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目的]观察滴滴涕(DDT)及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单独及联合体外染毒对人胚肝细胞株(L-02)内活性氧(ROS)含量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生长良好的L-02细胞,分别加入0.001、0.01、0.1μmol/L的DDT,0.01、0.1、1μg/mL的nano-TiO2,以及上述各浓度的DDT和nano-TiO2联合剂量,染毒时间均为24 h;运用DCFH-DA作为荧光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DDT与nano-TiO2联合作用下L-02细胞内ROS含量,运用碱性和中性两种彗星试验检测各组DNA断裂损伤程度。[结果]0.01μmol/L以上浓度组DDT单独作用24 h引起ROS升高(P〈0.05)和DNA损伤增加(P〈0.05);各浓度nano-TiO2单独染毒均不能引起DNA损伤增加(P〉0.05),但1μg/mL单独染毒可引起ROS升高(P〈0.05)。各剂量组单独染毒24 h后均无明显的DNA双链损伤(P〉0.05),但可导致DNA单链断裂损伤。析因分析结合反应曲面模型显示两种受试物联合染毒可协同增加ROS水平与DNA损伤作用(P〈0.05)。[结论]DDT和nano-TiO2联合作用可协同增加各自对DNA单链断裂水平的影响,诱导产生ROS导致DNA损伤是DDT和nano-TiO2引起机体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氯化镉(CdCl2)所致人胚肝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的CdCl2(0.001、0.01、0.1 μmol/L)单独或与0.01 mg/L nano-TiO2混合后,分别作用干人胚肝L-02细胞24h,观察各组L-02细胞的DNA损伤水平,以及hMsh2基因(hMsh2)、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和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物催化亚基(DNA-PKcs)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相应剂量的CdCl2单独染毒组比较,nano-TiO2与各浓度的CdCl2混合染毒组L-02细胞的DNA损伤加重(P<0.05),hMsh2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MGMT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nano-TiO2与0.01、0.μmol/L的CdCl2混合染毒组DNA-PKcs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0.01mg/L的nano-TiO2可以加重各浓度CdCl2对L-02细胞的DNA单链损伤,从而使CdCl2对L-02细胞毒性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双酚A对人胚肝细胞DNA损伤和修复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双酚A(BisphenolA,BPA)对人肝L-02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10、50、100μmol/LBPA和100μmol/LBPA+30μg/LVitC处理L-02细胞,比较处理和未处理的人胚肝L-02细胞在DNA损伤程度、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错配修复hMSH2基因(hMSH2)、DNA依赖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cs)及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的差异。每组细胞数均为1×106个/ml。[结果]BPA处理后,彗星试验显示BPA在低剂量(10μmol/L)时即具有DNA损伤作用(P<0.05),随着剂量增大,DNA损伤效应增加。100μmol/LBPA+30μg/LVitC组DNA损伤效应降低,显示抗氧化剂VitC可减缓BPA所致的DNA损伤效应,氧化损伤是BPA所致DNA损伤的方式之一。5种DNA损伤修复酶表达水平在1μmol/L、10μmol/L、50μmol/L剂量组依次降低,在100μmol/L、100μmol/L+VitC组依次增加,50μmol/L组各种DNA损伤修复酶表达水平最低。BPA50μmol/L组与溶剂对照比较,5种DNA损伤修复酶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00μmol/L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50μmol/L组,100μmol/L+VitC组均高于100μmol/L组。除DNA-PKcs与hMSH2外,其他DNA损伤修复酶在100μmol/L+VitC组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BPA对L-02细胞具有氧化损伤作用,并可导致DNA损伤,多种DNA损伤修复酶参与修复双酚A所导致的DNA损伤。VitC可减缓双酚A的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O2)与醋酸铅(PbAc)联合作用于人胚肝细胞(L-02),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氧化应激作用及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1.000mg/LPbAc和10.000、1.000、0.100、0.010、0.001mg/LTi02单独以及1.000mg/LPbAc及前述浓度Ti02混合处理L-02细胞24h,以体积分数为0.1%二甲基亚砜为阴性对照,30gmol/LH2O2为阳性对照。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ROS水平,检测谷胱甘肽(GSH)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评价细胞内抗氧化物质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PbAc染毒组及其他浓度TiO。