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承担着转运救治和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任务。作者以南京市急救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实现相关人员无漏防、院前院内零交叉感染和城市日常急救需求得到正常满足的应急管理实践为例,总结出紧扣“防”“转”“救”建立平战结合、科学指挥和精准落实三种工作机制的应急管理经验。同时,针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探讨从完善法治保障、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转运救治和优化资源保障四方面来全面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能力的现况调查,分析在突发事件中区县卫生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运用已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应急处置人员调查问卷及能力测试卷,以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个案进行应急能力现况评价。结果某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处置评价指标的总得分为80.2分,能力评价为良好。一级指标中过程的得分率最高为82.11%,结果次之为81.29%,结构的得分率最低为76.77%。二级指标中的经费保障、设置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数量种类、人员业务技能水平、职能行使以及制度建设的得分率相对较低。结论某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应急能力基本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但在人员能力和仪器设备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3.
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即120急救系统)是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市民的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举行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的医疗保障以及高级干部的医疗保健任务等,为市民的健康和城市安全提供基础保障.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上海已形成了由专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市、区(县)急救中心共11家医疗机构组成的、日趋完善的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120急救指挥中心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平台,是加强院前急救医疗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降低社会残障人员比例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县级120急救指挥中心具有指挥、调度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急救资源,统一受理"120"医疗紧急呼救信息、开展伤病员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承担节日、重大活动医疗救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职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研究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机制、医疗后送力量配备、医疗后送阶梯转运时间、运力储备及使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数据,比较救援成效。分析我国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作业施工应急医疗保障体制经历了3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分别对应3种不同模式。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联合协调指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级救治阶梯运力不够;二级阶梯急救快速扩增能力不足;三级阶梯距离太远;各阶梯间存在缺乏配套的直升机转运与固定翼飞机转运等问题。提出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应急医疗问题复杂,其内在的救援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要构建更加有弹性的医疗后送阶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做好中高级干部长途见习活动医疗保障的做法与体会,为类似重大活动医疗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高级干部长途见习活动医疗保障特点及做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结出中高级干部长途见习活动医疗保障的做法:(1)精心准备,建立各种医疗保障预案;(2)随队保障,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处置;(3)预防为主,严防传染病发生。取得的体会:(1)提高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科学地制订各种保障预案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基础;(2)开展对外医疗合作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必要补充;(3)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是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关键。结论总结出的中高级干部长途见习活动医疗保障的做法和体会对类似活动的医疗保障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急诊需求逐年上升和急救条件不断完善,许多病人却因无法支付急救医疗经费而得不到治疗,急救医疗保障体系亟待建立.为完善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急救医疗保障体系,本文在借鉴相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急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挑战,提出建设急救医疗保障体系"两步走":首先将急救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全民医疗保障的整体制度,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其次建立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本分摊为主要筹资渠道的"急救医疗保障基金",以预付形式拨付给承担急救服务的单位,从而保障病人有急救需求时能够得到及时诊治,并从经济上减轻医院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区2015年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案例,为预防控制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所致的突发性社会负性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工作的现场记录和统计报表进行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收治入院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38例应急医疗处置中,91.32%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事件;上海户籍患者占58.45%;男性占57.31%;以36~59岁年龄段居多。184名紧急住院患者中,上海户籍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占首位,非沪籍患者则以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为主。88.59%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00元/例。结论应急医疗处置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事件为主。做好社区应急医疗处置工作,能有效控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为解决身份不明和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急救保障问题,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建立起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该制度着眼于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障,规定救助对象是在中国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对紧急救治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管理中的应急指挥与沟通、预案建设、预警监测、应急处置、演习演练和应急培训等维度开展调研和分析,以期梳理和展示上海市某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区域特征。