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县儿童手足口病发病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类型。方法对南县2008-2011年所有的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下人群高发,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4%、患者中有85%属于散居儿童;发病率与人口密度有关(r=0.969),发病率最高的是南洲镇;病原谱构成以EV71型为主,占48%,其次为CoxA16型。结论南县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主要分布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中,应加强疫情监测工作,防治暴发及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对宁波市江东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对宁波市江东区2009 - 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9 - 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 302例,年均发病率206.85/10万;5 - 7月为发病高峰,9 - 10月为次高峰;报告发病率居前两位的是东郊街道和福明街道;男女性别比为1.46∶1,≤3岁儿童所占比例最高,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为1 d;实验室诊断病例298例,临床诊断病例4 004例。结论 宁波市江东区手足口病疫情较高,3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手足口病发病季节、地区、人群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报告手足口病115万多例,其中死亡病例350多例。经统计分析: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主要在4~7月;0~5岁儿童是高危人群,其中0~3岁散居儿童更容易发病,其次是幼托儿童;部分低龄学童及个别成人也有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桥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36月龄以下社区散居儿童中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营养不良、看护人洗手频率、口对口喂食、日常看护者是否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近一周奶瓶消毒情况、近一周手足口病接触史、规范接种疫苗、近两周是否有腹泻和呕吐症状是高桥社区散居儿童发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口对口喂食、近一周接触手足口病病人、近两周有腹泻和呕吐症状是危险因素,而看护人洗手频率高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众多,社区手足口病的预防应以散居儿童为重点,加强对其家长或看护人员的健康宣教,从多方面实行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为今后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选择114例散居确诊病例和126例健康儿童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找出手足口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的logistic模型找出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家庭中有其他托幼机构儿童、照看人近期接触过手足口病的患者、儿童吃东西前不洗或少洗手为散居儿童手足口发病危险因素,照看人知道传播方式为保护因素(OR=4.477、17.883、1.449和0.014,均P0.05)。结论加强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例管理,提高照看人关于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等传播方式知晓率,注意手卫生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成家庭-托幼机构联合防控体系,是预防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报手足口病例2 828例,年均发病率为77.16/10万。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结论我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玉溪市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09—2012年的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15.0。结果:2009—2012年玉溪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9 042例,占全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68.50%,其中,重症569例,占全人群重症病例的83.79%,死亡7例,年发病最高的是6 055例(2010年),占当年全人群手足口病的66.87%,最低是2 910例(2009年),占当年全人群手足口病的68.88%,;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发病占53.59%,病原型别以EV71为主,占52.16%,CoxA16次之,占35.99%。结论2009-2012年玉溪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较高,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呈高度散发。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制定和落实好散居儿童的手足口病方案,是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疫情高发态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今后的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1~10月南湾街道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南湾街道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平均月发病率为52.43/10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男童、1~3岁年龄组、4~6月份、散居儿童高发.结论 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陆良县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部分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08例,年均发病率为21.72/10万;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集中在4—6月,共291例,占71.32%;1~3岁散居儿童发病314例,占76.96%;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显示引起陆良县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以EV71肠道病毒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性别差异,1~3岁散居儿童是该病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2012 -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变化特点,为指导今后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2 -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 -2015年期间郑州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5 3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6.9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4-7月份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0.51%;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为3岁及以下组儿童高发,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5.15%;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77.19%、20.85%,散居儿童构成比例逐年上升,病原学特征上每年优势病原体有所变化。结论 手足口病的高危人群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应继续开展对社区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工作,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章丘市手足口病病例发生现状,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辖区内409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章丘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40.62/10万,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城乡结合部发病较多,占58.68%;发病年龄集中在0~3岁,占86.0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结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应放在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居住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田东县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田东县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951例,男性5 958例,女性3 993例,男女比1.49:1。每年的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0~3岁散居儿童是发病重点人群,发病数占81.54%。结论手足口病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每年的4~7月和0~3岁散居儿童。  相似文献   

13.
了解南阳市2010-2012年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为开展相应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和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南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5 603例,年均发病率为51.09/10万,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3.817,P<0.01).0~6岁儿童病例全市报告15 435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98.92%,0~3岁婴幼儿为高发年龄.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病例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540,P<0.01).结论 南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虎门地区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虎门地区600例手足口病流动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600例非手足口病健康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儿童带养类型、儿童生病频率、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有吮咬手指的习惯、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居住地有生活垃圾堆积现象、无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的习惯等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有吮咬手指的习惯(OR=1.269)、散居儿童(OR=1.382)、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OR=1.989)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OR=2.147)。结论有吮咬手指的习惯、散居儿童、居住地有人粪堆积现象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史是引起流动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可以预防和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袁坚  陆剑勇  刘德坚  郑磊  黎舒婷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39-294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在沙井街道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制定和调整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沙井街道2006—2011年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街道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31/10万。发病高峰在4、5月,占总数的41.96%。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27∶1。发病年龄以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5.58%。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5.80%。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差异,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病的重点单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海市金山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报告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上海市金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27例,重症比例为0.75%;重症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在5和11月份;重症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占81.48%;职业以散居儿童所占比例最大,占66.67%;引起重症的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EV 71,占85.19%;重症病例均有出疹,绝大多数重症病例有高热。结论上海市金山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主要由肠道病毒EV 71引起,主要危害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要重点对该年龄段儿童家长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锡市蠡园街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2年蠡园街道报告的手足口病共246例,查阅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无锡市滨湖区统计年鉴,获得流行病报告资料及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时间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及人群分布,并对重症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查。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蠡园街道手足口病发病高峰2010年为3-4月,2011为6-7月和11-12月,2012年发病高峰为5-7月。2010—2012年蠡园街道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为93.64/10万,女性为68.95/10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其中1~4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共报告220例,占5岁以下发病数的97.78%;散居儿童手足口占49.59%;幼托机构手足口病124例,占50.41%;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05);共采集重症手足口病7例,其中EV71型阳性4例,CoxA16阳性1例,通用肠道病毒阴性2例。结论根据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有关部门应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力度,重点对象为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5 409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0.04%.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0~5岁,占92.35%,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48.1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30.42%.结论 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且2010年EV71的比例有所上升,Cox A16的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浦街道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江浦街道共报告手足口病386例,报告发病率为107.58/10万,以1~5岁儿童病例为主,发病高峰分别在4—6月和11—12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结论该地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龄差异。应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20.
沈国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02-1603
目的对宜兴市2010年发生的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时间、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分布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6月份,占65.77%,发病年龄主要在0~5岁组,以1~4岁多见,占2010年总发病的82.18%。男童多于女童。散居儿童多于幼托儿童。结论宜兴市手足口病发病目前以散发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侵犯散居儿童,因此需加强散居儿童的卫生管理,同时也不能放松幼儿园托儿所的管理,以减少幼托儿童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