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丽水市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丽水市3个监测县(市、区)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和28周的出生缺陷儿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围产儿92 543人。报告出生缺陷2 907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2 234例,28周出生缺陷儿6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1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25.57‰)高于女婴(22.52‰),城镇(27.04‰)高于乡村(22.62‰)(均P0.05);不同年龄组母亲分娩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概率不同(P0.05),20岁(37.21‰)和≥35岁(30.21‰)女性娩出出生缺陷围产儿的风险较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并指/趾和小耳。围产儿和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09‰和15.49%,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出生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41.14%。结论丽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围产儿性别及其母亲的年龄和居住地区与出生缺陷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台州市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市2012—2016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出生缺陷报表及非户籍孕产妇健康状况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份、户籍和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和高龄产妇比例等指标,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6年台州市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6.80‰,呈下降趋势(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9.28‰)高于本地人口(5.64‰)(P0.01)。高龄产妇比例为10.30%,呈上升趋势(P0.01),高龄产妇围产儿死亡率为10.60‰,高于围产儿平均死亡率(P0.01)。围产儿首位死因是出生缺陷,出生缺陷率为35.86‰,呈上升趋势(P0.01),但出生缺陷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台州市各县(市、区)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男女性别比和高龄产妇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母亲的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低、孕产次多和建卡孕周晚(均P0.01)。结论台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龄产妇、出生缺陷和流动人口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兰州市2009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的资料。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EAPC)评价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农村,全市和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其 EAPC 值分别为11.9%、14.1%;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EAPC 值为-15.9%。结论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5.
吴美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56-3257
目的:了解象山县2001~2005年出生性别构成,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方法:由各级医疗保健单位上报围产儿死亡监测报表、围产儿数季报表、出生缺陷病例登记表,由县妇幼保健院专人负责收集、汇总。结果:象山县出生男女的性别比在110.5∶100左右,且海岛的性别失衡最严重;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城镇的发生率最高20.48‰;围产儿死亡率持续在7.20‰~8.62‰之间,以城镇的死胎、死产率最高,农村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最高。结论:象山县男婴出生处于较高状态,必须采取有关措施以达到性别平衡;出生缺陷逐年上升,要切实做好三级预防,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缺陷,要重视孕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衡阳市出生缺陷消长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衡阳市围产儿死亡与出生缺陷的关联。【方法】对衡阳市部分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7年监测医院的围产儿死亡率为10.3 4‰;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84.17‰,是围产儿死亡率的3 7倍;缺陷儿死亡率是非出生缺陷死亡率的49倍。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66.37/104,且出生缺陷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双多胎、孕母年龄、围产儿的出生月份有密切关系。出生缺陷儿按系统分类排在前5位是肢体畸形、唇腭裂、神经管畸形、消化道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的畸形。【结论】出生缺陷不仅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建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278-4281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2008 ~2012年41 114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建立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并进行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酒泉市2008 ~2012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依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运用知信行模式建立并启动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工程;应用统计学中的定基比和环比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008 ~ 2012年酒泉市共发生出生缺陷316例, ()生率为7.69‰,农村和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06‰和4.88‰,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8年相比,2012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43.91%,定基比、环比下降速率各年度城市均高于农村;2008年未干预时围产儿先天畸形死亡率为4.55‰,占围产儿死亡的26.06%; 2009年建立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后下降为2.66‰,占围产儿死亡的18.53%,并逐年下降.与2008年相比,2012年出生缺陷死亡率下降了66.15%.结论:依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运用知信行模式,有针对性地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可有效降低缺陷儿发生率、出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象山县2000~2007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7年象山县6个接产医院及17个乡镇按月上报的"妇幼卫生月报表"及"同产儿死亡报告卡"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2000年10.24‰下降到2007年的7.15‰,各年度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结论:2000~2007年象山县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出生缺陷、早产、新生窒息是围产儿死亡主要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1991至2015年近25年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分析,了解围产儿死亡趋势、原因,总结经验,为探索进一步健全围产保健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至2015年上海市围产儿死亡个案,分析死亡趋势、特征及死因.结果 ①近25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5.97‰,其中户籍人口平均为4.80‰,非户籍人口平均为7.41‰,近2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②近25年围产儿死亡以非户籍为主,占55.45%,其母亲产次为2次以上的比例逐年上升,从18.80%升至40.76%,双胎死亡比例逐年缓慢上升,2010年开始超过10.00%,2015年达最高水平13.00%;③围产儿死亡中死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构成分别为53.35%、8.33%和38.32%,死产死亡构成和新生儿死亡构成逐年下降.死胎率从1991年的4.35‰下降到2015年的1.85‰(χ2=732.383,P=0.000),死产率从1991年的1.18‰下降到2015年的0.12‰(χ2=879.183,P=0.000),新生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4.90‰下降到2015年的1.18‰(χ2=2 040.316,P=0.000);④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中前四位分别为早产儿、严重畸形、宫内窘迫和原因不明,其中先天畸形比例占死亡总数的12.63%.结论 上海市围产儿死亡率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上海市近20年的孕产期保健措施密不可分,为了进一步控制围产儿死亡率,需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孕产妇保健精细化管理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通海县2000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围产儿死亡率较2000年下降了6.81‰,早期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50.47%,臀位助产和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最高,在死亡围产儿中母亲是高危孕产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危者.