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接触抗癌药对护士生殖结局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及其接触水平与不良生殖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天津、包头24所医院873名护士1021次妊娠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群组研究,接触组(350名,433次妊娠)孕前及孕期有明确抗癌药接触史,对照组(523名,588次妊娠)孕期及孕前均不接触抗癌药。应用暴露指数评估护士接触抗癌药的水平。结果 接触组自然流产率(14.1%)、先天畸形率(2.82%)及妊娠剧吐发生率(18.9%)、妊娠贫血发生率(10.2%)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0.76%、12.7%、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显示,接触抗癌药自然流产(OR.2.29,95% CI=1.46-3.59)、先天畸形(OR.3.63,95%CI=1.07-12.36)及妊娠贫血(OR=1.77,95%CI=1.03-3.05)的危险显著增加(P<0.01,P<0.05)。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的趋势χ^2检验,自然流产及先天畸形均随抗癌药接触水平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其χ^2值分别为3.86和14.62(P<0.05,P<0.001)。结论 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可导致妊娠并发症(妊娠剧吐、妊娠贫血)及不良妊娠结局(自然流产、先天畸形)的危险增加,其不良妊娠结局随抗癌药接触水平的增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父母孕前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榆林市儿童医院住院的84例无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病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父母双方孕前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结果父母孕前及孕期接触化学、工业废气、母亲孕前及孕期工作生活环境嘈杂、孕早期病毒感染、口服保胎药、自然流产等因素均与生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结论该调查研究表明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其父母怀孕前及孕期多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有关,应加强环境因素的干预,防止化学毒物、工业废气的接触,远离嘈杂环境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经常摄入鱼虾肉蛋类食品或牛奶豆类食物、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婚前参加体检等因素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家族遗传史、双胎或多胎、居住地存在环境污染、孕妇患慢性病、孕前或孕期接触职业危险因素、有异常生育史、孕期感冒和丈夫喜欢饮浓茶等因素为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减少和控制孕期危险因素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夫妇双方混苯暴露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夫妇双方混苯暴露对妊娠过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某石化企业女工的妊娠过程向妊娠结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孕期浮肿、孕期贫血、自然流产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以双方暴露组最高,而双方皆不接触组最低,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丈夫也接触混苯可加重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徐彬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6):507-509
[目的]分析胎儿畸形发生类型及其危险因素,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孕期检查发现胎儿畸形到临清市妇幼保健院引产的95例孕妇进行分析,并与216名正常待产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5例畸形胎儿中.无脑儿脊柱裂38例,脑积水18例,唇裂并腭裂15例,内脏畸形12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其他3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引起胎儿畸形的危险因素有孕前后患有内科疾病、感冒发热、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妊娠前半年家庭装修或购置家具、妊娠合并症、孕期服用药物、感染病毒、工作有压力、与同事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孕妇丈夫患有慢性病、工作中接触有毒物质、吸烟、饮酒;孕妇孕前检查、孕期增补叶酸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临清市胎儿畸形主要是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唇裂并腭裂和内脏畸形;引起畸形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及其丈夫的疾病、中毒及精神因素,孕前检查、孕期增补叶酸可降低胎儿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6.
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琦  洪倩  秦侠  胡志  叶郁辉  白雪  李光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360-3364
目的:探讨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安徽省农村育龄妇女1962~2001年间自然流产率达4.8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0%。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过高或过低、产前无检查、孕周检查过迟、多胎次、避孕失败、孕前吸烟或吃药、孕期吸烟或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胎次(第2胎起)、服药避孕失败而怀孕、孕期吸烟、怀孕前近期吃药均增加自然流产的危险性。结论:该省农村妊娠妇女中并不存在特别的自然流产职业性危险因素,但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杜绝多胎生育、加强孕期保健等对降低自然流产率和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长沙市开福区产妇妊娠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减少妊娠并发症提供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以社区人群为基础,收集长沙市开福区2015年1~12月分娩的951名产妇的相关信息。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次、产次、孕前饮酒、孕期呕吐、孕期阴道流血和孕期锻炼可能与妊娠并发症有联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0岁、孕次≥4次、初产、孕前饮酒、孕期缺乏锻炼、孕期呕吐和孕期阴道流血是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针对危险因素,孕妇应加强产前保健,孕前不饮酒、加强孕期锻炼,减少孕期呕吐和孕期阴道流血,从而降低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在生殖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 ,自然流产是观察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生殖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母亲孕期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均可导致自然流产的危险增高[1] 。国外报道 ,人群中临床可识别的自然流产率为 10 %~ 2 0 % [2 ] 。因其发生频率远高于先天缺陷等不良生殖结局 ,用较小的样本量即可研究某种有害因素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故自然流产是一个较敏感的观察指标。现就生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有关自然流产的某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 自然流产的定义WHO1970年对自然流产的定义为 :妊娠 2 8周以前非故意终止的宫内妊娠 ,…  相似文献   

9.
