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省以县域为单位组建医联体,促进城乡医疗机构协同发展,逐步建立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方便群众就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无为县人民医院与12家中心(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作为医联体的牵头单位,无为县人民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医联体主要有四种组织模式:一是医联体,是城市医院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的主要模式;二是医共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的主要模式,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三是专科联盟,指医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四是远程医疗协作网。医联体的建立,将更好地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进而达到推进分级诊疗、科学实施双向转诊、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和《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卫医〔2015〕12号)文件要求,正确把握医改新方向,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安徽某三甲医院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该文总结分析医联体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医联体双向转诊问题。方法:分析地市级综合性三甲医院为龙头组建的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双向转诊现状,召集不同人群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转诊困难原因。结果:上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政府行政部门、松散型医联体内部等五个方面与导致松散型医联体双向转诊困难有关。结论:对区域医疗联合体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19,(10):1420-1423
建立医疗机构联合体(医联体)和医疗服务共同体(医共体),是建立新型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所在。基于分级诊疗的医联(共)体建设及同质化管理,是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急危重症救护关口前移、医疗康复服务有效延续的重要举措。实施医联(共)体建设及同质化管理,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是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确立分级诊疗,全面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使公立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互补充的一项重要举措,医联体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以"531"行动计划为契机,依托医联体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调查同时发现,居民对医疗联盟体的认识程度不够、双向转诊仍存在障碍、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欠缺、未能建立长效的利益机制,医疗体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需具体分析其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2):228-230
目的探索医疗联合体的建立及运行模式。方法自2013年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附近二、三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比较医联体实施前后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培训次数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结果实行医联体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培训次数和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建立医联体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水平,确保医疗工作的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医联体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的有效举措。对武汉市第五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实践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3家医联体均认为要全面推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托管模式首选紧密型直管制,如选择松散型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转诊制度、医保费用支付等配套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实践,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保障公民更好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经之路。目前,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基层首诊与患者自由选择权相冲突、双向转诊行为不规范、医联体责任承担方式不明晰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为更好地规范诊疗行为,规避法律风险,在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同时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机制,完善基层首诊的法律保障,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安排,规范医联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福鼎市分级诊疗实施状况,分析其运行影响因素,对今后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模式提供借鉴。方法收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炎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2015.10~2016.09)与实施后(2016.10~2017.09)门诊量、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2015.10~2017.12)数据,通过访谈了解福鼎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状况、发现的问题,并利用逻辑树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 3个病种门诊分级诊疗实施前后总门诊量、福鼎市医院职工医保门诊量无明显变化,3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城乡居民医保门诊量有明显提高;住院双向转诊实施3年,福鼎市医院收治由基层转诊的病例数共202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却无向下及向上转诊病例。分级诊疗落实存在"片面化"、双向转诊执行"单向化"等问题。结论在改变公众就医观念,改善基层医疗条件的同时,需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推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执行的"真实化"与"双向化"。  相似文献   

11.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就医矛盾。双向转诊是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方略。对双向转诊模式进行实践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节约和人民群众的就医方便。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20,(2):171-174
依据成都市特色,建立交互式心内科科联体模式,制定本地区心血管常见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双向转诊体系,建立城市中心、城乡服务、边区延伸三种转诊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评估该体系的效果,并不断优化转诊流程。交互式学科联合体模式下的双向转诊体系可以促进患者有序就医,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实施情况,并对其效果和优化措施予以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X市X区医联体医院医务工作者49名,另选取同期X市X区居民483名,分别对上述人员实施约访和问卷调查,对当前各人群对分级制度下“医联体”模式了解程度、认同情况及制约其效果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岗位医务工作者对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知情况无差异,认同医联体分级诊疗、认为双向转诊不到位的医务工作者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同水平比例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距离因素、医疗技术因素、医疗费用因素对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造成重要影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个人年收入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情况无差异,有医疗保险、去过社区医疗机构、了解双向转诊、有双向转诊经历的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比例较高,两者差异明显.结论: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在实施中,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现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施期间仍存在部分问题,对此,应加强政府宏观支持与帮助、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提升医疗机构的认知水平,从而推动医联体制供给侧改革成效,完善医联体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充分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建立就诊无缝连接的医疗环境,打造连续性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健康医患环境,满足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是推行分级诊疗,实现"双向转诊"的有力举措和尝试。文章通过对深圳市福田区医联体发展现状、取得成就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深圳市区域医疗联合体改进的措施,旨在实现我国医联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标:研究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全国范围内实施情况下,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变化情况,并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分级诊疗相关建议。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率变化情况。结果:社区首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社区首诊率提升幅度为0.08%-0.17%;双向转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增加弥补性财政投入以减轻上级医院对轻病依赖,下转率提升幅度为0. 33%~0.45%;上转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上转率降幅为7.52%~12. 61%。结论:多元化政策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实施差异化报销,发挥医保资源配置作用;加强供给侧改革力度;注重上下转诊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级诊疗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对公立医院改革以及解决百姓就医的问题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思路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在基层医院施行干部“双兼制”方案。以西电集团医院构建的“3+2+1”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医联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医联体的建设方法、建设成效、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为继续强化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群众看病难问题仍较为突出,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远程医疗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为此笔者针对医疗联合体(简称医疗体)远程医疗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镇江模式和广东罗湖模式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城市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1+X"医联体,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此类医联体的代表典型为江苏省镇江市的两个医疗联合集团,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的罗湖医疗集团。  相似文献   

19.
<正>成立于2014年8月的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由安徽省儿童医疗协会和安徽省儿童医院牵头组建,并由省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民营医院等38家单位的儿科组成,成员单位基本覆盖安徽省所有地市。医联体借助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疗资源,通过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危重症患儿转运、远程会诊、大型设备检查与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共享等6个机制,探索出独特的儿科医联体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常州市在构建市、县(区)两级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中通过“1+6”模式搭建联合体组织,推进项目合作机制,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完善指导帮扶机制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具体实践,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创新运行管理,实施绩效奖励;灵活管理模式,提升合作成效;加大项目合作,完善分级诊疗;加快信息推进,实现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为推进全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