染毒组相比,10.000mg/LTi02染毒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PbAc染毒组和其他浓度混合物染毒组相比,10.000mg/L混合物染毒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1.000、0.100mg/L混合物染毒组细胞活力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PbAc染毒组相比,各浓度混合物染毒组细胞ROS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1.000至0.010mg/L混合物染毒组细胞GS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100、0.010mg/L混合物染毒组细胞SOD活性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条件下,低剂量纳米TiO2和PbAc共同作用于L-02,可增加活性氧水平,同时诱导细胞增加GSH和SOD水平以自我保护;随着染毒剂量升高,ROS水平明显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细胞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双酚A对人胚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酚A(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TT来分析不同浓度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BP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PCR分析BPA引起的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BPA处理后,L-02细胞的生存率随着BP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50μmol/L,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随着BPA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50μmol/L可显著升高L-02细胞的凋亡率(P<0.01)。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随着BPA浓度增加表达量也增加,100μmol/LBP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100μmol/L,BPA+VitC组三种GADD基因表达量均稍降低。[结论]BPA对L-02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凋亡率升高,与细胞生长调控和DNA损伤相关的GADD45、GADD153、GADD34基因表达升高,VitC可减缓BPA对DN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NaAsO2)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株(L-02)的氧化损伤作用. [方法]用不同浓度NaAsO2(50,100,150 μmol/L)染毒L-02肝细胞24 h,MTT法检测NaAsO2对L-02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L-02肝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钼酸铵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法检测DNA损伤. [结果]NaAsO2作用L-02肝细胞24h后,50、100、150 μmol/L浓度NaAsO2组的L-02肝细胞存活率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100、150μmol/L浓度NaAsO2组ROS生成量显著增多(P<0.01);50 μmol/L的NaAsO2即可引起出现彗星现象的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拖尾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NaAsO2对L-02肝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引起L-02肝细胞内ROS增多和CAT活性降低,引起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nano-TiO2)与乙酸铅(PbAc)联合染毒对人胚肝细胞(L-02)的DNA损伤及修复作用。方法将L-02细胞分别以1μg/ml乙酸铅溶液和10、1、0.1、0.01、0.001μg/ml纳米二氧化钛溶液以及1μg/ml乙酸铅+0.001、0.01、0.1、1、10μg/ml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处理24 h,同时,以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阴性对照,30μmol/L H2O2为阳性对照。测定L-02细胞DNA的Olive尾矩、DNA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DNA损伤修复酶8-羟基鸟苷DNA糖苷酶同源物1(OGG1)的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μg/ml乙酸铅+1、10μg/ml纳米二氧化钛组L02细胞DNA的Olive尾矩和8-OHdG生成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μg/ml乙酸铅单独染毒组比较,1μg/ml乙酸铅+10μg/ml纳米二氧化钛联合染毒组L02细胞DNA的Olive尾矩和8-OHdG生成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1μg/ml乙酸铅单独染毒组比较,1μg/ml乙酸铅+0.001~1μg/ml纳米二氧化钛组L02细胞OGG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乙酸铅的添加以及纳米二氧化钛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DNA的Olive尾矩和8-OhdG生成量均呈上升趋势,OGG1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乙酸铅和纳米二氧化钛对DNA损伤修复蛋白OGG1的表达存在协同作用,但对Olive尾矩水平和8-OHdG生成量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低浓度乙酸铅和纳米二氧化钛联合暴露可使L02细胞DNA损伤增加,OGG1应激性增高以修复DNA损伤,但持续增加的DNA损伤会使OGG1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凋亡效应以及探讨活性氧(ROS)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法获取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用William’s E培养液重悬后接种于铺被鼠尾胶原的孔板内,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染毒组,370C、5%CO2条件下培养3h后换液并染毒各梯度浓度的MC—LR,使各染毒组毒物终浓度分别为1×10^-5、1×10^-6、1×10^-7、1×10^-8mol/L。染毒相应时间后,采用中性红比色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ROS含量。[结果]中性红比色实验发现,至染毒期末观察到1×10^-5、1×10^-6mol/L两个染毒组的肝脏细胞几乎全部死亡(〉95%),1×10^-7mol/L染毒组部分肝脏细胞死亡(约30%);流式细胞术观察到MC—LR染毒后早期(5min)诱导细胞调亡,同时观察到肝脏细胞内短时间(15min)快速产生大量的ROS。