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孕妇孕期环境暴露和新生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孕期环境暴露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动吸烟、通风情况、装修情况、臭水沟、垃圾站、化工厂、高温、辐射、噪声和粉尘等环境暴露因素,对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项目中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随访收集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关联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结果  本研究以6 189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283名(4.57%)孕妇早产,分娩202名(3.26%)低出生体重儿,调整年龄、民族、户口、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产次等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与未接触噪声的孕妇相比,孕妇孕期在工作或居家环境中暴露于噪声环境更容易发生早产(OR=1.668,95% CI:1.197~2.323);与未接触高温的孕妇相比,孕期在工作或居家环境中暴露于高温环境的孕妇更容易发生早产(OR=2.237,95% CI:1.171~4.274)。尚未发现其他环境暴露因素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  结论  孕期暴露于噪声和高温环境是孕妇早产的危险因素。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减少孕妇孕期在生活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和高温暴露,可能有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化肥施用量与低出生体重(LBW)发生风险的关系,为LBW的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山西省平定县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出生人口监测数据,随访获得153例早产LBW病例和179例足月LBW病例。从同时期出生、无任何体表缺陷、孕周≥ 37周的正常体重(2 500~4 000 g)新生儿中,随机选择204例作为对照组。将早产LBW和足月LBW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LBW发生风险与母亲化肥暴露之间的关联。结果 2007-2012年总出生数为18 749例,LBW总发生率为48.5‰,其中早产和足月LBW发生率分别为19.4‰和29.1‰。早产LBW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村级水平年化肥施用量达到≥ 100吨的妇女生育早产LBW婴儿的风险是村级水平年化肥施用量<50吨妇女的2.51(95% CI:1.05~5.99)倍,妇女家庭年化肥施用量与早产LBW风险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足月LBW病例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村级水平年化肥施用量达到≥ 100吨的妇女生育足月LBW婴儿风险是村级水平年化肥施用量<50吨妇女的4.03(95% CI:1.63~9.92)倍;妇女家庭年化肥施用量与足月LBW风险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女孕期暴露于化肥与LBW发生风险存在关联,提示农村化肥施用可能与其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有关,建议在妇女孕期尽量避免化肥暴露,减少农村地区的化肥施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胎儿脐带缠绕现状及其与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脐带缠绕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环境暴露信息,随访获取脐带缠绕相关结局,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胎儿脐带缠绕的影响因素。  结果  胎儿脐带缠绕的发生率为9.00%。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期没有暴露于被动吸烟或噪声的孕妇相比,暴露于被动吸烟(OR=1.199, 95% CI: 1.010~1.423, P=0.038)或噪声(OR=1.242, 95% CI: 1.002~1.541, P=0.048)的孕妇发生脐带缠绕的风险较高。  结论  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接触噪声对胎儿脐带缠绕有影响,应加强孕期教育,减少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噪声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单胎妊娠围孕期叶酸补充情况和补充剂量, 探讨围孕期叶酸补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以2017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 536例单胎活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或分娩后回顾性的调查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围孕期增补叶酸情况及妊娠结局等信息。  结果  孕前半年服用叶酸坚持1个月以上的孕妇1 345人(20.18%); 围孕期每日叶酸服用剂量正常的孕妇764人(11.69%)。与未补充叶酸相比, 孕前补充叶酸可使新生儿增加74.68 g出生体重, 孕后补充增加55.05 g(P<0.05)。在控制孕妇年龄、文化水平、孕前BMI、被动吸烟时间等相关因素后, 孕前补充叶酸可以使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SGA)的发生风险降低(aOR=0.66, 95% CI: 0.46~0.95)。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和自发早产与叶酸补充类型无关。围孕期高剂量补充叶酸可能增加自发早产的发生风险(aOR=1.75, 95% CI: 1.02~3.01)。SGA和LBW与叶酸补充剂量无关。  结论  围孕期补充叶酸可以促进胎儿生长, 降低SGA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江苏南京某社区≥50岁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9年3月1日至4月30日,对南京市栖霞区某社区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社区老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经12导联心电图诊断后的房颤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进行1:4频数匹配后的非房颤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it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心房颤动可能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调查3 444名社区老人,男女性别比为1:2,房颤检出率为1.19%。