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1297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纯音电测听检查,并测量其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等参数.结果电测听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电测听异常组Ⅱ级听力损失组左室高电压检出率与电测听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心电图检查结果与电测听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损失与高血压明显相关,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某厂噪声作业工人电测听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强稳态噪声对作业工人各频率听力损失的影响程度.方法将天津市某工厂229名噪声作业工人设为观察组,接触噪声强度为90~95dB(A);将该厂无噪声接触史人员156名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电测听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电测听各频率异常耳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有高度显著性.接触组听力损失与工龄的关系比较:不同工龄段的差异有显著性或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听力有影响,并随噪声作业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危险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共振频率在中耳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世纪70年代耳声阻抗测试开始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诊断中耳病变非常有价值的工具[1]。1970年Jerger[2]首次关于临床运用双频或多频探测音的报道,使声导抗测试有了显著的发展。鼓室导纳测试是检测外耳及中耳功能的一种客观手段,与大多数听力计测试不一样,它不是对听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6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织布女工108人(216耳)连续二次纯音测听的资料表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听阈均值差除个别频率(8KHz左耳为3.5dB)外,其余各频率都在-0.3~0.5dB范围内;最大标准差于2KHz处为17.4dB,在3KHz和8KHz处分别为18.5dB、20.1dB。据此认为一次纯音测听的记录可作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和评价听力损失程度的初步依据,必要时可用阻抗计测试镫骨肌反射阈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测听以排除中耳疾患和非器质性聋。2例女工脱离噪声环境疗养2周,每隔一周复查听力一次,结果三次测听的语频均值出现21.7和13.3dB的差值,考虑系暂时性阈移的恢复。作者们对1980年卫生部门颁发的“噪声性聋调查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噪声性听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作用机理和疗效。方法 将声损伤豚鼠分别进行高压氧(Ⅰ)、复方丹参(Ⅱ)、高压氧+复方丹参(Ⅲ)治疗。疗程结束后测定脑干听区诱发电位听阈的变化及耳蜗的葡萄糖、丙酮酸含量。结果 葡萄糖含量噪声损伤组低于对照组,高压氧组(Ⅰ)高于噪声损伤组;丙酮酸含量噪声损伤组与其它组均有差异;丙酮酸/葡萄糖比值高压氧组(Ⅰ)、高压氧+丹参组(Ⅲ)均低于噪声损伤组,噪声损伤组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中耳分析仪(声阻抗听力计)60年代已开始在临床应用。其检测具有客观性,不仅可测试中耳的传音功能,而且通过错骨肌反射的测试,可以了解脑干听觉通路的状况;对于耳聋性质的鉴别、耳聋的定位诊断、咽鼓管功能的研究、面神经病变部位的判定都极有价值,特别是对临床不能合作者及婴幼儿均可进行测试。因此,声阻抗测听(acousticimpedancemeasurements)在现今临床听力学及基础听力学领域占有重要位置。中耳分析仪在临床的应用已日渐普遍。所谓‘声阻抗”是指声波到达鼓膜后,经听骨链向内耳传导。此传音系统受力时产生阻力即为声阻抗,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某钢铁企业的2 491名噪声作业工人,对可能影响听力结果的13项指标进行研究,找出其公因子再与电测听结果作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压、烟酒嗜好、日均接触时间、噪声接触、心脏功能、症状等6个回归因子对作业工人听力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噪声作业工人应减少不良嗜好,加强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听力问题,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539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均进行听觉行为测试(pediatric audiometer,PA5),有异常者进一步进行耳声发射仪(OAE)、声阻抗仪、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结果 发现听力问题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听觉行为测试共发现25例异常,筛查阳性率为4.64%;其中15例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结果5例听力异常,占阳性筛查者的20%;其中2例为中耳积液,3例为中度听力损失。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应常规进行听力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听力异常对儿童语言发育的影响,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得到早期干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9.
声导抗测试在噪声性听力损失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声导抗特征,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70例(140耳)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噪声作业工人为观察对象(噪声组),20例(40耳)非接触噪声的听力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对双耳进行声导抗测试,将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噪声组与对照组的镫骨肌声反射引出率各频率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尤以4 000 Hz最为明显(P<0.001);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镫骨肌声反射引出率比较,听力损失V级者500~2 000 Hz引出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4 000 Hz引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镫骨肌声反射引出率明显下降;听力损失越严重,镫骨肌声反射的引出率越低,临床可以将镫骨肌声反射作为噪声性听力损失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安普莱德-455测听仪是意大利1992年生产的听力诊断仪,能提供8种实验的预选程序编制,以完成耳蜗后及蜗后机能障碍、中枢性功能障碍和无器质性听力损失的基本评价。[1]它配有监听、助听和物声系统及噪声掩蔽和打印装置,符合GB7341—87[2]推荐的Ⅰ型听力计性能要求,且声级和频率稳定,分别为士1.5%和0.5%,均小于标准中的士3%。安普莱德可直观屏幕显示听力图.修改曲线,方便操作者观察信号变化,现将本仪器在职业噪声体检中的功能介绍如下。1.气导与骨导的一般测听功能测试受检耳在有或无掩蔽下的听力丧失程度。2.纯音阈上测听功…  相似文献   

11.
