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6~18岁儿童眼部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为儿童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择上海市宝山区中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学生的性别、年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等资料,分析学生眼睛等效球镜、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查3 132人6 264眼,正常视力1 049人,占33.49%;近视1 748例,占55.81%;远视335例,占10.70%。等效球镜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641,P0.001),等效球镜与角膜曲率呈较弱的负相关(r=-0.132,P0.001),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410,P0.001)。结论宝山区6~18岁儿童近视比例较高,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华漕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屈光状态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学生进行散瞳复查屈光要素和问卷调查,分析其屈光状态及影响因素。【结果】男生视力好于女生,男生角膜曲率小于女生,男生眼轴长度大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视力、等效球镜度、角膜曲率逐渐下降,眼轴长度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度组间比较,视力和眼轴长度有明显差异,且屈光度与视力呈正相关性(r=0.31,P<0.001),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性(r=-0.204,P<0.001)。随着近视程度的加深,不同屈光度组间学生平均作业时间有增加趋势,而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有减少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户外活动时间长是预防近视的一个保护因素,而作业时间长是近视的一个高危因素。【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进行屈光检查,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屈光状态,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建议,对降低学生的屈光不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0例2~6岁学龄前儿童,以右眼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查右眼视力、眼底及注视性质,测量屈光状况;采用OCT检查测量黄斑体积、中心凹区最小厚度及平均厚度、9个区分别厚度及黄斑区平均厚度;并测量眼轴长度。比较各年龄段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的差异、不同屈光状态儿童眼轴长度、黄斑体积及各区厚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84.00%)。各年龄组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眼轴长度显著大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黄斑体积小于正视组和远视组(P均<0.05);正视组眼轴长度大于远视组(P<0.05)。除中心凹最小厚度及平均厚度、内环鼻侧及下方外,近视组各视网膜厚度均较正视组和远视组低(P均<0.05);其他分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斑体积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530,P<0.05),与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r=0.641,P<0.05);黄斑区平均厚度与眼轴长度无相关性(r=0.007,P>0.05),与等效球镜度亦无相关性(r=0.118,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等效球镜度及眼轴长度与年龄有关,随屈光度负增加,眼轴长度增加,黄斑体积减小,除中心凹、内环鼻侧及下方外的视网膜厚度减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环境因素与近视的关联,探讨影响不同年级学生近视患病率差异的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8年抽取苏州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456名,采用现场眼科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和散瞳睫状肌麻痹验光)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收集近视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与小学一年级学生(22.4%)相比,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初一82.0%、初二88.8%、初三88.5%)近视率更高(P<0.05)。调整性别、父母近视、课后读写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视屏时间和睡眠时间,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的近视超额患病率分别降低38.14%、38.62%和21.28%。 结论 环境因素在苏州学生的近视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近视防控过程中应增加学生户外时间,减少视屏时间。  相似文献   

5.
了解浦东新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视力情况,为完善学龄流动儿童视力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所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共2 970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对714名初查中疑似视力不良的学生开展复查,其中461名学生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散瞳验光.结果 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5%,散瞳率为64.6%,复查近视率为40.6%.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裸眼视力与球镜度数逐步降低,眼轴逐渐增加.无论是否散瞳,学生近视程度与年级增长有明显的伴随趋势.结论 外来务工子弟小学学生近视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学校需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并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眼防保健部门应加大对于散瞳验光技术的开发以及对广大学生家长的正确引导,学校动员学生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并参与儿童正确读写姿势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用眼卫生和近视戴镜状况, 分析中小学生对近视戴镜的认知及影响近视戴镜的环境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82个学校监测点中抽取9所小学和9所中学共18所学校, 每一个年级抽取1~2个班级, 共调查中小学生4 068人, 采用“中小学生视力及用眼卫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中小学生近视戴镜率为34.56%, 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小学生近视戴镜的高峰年龄在10岁, 70%以上学生戴眼镜在12岁前。中小学生读写距书本距离>30 cm只占1/5, 小学生平均每天读写时间1~2 h占20%, 五、六年级小学生有10%>3 h。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参加户外活动时间在1 h以内占78%, 30%左右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结论 预防及控制近视眼小学生是关键, 切实减轻学生的各种学习负担, 增加户外活动, 减少近距离用眼是预防及控制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户外活动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对学龄期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近视学龄期儿童,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户外活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眼生物学参数和右眼等效球镜(SE),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S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SE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SE变化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角膜曲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户外活动联合0.01%阿托品滴眼液可有效减缓学龄期儿童近视发展,控制近视度数增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戴寅妍  沈斌  蔡蔚  朱剑锋  夏庆华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82-1483,1487
