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中国校医》2014,(12):925-926
目的观察比较2型糖尿病使用诺和灵30R治疗者改用诺和锐30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接受诺和灵30R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比较转换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改用诺和锐30治疗12周后,患者FBG、2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亦较前降低(P〈0.05),BMI较转换前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诺和灵30R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使用量的同时,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16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质指数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体质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格列美脲治疗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敏 《中国校医》2014,(10):759-760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2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锐30每日2次或3次皮下注射,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低血糖发生4次,无严重低血糖,1例患者出现皮疹、瘙痒不良反应。结论诺和锐30对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儿及T1DM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探讨血清visfatin与T1DM及酮症酸中毒患儿的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于广元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儿82例,正常对照组31例,1型糖尿病患儿分为初诊T1DM组(T1DM I组) 61例,T1DM合并酮症酸中毒组(T1DM Ⅱ组) 21 例。比较三组血清visfatin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并进行T1DM I组和T1DM Ⅱ组的血清visfatin与其他监测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血清visfatin与其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儿童T1DM I组血清visfati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1DM Ⅱ组血清visfatin水平较T1DM I组明显降低(P<0.01)。2)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在T1DM I组和T1DM Ⅱ组中血清visfatin均与BMI、WHR、HDL-C、Fins、Homa-β呈正相关,均与TC、TG、LDL-C、FFA、FPG、HbAlc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1DM I组和 T1DM Ⅱ组的WHR、FFA、FPG、Homa-β进入回归方程,WHR、FFA、FPG、Homa-β是影响血清visfat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型糖尿病及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清visfatin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可能与内脏脂肪含量减少,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加用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以及BMI(体重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联合应用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可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而同时,降低体重指数,加快其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了解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2011年10月1日前随访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18人,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将被调查者分为血糖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5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7.46%,各项指标检测的平均值均超过ADA推荐的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史长,腰臀比异常,超重或肥胖等因素为血糖控制不佳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血糖控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连续治疗观察12周,每周根据血糖调整剂量,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脂中甘油三脂(TG)在治疗前后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压、体重指数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的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微小RNA-155(mir-155)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PCO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55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IGFBP-3水平。Pearson法分析治疗后mir-155与IGFBP-3及与各代谢指标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FPG、糖化血红蛋白、FIns、LH、睾酮、mir-155及HOMA-IR、BMI均降低,IGFBP-3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mir-155与HOMA-IR、BMI、糖化血红蛋白、FIns、FPG呈正相关,IGFBP-3与HOMA-IR、BMI、糖化血红蛋白、FIns、FPG呈负相关,血清mir-155与IGFBP-3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贝那鲁肽治疗肥胖型PCOS合并糖尿病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下降、IGFBP-3水平上升,mir-155、IGFBP-3可能成为肥胖型PCOS合并糖尿病靶向治疗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诺和锐30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高于15mmol/L。餐后2h血糖高于20mmol/L。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等。结果治疗半年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为明显下降,达到理想水平。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20例,根据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情况分为疼痛组和非疼痛组。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尿酸、血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水平;通过心脏彩超、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彩超、眼底检查判断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和外周动脉疾病;统计学分析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将发生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195例(46.43%)纳入疼痛组,将未发生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225例(53.57%)纳入非疼痛组。疼痛组患者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LDL-C水平以及合并视网膜病变、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疼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合并视网膜病变、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果 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率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应针对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合并视网膜病变及外周动脉疾病采取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洪雪梅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853-854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锐30;B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2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短,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平稳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更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四川南充地区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南充地区192例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研究组)和224例单纯2型糖尿病(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肾脏病的患者共353例,发病率为13.46%。