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5%,且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1998年4月~2007年7月先后为15例食管胃吻合术后并发严重食管胸腔瘘患者行空肠上段造口放置双管术,分别为由空肠向胃上行的持续引流胃液管和空肠下行的营养造口管,同时行胸腔引流,该方法为三管疗法(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空肠营养管)的改良,15例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辅助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婷  刘长浩  赵莹  朱佳  邢喆 《肿瘤学杂志》2008,14(11):918-919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生物蛋白胶、带膜支架及放置空肠营养管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封堵瘘口、2例放置空肠营养管、14例内镜直视下放置带膜支架。[结果]3例采用生物蛋白胶均一次性封堵成功;2例放置空肠营养管者32~40d内瘘口自行愈合;14例放置全覆膜支架者,13例瘘口一次封闭成功,1例重新置入特制支架后瘘口闭塞。[结论]内镜下应用生物蛋白胶、放置空肠营养管及带膜支架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安全、有效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胜军  董铭锋 《癌症》1997,16(5):361-363
目的:研究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颈段食管癌疗效及术后胃肠营养的维持。方法:自1985年至1995年间,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下咽癌16例,颈段食管癌32例,术后病理 鳞癌。其中,经食管床咽胃吻合术25例,经胸骨后咽结肠吻合术23例。采用高位空肠造瘘逆行插管行术后胃肠减压及维持胃肠营养。结果:术后并发症,咽胃吻合口瘘2例(8%),咽结肠吻合瘘4例(17.4%),均治愈。喉返神经损伤3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197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期间施行的547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后并发的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中,经治疗护理,治愈50例,治愈率为80.6%,死亡率仅为19.4%,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有关报告。结论 我们认为,用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做好患者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及亲属的积极配合,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和空肠造瘘维持营养是治疗、护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附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79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8例,发生率4.8%。12例颈部吻合口瘘经局部切开引流全部治愈,26例胸内吻合口瘘死亡23例。作者认为鉴于胸内吻合口瘘愈合差,颈部吻合口瘘预后好,主张对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肠)吻合术;避免吻合口张力,胃游离要充分;保证吻合口血运,注意保护胃部血管;食管胃吻合时层次对准;用大网膜加固吻合口;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围术期应用足量抗菌素。胸内吻合口瘘,则主张胸腔闭式引流加空肠造瘘。本组存活的3例即用此法治愈。  相似文献   

