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7-2 0 0 2年对 18例早期原发乳腺癌 (Tis T2 A)进行保留乳房 +外侧组织瓣乳房成形术。结果 18例手术均获成功 ,切口Ⅰ期愈合 ,乳头无坏死。 10例患者术后随访 2年以上 ,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应用外侧软组织皮瓣 (lateraltissueflap ,LTF)乳房成型 ,有良好临床效果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倒T形切口缩乳术在乳房肥大患者,特别是合并乳腺癌的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007年10月到2017年10月分别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及附属同济医院乳腺外科行缩乳术的39例乳房肥大女性患者,均采用倒T形切口(内侧蒂25例,垂直蒂5例,外侧蒂9例)。其中,包括18例符合保留乳房手术指征的乳腺癌患者(内侧蒂10例,垂直蒂4例,外侧蒂4例)。术后6、12个月评价美容效果(乳腺癌患者待放射治疗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满意度以及复发转移情况。 结果39例患者术后乳房外形自然、对称,明显缩小上提,乳头、乳晕血供和感觉良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1例术后2周出现一侧乳房的乳头乳晕区坏死,经过清创换药后愈合。5例术后双侧乳头乳晕感觉减退,其中4例在术后6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感觉,1例在术后12个月恢复。5例出现术后局部乳房组织硬结,其中3例为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二次手术切除硬结后无再次发生。3例出现瘢痕处猫耳畸形,再次局部麻醉手术修整后效果良好,3例瘢痕增粗,其余患者瘢痕正常。乳腺癌患者中有3例出现放射治疗后患侧乳房皮肤水肿,术后12个月消退。术后6个月进行了美容效果评价,极好25例,良好10例,中等4例,差0例(18例乳腺癌患者中,极好9例,良好6例,中等3例,差0例)。术后12个月的美容效果评价显示:极好25例,良好13例,中等1例,差0例(18例乳腺癌患者中,极好9例,良好8例,中等1例,差0例)。随访时间最长的1例患者(双侧乳房单纯性重度肥大)术后观察了10年,乳房外形无明显变化。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5~120个月,中位随访61个月,18例乳腺癌患者均无局部复发转移。 结论对于乳房肥大,特别是合并乳腺癌的患者,采用倒T形切口缩乳术,既可切除病变,又可缩小并悬吊乳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外侧筋膜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中修复乳房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行乳腺癌保乳术的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房修复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背阔肌肌皮瓣移植,观察组38例采用胸外侧筋膜皮瓣移植,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乳房重建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均无肿瘤复发.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病灶切除术中,利用胸外侧筋膜皮瓣填充乳房缺损部位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植入物乳房重建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植入物乳房重建的5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59例患者采取2种分组方式:(1)根据乳房切除方式不同,分为保留乳房皮肤的皮下腺体切除术(SSM)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皮下腺体切除术(NSM) 2组;(2)根据乳房重建方式不同,分为"一步法"或"两步法"2组。采用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别比较2组乳房切除方式和2组重建方式的并发症和美容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患者生存分析。 结果33.9%(20/59)患者行SSM,66.1%(39/59)患者行NSM;44.1%(26/59)患者行"一步法"重建,55.9%(33/59)患者行"两步法"重建。30.5%(18/59)患者同时行对侧乳腺预防性皮下腺体切除术加植入物重建术。中位随访71个月(范围:27~133个月),失访12例。随访的47例患者中术后假体移位发生率为10.6%(5/47),包膜挛缩和假体破裂发生率均为4.3%(2/47)。21.3%(10/47)患者最终取出植入物。不同乳房切除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植入物取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0.716);不同重建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植入物取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1.000)。死亡2例,余45例患者术后美容效果评分的优良率为73.3%(33/45),不同乳房切除方式和不同重建方式的术后美容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6、1.000)。患者是否同时行对侧预防性皮下腺体切除及植入物重建术的美容效果评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71)。患者的OS率为95.7%(45/47),DFS率为89.4%(42/47)。 结论乳腺癌皮下腺体切除联合一期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总体生存情况良好,不管采用哪种乳房切除方式或重建方式,术后不良事件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可达到预期的临床疗效,并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和乳房全切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由同一组手术医师连续完成的保留乳房或乳房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32例,使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测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和QLQ-BR23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于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调查期间,发放并回收生活质量调查问卷207份,分为保留乳房组(101例)和乳房全切组(106例)。两组患者腋窝手术方式、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文化程度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肿瘤分期差异采用Z检验,生活质量数据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结果问卷回收率为89%(207/232)。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显示,保留乳房组和乳房全切组在肿瘤分期、腋窝淋巴结手术情况、化疗、内分泌治疗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25,χ~2=5.129、0.121、1.943,P均0.050),但保留乳房组的放射治疗比例明显高于乳房全切组[91.1%(92/101)比28.3%(30/106),χ~2=84.248,P0.001],且文化程度高者(高中及以上学历)占80.2%(81/101),显著高于乳房全切组的60.3%(64/106)(χ~2=9.684,P=0.017)。QLQ-C30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领域及疲乏、恶心与呕吐、疼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便秘、腹泻、经济困难等子量表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6、2.297、2.106、-1.529、-0.400、0.689、-1.050、0.354、-1.219、-0.473、1.027、-0.118、0.623、0.179、-1.066,P均0.050)。QLQ-BR23结果显示,保留乳房组患者的体象评分(83.2±19.6)显著高于全切组(66.2±20.1)(t=4.854,P0.001),在性功能、性欲、对未来的憧憬、系统治疗不良反应、乳房症状、上肢症状和对脱发的担忧方面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28、-0.874、-0.418、0.000、-0.193、-0.457、0.774,P均0.050)。结论保留乳房手术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与乳房全切组没有差异,但保留乳房手术能很好的维护患者的体象,即患者体形满意度明显高于乳房切除组,所以保留乳房手术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评估胸外侧筋膜组织瓣用于修复乳腺癌保乳术后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与美容性。