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当地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回归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年龄较高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部队新兵梅毒、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知晓渠道,为军队开展性病、AIDS健康教育和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区某部队的132名新兵进行现场答卷、讲解和提问,进行梅毒、AIDS知识的调查和宣传教育.结果 调查对象均为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4.7%,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7.27%,梅毒知识知晓率为73.48%.有90.15%的人通过宣传材料获得梅毒艾滋病知识,59.01%通过电视获得.结论 部队新兵因文化层次较高,对梅毒、AIDS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够,应进一步加强该人群的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宣传形式上除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外,应很好的利用网络这一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旨在了解医学本科生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AIDS综合防治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2011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医学院校10个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共计997人.采用匿名填写方式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986份,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928±1.302)岁.在调查的12个AIDS知识问题中,有8个问题的知晓率均为90%以上,但仅有60.2%的人知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论 该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但尚不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领导干部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相关的态度,为进一步做好防治政策宣贯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对在福建省委党校接受培训的263名干部学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的基线问卷调查.结果 受调查的领导干部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6.9%、对AIDS防治相关政策也较为了解,但仍然存在歧视.只有63....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问题的知晓情况和态度,探索适合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大学2004年新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AIDS一般知识已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存在着对AIDS预防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误解;对AIDS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对艾滋病人明显的歧视态度等问题。结论应该继续加强在大学开展AIDS健康教育,以达到大学生预防AIDS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问题的知晓情况和态度,探索适合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大学2004年新生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AIDS一般知识已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存在着对AIDS预防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误解;对AIDS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对艾滋病人明显的歧视态度等问题。结论应该继续加强在大学开展AIDS健康教育,以达到大学生预防AIDS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垦区中学生对艾滋病(AIDS)的知晓情况和对艾滋病的态度,为采取相应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校的初中部、高中部的1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AIDS的基本知识认知正确率为85.3%,在传播途径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除个别项目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中学生预防AIDS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在中学生中开展正确、系统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6月湖州市新报告且HIV分子网络传播簇聚集性强(成簇)的HIV/AIDS病例为病例组,按照1∶4匹配同期、同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近(±3岁)且HIV抗体检测阴性的居民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等。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100例,对照组400人,两组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籍地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HR=0.145,95%CI:0.059~0.352)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保护因素;男男性行为者(HR=9.614,95%CI:4.645~19.901)、曾经通过网络认识同性性伴(HR=16.321,95%CI:7.016~32.968)和现患梅毒(HR=3.314,95%CI:1.073~10.232)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男男性行为者、通过网络认识同性性伴和现患梅毒是发生HIV/AIDS分子网络传播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部战士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开展M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为部队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战士中AIDS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然后采取健康讲座、派发宣传资料等干预措施.1个月后再以问卷形式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后战士关于AIDS常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正确回答率有显著提高.对待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态度大部分战士虽然选择了同情,但同时却不愿与其交往.大多数战士认为在军营内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结论]近年来随着AIDS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基层部队战士的AIDS基本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全面,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某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性病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牟文 《中国校医》2006,20(3):284-285
目的更好地了解某高校维族与汉族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开展性病(STD)和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某高校整群选取102名维族大学生、138名汉族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结果对STD和AIDS一般知识知晓情况及AIDS的传播途径维族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普遍低于汉族大学生。对获得AIDS知识来源以来自可视媒体、报刊杂志、宣传展览等社会性传播媒介为主。结论应考虑民族因素及学生的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健康教育和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拱墅区1 600位居民进行AIDS知识问卷调查。[结果]AIDS总知晓率为81.8%,文化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晓率较低,对我国疫情现状缺乏认识,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仍存在较严重的歧视。[结论]应努力寻找适合不同人群的AIDS教育方式,加强社区宣传,充分发挥临床医师的重要作用,消除人们对艾滋病过于恐惧歧视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昆明市五华区暗娼人群艾滋病(AIDS)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高危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丙肝的感染情况;通过监测制定并逐渐完善适合于五华区的暗娼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于2009~2011年,抽取昆明五华区高、中、低档娱乐场所暗娼共1 219名进行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行为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昆明市五华区暗娼的平均年龄在24岁左右,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8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5%;检测结果显示暗娼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感染率低于1%,处于低流行水平;安全套的使用率有待于提高.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扩大暗娼干预服务的覆盖范围,帮助暗娼树立安全性行为的观念,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减少性病、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进一步的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嘉鱼县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性行为及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2005年对嘉鱼县城区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了预防艾滋病(AIDS)、性病(STD)知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66家在县城区的美容、桑拿、歌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产妇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0-2014年来深圳市福田区医院就诊的孕产妇433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人口学特征,AIDS认知水平.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知晓率的因素.结果 433例孕产妇AIDS知识知晓率79.0%,有92.4%病人知晓率>60%.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是检测年份(OR= 1.754,95%CI 1.279-2.405,P<0.01)和文化程度(OR=2.162,95%CI1.160-4.031,P<0.05).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近2年孕产妇AIDS知识知晓率较高.结论 2010-2014年深圳市孕产妇AIDS知识缺乏,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艾滋病相关羞辱歧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ART覆盖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对山东省现存活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及ART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社会支持及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情况,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因素与HIV/AIDS接受ART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1 294例HIV/AIDS,其中接受ART的有1 047人,治疗率为80.9%。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分数高的HIV/AIDS比分数低者更愿意接受ART (OR=1.06, 95%CI:1.03~1.08);与不知晓ART副作用的HIV/AIDS相比,知晓者更愿意接受ART (OR=1.49, 95%CI:1.12~2.00);与家庭歧视分数高的HIV/AIDS相比,分数低者更愿意接受ART (OR=0.98, 95%CI:0.96~0.99);与未婚HIV/AIDS相比,已婚有配偶(OR=1.49, 95%CI:1.09~2.04)...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外出农民工的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行为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春节期间回家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检测HIV抗体.结果 2006名农民工中,97.41%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29.21%,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11.57%,不安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检出HIV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5‰.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仍处于较低水平.亟需对他们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防止艾滋病向农村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市4所医学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知识知晓情况现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3—4月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生艾滋病知识量表、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量表和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量表对成都市4所医学院校466名学生展开调查。结果 428名学生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7.39±4.29,艾滋病态度总分为82.88±7.67,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分为6.24±0.93。不同专业、在读学历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知识知晓情况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生艾滋病知识总分、艾滋病态度总分、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分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知识知晓情况均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一般健康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河南省4个项目县10个乡/镇居民进行调查,利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AS 9.1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9.00%,其中HIV/AIDS组知晓率为81.62%,一般健康人群知晓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HIV/AIDS组和一般健康人群组对亲戚朋友HIV/AIDS态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9);在日常性行为中HIV/AIDS组中39.59%的人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而一般健康人群组中仅占11.08%.结论 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病例组均高于一般健康人群组;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艾滋病的性传播危险性较大,需要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安全性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正估计我国现在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78万人中,经异性传播占46.5%,经同性传播占17.4%[1],经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HIV/AIDS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芜湖市于2011年实施了国家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高校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对艾滋病病毒(HIY)感染者或患者的态度,为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有效阻断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某高校2 000名在校学生,不记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学生对艾滋病(AIDS)主要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高,但预防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还缺乏正确认识,对其流行形势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不同年级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答对率和对患者、感染者态度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大学生掌握艾滋病有关知识尚不够全面,应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增长防治知识,形成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共同促进有效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