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和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患者治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30例使用真空负压袋固定,另一组30例采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两组x轴、y轴方向移位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z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弛)牵拉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胸腹低温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明显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垫与热塑体膜的误差比较在体部肿瘤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摆位精度的比较。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5例病人使用真空负压垫固定技术,另一组45例病人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摆位误差有明显差异(P〈0.050)。结论:体部肿瘤患者由于呼吸动度、胸廓变化、皮肤松驰等因素造成摆位误差,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可减少摆位误差,从而提高摆位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和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在体部三维适形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6例患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一组28例使用单纯的真空垫固定技术,另一组28例使用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技术。通过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对两组固定技术的患者进行摆位精度验证,比较两组中心点移位情况。结果拍摄验证片224张,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固定组的摆位误差(1.6±1.1)mm,低于真空垫固定组摆位误差(3.8±2.2)min,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腹部肿瘤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张力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其位置.造成摆位误差.热塑体膜加专用底板加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的准确性和重复摆位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治疗摆位精确度.对指导放射治疗质量控制3-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行放射治疗的34例胸部肿瘤患者(胸腺瘤2例,食管癌10例,肺癌22例),依据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发泡胶组和联合组,每组17例。发泡胶组采用体部发泡胶进行体位固定,联合组采用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进行体位固定,使用电子计时器记录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通过锥形束CT(CBCT)获取两组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的定位与摆位耗时及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升降方向(Z)上的摆位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部发泡胶与胸部热塑膜联合体部塑形垫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时间效率和摆位误差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常规体位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技术,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使用模拟定位机测量计算患者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和乳房的重复摆位误差。结果 A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比较大,B组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操作简单,对热塑体膜固定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偏瘦体型病人体部肿瘤放疗中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实施胸腹部放疗的体型偏瘦患者(包括儿童)四十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二十例,实验组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对照组肿瘤患者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在放射治疗疗程中后段观测零位源皮距并与首次放疗时的零位源皮距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对放疗位置精确度的影响。结果20例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9例,20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的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3mm的为2例。两种固定方法对零位源皮距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型瘦弱的体部肿瘤患者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加真空袋负压成型联合体位固定技术优于单纯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中热塑膜体位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情况下对肿瘤内靶区(ITV)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部肿瘤患者10例,每名患者均采用真空负压袋对轮廓定形,分别用热塑膜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2种方法进行4D—CT扫描,分别采集固定和无固定状态下的4D—CT图像,经TPS图像处理,医生勾画肿瘤ITV,测量固定和无固定时肿瘤ITV体积,计算平均增大体积和统计学数据。结果: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173.58±223.45)cm2.无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202.86±230.37)cm2,无固定组平均增大体积为0.39cm2。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固定组的ITV体积明显小于无固定组,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运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值得临床推荐选用。  相似文献   

8.
张丙新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6):64-64,71
目的:研究比较胸腹部肿瘤3种常用定位方法各自对摆位精确度的影响,并综合比较各方法优劣。方法:75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无固定装置、热塑体膜与负压真空气垫固定,每周拍一次正交野验证片,对照定位片或定位片DRR影像由医生和技术员共同进行测量,将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3种摆位方式的平均误差分别小于3、2、1.2 mm,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摆位重复性和精确度。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3种定位方法各有优劣,其中以负压真空气垫摆位方式最为实用有效、摆位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两种体位固定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40例,均在术后采用乳腺托架,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无热塑膜组及热塑膜组,无热塑膜组仅在皮肤用墨水标记,热塑膜组则使用热塑膜固定,分析对两组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热塑膜组头脚误差值(4.02±0.83)mm、左右误差值(3.82±0.79)明显高于无热塑膜组的(2.63±0.95)mm、(2.71±0.72)mm,差异显著(P<0.05);热塑膜组前后误差值为(2.71±0.77)mm稍高于无热塑膜组的(2.53±0.7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不用热塑膜,仅用乳腺托架,有助于降低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准度及重复性,对于体型稍丰满患者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实施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疗中心的70例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23例,胸部肿瘤27例,腹部肿瘤20例,分别采用热塑头模和体模固定,全部行CT模拟定位,患者在放疗期间第1周连续3次,以后每周1次,大分割放疗者每次均做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将采集的CBCT图像与计划系统所生成的CT图像进行比较,并分析摆位误差。结果胸腹部摆位误差最大,头颈部摆位误差最小。结论 IGRT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治疗,为精确放疗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7,(1):99-100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使用热塑体膜固定与非体膜、乳腺托架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在摆位误差、重复性、PTV外放边界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进而寻找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最佳固定模式。