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对2015年郴州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疑似患者和病羊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方法 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血培养法对试管凝集试验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患者和病羊血液进行荧光PCR及细菌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测序对可疑菌落进行种类鉴定。 结果 68份高危及疑似布病患者血清抗体筛查13份阳性;1 679份羊血血清抗体检测57份阳性,6株分离株经荧光PCR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 结论 2015年引起郴州市布病的主要病原类型为羊种布鲁氏菌,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布病在郴州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葫芦岛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进行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抗体检测和抗原分离。结果不同地区、年龄和职业感染布病情况各异。结论布病感染率与传染源密切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布病)在我国流行呈上升趋势。余姚市位于长江以南,属偶发、低发地区,但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病例以来,近年来时有发现。为控制布病在余姚市的流行,我们对高危职业人群进行布病血清抗体检测调查,现将2008—2010年的布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贵州省威宁县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调查、菌株分离鉴定及遗传特征分析,为布病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试管凝集试验对疫情中的高危人群进行抗体检测,采用虎红平板试验检测该起疫情中羊群血液布鲁氏菌抗体情况,分离抗体阳性患者病原菌进行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布鲁氏菌属特异性PCR(BCSP31-PCR)、种/型特异性PCR(AMOS-PCR)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6)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43名高危人群中布鲁氏菌抗体阳性6名,抽取该疫情羊群血液302份经虎红平板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64份,阳性率为21.19%。1名抗体阳性者分离出布鲁氏菌可疑菌,鉴定为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MLVA-16结果显示与布鲁氏菌羊种生物3型聚类最近,MLST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为ST8型。结论分离自该起疫情的菌株遗传特征和鉴定结果符合羊种生物3型布鲁氏菌,MLST结果为ST8型。尽管抗体阳性并分离出布鲁氏菌,但是无相关症状,均为布鲁氏菌隐性感染者。疑似因贩运羊只引入疫畜而导致布病疫情,应引起医生、卫生及动物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布病疫情由北方扩散至南方,防控形势严峻。江西省历史上少有布病病例报告,动物防疫部门鲜有发现家畜布病疫情。自2011 年报告首例血清学阳性布病患者以来,2012 年主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液检测,首次从当地人群分离到布鲁氏菌,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应用捕获ELISA法对布鲁氏菌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制备布鲁氏菌(布氏菌)可溶性抗原及布氏菌抗体结合物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捕获ELISA法。经用本法检测部分布氏菌感染的实验动物及布鲁氏菌病(布病)患者血清中IgG、IgM抗体,结果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可。此为进一步用本法检测人畜布氏菌各类免疫球蛋白及其亚型抗体奠定了基础,并对于人畜布病的诊断及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捕获ELISA法对布鲁氏菌抗体的检测@鲁齐发$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2206@张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2206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葫芦岛市近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方法]2004 年1~7 月,在葫芦岛市调查接触家畜者的布病临床体征,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病血清抗体。[结果]调查384 人,查出布病患者28 例,患病率为7 29%。其中放牧、饲养人群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男性显著高于女性,青壮年高于老年和少年儿童,绥中县明显高于兴城市。[结论]葫芦岛市目前人间布病患病率已超过国家控制标准,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昌吉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调查人群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现状及特征,进一步控制布病疫情。方法:对当地村民分群抽样进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采血做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血清凝集滴度1∶100(++)及以上者为阳性。结果:2011年昌吉市检测1070人,血清阳性率为1.78%(19/1070)。总体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男、女及各年龄组之间布病检测阳性率无差异(P>0.05);不同民族检测阳性率有差异(P<0.05);不同职业检测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异(P<0.005)。结论:当地人间布病感染风险较大,畜群患布病是人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人间布病是由畜间传染来的。榆林市1980—1995年期间,畜间布病无暴发流行,人间无新发病例。但近几年来,畜间每年连续不断出现点状暴发流行,人间布病患者逐年增多,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将榆林市2001—2005年布病点状暴发的流行情况作出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01—2005年布病点状暴发流行线索调查资料,监测化验报告,患者病历等。1.2方法调查采用线索调查方法,深入病区,查看周围环境,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厦门集美区1起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处置情况。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患者和共同暴露人群的血液检测布鲁氏菌。结果患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布氏菌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为羊种布病;患者丈夫SAT试验IgG和IgM阳性,其他可疑暴露者阴性;50份羊标本3份阳性(同一户),其余3户均阴性。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按WS269-2007《布鲁氏菌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判定为布病确诊病例,患者的丈夫为隐性感染者。该突发事件为1起本地感染布病疫情。结论本次布病疫情的感染羊为本地养殖,提示布病已在本地羊群中传播。应制定并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防止布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一起职业性暴露引起的布鲁氏菌病(布病)聚集性疫情。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本起布病聚集性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测结果及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5名职业岗位人员中,血清学检测阳性4例,罹患率为26.67%。