过期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闵汉珍  丁霞  李增庆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28-2930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过期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过期妊娠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问卷与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422例妇女从婚前检查到分娩期间,进行追踪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422例中有过期妊娠27例,其发生率为6.39%。下列因素为易导致过期妊娠的危险因素:生理因素为产妇年龄大、髂嵴间径大、复合先露(胎位异常)、羊水过少。社会因素为孕期工作环境差。而不易导致过期妊娠的因素多为负性心理行为:婚后妻子发现与丈夫性格不合、女方家务过于繁重(丈夫对妻子不关心)、丈夫有感情转移或第三者介入、孕晚期为产前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感到不安、为产后休养地点担心;正性心理因素为孕期妻子业余爱好缝纫。结论:孕期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均可影响过期妊娠的发生。加强围产期保健和产前监护,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选择最佳时期终止妊娠,可减少过期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统一的调查表及调查方式对341例出生缺陷儿和对照的父母进行了调查.应用SAS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多次自然流产(OR=12.72)、有既往分娩畸胎儿史(OR=10.12)、妊娠异常反应史(OR=20.10)、母亲孕期饲养宠物(OR=25.14)、感冒并发烧〉38℃(OR=20.90)、服用镇静药(OR=7.16)、解热镇痛药(OR=26.13)、激素类药(OR=11.31)、接触有机溶剂(OR=13.01)、母亲孕期有不良精神刺激(OR=12.08)、父亲接触噪声(OR=6.74)、父亲接触有机溶剂(OR=6.27)。【结论】母亲孕期饲养宠物、感冒并发烧〉38℃、服用镇静药、解热镇痛药、激素类药、接触有机溶剂、母亲孕期有不良精神刺激、多次自然流产.母亲职业为工人、农民.有既往分娩畸胎儿史、妊娠异常反应史。父亲接触噪声、接触有机溶剂等是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SCH患者519例为研究组,同期540例非SCH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面对面询问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本次怀孕前及孕期情况、既往妊娠史等,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产史、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自然流产史、剖宫产、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初产者、孕前BMI18.5 kg/m~2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SCH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史、孕前BMI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然流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院妇产科2012~2013年收治的65例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妇女作为病例组,按照1∶2的方式进行配对选取同期正常13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妊娠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之间年龄是否≥35岁、是否有人工流产史、是否有自然流产史、是否产前检查、是否孕早期行房、是否伴有孕早期发热或感冒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78)、人工流产史(OR=1.447)、自然流产史(OR=1.876)、产前检查(OR=1.310)、孕早期发热或感冒(OR=1.157)为妊娠期妇女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论:孕早期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超过35岁、既往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史、未产前检查、孕期感冒或发热,应针对相关因素对妊娠期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孕期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李学庆  唐怀青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871-2874
目的了解石化企业育龄女工自然流产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由经培训的调查员选取南京市某大型石化生产企业3年期间发生的156例自然流产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对照组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选择,按年龄进行1∶1配对。对照组与病例组填写相同的调查表。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人均收入、月经是否规律、家中是否养动物、劳动强度、接触苯及其同系物、接触重金属、该工种的工龄、接触噪声、接触振动等因素与石化女工自然流产有显著关联,其中家庭月人均收入是保护因素,而月经是否规律、家中是否养动物、劳动强度、接触苯及其同系物、接触重金属、该工种的工龄、接触噪声、接触振动则是石化女工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865,4.603,1.643,11.445,4.114,4.740,3.936,2.765)。结论该项研究发现了多种与自然流产有关的个人因素及职业因素。为此,石化企业女工必须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妊娠期应调离接触有害职业因素的工作岗位,加强孕期保健,以利于维护生殖健康,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产科记录资料进行职业有害因素对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实用价值。方法 设计专用调查表对北京市8所医院产科病房住院分娩的12224名初产妇进行个案调查。根据产科记录及于产妇出院前由医护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本次妊娠时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分娩并发症;以及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情况等资料。从中抽取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产例(接触组)以及孕期未接触任何职业有害因素的产例(对照组)分别组成队列,分析不良妊娠经过和结局与孕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有无关联。对潜在的混杂因素(年龄、孕期吸烟或饮酒、自然流产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孕期职业接触噪声者1272例,孕期职业接触全身振动者599例,孕期职业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者1006例,对照组9260例。接噪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0.2%、4.9%、3.8%、2.5%、4.7%)增高,与对照组(分别为8.1%、3.4%、2.6%、1.5%、3.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接振组妊高征、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1.9%、5.8%、4.0%、2.5%、7.2%)增高,接毒组妊高征、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分别为10.6%、4.8%、6.4%)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医院产科记录资料结合出院前随访产妇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职业有害因素对妊娠经过和结局影响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为发现职业有害因素是否有导致不良妊娠经过和结局发生的危险提供线索,并具有资料来源可靠,信息偏倚少,易于获得较多信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风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逐户入户对8765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663份。