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急诊无主病人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减少差错率.通过对急诊无主病人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主要原因患者信息卡编号进行改造流程,观察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发现:通过流程改进,把改进前差错率9.8%降至改进后0差错率,且可操作性强.并认为此新流程能明显减少无主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身份识别错误,减少医疗差错,对医院其它管理流程改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进行改造,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方法2010年7月成立FMEA小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评估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原因和将造成的后果,找出流程中最需要改变的环节,改造转运流程,以预防失效的发生。一年后比较评价改造前后失效风险指数(RPN)。结果一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FMEA模式改造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使分析危险因素更全面,流程改造更客观,实施更容易,能有效降低病人转运意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预防采集血标本操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评估现有的采集血标本流程,分析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计算风险优先级数(risk priority numbers,RPN)值,找出差错高发环节,并以此为依据对流程进行改造。结果通过流程改造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对比,差错总发生率由0.15%下降至0.0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对采集血标本流程进行改造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精益六西格玛对 TPR 测量流程改造的效果研究。方法应用精益六西格玛 DMAIC 模型进行 TPR 测量流程改造,观察试点科室改进前后 TPR 测量时间、准确率、差错率等指标验证效果。结果改进前后 TPR 测量时间、准确率、差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可有效提高 TPR 测量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急诊接诊流程重组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接诊流程重组,缩短单个病人的急诊通过时间,减少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等候时间,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方法 采用流程重组中“系统性重新整合”的方法对急诊接诊流程进行重组。结果重组后2003年1~9月急诊就诊病人平均通过时间比重组前2002年1~9月缩短了16.63%,病人平均费用减少了16.93元,减少了12.17%,医疗业务收入增长了36.01%。结论 急诊接诊工作流程重组可以在医疗服务资源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6.
急诊接诊流程重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接诊流程重组,缩短单个病人的急诊通过时间,减少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等候,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方法采用流程重组中"系统性重新整合"的方法对急诊接诊流程进行重组.结果重组后2003年1-9月急诊就诊病人平均通过时间比重组前2002年1-9月缩短了16.63%,病人平均费用减少了12.17%,医疗业务收入增长了36.01%.结论急诊接诊工作流程重组可以在医疗服务资源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7.
医院急诊流程重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过程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理论、控制论等,对急诊流程现况进行充分认识.通过现况分析,明确急诊流程的关键环节、关键质控点和影响急诊医疗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急诊流程重组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方案,明确急诊流程重组的总体目标为:以病人为中心,实现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效率更高.此方案在解放军304医院急诊科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应用前后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急诊病人人均全程就诊时间较重组前明显缩短,人均医生就诊时间较前有所延长,人均检查等待时间较前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8.
现行门急诊服务流程民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医院门急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病人对现行门急诊服务流程的评价。其中就医流程单方面满意度评价最低.仅为59.3%,提示无效就医环节多、无效排队等待时间多的现行门急诊服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满意度,并就改进就医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呼吸管道集中处理清洗消毒流程的差错发生率,以寻找一种较完善的呼吸管道及附件集中处理清洗消毒流程,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2015年6月-8月,采用A流程清洗消毒:病房护士填写清单-供应中心人员回收—回到去污区后清点-清洗-消毒-检查包装-发放。2015年10月-12月,采用B流程清洗消毒:病房护士确认清单-回收人员清点数量后回收-回去污区后护士和清洗者共同检查呼吸管道的完好性-按清单输入电脑-同一科室同时清洗-打印清单-按清单包装-发放-科室护士清点数量无误后签字。最后,从管道及附件是否配套,有无丢失、送错科室3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流程差错率分别为9%、5.11%、3%。B流程差错率分别为3.04%、0.29%、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流程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A流程,确保了临床科室的安全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与对患者进行分层在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方法运用流程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调查分析急诊儿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流程改进,结合在急诊儿科已建立门急诊静脉药物输液中心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出更加规范、科学的工作流程,同时引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层次管理并不断改进;统计新的管理方式执行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护士满意度。