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风险因素评估并分析风险因素干预效果。方法从金华市9个社区50~70周岁人群中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 8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 430例,两组均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风险评估,并依评估结果作病情监测和生活方式干预指导,1年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人群基线调查血压等基本条件相似(P0.05)。通过实施1年风险评估和连续性干预措施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3.07%和67.18%,危险因素聚集率分别为78.15%和71.06%,靶器官早期受损率分别为15.23%和19.77%;干预1年后,血压控制率与危险因素聚集率在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及早实施风险管理与干预措施,是控制高血压发病和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强化干预是否可以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和心脑血管事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的121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强化干预组和对照组.强化干预组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化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人员维持志愿就诊和志愿服药的正常医疗状态,随访43.5个月,记录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1)两组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2)两组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1.47、7.58和5.23、5.28 mmHg,而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干预后分别降低16.78、10.38和9.6、6.02 mmHg(P<0.01).(3)本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事件发生率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明显高于非高血压和血糖正常者(P<0.01),其中对照组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干预组(P<0.01).(4)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者事件发生率为8.4%,明显高于高血压伴血糖正常者(P<0.01).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干预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较对照组降低3.83倍.结论 综合强化干预可明显降低社区高血压伴糖代谢异常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职业场所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职业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类试验的研究方法,在全国不同省份选取61个工作场所,在兼顾工作场所类型和规模的前提下,在不同省份分别选取2~4个经济水平及医疗条件相似的职业场所,选取其中1~3个作为干预组场所,另1家为对照组场所。最终纳入44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干预组场所中共347例为干预组,对照组场所中96例为对照组。医生经培训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每月1次定期随访,记录血压、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变化及治疗情况;对照组无特殊干预,仅收集基线和24个月的相关信息。比较2组患者血压值、血压控制率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经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后,干预组的高血压控制率从24.2%上升到了63.7%(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管理前平均下降10.2(11.9~8.4)mmHg(1 mmHg=0.133 kPa)和7.7(8.8~6.6)mmHg,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糖也有小幅度下降(P<0.001)。血压控制率干预组(63.7%)高于对照组(46.9%)(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管理前平均下降5.6(8.9~2.2)mmHg和4.5(6.6~2.4)mmHg(P<0.05)。结论基于职业场所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整体血压水平,提高了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社区内存在高血压风险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对其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宝安区松岗街道松岗社区100例有高血压潜在危险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不实施综合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社区综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血压均处于偏高状态,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综合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研究对象血压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之下,观察组中处于高危高血压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区存在高血压潜在危险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白领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点,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式及评价健康教育对血压下降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白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不采用干预方案。观察两组人群一年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指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一年后干预组血压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白领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云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75-1475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改善高血压患者代谢症候群的效果.方法 入选对象是健康检查收缩压为(140-169)mmHg和舒张压为(90-99)mmHg的人群.入选对象未服降压药治疗,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研究前后血压值无明显变化,比较两组腰围值,对照组围值增长显著(P<0.05),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干预组下降(P<0.05),对照组三酰甘油的变化与重量呈正相关(P<0.01)三酰甘油的变化与腰围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 健康宣教能降低患者的腰围值和血清三酰,甘油浓度.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改善代谢症候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正常高值血压老年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社区站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高值血压老年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组给予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干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血压及体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居民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及体质指数较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正常高值血压老年人群开展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延缓或降低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方法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值,防止其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可行性.方法 将794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不服用降压药物,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血压值定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善情况有显著提高,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压值定量资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呈逐年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发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病需要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患者干预组有27例(6.8%),对照组有289例(72.8%),后者是前者的10.7倍.结论 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是预防临界高血压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导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社区登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式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血压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规律用药、合理饮食、控制情绪、定期复查等健康行为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7.50%,比对照组75.00%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中有助于显著改善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干预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干预,比较两组降压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BP和DBP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的8个维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医健康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引入“共同学习”方法,探讨其在高血压社区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在四川成都和青海西宁各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个(干预组、对照组各5个)。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0名左右,比较引入“共同学习”方法前后,居民血压控制率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变化,干预时间为一年。