结果:围孕期育龄妇女暴露风险因素比例最多的是非计划怀孕、被动吸烟、偏食,分别占44.8%、44.5%、41.0%。30.8%的妇女居住的室内进行过新装修或购置了新家具。近1/4的妇女长时间看电视/熬夜、接触电离辐射、接触猫狗。有一部分妇女仍然素食、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肉类食物、喝咖啡/浓茶、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暴露于对怀孕有不良影响的风险因素比例较高,应加强孕前-围孕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促使育龄人群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减少影响妊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分析,寻找可能影响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河南省部分地区的出生缺陷儿为病例组,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3比例匹配对照组。设计统一的表格由各监测医院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填写,采用Logistic分析进行出生缺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孕前检查、服用叶酸、孕检为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早孕期感冒、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婚检及孕检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不良孕产史、围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为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提倡婚检、孕检及服用叶酸,围孕期减少有害物质接触,减少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探讨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情况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妊娠良好组135例,妊娠不良组6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以及既往自然流产史、早期阴道流血、阴道大量流血、阴道炎、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子宫畸形、子宫肌瘤、黄体功能不全、宫内大血肿及孕期甲状腺功能低下情况不同的研究对象妊娠结局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既往有自然流产史、阴道大量流血、阴道炎、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子宫畸形、子宫肌瘤、黄体功能不全及宫内大血肿均是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影响先兆流产患者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对合并危险因素的先兆流产患者需采取一定的相关预防手段,以降低妊娠失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心理压力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孕期保健的388例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早孕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量表得分差异,分析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14份,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回收率98.83%,观察组孕妇的压力源量表总分及各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担心子代健康、孕次、孕期症状、工作压力、低孕周是造成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高心理压力水平是引起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担心子代健康和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行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分析危险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59例为病例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5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年龄、自然流产史、生育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补充叶酸情况、其他妊娠合并症及规律孕期检查情况)和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差异,分析以上各指标是否为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自然流产史(38例、22例)、生育史(34例、20例)及其他妊娠合并症(31例、17例)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59、4.372及4.809,均P0.05);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补充叶酸情况及规律孕期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研究对象PLT、MPV、PDW、P-LCR、PT、APTT、TT及Fbg水平[病例组(10.65±3.10)10~9个/L、(14.18±4.21)fl、(18.39±3.74)%、(0.67±0.15)%、(10.23±0.81)s、(33.95±5.83)s、(21.36±2.80)s及(4.82±1.54)g/L,对照组(68.76±15.82)10~9个/L、(8.53±2.40)fl、(13.95±3.16)%、(0.46±0.09)%、(12.37±0.92)s、(38.19±6.27)s、(17.59±1.94)s及(3.04±0.95)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83、14.701、11.435、15.138、22.014、6.245、13.955及12.40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史、PLT、MPV、PDW、P-LCR、APTT、TT及Fbg是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与自然流产史、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针对发病危险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并加强围生期监护,以获取良好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地区儿童脑瘫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因素与农村地区儿童脑瘫的关系,分析妊娠不同阶段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97人,对照285人。χ~2检验作分析脑瘫的危险因素,根据妊娠不同阶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最后把各个阶段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孕前危险因素为怀脑瘫儿童时母亲年龄30岁以上、有自然流产史,OR分别为2.99(95%CI 1.24~7.25)和3.66(1.74~7.70),母亲有自然流产史与月经周期长相关联。孕期后3个月不明原因瘙痒、服用中草药史亦与脑瘫有统计关联,但未进入最终Logistic回归模型。产程24h以上、在家分娩、新生儿黄疸2周以上等围产期因素为脑瘫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6.27(95%CI 2.61~15.09)、1.89(95%CI 1.12~3.18)、4.52(95%CI 2.00~10.22)。新生儿哭声迟与产程长相关。结论 某些母亲因素可能增加了孕期胎儿神经发育的易损性,产程长及新生儿黄疸时间长等围产期因素仍为农村地区儿童脑瘫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