结果新的管理方式执行后:(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2)病人满意度明显增加、投诉发生率明显降低;(3)护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4)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流程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分层可以优化急诊儿科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PDA移动扫描系统在儿童病人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因识别差错导致的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科室配备一定数量的终端机PDA扫描仪和条码打印机,并与医院HIS、LIS信息系统相连接,完善各项信息功能后在儿童病人入院时、标本采集时、临时、医嘱治疗执行时、手术病人交接时、医疗护理记录时进行PDA扫描,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的病历信息系统中,实现对病人身份的识别。结果应用PDA扫描仪后,患儿身份识别时间缩短,身份识别正确率100%,护理工作时间缩短,降低了护理工作量,医嘱签字及时,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PDA扫描系统对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患儿需要进行身份识别的环节进行了全程监控管理,从传统的静态管理提升到高效的动态管理,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降低患儿身份识别的错误,使医疗、护理过程更加安全、有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某三级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流程改造的实践,总结面向病人的医院门诊流程整合与再造的方法和效果,探索构建优质、便捷、高效、低耗的门诊服务流程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对门诊流程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确立“面向病人的门诊流程整合与再造”这一总体思路,对空间布局、流程环节、信息流、人员流、物资流进行整合再造。结果:运用相应指标给予绩效评价发现,经过整合和再造流程效率明显提高,流程质量得到改进,流程成本有所降低,流程顾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投诉减少。讨论:门诊流程要以满足流程服务对象为宗旨;信息化促进流程改造而不是流程的全部,其作用发挥的大小有赖于流程顾客对流程整合结果的接受程度;流程评价指标是有差异的,通常要在确定流程后,才能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门诊流程的整合与再造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急诊手术流程改造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院前、院内急救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手术室急救的患者日益增加,在急救医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急救流程中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在分析了本院急救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流程改造后再次检查,原来存在的问题均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评估临床成分输血管理流程潜在风险因素,提出改善血液病患者输血安全的可行性方案,降低输血差错率。方法:根据HFMEA方法,成立输血安全管理小组,绘制输血流程,进行失效模式与潜在风险原因分析,找出相关原因,对于需优先解决问题进行措施改进。结果:我科患者输血差错发生率由2011年0.46%下降到2013年0.07%。患者的满意度。2011年92%提高到2013年97.5%。结论:将HFMEA应用血液病患者成分份输血安全管理,防范于未然,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构建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荣星 《现代医院》2010,10(5):141-142
依托"无线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RFID技术"建设门诊无线输液管理系统,优化门诊输液流程,实现护士对输液病人身份准确识别,病人和药物准确匹配,确保患者输液安全,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同时利用无线呼叫技术,改善输液秩序,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的就诊环境,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相似文献   

16.
新型急救医学模式与急诊工作流程重组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诊医疗活动是一个作业流程系统,该系统中的流程质量将直接影响病人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从而影响抢救效率和病人满意度。在简单介绍作业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分析了旧的急诊医学模式及急诊工作流程中的“瓶颈”问题,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新型急救医学模式,实现急救一体化,服务一条龙,功能一站式,减少病人滞留和等待时间,以最快速度为急诊病人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7.
陈东萍  周海玲  马麟 《现代医院》2012,12(7):105-106
目的探讨我我们医院配方发药流程优化的对策。以提高我们医院的配方发药的工作效率,避免发药差错,提高医院药学的服务水平,同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查阅我们医院配方发药流程优化前后的西药房的处方数据。结果我们医院通过药房工作流程优化后,有效提高了配方发药的工作效率,规范了药物的标签,减少了发药差错,缩短了病人的候药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在目前我们医院病人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药房的工作空间相对不能增加,在药房的配方发药的流程里,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们配方发药速度的提高。所以有必要在药房内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以提高我们医院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信息技术完善了急诊预检分诊体系,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分诊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差异;优化了门急诊危急值报告流程,通过优化门诊危急值报告流程,不仅可以将危急值第一时间通知患者,而且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创建了基于二维码的门急诊病人的自我评估系统,患者自我评估系统的使用,提升了患者主动参与诊疗的积极性;通过门诊概况对患者以往就诊信息进行全面回顾,便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规范了门急诊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通过门急诊流程的优化改造,门急诊管理上了一层台阶,在患者安全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病理申请流程效率,减少病理标本填写差错,依据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对病理申请流程进行优化。梳理原有病理申请流程,分析存在问题,通过流程再造推出了新的信息化病理申请流程,提高了病理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对已经颁布并即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合自身实际,重点探讨了高危孕产妇抢救流程的改进。指出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主动进行急诊管理和流程改进是医疗机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