伤(P〈0.05)、软组织损伤(P〈0.05)比CT更敏感、更清晰,与CT比较显示损伤范围更大、更明确。结论CT、MRI对显示脊柱外伤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比较准确,并可检查出外伤导致的脊髓病变和损伤,因此,联合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假阴性和似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检查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性视神经患者24例行视神经管螺旋CT扫描,用骨算法重建,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有6例为双侧视神经管骨折,13例为单侧视神经管骨折,5例未发现骨折。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7例,外壁骨折5例,视柱骨折2例,上壁骨折3例,下壁骨折2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显著地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