[结论]MC—LR诱导原代大鼠肝脏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ROS,这可能是MC-LR诱导细胞凋亡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大气细颗粒物不同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进而了解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作用机制。[方法]提取细颗粒物水溶成分、非水溶成分和有机提取物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304)进行染毒,各成分染毒剂量均设为100、200、400μg/mL 3个剂量组;另设药物干预组:细颗粒物3种成分染毒剂量均为400μg/mL,同时加入10μmol/L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钙药物。测定染毒后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对染毒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观察。[结果]经大气细颗粒物3种成分染毒后,EC-304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内MDA随颗粒物染毒剂量升高而升高。细胞内SOD在染毒1h时即出现下降,并随染毒剂量升高而降低,且染毒剂量相同时,水溶成分的毒作用高于有机提取物,亦高于非水溶成分。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内ROS明显增加(P〈0.01),且有机提取物和水溶成分产生ROS的能力明显高于非水溶成分(P〈0.01)。加入阿托伐他汀钙后,细胞内MDA和ROS较未加药物组明显降低,SOD则明显增加。[结论]大气细颗粒物不同成分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氧化损伤,呈剂量-反应关系,氧化损伤可能是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致人胚胎肝(L-0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0、100、150、200μmol/L的PFOS溶液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测定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采用q 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bcl-2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50、200μmol/L PFOS染毒L-02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而100、150、200μmol/L PFOS染毒组L-02细胞的凋亡率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FOS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凋亡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ROS和MDA水平均增加,而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SOD水平和100、150、200μmol/L PFOS染毒组L-02细胞内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FOS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内ROS和MD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而SOD、GSH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PFOS染毒组L-02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 m 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而bcl-2、bcl-2/bax值均较低,除50μmol/L PFOS染毒组caspase-9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下,PFOS暴露可引起L-0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PFOS诱导的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对蛋氨酸负载后BRL大鼠肝细胞同型半胱氨酸及相关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BRL大鼠肝细胞,将大鼠肝细胞分为对照组、氧化应激组(100 μmol/L H2O2作用2 h)、蛋氨酸组(50 mmol/L蛋氨酸作用1h)、氧化应激±蛋氨酸组(100 μmol/L H2O2作用2h+50 mmol/L蛋氨酸作用1h),实验结束收集各组培养液上清.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相关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蛋氨酸组同型半胱氨酸[(3.76±0.22)比(1.54±0.05)μmol/L,P=0.000]、半胱氨酸[(199.80±8.75)比(99.11 ±2.47)μmol/L,P=0.000]的含量显著增加,氧化应激+蛋氨酸组同型半胱氨酸[(3.84±0.34)比(1.54±0.05)μmol/L,P=0.000]、半胱氨酸[(200.66±8.60)比(99.11±2.47)μmoL/L,P=0.000]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氧化应激组比较,蛋氨酸组同型半胱氨酸[(3.76±0.22)比(1.67±0.13)μmol/L,P=0.000]、半胱氨酸[(199.80±8.75)比(82.64±15.88)μmol/L,P=0.000]、谷胱甘肽[(1.50±0.14)比(1.00±0.11)μmol/L,P=0.011]含量均显著增加,H2 O2+蛋氨酸组的同型半胱氨酸[(3.84±0.34)比(1.67±0.13)μmol/L,P=0.000]、半胱氨酸[(200.66±8.60)比(82.64±15.88)μmol/L,P=0.000]、谷胱甘肽[(1.40±0.30)比(1.00±0.11)μmoL/L,P =0.028)]含量均显著增加.氧化应激+蛋氨酸组Hcy含量较蛋氨酸组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28).与对照组比较,氧化应激组丝氨酸[(12.41±1.51)比(24.00±2.54)mg/L,P =0.000]、谷氨酸[(33.31±0.17)比(43.10±0.52)mg/L,P=0.000]和甘氨酸[(6.23±0.18)比(24.66±10.87)mg/L,P=0.003]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牛磺酸的含量显著增加[(7.99±0.16)比(6.17±0.15)mg/L,P=0.000];与氧化应激组比较,蛋氨酸组丝氨酸[(16.98±0.39)比(12.41±1.51)mg/L,P=0.006]和谷氨酸[(35.44±0.82)比(33.31±0.17)mg/L,P=0.002]含量显著增加,而牛磺酸含量[(3.77±0.16)比(7.99±0.16)mg/L,P=0.000]显著减少;与蛋氨酸组比较,氧化应激+蛋氨酸组丝氨酸[(12.59±0.66)比(16.98±0.39)mg/L,P=0.008]、谷氨酸[(30.87±0.60)比(35.44±0.82)mg/L,P=0.000]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牛磺酸的含量[(4.37±0.12)比(3.77±0.16)mg/L,P=0.001]显著增加.