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鲤鱼赤小豆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W/star大鼠50只,经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综合征模型,终点法检测实验大鼠阿霉素注射前1W、注射后每3d的12h尿蛋白排泄量,和治疗3W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鲤鱼赤小豆汤组12h尿蛋白排泄量从第9天开始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畀(P〈O.05),鲤鱼赤小豆汤高剂量组显著优于福辛普利组(P〈O.05)。结论鲤鱼赤小豆汤高剂量组可以降低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尿蛋白排泄量。提高其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血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儿童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各50例进行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铅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检查,分析微量元素与24h尿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PNS)组与正常儿童血微量元素锌、钙、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NS组血矿物质钙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相平行,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24h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铁与总蛋白,白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较正常儿童含量低,肾病综合征患儿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与钙、镁降低密切相关,锌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是血锌降低的主要原因,提示肾病综合征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锌、铁、钙;适当补充锌、铁、钙剂对疾病的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儿童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各50例进行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铅测定,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和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检查,分析微量元素与24h尿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病综合征(PNS)组与正常儿童血微量元素锌、钙、铁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铅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NS组血矿物质钙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相平行,呈显著正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显著负相关;与24h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铁与总蛋白,白蛋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微量元素及矿物质锌、钙、铁较正常儿童含量低,肾病综合征患儿24h尿蛋白排泄量的增加与钙、镁降低密切相关,锌结合蛋白从尿中丢失是血锌降低的主要原因,提示肾病综合征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锌、铁、钙;适当补充锌、铁、钙剂对疾病的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复方肾炎片联合强的松对阿霉素肾病幼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4周龄雄性大鼠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复方肾炎片组(C组)、强的松组(D组)和联合用药组(E组),每组8只,另取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A组).于造模前1天、造模后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共5个时间点检测大鼠24h尿蛋白,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白蛋白、血脂及肾功并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 ①A组大鼠5个时间点尿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F=5.03,P>0.05);B组、C组、D组、E组大鼠2周末、4周末、8周末及12周末尿蛋白较各自0周末均有显著变化(F值分别为23.59、18.17、14.53、19.61,均P<0.05).B、C、D、E组8周末及12周末尿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F罔末=15.66,F12周末=25.43;均P<0.05),其中B组平均尿蛋白水平最高,8周末为(170.80±38.56)mg/24h,12周末为(141.29±36.55)mg/24h;E组最低,8周末为(37.59±15.36) mg/24h,12周末为(12.40±4.10) mg/24h.②12周末5组间的白蛋白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白蛋白=27.13、F总胆固醇=19.80、F油三酯=19.05,均P<0.05),但其中E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A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组间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F尿素氮=10.75、F肌酐=9.43、均P>0.05).③E组相较B、C、D组有较轻病理损害,肾间质无增生,肾小管未见蛋白管型.结论 复方肾炎片联合强的松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及血脂水平,维持血清白蛋白水平,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次和死量X线照射(XI)对大鼠阿霉肾病(AIN)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XI、阿霉素和XI/ADR组,检测各组大鼠0 ̄4周时尿蛋白排泄量(UPE)、尿丙二醛排泄量(MDA)和4周时血浆生化指标。结果 ADR组大鼠呈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表现,XI/ADR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UPE减少,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回升,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明显降低;同时,ADR组动物尿MDA排泄量显  相似文献   

6.
