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危险性:实验室中的致病因子,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和环境都是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 生物安全的原则 一级防护:就是在实验室内,实现操作者和感染性物质之间的隔离.涉及四个方面,第一是个体防护装备,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与感染性物质直接接触;第二是生物安全设备,目的都是防止感染性物质或产生的气溶胶逸出.三是良好的微生物学技术;四是生物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科生物安全存在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微生物检验科目前可能存在的实验室感染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对微生物检验人员提出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实验室感染因素,以保证工作及人身安全。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在长期实验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生物危险性,希望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以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1生物安全的概念及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1.1生物安全的概念《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指出: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中国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 BSL)分为4级,Ⅰ级防护水平最低,Ⅳ级防护水平最高。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学实验室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科学化、安全化管理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与病患或具有生物危害的物质接触,是疾病高危感染人群,而且危害其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检验标本的生物危害性逐渐增大,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防范措施不力,将会造成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感染、或因传染性微生物外泄,污染环境、殃及社会.  相似文献   

5.
白婧  王菊光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8):1542-1543
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 A16)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全国手足口病监测工作的加强,各个相关实验室处理手足口病患者生物标本量不断加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各样潜在的感染风险.从生物因子特性、风险水平及防护、实验室操作风险评估、预肪及治疗4个方面,对柯萨奇病毒进行综述,以期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减少或避免此类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自2003年春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流行以来,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实验室人员非典病毒感染传播事件,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危害.这给各类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再次敲响警钟.但时至今日,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的个人防护最佳方法。方法:从动物实验室的特殊性入手,分析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点和难点。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重点防护部位是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个人防护的关键。防护服的正确穿脱、呼吸防护装置的恰当选择、手套使用前的检漏工作等等,都是进入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进行安全操作的必要条件。结论:生物安全二级动物实验室是目前生物研究领域内使用频率较高的动物实验设施,动物实验室与普通生物安全实验室相比有其独特的环境,因此其安全防护措施也有别于一般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科研、医疗和疾病控制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特别是加强和提高生物恐怖可能对人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防范意识,经中华医学会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2008年10月19日-10月25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实验室生物安全学术研讨会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研讨及学习内容: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微生物的风险评估,实验室活动的风险评估;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实验室安全标识;实验动物使用的生物安全,实验动物常见人兽共患病原;生物安全柜,灭 菌器;化学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人员管理,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实验室中样品的 安全操作,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等的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概述,内容;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 急处理;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与管理;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 理,安全防护和操作规范;基因工程实验室防护原理,安全操作防护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的布局与安全管 理,操作规程,辐射安全与防护;实验室危险化学试剂概述,实验室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 征文内容:(1)全球化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对临床检验常规操作和建立安全的实验室防护成为重中之重.用于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如血、尿、便、痰都有很强的传染性,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的通知>和美国CDC标准,对现有的实验室进行改造,建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2),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医学媒介生物检测监测重点实验室的目的在于加强各国境口岸的医学媒介生物监控力度,防止医学媒介相关传染病的传人与传出,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其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从实验室的规划设计、生物危害评估、生物安全水平分级对设施和设备的要求、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和生物安全培训工作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安全化防护管理是近年来受关注的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与具有生物危害的病患接触,是疾病感染高危人群,而且危害其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防止各损伤因素侵害检验人员并保护操作者和其他服务人员.1加强实验室防护目前检验科的房屋设置包括通风、标本及人的流向均较合理,有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等标志.(1)实验室入口须张贴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电话;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手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3)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菌,如高压灭活的物品必须在专用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4)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预防接种,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血清做检测,如有问题及时处理.(5)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保管.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6)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2.
医院输血科是收集医院各科、急危症输血患者血液的科室,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生物传染源属生物安全等级二级,输血科检测人员长期接触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时,它们都是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具有极大生物危险的感染性致病因子,医务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高度重视院内感染的控制,临床实验室应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抓,严格施行有效的血站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床输血科生物安全方面问题,对我们所处地区具有输血科12家医院进行生物安全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入境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措施,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及预防、标本操作和仪器设备安全选用、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出入境口岸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全过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规范。结论规范实验操作,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人员生命健康,防止结核病实验室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防护教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生物安全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生物危害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及技术措施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临床检验实验室及教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范应从两方面抓起,一是生物安全人员的培训教育,要从学生的课堂教育抓起;二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培养教师的生物安全意识.为此,作者探讨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多年以来,在致病微生物的各种实验室中,污染环境,实验人员受染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已构成了开展致病微生物特别是为开展对传染性大毒性强,难以防治的和没有完全认识的新病原体的研究,其中包括某些基因工程微生物的研究工作的先决条件。所以,近年来世界各国卫生部门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传染性、试验内容和操作方式要求其必须在相应级别的实验室内进行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曾出版了《实验室的防护和分类》(1979)、《实验室安全防护指南》(1980)、《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权威性出版物。本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于目前国内尚未有成文的肺炎支原体实验室生物危害分析材料,本研究对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操作进行风险分析,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从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实验活动潜在的危害以及实验人员的相关风险等方面对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进行风险识别。结果清楚认识肺炎支原体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风险有利于实验室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并杜绝感染性物质传播至实验室外。结论了解肺炎支原体实验活动中的风险是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前提,对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实验室所采取的避免危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其措施包括配备必要的物理、生物防护设施、设备,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建立规范化、法制化和日常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某院检验科各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明确其防护等级及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该医院检验科可能接触的生物因子、生物安全相关设施设备和操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风险评估报告。结果 该医院检验科可能接触的生物因子共计103种,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操作级别为C级或D级;对17种设施设备要素和操作中17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结论 该医院检验科为BSL-2级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符合法规要求,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朱永朝  胡洁丽 《现代保健》2009,(27):177-177
检验科集医院内几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之大全,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潜在的生物传染源。目前基层医院检验科部分存在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操作人员日常操作接触的标本多为生物性危险品,具有致病性,存在现实或潜在的危险,从而可能会对实验室操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带来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存在生物安全危害,全世界每年均有实验室相关感染报道,但因影响范围相对局限未引起足够重视。而近年新加坡、台湾和北京3地实验室人员SAILS病毒感染传播事件,使得全球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法规,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实验室日常操作主要有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标志物检测、结核杆菌痰涂片镜检、性病病原体以及常见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等,这些病原体危害程度至少是二级。国际通行做法是将这些实验室主要作为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即实行BSL-2或以上级别管理。而2004年底对本市148家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单位生物安全管理问题严重。我们就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