结论 氧化应激对蛋氨酸负载后BRL大鼠肝细胞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主要体现的是蛋氨酸负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LSPC)对乙醇诱导的人胚肝L-02细胞株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观察5、 10、25 mg/L的LSPC与200 mmol/L乙醇共同作用于L-02肝细胞24 h后,对细胞生存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DNA损伤修复酶:[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蛋白1(ERCC1)、O6- 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MGMT)、错配修复hMSH2基因、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cs)]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乙醇组相比,5、10 mg/L的LSPC使细胞的生存率分别由73.14%上升到84.79%和90.52%,细胞SOD、CAT、GSH含量增加(P<0.01),MDA含量减少(P<0.01);有效降低细胞DNA损伤程度(P<0.05)。5 mg/L的 LSPC可显著增加乙醇处理细胞中ERCC1、DNA-PKcs、hMSH2的表达(P<0.01),但对MGMT的表达无影响(P>0.05), 10、25 mg/L的LSPC与乙醇组比较,所有4种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适量的LSPC可拮抗乙醇诱导的L-02肝细胞的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硫辛酸(alpha—lipoicacid,α-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转运障碍的拮抗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先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α-LA干预组皮下注射35gmol/kgct-LA;2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低、高甲基汞染毒组和α-LA干预组分别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4、12和12lamol/kg。α-LA预处理隔日1次;染毒组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处理4周。最后1次染毒24h后,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制备5%、10%的组织匀浆,测定大脑皮质汞(Hg)、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in)含量,及谷氨酰胺酶(PAG)、谷氨酰胺合成酶(GS)、Na+-K+ATPase、Ca2+.ATPase活力。[结果]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脑汞为(17.72±1.36)μg,/g组织、Glu含量为(71.57±10.87)μmol/g白、PAG活力为(31.26±4.38)μmol/(min·g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1);CAn含量及Gs活力分别为(0.155±0.04)μmol/g蛋白及(23.89±3.60)u儋蛋白,Na+-K+-ATPase及Ca2+-ATPase活力分别为(4.03±0.57)μmol/(mg蛋白·h)及(2.21±0.62)μmol/(mgg蛋白·h),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甲基汞高剂量染毒组比较,α-LA干预组大鼠脑汞含量未见明显变化;Glu含量(63.02±3.33)μmol/g蛋白及PAG活力(26.03±3.88)μmol/(min·g蛋白)均降低(P〈0.01或P〈0.05),Gin含量(0.20±0.05)μmol/g蛋白、GS活力(34.05士4.23)U/g蛋白、Na+-K+-ATPase活力为(5.52±1.16)μmol/(h·mg蛋白)及Ca2+-ATPase活力为(3.27±0.60)μmol/(h·mg蛋白),均升高(P〈0.01或P〈0.05)。[结论]a-LA对甲基汞所致大鼠脑谷氨酸代谢紊乱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二甲基胂酸(DMA)所致人胚肺成纤维(HELF)细胞DNA损伤与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0、2.5、5、10和20μmol/LDMA处理HELF细胞48h后,检测HELF细胞生长、DNA损伤、细胞凋亡、JNK磷酸化水平;并用20μmol/L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30min后,再用DMA处理HELF细胞48h,观察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0和20μmol/LDMA对HELF细胞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P〈0.05);2.5、5、10和20μmol/LDMA引起HELF细胞γ-H2AX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并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经直线相关分析,r=-0.982,P〈0.05);5、10和20μmol/LDMA引起HELF细胞断裂,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经直线相关分析,r=0.945,P〈0.05);5、10和20μmol/LDMA处理HELF细胞48h后,JNK磷酸化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呈现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经直线相关分析,r=0.988,P〈0.05);JNK抑制剂SP600125能明显降低10、20μmol/LDMA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JNK抑制剂SP600125可明显阻滞DMA所致HELF细胞对DNA损伤和诱导的凋亡作用(P〈0.05)。[结论]DMA可引起HELF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在此过程中JNK信号通路激活起到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和常规TiO2对细胞的毒性及DNA损伤有无差异。