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提示:血尿酸(OR=1.01, 95% CI: 1.00~1.01)、红细胞比容(OR=1.11, 95% CI: 1.01~1.23)、红细胞分布宽度(OR=1.50, 95% CI: 1.05~2.14)可能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比容每升高1%,个体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13%(OR=1.13, 95% CI: 1.01~1.27);红细胞分布宽度每升高1%,个体发生房颤的风险可能增加61%(OR=1.61, 95% CI: 1.00~2.59)。  结论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可能是南京社区老年人群房颤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本研究的结论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期各大类食物摄入量与婴儿湿疹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  采用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区妇幼保健院常规孕检的孕20~28周孕妇523名。采用具有81个条目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孕妇过去一个月的膳食摄入情况,根据中国膳食指南划分食物摄入类别,并计算各大类别食物摄入量。于产后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调查婴儿湿疹的发病情况。将孕期各类食物摄入量进行四等分(Q1-Q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与婴儿湿疹之间的关联。  结果  产后6个月婴儿湿疹累计发病率为51.8%。在孕期各类食物摄入方面,湿疹组的禽肉类摄入量高于非湿疹组(27.62±25.20 vs.22.03±22.63 g/d,P=0.022);谷类、蔬菜类、水果类、红肉类、蛋类、奶类、大豆、坚果的摄入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较高的禽肉类摄入(Q4)和鱼类摄入(Q3)与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婴儿湿疹发生风险增加(OR=2.71,95% CI=1.24~4.81;OR=2.38,95% CI=1.23~4.59)。  结论  孕期禽肉类或鱼类摄入过多与更高的婴儿湿疹发生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老年人慢性疾病和睡眠状况与不同严重程度跌倒风险之间的关联,为老年人跌倒所致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发生风险,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数据为基础,利用2011-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慢性疾病和睡眠的暴露与中国老年人普通跌倒和跌倒就医发生风险的关联。  结果  11 912例老年人两年内普通跌倒报告率和跌倒就医报告率分别为7.82%和17.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听力退化、身体疼痛、有抑郁症状、肾脏病、关节炎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受损与老年人普通跌倒和跌倒就医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均有P < 0.05);患高血糖与普通跌倒发生风险存在关联(OR=1.43, 95% CI: 1.13~1.81, P=0.002),患脑卒中与跌倒就医发生风险存在关联(OR=1.34, 95% CI: 1.03~1.75, P=0.031);睡眠时长5~ h和≥7 h与老年人两类跌倒发生风险存在负关联(均有P < 0.05)。  结论  老年人退行性疾病及慢性疾病可能是跌倒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充足的睡眠可能是两类跌倒的共同保护因素,应当针对高危老年人群体和暴露因素开展跌倒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孕期妇女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PA)、久坐行为与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剂量反应关系。  方法  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收集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孕妇的体力活动状况和静坐时间(sedentary time, ST),并随访收集研究对象PROM的诊断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计算OR及95% CI值。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 848例。孕妇PROM的发生率为13.79%。在中/低强度PA方面,与低频组相比,高频组PROM的发生风险更高(中强度OR=1.50, 95% CI: 1.01~2.23;低强度OR=1.19, 95% CI: 1.04~1.73);高强度PA频次每增加1 d/week,PROM发生风险增加13%(OR=1.13, 95% CI: 1.03~1.24);ST每增加1 h/d,PROM发生风险增加2%(OR=1.02, 95% CI: 1.01~1.04)。剂量反应关系显示,高强度PA超过2 d/周,中强度超过5 d/周或低强度超过5 d/周均可增加PROM的发生风险(OR及95% CI均>1)。  结论  孕期高频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鼓励孕妇进行适宜和中低强度体力活动的同时,减少静坐时间,以降低胎膜早破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婴幼儿湿疹的发病现状,从多角度探索其发病因素。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子代项目中的681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孕期收集父母亲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孕期膳食摄入及婴幼儿出生信息,随访调查其家居环境和婴幼儿湿疹状况,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婴幼儿湿疹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婴幼儿湿疹的发生率为23.79%。