[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接产技术和新生儿抢救、护理技术,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出生缺陷病种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河北省2001-2012年1 202 29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12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1年的72.76/104上升到2012年的103.44/104,上升了42.17%;2)主要出生缺陷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3)出生缺陷存在城乡、男女差别,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4)出生缺陷发生与母亲的年龄有关,以25~30岁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结论 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低、孕母高龄/低龄及环境因素是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82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近10年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三甲医院在围产保健方面的特点,以进一步提高保健水平,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协和医院17 532名围产儿中死亡的个案资料。结果:2001~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为9.29‰,2006~2010年围产儿死亡率11.03‰,平均10.38‰。孕产妇年龄<25岁者及>35岁者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高,随孕周增加围产儿死亡率下降。出生体重<2 500 g者围产儿死亡率达8.47%,是正常体重儿的32.8倍。足月新生儿死亡中出生缺陷为最主要的死因,医源性早产中最主要的死因则为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占47.8%)。死胎前三位的死因分别为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出生缺陷、脐带因素。结论:做好出生缺陷地三级预防,加强对农村地区及城市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及产前检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西省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6-2010年在陕西省25家监测医院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 【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17.8/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χ2=16.81,P<0.01)。前五位缺陷类型依次为: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χ2=8.58,P<0.01)。农村发生率高于城镇(χ2=70.72,P<0.01)。单发缺陷占缺陷总数的83.5%。通过超声诊断的病例占52.2%,通过临床诊断的病例占45.9%。产前诊断率为48.1%。围产儿死亡率为8.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91,P<0.01)。五年来缺陷儿死亡率高于非缺陷儿死亡率,死亡围产儿的缺陷发生率也高于非缺陷发生率。 【结论】 陕西省2006-2010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降低缺陷发生率的工作重点仍然在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工作,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分析郑州市各级医院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出生缺陷预防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郑州市各级医院正常分娩婴儿及治疗性引产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共监测围产儿138376例,死亡1408例,死亡率为10.18‰;出生缺陷儿1315例,出生缺陷率为953.4‰;1408例死亡围产儿中缺陷儿488例,占34.66%;≥35岁孕妇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率1260.6‰;缺陷儿产前诊断率为45.40%,产前诊断的出生缺陷疾病前3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和先天性脑积水,出生后诊断的出生缺陷疾病前3位分别是多指(趾)、外耳畸形和总唇裂。结论: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重视优生知识宣传,加强产前筛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是降低出生缺陷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和趋势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06-2011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样本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ing annual percent change,EAPC)来评价儿童死亡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1)2011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74‰,较2006( 27.66‰)下降了53.9%;2011年城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是9.45‰和13.49‰。2006年城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是9.22‰和34.86‰,城市、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差距在不断缩小;2)2006-2011年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的肺炎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和低体重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3)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分析:全省和农村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年代之间有负相关性(P<0.05),其年估计百分比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城市地区儿童死亡率与年代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 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城市地区儿童死亡率波动较大,需加强监测和干预;儿童死因中,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和腹泻等)逐步得到控制,但非感染性疾病(如出生窒息和早产/低出生体重)的比例不断增加,需要加强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中国和俄罗斯1990-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推进两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共同防治合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世界银行数据库收集1990-2017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报告数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收集2000-2017年死因别死亡率数报告数据,Pearson相关分析两国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χ2检验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每年死亡率及死因别死亡率差异。结果 1990-2017年中国和俄罗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性别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中国下降速度均快于俄罗斯。中国的伤害、分娩损伤与窒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他传染,围生期和营养状况死亡占比高于俄罗斯,而俄罗斯早产、先天性异常、其他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比高于中国,但降幅均低于中国,并且从2004年起两国前两位死因均为早产和先天性异常。俄罗斯每年艾滋病(HIV/AIDS)死亡率均高于中国(P<0.05),并自2010年HIV/AIDS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开始上升,年平均增长速度16.54%。结论 28年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感染性、损伤性疾病占比大、降幅快可能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快速下降主要原因;进一步降低早产和先天性异常死亡是降低两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同时俄罗斯还应该重视针对孕产妇HIV/AIDS防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海淀区围生儿死亡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围生儿死亡变化规律和主要死亡原因。方法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围生儿死亡监测网,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方法。围生儿死亡数据来源于分娩医院或地段保健科填写的北京市围生儿死亡报告卡。结果海淀区1997~2005年平均围生儿死亡率7.09‰,由1997年的8.22‰降至2005年的4.24‰;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由1997年的3.82‰降至2005年的2.01‰。围生儿死亡和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位死因均为出生缺陷,早期新生儿死亡中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海淀区围生儿死亡率降低主要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所致,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围生期的出生缺陷儿减少。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2001-2009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1-2009年四川省婴儿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收集的2001-2009年监测点儿童死亡资料,计算城乡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及婴儿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2009年四川省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7.6‰和12.1‰,较2001年(18.6‰和25.5‰)分别下降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网神经管缺陷(NTDs)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06~2011年的41所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点的神经管缺陷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在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作为监测对象。结果:6年间共监测的围产儿有484 304人,其中NTDs为231例,NTDs总发生率4.77/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64.57%。其中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发生率分别是2.44/万、1.67/万、0.66/万。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男性为4.60/万,女性为4.75/万。城镇为2.45/万,乡村为6.52/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岁组发生率最高(11.04/万)。产前确诊的比例74.46%,产前B型超声波诊断的比例为77.06%。结论:2006~2011年广西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农村育龄妇女是NTDs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