[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比较25、50、100、200μg/mL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浓度”)的nano-TiO2(5-10nm)和常规TiO2的细胞毒性与DNA损伤作用。[结果]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与常规TiO2的变化趋势相近,nano-TiO2毒性大于常规TiO2,200gg/mL浓度时作用12h以上两者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ano-TiO2各剂量组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均明显增加(P〈0.05);常规TiO2在受试剂量下尾DNA含量、Olive尾距、彗星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增加。[结论]nano-TiO2对A549细胞的毒性高于常规TiO2,且nano-TiO2可诱导DNA损伤,而常规TiO2未观察到DNA损伤作用。表明nano-TiO2与常规TiO2在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防护铅处理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MC分为对照组(C组)、Pb10μmol/L组和HGF+Pb10μmol/L组,在6、12、24、48h分别通过噻唑蓝(MTY)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一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Tr检测结果显示。Pb10pμmol/L组HMC在6、12、24、48h细胞生长存活率均显著低于HGF+Pb10μmol/L组(P〈0.01);流式凋亡检测结果显示,HMC在10μmol/L醋酸铅染毒6、12、24和48h后,HGF+Pb10μmol/L组在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Pb10μmol/L组(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在HMC铅染毒48h后,HGF+Pb10μmol/L组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Pb10μmol/L组(P〈0.01)。结论铅促进HMC细胞的凋亡,而HGF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抑制HMC的凋亡,从而发挥对铅致HMC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NaAsO2)对L-02肝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作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AU 碱基富集元件RNA 结合因子1(AUF1)表达影响。方法 用0、10、20、40μmol/L NaAsO2分别处理L-02肝细胞24小时,化学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及总胆汁酸(TBA)含量和SO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族(ROS)相对荧光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SOD1和AUF1转录和蛋白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20、40μmol/L NaAsO2组GST活性和TBA含量均升高(P<0.05);10、20、40μmol/L NaAsO2组γ-GT活性也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20、40 μmol/L NaAsO2组SOD1活性均下降(P<0.05);GPx活性仅在10μmol/L升高(P<0.05);细胞内ROS先降低后升高(P<0.05)。(3)与对照组比较,20和40μmol/L NaAsO2组AUF1和SOD1 mRNA表达均升高(P<0.05),AUF1蛋白表达先升高后降低(P<0.05);10、20μmol/L NaAsO2组SOD1蛋白表达升高(P<0.05),但40μmol/L NaAsO2组SOD1蛋白表达有降低趋势。结论 NaAsO2对L-02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性损伤,其机制可能是NaAsO2通过降低AUF1的蛋白表达降低,从转录后调控降低了SOD1 mRNA的稳定性而使其蛋白表达和酶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砷诱导人胚肝(L-02)细胞耐砷性及细胞内耐砷性多药耐药基因1(MDR1)、谷胱甘肽-s-转移酶7【(GST-π)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浓度分别为0、1、10、20、30、40、50、60、70、80、90、100mmol/L的亚砷酸钠(NaAs02)作用24h后,对L-0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并选择细胞生存率在90%~95%时的NaAsO2浓度为诱导浓度对细胞进行培养,以不加砷诱导的L-02细胞为对照,两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6周,利用MTY法每周观察细胞生存率并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来反映细胞对砷的耐受性改变;利用real-timePCR检测培养6周后的细胞内MDRl、GST.叮r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细胞内P-糖蛋白(P-gp)、GST-x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MTr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浓度为10mmol/L的NaAsOz作用24h后细胞生存率和细胞内总砷浓度以观察两组细胞在再次大剂量急性砷中毒中的反应。[结果]经NaAsO:诱导6周后,诱导细胞LC50和生存率都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01);诱导细胞MDR1、GST-1TmRNA的表达明显较正常细胞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细胞P-gp、GST-π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在再次急性砷中毒试验中,诱导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正常细胞(P〈0.001),诱导细胞内总砷浓度较正常细胞低(P〈0.001)。[结论]L-02细胞具有可诱导的对砷的耐受现象,其耐砷性可能与MDR1、GST-π基因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