目的 了解长宁区视力不良小学生屈光状态及眼球生物测量相关指标,为学龄儿童近视防治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长宁区8所小学5937名学生进行远视力检查,以任意一眼裸眼视力<5.0者为调查对象,再作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视力不良小学生屈光类型以近视为主,且呈进行性发展.不同屈光组别、不同性别之间眼轴及角膜曲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y)与眼轴长度(x1)、角膜曲率(x2)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55.622-1.334x1-0.585 x2(R=0.777).结论 眼轴长度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学龄儿童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屈光筛查对早期发现、及时防治屈光不正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小学生对视力自我认知情况及对近视知识的了解程度,为预防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及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天津市城区4所小学1~5年级共4 698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56.8%,高估自己视力水平的学生占23.4%,其视力不良率为89.0%。重度近视、年级增加、父母近视、睡眠、视屏和户外活动时间少、父母监督多的学生更易高估自己的视力水平。"认为视力可以预防","了解长时间用眼、用眼姿势错误是近视病因之一"的以视力良好学生居多。结论高估自己视力水平可能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视力水平不同的小学生对近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探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对中小学生视力发展的影响,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沈阳市苏家屯区城乡中学、小学各1所,整群抽取中学七~八年级、小学一~五年级的所有在校生为干预组(1 735人纳入研究),再选取地理位置临近、课业负担相当的城乡中学、小学各1所为对照组(1 316人纳入研究).干预组采取学习日上下午各增加1个30 min室外活动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自编的“用眼行为调查问卷”收集学生视力相关影响因素信息;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分别在研究前、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进行5 m远视力检查.结果 基线时和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4.88±0.20,4.85±0.23)和对照组(4.88±0.22,4.84±0.25)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4,1.83,P值均>0.05);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平均视力(4.85±0.24)明显优于对照组(4.8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学生视力下降速度低于对照组,学生年龄越大、父母一方或双方近视及开灯睡觉是学生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减缓中小学生视力下降速度.通过开展大课间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近视,是一项可行的、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佛山市高明区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生视力不良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佛山市高明区6所中小学校1 6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双裸眼视力检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视力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佛山市高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58%,其中女生(66.54%)高于男生(5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P0.01);不同学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1,P0.01),高中最高(74.34%),初中次之(68.04%),小学最低(47.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眼保健操频次、放学后读写时长、读写姿势被老师提醒、走路或乘车用眼习惯、日均户外活动时间、父母近视情况、日均睡眠时间这7个维度的视力不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读写姿势从不或偶尔被老师提醒、父母亲至少一方近视、日均睡眠时间8 h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放学后读写时长1 h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佛山市高明区中小学生视力健康问题突出,应及时在学校、家庭和学生中开展干预行动,从而有效改善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2.
了解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与视力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视力不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虹口区6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共1 618名,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儿童眼保健相关行为评定量表(家长卷)”的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行为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29,5.486,P值均<0.05);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在双休日视屏时间,平均每日屈光时间、读写时间及视屏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37,3.084,2.970,2.651,P值均<0.05),视力等级越差,视近时间越短;视力正常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高于视力不良学生,但不同视力等级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睡眠时间上,各视力等级学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行为干预,可以以眼放松行为、用眼距离为重点,应首先注重增加间歇休息习惯养成教育,注意改善学生用眼行为,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重庆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基础信息及生活中环境危险因素影响下的近视构成比及近视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4 995名学生,近视率为50.81%。女生、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时间/看电视时间/玩手机及电脑时间2 h、写作业趴着、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走路时经常看书或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不好或一般、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学生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家中照明及采光、未每个月定期做视力检查的学生近视率高于同组中其他学生(均P0.05)。高中生、父母一方近视、每天在家学习或看电视玩手机电脑120 min、趴着写作业、看书时眼睛离书本距离20 cm、经常走路时看书或玩手机、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户外活动时间1 h、父母未每天督促注意用眼、父母未注意过家中照明及采光及未每个月定期视力检查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与每天接触手机或电脑时间过长、写作业姿势不端正、看书距离过近、不做眼保健操、睡眠质量不好、户外活动时间短、父母未督促注意用眼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对儿童近视的影响,为儿童眼保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1 114例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为近视组,另选同时期进行眼科检查的1 00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对照组,均进行视力与屈光度检查,通过自制儿童生活习惯问卷调查表、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问卷调查表调查分析所有儿童的生活习惯特征及家属双眼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1 114例近视眼儿童中,低度近视占55.03%、中度近视占26.03%、高度近视占18.94%。