结果西宁市干预组与对照组结局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0.3%和34.2%,高于基线的43.6%和25.4%,干预组结局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都市武侯区干预组结局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为8.2%,高于基线5.4%,对照组结局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为2.8%,低于基线3.4%;西宁市干预组、对照组结局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分别为2.8%和1.5%,高于基线的1.6%和0.5%,两地的干预组结局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覆盖率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共同学习”方法在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第四医学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将327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第四医学模式组(干预组)和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组(对照组),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组(161例)组和对照组(166例)血压控制率、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从19.88%升高为48.45%,对照组从17.47%升高为25.9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四医学模式社区干预在血压控制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针对五保老人这一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管理的有效途径,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疾病负担。方法对重庆市永川区5家敬老院的五保对象中随机抽取10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每个组5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开展低盐低脂饮食、发放药品敦促服药、规律锻炼与健康行为等针对性高血压管理措施,观察并随访对照组与观察组人员47周,收集其一般信息及血压、服药情况、不良症状等相关信息。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均数、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五保老人这一特殊人群,通过有针对性的高血压管理能有效改善其血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五保老人低盐低脂饮食率(100%)与保持运动率(92%~100%)更高,服药依从性47周每周随访均保持在94%~97.96,高于对照组(0%)(P<0.05)。干预组老人血压控制率(96.65%)大于对照组(0%)(χ~2=87.30,P<0.05)。经过血压控制、促进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干预组不良症状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2%~36%),此外心电图异常率(32.61%)低于对照组(85.71%),肾功能异常率(2.17%)低于对照组(30.61%)。干预组老人随访期间住院率为35%,对照组老人随访期间住院率为48%,干预组五保老人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干预措施能克服五保老人这类特殊人群因收入与文化水平较低、社会人际支持体系欠缺而不能积极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规律服药的难点,可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带来的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重庆市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城市10个,农村10个,通过随机抽样选取52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配对t检验对管理前后血压改变水平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城乡分组血压管理效果的差异;X2检验分析血压控制率的改善情况,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调查对象5283例,平均年龄为(60.5±11.0)岁,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13.80,均P〈0.05)。分性别分析血压控制水平,男性与女性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管理后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t=12.58、10.66,女:t=11.60、9.10;P〈0.05)。分年龄组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各年龄组管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其中收缩压降低最为显著的为50~岁年龄组(t=15.29,P〈0.05),其次为40~岁年龄组(t=9.22,P〈0.05)。分城乡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管理前明显下降。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5.3%(X2=134.5,P〈0.05),分性别、年龄及城乡分别分析血压控制率,管理后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除60-岁及≥70岁组外(x2=2.5、1.7,P〉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有效模式。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6月在江阴市已确诊并建档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 3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90例)和对照组(682例),进行两个月的干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实验组采用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血压,社区医生根据患者血压及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间血压控制、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差异。 结果 两组入组前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分级、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自身前后相比较,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组时实验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组时实验组血压控制率(42.0%)高于对照组(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9,P=0.005),且实验组的收缩压达标率(50.1%)高于对照组(49.9%)(χ2=13.356,P<0.001);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治疗原则两项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8.8%、98.6%)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7.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活方式相比较,实验组的经常锻炼人数比例(46.8%)高于对照组(43.8%,χ2=4.493,P=0.037)。 结论 家庭远程血压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能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邹城市农村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探索农村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方法 2008年5月,选取邹城市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6个镇,随机抽取70个村,将70个村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所有3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高血压筛查,干预组筛查11235人,确诊高血压3 146人;对照组筛查9872人,确诊高血压2 723人。对干预组实施以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分级随访和规范治疗为内容的干预措施,为期3年。对照组不进行以上干预。结果 3年后,干预组、对照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0.70%、33.88%,靶器官损害或心脑肾疾病发生率分别为21.28%、30.0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85、39.50,P﹤0.05)。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分别为141.2±17.5、88.8±12.0 mmHg;对照组分别为145.7±18.3、90.5±12.7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4、9.76,P﹤0.05)。干预组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高盐饮食、大量饮酒、超重或肥胖率分别为54.5%、77.3%、38.4%、33.6%、22.4%、21.9%;对照组分别为26.2%、35.8%、12.3%、76.8%、37.0%、27.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9.0、1125.7、608.5、1279.6、862.2、30.9,P﹤0.05)。结论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对农村控制高血压是有效的,是农村地区控制高血压的较好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控制高血压的效果,为政府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6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4个为干预组,另2个为对照组。以35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排除长期外出以及由于其他原因无法配合者。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居民个人档案的建立、药物治疗及其个人行为干预、随时提供医疗服务和宣传保健知识;对照组只按初级保健工作要求随访并建立健康档案。结果干预前干预组观察人数5468人,年龄为(48.61±6.12)岁,患病人数1238人,患病率22.60%;对照组观察人数2617人,年龄为(49.92±6.93)岁,患病人数599人,患病率22.90%,两组年龄和患病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观察人数5482人,年龄为(49.73±6.51)岁,患病人数1382人,患病率25.21%;对照组观察人数2615人,年龄为(50.03±6.59)岁,患病人数780人,患病率29.82%,两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26,P<0.01),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干预后比干预前降低5.25mmHg,舒张压降低5.25mmHg,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比干预前提高19.9%,52.6%和45.5%。吸烟、饮酒、超重、高盐饮食危险因素,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P<0.01);而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甘肃省古浪县人民医院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方法,同时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综合护理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的患者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心率和血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