6.
空肠逆行置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介绍9例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采用空肠逆行置管和空肠造瘘术治疗。胸腔感染在一周内被控制,体温降至38℃以下,病人在3~6周经口进食,结果9例病人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自197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期间施行的5 47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后并发的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中,经治疗护理,治愈50例,治愈率为80.6%,死亡率仅为19.4%,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有关报告。结论 我们认为,用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做好患者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及亲属的积极配合,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和空肠造瘘维持营养是治疗、护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外科术式选择及处理要点。方法 1991-2003年间18例残胃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中段癌3例,食管下段癌2例,贲门癌13例。行残胃代食管2例,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代食管胃13例。结果 全部治疗病例中术后吻合口瘘1例,17天死亡,上切缘阳性1例。1年生存率72.2%(14/18)。3年生存率50%(9/18)。结论 结肠代食管是颈部吻合较理想的选择。胸腔内吻合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残胃、空肠代部分食管及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的效果。方法:对12例经腹、胸、颈食管癌切除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管喂肠内营养。结果:12例患者均无造瘘相关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部分患者延长使用造瘘管时间,促进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好转。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食管癌手术中选择性使用,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腔镜术后不同营养途径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腔镜手术的310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管102例, 空肠造瘘98例, 术后早期进食110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 术后第4天血清白蛋白、体重; 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不适、造瘘口渗液感染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3组均无住院死亡。鼻十二指肠管组与空肠造瘘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早期进食组较这两组时间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急性胃扩张及胃排空障碍, 在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十二指肠管组在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部不适高于空肠造瘘组, 术后有11%的患者自行拔管。空肠造瘘组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造瘘口渗液, 其中有1例较严重者予拔除造瘘管, 有5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  结论  早期经口进食是食管癌腔镜术后较适宜的营养途径, 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 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促进加速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的效果.方法:对12例经腹、胸、颈食管癌切除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管喂肠内营养.结果:12例患者均无造瘘相关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部分患者延长使用造瘘管时间,促进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好转.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食管癌手术中选择性使用,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食管呼吸道瘘常存在危及生命的肺部感染,临床上处理较棘手,虽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支架介入治疗可短期控制肺部感染,但患者的生活质量低,总生存期短。该研究旨在探讨食管呼吸道瘘外科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09年6月—2013年10月外科治疗7例食管呼吸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致瘘原因为食管癌4例,先天性1例,食管憩室1例,外伤性1例。7例患者均行开胸手术治疗,其中食管部分切除(胃代食管)+肺叶切除2例;食管部分切除(胃代食管)+气管瘘口修补1例,残胃瘘口修补+肺叶切除1例,食管瘘口修补+肺叶切除2例,食管气管瘘与瘘管双重结扎1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情况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4/7),2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1例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气管瘘,择期行空肠造瘘;1例术后并发胸腔感染。6例患者恢复后均经口正常进食。术后随访:3例良性病变患者1年无复发;4例恶性病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8.8个月(11~28个月)。结论:良性食管呼吸道瘘一旦确诊,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依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手术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李芝  甄福喜  张憬  骆金华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03-150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中营养管放置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单手术组5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营养管, 其中鼻肠管497例, 空肠造瘘16例。术后24 h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治疗, 并辅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治疗, 至全量EN后停PN支持。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放置营养管, 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营养代谢障碍。鼻肠管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空肠造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肠造瘘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P < 0.05)。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中有效放置鼻肠管及早期应用EN为食管癌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隐匿胸腔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40例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资料.40例患者出现高热、白细胞升高等脓毒血症表现,早期均无造影剂渗漏,但CT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出现散在小气泡、少量包裹性积液,存在吻合口或胃残端早期微小瘘口的可能,定义为隐匿胸腔瘘.20例按隐匿胸腔瘘处理,给予禁食、抗感染治疗、保持胃肠减压通畅、鼻肠管肠内营养等治疗;另20例按术后未出现胸腔瘘进行常规治疗,给予降温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胸腔瘘发生情况,总结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隐匿胸腔瘘的特点.结果 按吻合口瘘处理的20例患者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有2例(10%)发展为较小的吻合口瘘,未按胸腔瘘处理的20例患者中有17例(85%)发展为胸腔瘘,6例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出现脓毒血症表现,泛影葡胺食管造影及胸部CT扫描显示吻合口或胃残端周围有小气泡、不规则包裹性积液为隐匿胸腔瘘的特异性征象,应按胸腔瘘处理.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肠内营养对手术患者尤其是上消化道手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外科空肠造口是肠内营养的一种 方式,消化道手术患者可在术中接受置管,术后即可早期进行肠内营养。 可以通过开放式手术包括隧道式空肠造口术(Witzel 空肠造口术)、Roux-en-Y 空肠造口术、穿刺针导管空肠造口术(NCJ)等术式以及开放胃进行空肠造口术和腹腔镜下外科空 肠造口技术实现。 食管切除手术患者,由于肠外营养的并发症较多以及不利于术后消化功能恢复,建议术中空肠造口建立肠 内营养治疗途径给予营养治疗。 同样的,腹部手术患者也可以在术中接受空肠造口置管。 而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相比 于外科空肠造口,鼻肠管更适用。 对于术前已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术后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可通过空肠造口进行家庭肠内 营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从外科空肠造口技术、适应证等方面介绍目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重症患者内窥镜诊断治疗时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重症患者,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运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通过胃镜或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床旁诊断、内引流、放置空肠营养管和食管覆膜支架.治疗前静脉注入芬太尼0.4 mg/kg,后缓推丙泊酚1.5 mg/...  相似文献   

17.
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再患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胃切除术后再患食管癌 2 9例资料。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残胃代食管术 2 0例、空肠代食管术 3例、结肠代食管术 6例。结果  2 9例除 1例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1例胸部食管残胃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其余均Ⅰ期愈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残胃代食管术 ,食管中上段癌行结肠代食管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正>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后需对消化道进行吻合重建,因此吻合口瘘成为食管癌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本文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多方面进行综述。食管癌手术以胃代替食管为主,亦有以结肠、空肠等其他器官代替食管者。手术涉及胸腔、腹腔甚至颈部,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由于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后需对消化道进行吻合重建,  相似文献   

19.
肖平  荣昊  庄翔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3):176-177,187
目的:评价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在高龄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7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分别行肠内营养及逆行胃肠减压.结果:31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4例,肺炎6例,术后鼻出血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高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长浩  朱佳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78-1079
摘 要:[目的]探析经内镜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经内镜直视下放置带膜支架40例,占88.9%,放置空肠营养管者5例,占11.1%;空肠营养管放置29~40d,平均放置时间为(34.3±7.4)d;放置全覆膜支架的40例患者中,一次封闭成功39例,占97.5%,重新置入特制支架后,1例瘘口闭塞,所有患者均临床症状好转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死亡。[结论] 临床上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进行治疗时,经内镜下放置带膜支架和空肠营养管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