糖尿病肾脏病组的吸烟饮酒比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脏病组病程长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BMI、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是病程、吸烟、肥胖、血糖控制差、总胆固醇、血尿酸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检测和控制危险因素能够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P选择素(sP-selecti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初诊断的T2DM患者60例(A组)、具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T2DM患者60例(B组)和健康体检人员60例(C组);检测各组血清sP-selectin、GLP-1、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血清sP-selectin、GLP-1与HOMA-IR、ISI的相关性。结果 B组的血清sP-selectin显著高于A组和C组(P 0.05),血清GLP-1显著低于A组和C组(P 0.05);A组的血清sP-selectin显著高于C组(P 0.05),血清GLP-1显著低于C组(P 0.05);A组的HOMA-IR、HbA1c、FINS、FPG均显著高于C组(P 0.05),ISI低于C组(P 0.05);初诊断T2DM患者的血清sPselectin与HOMA-IR呈正相关(P 0.05)、与ISI呈负相关(P 0.05);血清GLP-1与HOMA-IR呈负相关(P 0.05)、与ISI呈正相关(P 0.05)。初诊断T2DM患者的血清sP-selectin、腰围(WC)、病程、BMI升高及GLP-1降低将会增大患者HOMA-IR升高的风险(P 0.05);血清sP-selectin、WC、病程升高及GLP-1降低会增大患者ISI降低的风险。结论血清sP-selectin、GLP-1水平变化参与了初诊断T2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及合并数目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情况。 方法 2017年12月,随机选取上海金山工业区社区在管糖尿病患者500人,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及采集患者生物样本获取基本信息及生化指标,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情况。 结果 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比例41.10%,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比较,血脂絮乱+超重或肥胖的组合与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的组合相比,在血脂四项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分数间比较,单纯糖尿病和合并1个组分组与合并2个及3个组分组相比,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质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总的血脂四项上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控制率明显优于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更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良及血脂异常,且随着组分增加影响越大,因而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控制措施应该更加的科学、合理,关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结构和心功能等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合并AC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西格列汀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西格列汀组使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合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48周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钠脲肽水平变化情况,通过心脏彩超测量舒张期末左室内径、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及射血分数。记录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频率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再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例数。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可以降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B型钠脲肽,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及B型钠脲肽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明显降低,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治疗后西格列汀组与对照组比较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明显下降,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合并ACS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降低体重,不增加低血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应用可改善心室结构,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锐30;B组30例,皮下注射诺和灵30R.观察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降低血糖,2组间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短,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够平稳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更为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影响。方法30名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15mg/d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清髓过氧化物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吡格列酮干预后的空腹血糖、血清髓过氧化物酶、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有下降趋势(P=0.07),血脂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提示其可用于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90例伴有视网膜病变为观察组,90例不伴有视网膜病变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因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方面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α、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均是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对于存在有高危因素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给予定期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纳入南京市化工园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 3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平均值、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高(12年)、甘油三酯达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较好,OR(95%CI)分别为1.71(1.01,2.91)和1.57(1.13,2.17)、1.69(1.14,2.50);间断服药、血压水平偏高及病程长(≥10年)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差,OR(95%CI)分别为0.33(0.14,0.79)、0.63(0.41,0.95)和0.61(0.44,0.83)。结论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从而更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西布曲明对女性超重患者的体重、血清TNF-α、sTNF-αRⅡ及其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指数>23 kg/m^2无药物及相关疾病的80例女性受试者,年龄35~55岁,分为西布曲明干预组和运动饮食干预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13周,观察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腰围、臀围、空腹、餐后2 h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Ⅱ指标的水平.应用稳态模形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 基线相关性分析显示,Homa IR与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OGTT-2 h血糖、胰岛素以及血清sTNF-αRⅡ呈正相关(r=0.86,0.65,0.67,0.36,0.76,0.56,P<0.05);与血清TNF-α水平无关(P>0.05);各组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及胰岛素、OGTT-2 h血糖、Homa IR指数及STNF-αRⅡ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无明显变化(P>0.05).西布曲明组治疗后Homa IR和sTNF-αRⅡ分别为(0.79±0.40)ng/ml和(4.57±2.51)ng/ml,较对照组Homa IR(0.98±0.35)和sTNF-αRⅡ(4.78±2.97)ng/ml下降更为明显,但校正BMI和腰臀比后,两组之间Homa IR和sTNF-αR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轻体重可以通过降低血清sTNF-αRⅡ的水平,改善超重及肥胖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西布曲明降低血清sTNF-αR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依赖于其减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