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上海市某区辖区内全部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设计访谈提纲《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评价访谈提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版)》开展访谈和调研,包含应急体制设置、应急指挥与管理、预案管理、能力建设、健康宣教、实践工作等部分共计23个问题,涉及对象主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并在调研过程中针对关键问题开展访谈。结果 在资源储备方面,研究对象所设立应急队伍实有成员数量充足(平均82人)主要为急救医护、应急值班和现场流调采样人员,资金上实际投入应急工作经费差异较大(3.7万~100.8万,平均20.9万),应急物资储备总价值平均3.6万元,并且普遍在2020年得到了增长。在应急管理方面,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应急领导小组、值班制度并编制了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方案,对聚集性疫情信息开展了监测,6家中心建立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和机制。在培训演练方面,研究对象全部每年参加1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化学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管理系统",为提高医疗应急救援能力提供保障。方法在收集、整理和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信息库和相应的医疗应急救援资源库的基础上,建立医疗应急管理系统子系统。结果研制开发了"化学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管理系统",内容包括本地区危险化学品急诊救治方案数据库、医疗救援组人员信息数据库、特效解毒药和抢救药品数据库、医疗器械器材库、本地区化工企业数据库、参考文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和化学品论坛等;并建立了相应的医院应急救援预案资源。医疗应急管理系统还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无缝链接。结论该系统操作简便、内容全面,有利于指导化学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应急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了融指挥协调、预测预警、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功能为一体的突发公共事件急救医疗指挥体系,圆满完成了上海世博会我省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各项任务,为创造"平安世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突发灾害性事件抢救过程中医疗设备器材的使用及供应保障。方法:器材科在组织抢救过程中启动紧急状态下的工作模式,完善急救器材供应系统。结果:通过启动紧急状态下急救供应系统的应急模式,实现了对医疗设备器材统一调配、有序发放。结论:突发灾害性事件情况紧急、伤员集中、伤情复杂。使用医疗设备、器材集中保障供应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调集临床所需设备、器材,保证现场应急救治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认真分析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紧急医疗救援的实施过程,总结灾区医疗救援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开展类似的紧急救援提供借鉴。方法系统回顾紧急医疗救援的概况并开展质量讲评,总结出相应的经验和体会。结果针对事故实情应做到:(1)迅速启动实发事件应急预案;(2)迅速完成人员、物质、设备资源配置;(3)急救物资的供应及精湛的医疗技术,确保救援工作有效开展;(4)维护抢救现场秩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5)狠抓灾后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针对存在的救治环境忙乱,处理化学毒物药品、物资数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制订详细的《突发事件抢救工作流程》,每年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习,对战备物资建立"三专"管理制度,制订《应急医疗急救药品、器材保障预案》等改进措施。结论紧急医疗救援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对保障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是“120”。北京急救服务“120”是由北京急救中心统一管理调度,承担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和首都重大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统一调度辖区内的卫生资源、现场急救、伤员转运以及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北京急救工作模式采用院前急救加院内急诊型,做到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无缝隙链接,为成功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因快速、灵活、高效,空中医疗救援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1],并已形成覆盖面广的空中急救网络。近年,我国在经历多次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实践后,已把空中医疗救援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2]。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低空空域开放的逐步推进,以及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发展空中急救医疗救援将是未来建立完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7.
任突发事件中伤员需要紧急救治和后送.伤员后送分陆、海、空3个途径。空运后送具有快速、安全、机动灵活等优点。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需要,我院承担各种条件下的应急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后送任务,需要加强医院空运后送保障力最的建设.提高应急空运救援能力。本义对直升机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香港医疗体制的特点是高福利、低收费、公益性强。与香港相比,内地虽然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医疗效率较高,但公立医院得到的政府财政补偿不足,导致公立医院运行困难、公益性淡化。借鉴香港的医疗体制,提出逐步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建立社会医疗保障补充机制;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强化整体医疗卫生概念;强化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考核评审机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区卫生计生系统志愿服务现状,为促进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关键知情人访谈法,对全区卫生计生系统28家机构开展全标本横断面调查,运用STATA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家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人员构成主要有系统内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志愿者管理措施有制定管理制度、年度计划、激励措施、志愿服务培训,开展的志愿服务有啄木鸟巡查、控烟宣传、导医导诊、健康宣教、医疗义诊、应急保障等。志愿服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缺乏制度保障、信息化程度不高、志愿者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志愿服务已广泛开展,建议优化志愿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能;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建立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