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术后近期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Ⅲ型食管闭锁患儿30例,7例经胸腔入路、23例行经胸膜外入路行瘘管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术后予抗感染、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或HFO(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支持、全静脉营养及部分静脉营养等治疗,其中6例食管吻合口瘘采取留置引流管,加强呼吸管理、营养支持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各种综合治疗.结果 治愈27例(90.0%),放弃治疗后死亡3例(10.0%);术后予抗感染(13.5+2.8)d,SIMV(3.03+1.58)d,全静脉营养及部分静脉营养(11.97+6.69)d;术后并发吻合口瘘6例,其中经胸腔入路者吻合口瘘发生率28.6%,死亡率14.3%;经胸膜外入路吻合口瘘发生率17.4%,死亡率8.7%.结论 合理的呼吸机应用、加强感染及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对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生存率起关键作用,食管吻合口瘘是影响术后近期预后的最重要因素,采取经胸膜外入路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治疗经验。方法本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30例,GrossⅠ型1例,GrossⅡ型2例,GrossⅢ型26例,GrossⅣ型1例。年龄1~6d,体重1.4~3.1kg,均合并不同程度肺炎,9例合并硬肿症。手术方式采川经胸膜外入路一期食管吻合术,不做胃造瘘,常规胸膜外闭式引流。结果本组30例患儿术后存活25例,治愈率83%;2例死于肺炎心衰,1例死于硬肿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死于吻合口瘘,食管狭窄8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应尽早明确诊断、加强同手术期管理、熟练手术技巧、经胸膜外入路手术、减小食管吻合口张力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Ⅲ型食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8月-2008年07月收治的16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造影证实,采用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部分病例加行Livaditis法环切食管肌层,延长食管减小张力后再行食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瘘行二次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后瘘口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屯年,其中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治愈者1年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11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对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尤其减少吻合口张力对防止吻合口痿起决定性作用。术中避免胸膜破裂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预后起重要作用。早期拔除放置于吻合口旁的胸膜外引流管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Ⅲ型食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8月-2008年07月收治的16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造影证实,采用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部分病例加行Livaditis法环切食管肌层,延长食管减小张力后再行食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瘘行二次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后瘘口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屯年,其中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治愈者1年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11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对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尤其减少吻合口张力对防止吻合口痿起决定性作用。术中避免胸膜破裂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预后起重要作用。早期拔除放置于吻合口旁的胸膜外引流管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321例食管癌患者(胸膜腔外包埋组),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应用胸膜包埋吻合口,使吻合口置于胸腔外,与随机抽取321例同期进行食管胃胸内吻合传统方法包埋的食管癌患者(传统包埋组)进行比较.结果 胸膜腔外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23/321),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1/321);传统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7/321),吻合瘘发生率为2.2%(7/3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在消化道畸形中较常见,患儿术前肺炎、术后加重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及体重偏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早期诊治、经胸膜外人路Ⅰ期手术治疗ⅢB型食道闭锁并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7—8d,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圆型吻合器对455例食管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胸上段癌55例(12.1%),胸中段癌265例(58.2%),胸下段癌135例(29.7%).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12例,总的发生率为2.6%(12/455).胸内吻合口漏发生率2.3%(9/397),颈部吻合口漏为5.2%(3/58),病死3例,均为胸内吻合口漏,病死率为25.0%(3/12).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均行肿瘤Ⅰ期切除吻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8例,治愈率为94.7%,1例术后心脏病复发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瘘并腹腔感染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有效肠腔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积极的营养支持疗法是Ⅰ期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278例,术后确诊吻合口瘘12例.总结患者诊治经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4.3%(12/278),其中,胸内吻合发生率3.9%(10/257),颈部吻合发生率9.5%(2/21).保守治疗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二次手术1例,治愈.结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能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以HbA_(1c)值 6. 3%为观察组(n=67),HbA_(1c)值≤6. 3%为对照组(n=59)。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并分析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及病程更大、更长(P 0. 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吻合口瘘与体质量指数、术前HbA_(1c)、手术时间、肿瘤部位与TNM分期有关(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bA_(1c) 6. 3%和直肠癌是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术前高水平的HbA_(1c)会增加老年结直肠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先天性食道闭锁在消化道畸形中较常见,患儿术前肺炎、术后加重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及体重偏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早期诊治、经胸膜外入路Ⅰ期手术治疗ⅢB型食道闭锁并术后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7~8d,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最大5d,最小1d,体重最重3.10kg,最轻2.45kg。5例患儿出生后均有呕吐白泡样液体、进食后呛咳、发绀气促等症状,胸部X线片示均有肺炎,腹部平片和食道碘造影确诊,按Gross分型病例均为ⅢB型食道闭锁。2.手术方法:静脉复合麻醉加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食管癌和贲门癌16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A组患者术中应用常州GW-1型圆型吻合器吻合,B组常规手术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A组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率为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和贲门癌手术中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  相似文献   

13.