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初产妇,经产妇(OR=0.601, 95% CI:0.398~0.908)所分娩的孩子患湿疹风险会降低47.6%。母亲有过敏史(OR=2.191, 95% CI:1.393~3.447)和父亲有过敏史(OR=2.008, 95% CI:1.244~3.239)的孩子更容易患湿疹。相比于母乳喂养,人工喂养(OR=4.165, 95% CI:1.450~11.963)和混合喂养(OR=8.151, 95% CI:5.165~12.866)增加婴幼儿患湿疹的风险。孕期禽肉摄入频率越高的孕妇,产后孩子患湿疹的风险增高(OR=1.145, 95% CI:1.011~1.297)。家庭地板、窗台、墙壁有褪色、变黑或霉变(OR=2.051, 95% CI:1.094~3.843)会使婴幼儿湿疹的发病风险增高。  结论  产次、喂养方式、父母过敏史、孕期禽肉摄入频率及居家环境对于婴幼儿湿疹发病有影响,应加强开展针对性宣传指导,有效预防婴幼儿湿疹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京市2018年艾滋病防治策略“三个90%”目标的进展情况及其实现的影响因素。  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中获取南京市现存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检测发现、抗病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y, ART)和病毒载量(viral load, VL)相关信息,分析“三个90%”进展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2018年南京市“三个90%”目标分别达到74.0%、88.5%和96.7%。经同性传播的HIV/AIDS检测发现率较低(χ2 =86.15, P < 0.001)。注射吸毒传播(aOR=0.263,95% CI:0.156~0.442,P < 0.001)、 < 25岁年龄组(aOR=0.697,95% CI:0.540~0.899,P=0.005)以及监管场所发现(aOR= 0.353,95% CI:0.193~0.646,P=0.001)的HIV/AIDS治疗覆盖率较低;而同性传播(aOR=1.840,95% CI:1.390~2.434,P < 0.001)、35~44岁年龄组(aOR=1.826,95% CI:1.260~2.645,P=0.001)、汉族(aOR=1.797,95% CI:1.038~3.109,P=0.03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aOR=1.652,95% CI:1.005~2.717,P=0.048)、已婚有配偶(aOR=1.466,95% CI:1.051~2.046,P=0.024)的HIV/AIDS治疗覆盖率较高。  结论  南京市朝着2020年实现“三个90%”的防治目标迅速迈进,但仍有一定的挑战,需要继续扩大HIV检测发现,加强吸毒人群、低龄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治疗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8926例单胎活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孕期被动吸烟发生情况、妊娠并发症和结局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的影响。结果共1801例产妇在孕期经历被动吸烟。控制混杂因素后,孕期经历被动吸烟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生风险是非被动吸烟者的1.359倍(95%CI:1.146~1.612,P<0.001),胎膜早破的风险为1.290倍(95%CI:1.095~1.520,P=0.002),早产的风险为1.367倍(95%CI:1.155~1.619,P<0.001),娩出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为1.341倍(95%CI:1.079~1.668,P=0.008)。与非被动吸烟者相比,平均每周被动吸烟天数≥4天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分别为非被动吸烟者的1.402倍(95%CI:1.104~1.780,P=0.006)、1.690倍(95%CI:1.339~2.132,P<0.001)和1.584倍(95%CI:1.172~2.141,P=0.023)。结论被调查产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期经历被动吸烟能够增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邹海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50-3251,3256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58例早产产妇和258例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产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一步筛选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孕妇≥30岁;患有妊高症;胎膜早破;孕期生殖道感染;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指导孕妇避免各种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对妊娠期的各种并发症进行积极防治,从而有效地预防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s,CM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其他不良妊娠结局(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POs)的影响。  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产科、不孕症门诊和超声科2013年3月~2016年2月接受首次产前保健的孕妇及其配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CMs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并评价其对其他APOs的影响。  结果  研究发现湖南省孕妇孕前非标准体重、有吸烟史、妊娠并发症史、妊娠糖尿病史、肝炎史、不孕症及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孕期未服用叶酸、主被动吸烟、饮酒、饮食不均衡、高强度体力活动均增加子代CMs的风险。此外,配偶吸烟和进食槟榔史也增加子代CMs发病风险。CMs可能增加早产、极早产、低出生体重、极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的发生风险。  结论  CMs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掌握这些危险因素并给予有效的控制是预防CMs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降低其他APOs发生率的重要环节。