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采取多环节管理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培训;制定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标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可接受的反馈方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结果 通过干预,使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2006年)的73.5%下降到干预后(2010年)的56.1%,下降了 17.4%;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感染样本送检率由干预前(2006年)的40.8%,提高到干预后(2010年)的53.5%,上升了12.7%.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整体水平,对提升临床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降低不合理医药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4,他引:6  
目的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管理,为合理应用和管理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4年起采取强化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制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费用比的量化标准,制定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等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的使用率、费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了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外科手术患者各60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合理达到100%,药物品种选择合理达到95.00%,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得到了明显提高,伤口感染率未增加。结论临床药师对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评价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近期国内外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细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 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表现形式多样,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应加强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普外科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 分别抽取干预前(2010年1-6月)、干预后(2010年7-12月)医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病历各80份(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各占50.00%),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改善,药物选择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25%提高至83.75%,用法用量正确率由58.75%提高至72.5%,给药时机正确率由0提高至51.76%,术后用药时间合理率由18.75%提高至75.00%.结论 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是可行和有效的,合理的干预可以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有效、安全、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控制临床抗菌药物的滥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考核标准,构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78%下降到65%,显示抗菌药物使用更趋合理.结论 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文献,组织专家讨论建立合理性评价指标及标准,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76份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对建立的体系进行应用研究,不断完善合理性评价体系.结果 建立的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13个二级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结果显示,某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为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机、术后给药时间、用药频次、药物单次剂量选择,不合理率分别为52.3%、71.7%、87.3%、63.5%、51.2%.结论 建立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体系,可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评价其合理性,评价结果能够反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干预措施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抽取骨科2013年2季度(干预前组)和2013年3季度(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通过典型病例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同干预前比较,各项用药合理率显著提高,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从89.2%降到了47.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显著上升(从51.2%上升到了93.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前瞻性用药干预降低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提高了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应用的合理率,为提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横断面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析医院实施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成效,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综合干预前(2008年)和干预后(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横断面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8年的55.7%下降至2010年的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性用药率由2008年的43.8%上升至2010年的54.8%,预防性用药率由2008年的38.2%下降至2010年的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干预后,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单一用药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用药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综合临床干预,可以达到逐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分别抽取医院2011年7-12月(干预前)和2012年7-12月(干预后)骨科清洁手术出院患者病历各150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比较,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有138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有70例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2.00%降至46.67%,联合用药比例由7.25%降至0,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3.91%升至97.14%,用药时机合理率由56.52%升至100.0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7.68%升至81.43%,总药品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由27.32%降至23.44%,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由14.26%降至1.68%,患者人均住院天数下降1.25d。结论临床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能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制定合理可行的专科中心医疗质量评估方法。方法:应用病例分型原理,结合我校附属医院13个临床专业的专科中心收治病例数据,对其临床质量和效益进行全而评估。结果:提出了应用病例分型理论指标评估专科中心医疗质量的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根据评估成绩,对专科中心实行优胜劣汰的滚动管理。结论:应用病例分型法使专科中心的医疗质量评估更为科学合理。并且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保证专科中心的临床特色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艳 《现代保健》2012,(24):63-64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临床科室 2010 年11 月 -2011 年 4 月 300 份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的病历 61 份,占 20.3%.共有 93 处用药不合理现象.表现在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用法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时间过长等.其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65 处,占 69.9%.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秦巴卫生项目覆盖区之一的仪陇县义路镇卫生院近3年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开展前后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较大差别,门诊和住院处方使用抗生素量逐年下降,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比例也在下降;从单病种使用抗生素来看.2005年较2003年大量并且多使用两联及以上抗生素的情况有较大改善。说明秦巴卫生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但抗生素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的标准仍然高于一般水平。因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乡镇卫生院规范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从各个环节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通过制定目标、宏观控制,建立新药引进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加大职能科室督查力度,加强行风建设等综合干预措施,药品比例由52%下降到40%、抗生素使用率由65%下降到50%、抗生素费用占药品收入比例由35%下降到23%。抗菌药物使用更趋合理,采取的管理策略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6年5月~2008年2月我院63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典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药方法不当共发生43次;剂量应用不当共15次;选药不当共12次;更换不合理11次。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在临床各科均有分布且表现形式多样,应加强干预和管理。结论对病例进行用药分析是直接调查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促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医院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学检查情况的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8月30日0:00-24:00住院患者进行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724例接受调查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48.55%,其中治疗使用率为46.72%,预防使用率46.59%,治疗十预防使用率6.69%;细菌学检查率为21.15%.结论 医院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有必要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住院医师医疗工作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住院医师医疗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医疗机构的人才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运用医学、统计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德尔菲(Delphi)法,建立评价模型和医疗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指标体系由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二级指标20个,能够对住院医师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测评。结论建立健全一套住院医师临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此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住院医师医疗工作评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宫颈感染患者支原体联合检测结果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感染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和耐药的情况及其检测价值。方法联合应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培养、分类、药敏)和固体平板培养法,检测720例宫颈分泌物。结果Uu和Mh的总阳性率为31.53%,其中Uu单项阳性率为25.56%,Mh的单项阳性率为2.92%,Uu和Mh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06%;而Uu药敏试验的结果显示敏感率高于90.00%的3种抗生素是交沙霉素(100.00%)、强力霉素(94.02%)和美满霉素(93.48%),相反,敏感率低于50.00%的有可乐必妥(49.46%)和壮观霉素(24.46%),Mh阳性者的药敏结果与Uu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Uu和Mh是宫颈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临床上应重视其检测及药敏试验以促进合理用药进行治疗,而检验方面也应努力使检测方法规范化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和菌株的耐药现状,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K-B法测定自临床分离的8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等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TEM、SHV、CTX-M-1、CTX-M-3、CTX-M-9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83株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CTX-M-1、CTX-M-3、CTX-M-9阳性率分别为85.5%、36.1%、22.9%、32.5%、13.3%,对丁胺卡那霉素、厄它培南、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及含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TEM、SHV、CTX-M-1、CTX-M-3基因携带率较高,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可能与细菌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有关,临床应结合菌株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