近16年中施行食管、胃贲门部癌手术治疗414例,手术切除率为90.5%。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4例,占3.7%。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1岁。食管癌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2例。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多为术后7~14d,颈部吻合口瘘4例,胸内吻合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利用封闭式顺行结肠灌洗以提高Ⅰ期切除吻合率,防止吻合口瘘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封闭式顺行结肠灌洗后行Ⅰ期切除吻合治疗的17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可行性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均Ⅰ期切除吻合,无需分期手术,无一例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通过术中减压、灌洗后Ⅰ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Ⅰ期切除吻合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在我国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首选手术治疗,胸内吻合口瘘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曾高达50%[1]。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尤为重要。本院7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完善围手术期的预防性护理,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同肝门切除肝门部胆管肿瘤及距肿瘤边缘长约1 cm肝内胆管及肝组织的方法治疗18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结果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胆漏和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发现未侵犯门静脉和侵犯门静脉患者分别为11例和7例.未侵犯门静脉与侵犯门静脉患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0/11)、72.7%(8/11)与57.1%(4/7)、14.3%(1/7).结论 围肝门切除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有效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成功行改良法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10例患者颈部吻合口瘘情况。结果: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0例,发生率为9.1%,无一例瘘入胸腔,经抗感染、换药、引流治疗,均痊愈。结论:改良法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能减少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治疗简单,均能愈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7,(7):1034-103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辅助Dixon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分析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结果所选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中均进行腹腔镜辅助Dixon术治疗,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有16例患者。16例并发吻合口瘘患者中,BMI≥25 kg/m~2的发生率为46.17%,男性患者发生率为31.71%,与肛缘距离<8 cm的发生率为43.75%,年龄≥55岁的发生率30.00%,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为33.33%,上述指标均高于与其对应的指标,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年龄、合并糖尿病、性别、与肛缘距离均是影响腹腔镜辅助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BMI≥25 kg/m~2、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性别、与肛缘距离<8cm是腹腔镜辅助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的效果.方法 应用圆型吻合器对455例食管癌切除后进行机械吻合.其中胸上段癌55例(12.1%),胸中段癌265例(58.2%),胸下段癌135例(29.7%).结果 出现吻合口瘘12例,总的发生率为2.6%(12/455).胸内吻合口漏发生率2.3%(9/397),颈部吻合口漏为5.2%(3/58),病死3例,均为胸内吻合口漏,病死率为25.0%(3/12).结论 消化道圆型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器械吻合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321例食管癌患者(胸膜腔外包埋组),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应用胸膜包埋吻合口,使吻合口置于胸腔外,与随机抽取321例同期进行食管胃胸内吻合传统方法包埋的食管癌患者(传统包埋组)进行比较。结果胸膜腔外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23/321),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3%(1/321);传统包埋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7/321),吻合瘘发生率为2.2%(7/3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吻合口胸膜腔外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