不同性别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近视眼儿童近视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儿童比较,近视组儿童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校内作业时间、校外作业时间、每日看电视时间明显延长,课外学习项目种类明显增多,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种类明显减少,眼睛疲劳更频繁,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按时睡觉百分比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组儿童家属对于眼保健操方法、眼部按摩方法、正确读写姿势、合理的睡眠时间、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控制电视或手机使用时间、用眼卫生、饮食营养、家庭环境等双眼保健知识知晓良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2岁以下近视眼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明显加重,且儿童长期用眼、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家属双眼保健认知水平低均与儿童近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弱视学龄儿童知觉眼位、注视稳定性及眼轴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45例早产弱视学龄儿童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视力检查的45例足月学龄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学龄儿童均给予常规眼部检查、知觉眼位、注视稳定性及眼轴发育检查。结果观察组患儿大、小视标像素水平及垂直偏移像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患儿的注视稳定性对齐差值为(16. 89±6. 54)像素,高于对照组患儿的(3. 21±1. 56)像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 649,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腔深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足月学龄儿童相比,早产弱视学龄儿童知觉眼位、注视稳定性及眼轴发育情况较差,需及时给予干预,从而改善弱视及视觉功能障碍等对学龄儿童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了解目前新疆和田农村地区维吾尔族学生的屈光状态与眼部生物学参数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现况,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屈光状态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横断面调查。于2019年1—9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最终选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农村地区15所学校的2 217名3~14岁的学生进行相关眼部检查,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屈光状态和散光患病率,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田农村地区维吾尔族学生等效球镜度(SE)与其他眼部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和田农村地区维吾尔族3~14岁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14.3%(316/2 217),其中低度近视患病率为12.9%(286/2 217)、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0%(22/2 217)、高度近视患病率为0.4%(8/2 217);散光患病率为35.7%(791/2 217)。2 217名学生平均等效球镜度、柱镜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玻璃体长度分别为(-0.03±0.93) D、(-0.32±0.46) D、(22.73±0.76)mm、(3.40±0.33) mm、...  相似文献   

17.
葛丽花  李延江 《中国校医》2019,33(4):309-310
目的 研究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近视控制的疗效。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2日—2017年8月22日于某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6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和观察组(佩戴角膜塑形镜)各48例。将2组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比对。 结果 观察组近视患者治疗后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比对照组小(P<0.05)。 结论 佩戴角膜塑形镜可对近视加深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停戴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7日—2019年12月27日曾经配戴过角膜塑形镜后停戴的19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依照受试者具体近视度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近视度数-4.00D,研究组近视度数≥-4.00D。按照停戴时长,对照组又分为对照1组47例和对照2组54例,研究组又分为研究1组51例和研究2组46例。对照1组以及研究组1组停戴时间≤3个月;对照2组以及研究组2组停戴时间3个月。分析4组角膜塑形镜停戴后屈光状态和角膜形态的变化。结果停戴角膜塑形镜后,4组受试者球镜度数和配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的柱镜度数年增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研究组1组的角膜陡峭K值、平K值和平均K值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停止配戴,眼轴结果:低度组眼轴正常率比高度组要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存在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患者角膜的中央厚度水平、形态基本可恢复到既往状态,停戴后患者的近视眼度数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分析青少年眼球虹膜颜色和近视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关联,为研究近视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墨江市10所中学2 346名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隙灯拍摄眼前段虹膜照片,并根据虹膜颜色的分级系统(高级别表示深颜色)进行分级.专业验光师在研究对象睫状肌麻痹后采用自动验光仪测量屈光度,采用IOL Master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在内的眼部生物特征参数.结果 693名学生(29.5%)被发现患有近视,女生的近视患病率(36.8%,95% CI=34.0%~ 39.6%)高于男生(22.8%,95%CI=20.4%~25.1%)(x2=55.57,P<0.01).在矫正性别、身高、父母近视史、使用计算机时间、看电视时间、户外活动时间、课后读写时间等因素后,虹膜颜色较深的学生有更高的近视率以及更长的眼轴长度,所有回归分析模型都观察到了剂量效应依赖关系(P值均<0.05).结论 较深的虹膜颜色可能是青少年近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06例(212眼)近视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53例(106眼)患者给予角膜塑形镜佩戴治疗,另外一组53例(106眼)给予框架眼镜控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屈光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框架眼镜控制,佩戴镜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采用角膜塑形镜患者在佩戴前后数据比较不具有可比性,P<0.05。而将两组控制后数据对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指标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裸眼视力、眼轴长度、等效球镜等指标上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控制青少年的近视发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