应该针对性的给予防范措施,从而降低CMs的发生,提高全人类的整体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4 637例单胎孕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糖尿病家族史及本次妊娠情况等资料,分析孕妇GDM患病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34 637例单胎孕妇的GDM患病率为23.19%(8 034/34 637)。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aOR=1.87,95%CI:1.71~2.05)、高文化程度(aOR=1.19~1.23)、2016-2017年分娩(aOR=1.46,95%CI:1.38~1.55)、巨大儿分娩史(aOR=1.27,95%CI:1.02~1.59)、剖宫产史(aOR=1.18,95%CI:1.08~1.30)、自然流产史(aOR=1.23,95%CI:1.10~1.37)、药物及人工流产史(aOR=1.08,95%CI:1.01~1.14)、糖尿病家族史(aOR=1.51,95%CI:1.26~1.83)、经产妇(aOR=1.24,95%CI:1.15~1.34)、孕前超重(aOR=2.02,95%CI:1.89~2.15)、孕前肥胖(aOR=3.11,95%CI:2.81~3.43)、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者(aOR=1.47,95%CI:1.03~2.10)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住院分娩的孕妇中GDM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应针对影响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孕前及孕期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及预防GDM的发生,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孕期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暴露与农村高出生体重(high birth weight,HBW)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  从2007-2012年期间山西省平定县出生人口及不良出生结局监测系统随访到204例对照、125例≥ 4 200 g HBW病例和171例4 000~4 200 g HBW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索HBW风险因素。  结果  2007-2012年期间,总出生数为18 749人,高出生体重1 177例,发生率为6.28%。HBW<4 200 g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了父母亲生育年龄、产次后,分娩孕周≥ 42孕周生育HBW的风险是<42孕周的3.10倍(95%CI:1.67~5.76),生育男孩发生HBW风险是生育女孩的2.30倍(95%CI:1.46~3.63),孕前BMI与HBW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关联;HBW ≥ 4 200 g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调整了母亲生育年龄、产次后,分娩孕周≥ 42孕周生育HBW的风险是<42孕周的3.01倍(95%CI:1.49~6.08),母亲孕前BMI ≥ 24生育HBW的风险是BMI<24者的1.91倍(95%CI:1.15~3.16),母亲孕期每周食用豆制品次数为4~7次,生育HBW的风险是每周食用豆制品次数≤ 1次者的2.59倍(95%CI:1.06~6.32)。  结论  降低高出生体重的发生风险可从育龄人群的孕前体重、孕期饮食和分娩孕周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娩前静脉血铬(chromium, Cr)水平与孕妇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从中随机选取442例PE病例[19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onset PE, EOPE)和247例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E, LOPE)]和1 745例正常妊娠孕妇。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等,以及检测其全血中的重金属Cr浓度。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Cr暴露对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PE组孕妇全血Cr暴露水平为[9.54(3.40, 39.26)]μg/L,其中EOPE组为[9.75(3.56, 55.38)] μg/L,LOPE组为[9.36(3.21, 39.24)] μg/L,均高于与正常妊娠孕妇的[7.02(0.10, 30.05)] μg/L(均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混杂因素后,Cr暴露与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均有关,且对EOPE影响更大。  结论  妊娠Cr暴露与PE的发生风险有关,并与EOPE的发病风险关联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北省孕产妇产前检查状况,探讨产前检查次数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  方法  对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22所监测医院入院的分娩≥28周、年龄在18~≤55周岁的263 171例单胎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将其分为0~≤3次、4~≤7次及≥8次三组,分析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与低出生体重儿的关系。  结果  随着产前检查次数的增加,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产前检查次数0~≤3次的孕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8次孕产妇的1.802倍;产前检查次数4~≤7次孕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是≥8次孕产妇的1.268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孕妇高龄、产次多及终止妊娠孕周小是产前检查次数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妇受教育程度高、妊娠次数多及合并妊娠合并症是产前检查次数的保护因素。  结论  产前检查次数越多,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越低,应加强对受教育程度低、产次多及高龄等孕妇的健康教育和产前保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