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洁 《中国保健》2009,(17):768-769
目的:探讨高热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对50例高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冰帽亚低温脑保护以及冰冻输液等方法配合降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高热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如果抢救及时,降温实施治疗得当,通过观察和规范护理,对患者脑保护作用越明显,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孙绍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采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Ⅱ组患者不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患者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6例,患者治疗期间共发生并发症13例;Ⅱ组患者预后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7例,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25例,Ⅰ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Ⅱ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时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亚低温组30例:恢复良好14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对照组25例: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6例。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治疗重症脑梗塞的过程中采用头部降温的方法可保护脑细胞,减轻缺血性脑损害,通过对40例重症脑梗塞病人在亚低温治疗中的护理,体会到正确得当的护理能更有效地保证亚低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HGT-200号亚低温治疗仪对其进行降温。结果: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6例,放弃治疗2例,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亚低温治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心的护理配合,只有明确监护要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才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确保亚低温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张云  顾春娟 《工企医刊》2013,26(4):357-35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效果及护理。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配合在亚低温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组男27例,女10例.其中脑血管意外17例,脑肿瘤11例,重型颅脑损伤9例.对所有中枢性高热患者配合采用物理降温、冰帽亚低温脑保护以及低温输液方法降温,应用规范化护理,临床效果良好.经冷敷和温水擦浴降至37.5 ℃的患者10例,冷敷、温水擦浴效果不明显,再加用乙醇擦浴后降至37.5 ℃的患者20例,顽固高热患者7例,经静脉低温输液后降至37.5 ℃.所有病员均采用冰帽亚低温脑保护.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应用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年收治的3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9例,根据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判定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氧耗及残、死率降低明显.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疗效确切,预后改善明显,可有效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微创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38例微创手术病人的术后护理方法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加强监测患者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引流管的管理以及对高血压脑出血危重患者及时使用亚低温治疗等.结果: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微创术后病人(尤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避免医源性并发症、气颅(脑内气肿)、头皮或颅内感染,必要时采取亚低温脑保护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颅压、维持水和电解质代谢平衡及脑保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个月后,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11.1±5.4)分比(19.7±5.9)分],而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7.5%比15.0%),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降纤酶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配对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用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接受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脑保护处理,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定期对患者进行评分(MESSS评分)。结果14d后两组MESSS评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纤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单用降纤药物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赖登明  姚杨  裘五四  方晓  徐敏  肖芽 《健康研究》2012,32(3):177-180
目的 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4天后自然复温.晚期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同样的亚低温治疗作为对照.同时监测两组的脑温、生命体征、颅内压力、并发症和GOS评分.结果 院前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48和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7.38±4.88mmHg,18.40±4.50 mmHg,16.40±4.13 mmHg)均较晚期亚低温组(20.63±3.00 mmHg,21.80±6.00 mmHg 18.81±4.50 mmHg)明显降低(P<0.05);院前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晚期亚低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预后(GOS评分4~5分)明显好于晚期亚低温组(P<0.05);院前亚低温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院前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9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及护理组(A组)和常温治疗及护理组(B组).A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及相应护理,B组给予常温治疗及相应护理.结果 A组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周燕  程冉冉  张志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33-1036
目的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过程中监测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来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40例重型颅型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组,采用常规腰穿动态监测脑脊液的压力,指套型数字显示型无创伤监护仪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连续监测,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及静脉血电解质的变化。结果亚低温可以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导致低血钾。结论亚低温可以改善脑缺氧,同时改善全身其他器官的能量代谢,纠正酸中毒,对重度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慧  王杨  周志利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534-1537
目的观察亚低温护理对重症颅脑创伤(TBI)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TBI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亚低温护理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亚低温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电子降温毯,头部和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方法护理。15 d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亚低温组患者治疗15 d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15 d后血液流变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护理能降低TBI患者的血黏度,能明显改善预后,是临床治疗TBI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治疗TBI的疗效观察,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局部亚低温治疗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脑出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在不同时间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在不同时间予TCD测定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于治疗前后观察头部CT进行血肿及脑水肿体积对比;对实验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脑水肿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组Vm于7、14d检测均低于非亚低温治疗组,PI指数高于非亚低温组(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常规组42例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3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2℃~35℃亚低温治疗,3月后对两组的病死率、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测。结果常规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4.3%,亚低温组死亡1例,病死率为2.3%,常规组生活自理10例,比例为23.8%,亚低温组22例,为5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朱江  钟秀丹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32-4333
整理近年来有关治疗脑复苏的部分文献,对亚低温在脑复苏中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临床适应症、禁忌症,临床应用原则以及并发症等展开阐述。结果表明亚低温在脑复苏中脑保护作用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9.
陈珑 《现代保健》2013,(5):50-51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伤后24h内应用亚低温治疗,将直肠的温度控制在32-35℃;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降温,将直肠温度控制于37.8—38.5℃,其他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治疗优良率提高,且预后及免疫功能均显著改善。结论:颅脑损伤的患者通过亚低温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亚低温治疗对其免疫功能亦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给予亚低温技术对患者脑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张掖人民医院2014年8月30日—2016年8月30日收治的患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技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大脑神经功能分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进行记录。结果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一个月后GCS、IL-6以及TNF-α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PC临床有效人数为58例,有效率为93.55%,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技术可有效降低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脑中炎症反应,提高大脑神经功能分级及GCS评分,有效保护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脑神经细胞,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