杏丁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对3组SD系雌性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霉素、阿霉素 杏丁注射液尾静脉注射处理,分时段检测3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对比测量血清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肌酐,镜下观察实验大鼠肾脏组织,比较肾小球硬化率及系膜增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第8周时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含量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高,该三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总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显示,对照组肾小球硬化率(36±7)%、肾小球系膜增生率(42±11)%,均高于实验组的(12±5)%和(17±8)%(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能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含量,能抑制病变肾组织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球系膜增生,对肾脏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eph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缬沙坦对其影响。 【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 ADR)0.007 mg/g,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注射ADR 1周后尿蛋白定量>100 mg/24 h即算建模成功,共有20只大鼠建模成功,随机又分为肾病模型组和缬沙坦干预组,每组10只。缬沙坦干预组给予缬沙坦0.02 mg/(g·d)灌胃,1次/d,共4周。对照组和肾病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ephrin、VEGF的表达,并分析数据相关性。 【结果】 1)肾病模型组及缬沙坦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缬沙坦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低于肾病模型组(P<0.05)。肾病模型组及缬沙坦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但缬沙坦干预组nephrin表达高于肾病模型组(P<0.05);2)nephrin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关系;VEGF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1)Nephrin及VEGF在阿霉素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缬沙坦可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ephrin的表达及减少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膜性肾病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清白蛋白水平、24h尿蛋白定量水平、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采用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都升高,24h尿蛋白定量都减少,但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对降低膜性肾病静脉血栓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伴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价值。方法46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常规剂量泼尼松口服,治疗组接受一般治疗+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小剂量泼尼松口服维持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7.1%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eGFR均有改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血清白蛋白上升更显著(P<0.05),而eGFR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冲击加小剂量泼尼松口服是治疗伴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伟  刘丽秋 《中国保健》2007,15(19):15-16
目的测定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白蛋白、血脂及24h尿蛋白的关系.方法肾病综合征患者25例(A组),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B组),正常对照组20例(C组),用ELISA方法测定脂联素,同时测定肾功、白蛋白、血脂、尿蛋白.结果①A和B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其中B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A组,且在A组治疗后,血脂联素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脂联素水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与尿蛋白、血清胆固醇呈正相关.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并与尿蛋白呈正相关,高浓度的血清脂联素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保护意义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配合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研究组给予缬沙坦配合前列地尔.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的程度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缬沙坦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有利于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葛根素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苷,内生肌苷清除率、24 h尿蛋白排泄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CD54基因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有损害;葛根素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苷、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苷清除率,细胞间黏附分子mRNA表达显著下调。结论葛根素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探讨CRP的检测在预防和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大量尿蛋白组24例和终末期肾衰组2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各组CRP,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CR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蛋白排泄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病程(r=0.606,P〈0.01)、UAER(r=0.671,P〈0.01)、甘油三酯(TG)(r=0.405,P〈0.05)、肌酐(Cr)(r=0.324,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UCr)与尿蛋白程度的相关性,为DN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目前糖尿病合并DN公认的诊断指标,收集处于Ⅰ期正常白蛋白尿期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30 mg/24 h]、Ⅱ期微量白蛋白尿期(30 mg/24 h≤UAE<300 mg/24 h)和Ⅲ期大量白蛋白尿期(UAE>300 mg/24 h)的糖尿病患者各52例(A组),35例(B组)和21例(C组),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研究对象血清CysC、β2-MG水平和UmAlb/UCr.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组血清CysC、β2-MG水平升高,B、C组各检测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组间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发展,血清CysC、β2-MG水平和UmAIb/UCr均上升.血清CysC、β2-MG和UmAlb/UCr与UAE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0.536和0.85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和UmAlb/UCr与蛋白尿分期密切相关,随着尿蛋白程度的发展,血清CysC、β2-MG水平和UmAlb/UCr均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阿霉素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及苯那普利组,采用左侧肾脏切除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在阿霉素注射前(0周末),用药2周末、4周末、6周末24h尿蛋白量;观察用药6周末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及光镜下肾脏的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量[(30.07±2.12) mg/24 h、(201.83 ±8.63) mg/24 h、(470.70 ±58.79) mg/24 h](用药2周末、4周末、6周末)、血尿素氮[ (20.20 ±2.65) mmol/L]、肌酐[(86.79 ±2.20) μmol/L]水平、肾小管间质的损伤PAS评分(4.38 ±0.26)及ET-1表达(126.92 ±3.63)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6.75±2.07) mg/24 h、(8.28±0.71 )mg/24 h、(25.37±4.30) mg/24 h、(8.93±1.05) mmol/L、(49.00±5.34) μmol/L、1.06±0.19、32.09±3.71;P<0.01];川芎嗪组24h尿蛋白量[(176.93±9.20)mg/24 h、(270.45 ±60.21)mg/24 h](4周末、6周末)、血尿素氮[(13.75 ±2.60) mmol/L]、肌酐[ (62.49 ±3.29)μmol/L]水平、肾间质小管的损伤PAS评分(2.78±0.10)及ET-1表达(57.44±4.98)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川芎嗪对肾间质小管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ET-1的生成有关,从而减轻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基胍、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氨基胍治疗组、维生素C治疗组、维生素C和氨基胍联合治疗组。治疗16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①造模组大鼠均出现肾脏功能损害;②氨基胍、维生素C对血糖无影响,但能改善基本状况,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③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结论氨基胍、维生素C无降糖作用,但具有确切的肾脏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