报道一例接触脉冲稳态复合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电测听检查,感音性听力损失,各频率听阈纯音诱发脉冲声样耳鸣。探讨噪声对听力损害的机制,为电测听检查提供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对噪声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时 ,常发现一部分人听觉敏感度下降 ,阈值升高 ,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 ,严重者甚至耳聋。噪声对听损伤的研究主要运用听力或听功能测试方法 ,主观测听法主要有纯音测听 ,客观测听法有声阻抗测听和电反应测听 ,后者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较常用。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纯音听图上迄今为止较为明确的早期表现是 (3kHz~ 6kHz)听阈增高 ,其余频率听阈正常 ,继续接触强噪声 ,高频区听力继续下降 ,并向两侧扩展 ,继而累及语频 ,这时患者常有听力减退的主诉。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 ,可表现为重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职业危害剂量问题 ,提供噪声暴露与听力损失的剂量—反应关系资料。[方法 ]对 170名生产性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查 ,引用累积噪声暴露量 (CNE)进行分析。 [结果 ]随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 ,听力损失随之增加 ,二者间有高度正相关性 (r =0 95 76) ,且随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加 ,持续接触噪声和间断接触噪声对听力损失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累积噪声暴露量在噪声研究及噪声防治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宗铭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20-1221
目的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测试,保护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方法纯音听阈测试根据GB/T 16403-1996《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进行测定。结果接触噪声855人,异常604人,高频损失604人,语频损失76人。结论噪声作业人员听力障碍的人数比例高于未接触噪声的人员;随着接触年限的增加,出现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等听力障碍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且损伤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新会区某厂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会区某厂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情况。方法测定各噪声作业车间的噪声强度,对2175名噪声作用人员进行听力测试,并对听力损失与工龄、工种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性质为高频连续稳态噪声[〉85dB(A)]。随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危险率增加,各工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特别是工龄在5年以上更为明显。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听力有影响,并随噪声作业工龄增加听力损失危险率增加,建议企业尽快建立听力保护计划,防止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腭裂患儿中耳功能及听力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患儿的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腭裂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声导抗测试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将测试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腭裂组与对照组声导抗及ABR反应阈比较,P<0.05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腭裂和完全性腭裂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无显著差异;6岁以内,不同年龄段腭裂中耳功能障碍无显著差异,6~18月的听力损失程度与19月~6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腭裂患儿存在中耳功能障碍,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且与腭裂的类型无关,年龄越小,听力损失越严重。腭裂患者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7.
噪声性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特点,如何运用声导抗有关参数,估计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程度,为噪声聋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我科最近采用声导抗仪配合听力计,选择测试不同程度噪声性听力损失125例(250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在对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监护体检时,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损失[1].选择其中125例不同程度听力损失250耳,同时作声导抗测试。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28-55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非噪声作业工人(对照组)和96例纯音听阈正常的噪声作业工人(噪声组)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比较两组的纯音听阈、DPOAE幅值和引出率。结果①噪声组和对照组各频率纯音听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噪声组的DPOAE幅值在3kHz、4kHz、6kHz处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噪声组在3kHz、4kHz和6kHz三个频率处的DPOAE引出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DPOAE能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9.
宋宏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72-4573
[目的]研究吸烟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对1058名接触噪声作业的男工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吸烟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发生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在噪声作业早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吸烟可使噪声作业工人各频段听阈均值增高,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上升。听力损失以Ⅰ、Ⅱ级为主,多发生在高频段。[结论]必须重视吸烟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采用个体听力防护措施的噪声作业人群的高频听阈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关规律,为临床实践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职业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地区5家噪声超标[≥85dB(A)]并执行听力保护计划的企业,收集其中355人、698耳的连续3年4次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体研究对象3年4次语频听闻值均≤25dB(HL),未见明显变化,高频听阈值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不同工龄组3年间高频平均听阈值亦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初次纯音听阈测试结果,高频听力正常、轻度高频受损和观察对象的高频听阈平均值均逐年上升,其中听力正常者高频听阈值的增高最为显著,3年后的测试值与初次测试值的差异为(4.14±3.98)dB(HL)。[结论]全体研究对象3年4次高频听阈值每年增高〈2dB(HL),在噪声作业环境中采用的个体听力防护措施,可使作业人员的听力变化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提示噪声作业在岗期间的健康监护周期可延长至2年或2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