4例患者均为该厂清洗羊胎盘作业工人,系职业操作中防护不到位引起,该厂其他作业人员未发生布鲁氏菌感染。结论本起疫情是因清洗羊胎盘职业活动中感染布鲁氏菌而引起的聚集性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每年对健康的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布病)血清学筛查,近两年发现部分地区奶牛养殖人员布病血清抗体阳性率达20%以上,尤其是地处远郊的宁河县,阳性率更高.为了解该人群感染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开展此次针对性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桃源县首起布鲁氏菌病(下简称布病)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为布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发现桃源县首例病例后,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对重点监测人群和羊只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首例患儿家中母羊患有布病,患儿经常接触小羊羔而导感染的导可能性较大。从73名重点监测人群中检测出9名血清抗体阳性感染者,阳性率为 12.3 %;从378只山羊检出布病抗体阳性37份,阳性率 9.8%。结论桃源县存在动物布病,给人群健康带来危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遏制布病在人畜间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南昌市2016年、2017年两例医院保洁员布鲁氏菌病例的调查分析,探讨布鲁氏菌病是否可通过医院布鲁氏菌污染物感染医院工作人员。 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医院工作人员感染布鲁氏菌病和布鲁氏菌污染物的关联性。 结果 南昌市B医院2016年5月11-28日收治过一例布病实验室确诊病例,B医院保洁员于2016年11月14日出现疑似布病症状,其血液样本经布鲁氏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南昌市D医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其检验科常年开展布病检测相关项目,2016年7月28日、10月13日曾经分别收治过布病病例。2017年4月该院保洁员出现疑似布病症状,其血液样本经布鲁氏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经调查,两院患病保洁员都有可能接触了布鲁氏菌污染物,两医院的保洁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自我防护培训。 结论 两例布鲁氏菌病病例的可能感染源来自于医院含有布鲁氏菌的污染物或者污染的环境。布鲁氏菌污染物可造成医院内感染,医院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和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4年信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早发现感染者,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信阳市高危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21%,年龄分布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在职业分布上主要是以牛羊养殖员和疫控人员为主。结论牛羊职业暴露人群是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监测,降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皮毛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职业性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相对突出起来。据内蒙1955年以来对1821例布病患者材料分析,职业性布病的患者已由早年占全区布病发病的14%上升到36%。本文对1984年以来呼市职业性布病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结果本次在对呼市各畜产品加工厂工人进行一般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布鲁氏菌病局部发生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有效防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对晋安区发生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调查处置。结果 2013年5月2日至6月25日某镇贩羊转运站共发生布鲁氏菌病4例(1例回顾性调查发现),罹患率30.8%。患者从发病就诊到实验室确诊时间8-75d,平均42.3d;患者均有反复发热、乏力和肌肉关节酸痛的临床表现,多汗3例、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和睾丸肿痛各1例。4例患者均在省、市级医院被误诊,最长误诊75d,导致1例患者转成慢性反复发作。结论本次布病可能是由患者直接接触染疫羊或羊的排泄物而发病。在布病非流行区易误诊,贻误治疗,需加强医务人员对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例儿童感染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原因,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门诊和住院病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基本情况、发病诊疗经过、密切接触人员、生活习惯和环境、愈后转归等进行调查。采集患儿骨髓进行布鲁氏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集患儿及其伯父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患儿于2015年2月2日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双下肢疼痛等症状,就诊皆以其他疾病诊断治疗;4月2日患儿再次因"发热1天"收治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检查从患儿骨髓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血清RBPT强阳性,SAT抗体滴度1∶1 600(++);结合患儿体温升降反复、肝脾肿大、肝损害等临床表现,诊断为布病。患儿伯父于2015年1—2月曾交易、宰杀和食用外地活羊,在此期间患儿与其有密切接触史,但伯父血清RBPT和SAT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病例为儿童布病病例,可能在与其伯父接触过程中,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方式吸入伯父身上污染的布鲁氏菌而感染。温州作为布病控制区,应加强对布病诊治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引进牲畜的检疫和职业重点人群监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调查达州市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来源和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患者就诊记录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布鲁氏菌疫情确诊病例1名,4名密切接触者经实验室检验确诊携带者2名。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及流行病学接触史综合判断,这起布病疫情为1起密切接触羊群引起的布病疫情。建议今后加强畜牧检验检疫监管,提高人群防护,达到遏制布病疫情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一起由加工动物内脏导致的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 为布鲁氏菌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对医院、村庄进行主动搜索,检索医疗机构上报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获得该区的人间布病病例,采取现场查看、当面访谈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同时完成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起布病疫情共报告2例确诊病例和9例隐性感染者。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管凝集实验(SAT)均为阳性。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该起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是由加工羊内脏引起的。应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落实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