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该院的12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进行治疗的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乳腺癌术后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摆位误差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3.73,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19.11,自理能力得分20.36,心理状况得分20.96,社会关系得分23.30;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得分为88.02,具体得分为:躯体症状得分20.36,自理能力得分22.22,心理状况得分21.36,社会关系得分24.06。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得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两组摆位误差、重复性、PTV外放边界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比较,除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它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更小,重复性更好,且不增加放射性皮炎的形成,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乳腺癌放疗定位固定提供可靠方法,可以向国内省市各级医院推广开展,容易普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应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将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乳腺托架,一组用热塑膜固定,另一组无热塑膜固定(皮肤墨水标记);各15例,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均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获取摆位误差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头脚(Y)、左右(X)、前后(Z)方向误差值,热塑膜组分别为(4.00±0.81)、(3.80±0.80)、(2.70±0.79)mm,无热塑膜组分别为(2.60±O.94)、(2.70±0.70)、(2.50±0.75)mm。无热塑膜组在头脚、左右方向的误差值比热塑膜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3.09,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乳腺托架但不用热塑膜固定体位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尤其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表明此种体位固定技术应用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不同定位方式对胸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利用CBCT扫描,来测量患者X(左右方向)、Y(前后方向)、Z(上下方向)线性摆位误差,并计算总的摆位误差。结果 各组患者在经CBCT校正后,在各个方向上的线性误差和总误差都要比校正前的误差有明显的减少。胸部热塑体罩的残留误差最小(P=0.06)。结论 经过CBCT的校准,可以明显地减少三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胸膜热塑体罩由于其良好的物理限制,经CBCT校准后它的残留误差最小,摆位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颈部面罩和胸部体罩固定在胸上段食管癌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为例,按照放疗时体位固定工具分为2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并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行干预,对照组选取胸部体罩固定,观察组选取头颈部面罩固定,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两组均匀性指数水平、X轴、Y轴、Z轴摆位误差、适形度指数水平对比(P<0.05)。结论:头颈部面罩固定用于胸上段食管癌放疗有利于降低摆位误差,提升三维放疗计划系统放射均匀性及精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放射治疗中真空垫摆位的精度。方法将200例使用真空垫进行摆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100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摆位,改进组(100例)使用改进过的方法进行摆位,用锥形束CT(CBCT)系统分析两组首次摆位时的误差;将传统组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50例)定时对真空垫抽真空,另一组(50例)“适时”对真空垫抽真空,用CBCT系统分析两组第15次摆位时的误差。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进组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适时”抽气组相比,定时抽气组在X、Z轴方向摆位误差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真空垫摆位的技术改进有效提高了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使用螺旋断层放疗设备实施全中枢放疗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使用了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10例使用了头体分体式固定板,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组患者X轴和Y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小于头体分体式固定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9,t=4.750;P〈0.05);Z轴方向摆位误差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头体一体式体位固定板在全中枢放疗时可以减小头脚方向的摆位误差,与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相结合可提高治疗精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中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精确度。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均分2组,分别利用头颈肩膜和普通头(面)膜进行体位固定,每周测定模拟定位机下的摆位误差和CT验证验证片显示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精确度为80%~86.7%,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摆位精确度为70%~73.3%,2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明显优于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疗(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IGRT)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应用热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实施图像引导放疗,一组利用二维模式,一组利用三维模式,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并加以比较。结果:热塑膜固定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最大不超过3 mm,图像引导放疗能够确保治疗精度,三维配准方法效果优于二维配准。结论:热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时体位重复性好,配合图像引导大大提高了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s Portal Image Device,EPID)在宫颈癌真空体膜固定效果,分析放疗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的24例宫颈癌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周1次进行拍摄EPID,然后通过iView GT软件配准,得到X轴(左右方向)、Y轴(头足方向)、Z轴(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2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拍摄正侧位野共拍摄232张,分别为(2.26±1.32)mm、(3.32±1.88)mm、(2.54±1.51)mm,有200张其中误差值≤3mm,占86.2%(200/232)。有225张误差值≤5mm,占96.9%(225/232)。结论:应用电子影像系统测量宫颈癌真空体膜固定摆位误差,可以提高摆位精确度,并采取有效的质控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面颈部肿瘤影像引导精确放疗体位热塑网罩固定技术。方法 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行卡槽固定式和铆钉固定式热塑网罩体位固定,治疗前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行影像引导验证,分析摆位误差、操作人员和患者对不同固定技术的反应。结果 两种固定技术摆位后影像引导复核显示头脚方向的线性误差校正最多,误差也最大,头脚轴上的旋转误差校正最多、误差最大,卡槽式网罩头脚方向线性误差显著,铆钉固定式网罩左右轴上旋转误差显著,操作人员认为卡槽式固定技术方便,精度一般,患者感觉舒适,铆钉固定式技术则相反。结论 卡槽式网罩固定技术左右轴旋转误差具有优势,铆钉固定式网罩头脚方向线性误差具有优势,其余方面无明显差别,摆位时注意头部内收与后仰和头部的旋转;勾画靶区时PTV外扩,依据误差理论取95%可信度的误差范围来指导TPV外放,卡槽式面颈肩罩头脚方向外放0.37cm,前后方向0.38cm,左右方向略小,相应地,铆钉固定式网罩个方向均少0.1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