[方法] 共纳入55例于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者。其中观察组23例患者保乳术后即刻行胸外侧筋膜组织瓣成形术,同时收集32例单纯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乳房外观、乳腺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 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肿,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胸外侧筋膜组织瓣成形术可减少术中切缘阳性率(13.04% vs 27.27%),患者术后乳房满意度更高。中位随访15.77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胸外侧筋膜组织瓣是保乳手术后较理想的可用于乳房外侧象限缺损修补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外侧象限乳腺疾病患者46例,其中乳腺癌3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0例和交界性叶状肿瘤6例。观察组(26例)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局部缺损,对照组(20例)采用切缘周围脂肪筋膜瓣移位成形修复局部缺损。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残腔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肿瘤位置、TNM分期、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43、2.197,P均<0.050)。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和20.0%(4/2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86)。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6.2%(25/26),对照组优良率为70.0%(14/20),2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42)。术后2组患者美容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528,P=0.038)。术后所有患者中位随访24个月(12~3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采用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乳房外侧象限局部缺损是可行的,手术可操作性强、创伤小,切口隐蔽及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假体植入重建乳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硅胶假体植入重建乳房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对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小肌间植入硅胶假体重建乳房,并根据冰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20例患者客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好者达95%,主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好者达100%。其中有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随访3~18个月,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一期乳房重建,能达到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下腹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即刻乳房再造的方法,并探讨神经吻合对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应用单蒂或双蒂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乳房再造,单蒂TRAM乳房再造18例,双蒂TRAM乳房再造4例,游离TRAM乳房再造1例,对4例患者进行了神经吻合术,对7例患者进行了血管吻合术。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2—72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行神经吻合的患者再造乳房皮肤感觉较没有行神经吻合者好,患者对再造乳房满意度高。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能同时满足肿瘤的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并且神经吻合术可以一定程度恢复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乳腺癌术后应用下腹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皮瓣)即刻乳房再造的方法,并探讨神经吻合对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恢复的疗效。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应用单蒂或双蒂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乳房再造,单蒂TRAM乳房再造18例,双蒂TRAM乳房再造4例,游离TRAM乳房再造1例,对4例患者进行了神经吻合术,对7例患者进行了血管吻合术。结果: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2—72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行神经吻合的患者再造乳房皮肤感觉较没有行神经吻合者好,患者对再造乳房满意度高。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能同时满足肿瘤的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并且神经吻合术可以一定程度恢复再造乳房皮肤感觉,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利用胸外侧筋膜皮瓣填充组织缺损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先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切缘距离瘤缘至少0.5cm,同时切除肿瘤表面受侵的皮肤,设计三角形胸外侧筋膜皮瓣用以填充组织缺损,并利用此皮瓣切口完成腋窝淋巴结切除。结果共完成7例,切除肿瘤的最大直径为5.5cm,切缘均无癌残留,有3例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平均手术时间3h,平均出血量300ml。术后未发生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9.5个月,均未出现复发,美容效果均为优良,患者对乳房外形的自我感觉均为满意。结论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利用胸外侧筋膜皮瓣填充组织缺损的效果满意,可以使一部分失去保留乳房手术机会的妇女接受保留乳房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胸壁形态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Ⅰ、Ⅱ期乳腺癌,欧美国家已普遍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及辅加术后根治性放疗。我院1997年以来对8例保留乳房手术者进行组织间插植配合根治性放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48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3~12个月。体格检查:肿块位于右乳房外侧3例,左乳房外侧5例。肿块直径小于3cm,质硬,边缘清楚,活动度好。入院后常规检查正常。Ⅰ期2例,Ⅱ期6例。术前给予化疗(CAF或CMF方案1个疗程)。化疗后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乳房下皱襞脂肪筋膜真皮瓣即刻修复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局部缺损的临床应用,并评估其手术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27例肿瘤位于乳房下半象限的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的患者,术后即刻采用改良乳房下皱襞脂肪筋膜真皮瓣修补局部缺损,所有患者术后半年内予以放射治疗。术后1个月,按放射治疗联合中心(JCRT)的标准评定美容效果。放射治疗后1个月,按Harris标准评定术后美容效果。结果 2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访1~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无一例复发及转移。术后1个月,乳房外形优良率100.0%(27/27),患者满意率为92.6%(25/27);放射治疗后1个月,乳房外形优良率77.8%(21/27),满意率为85.2%(23/27)。放射治疗后,6例出现明显的皮肤色素沉着,4例乳头乳晕歪斜,1例乳房质地变韧和3例乳房体积的缩小。结论采用改良乳房下皱襞脂肪筋膜真皮瓣即刻修补肿瘤位于下半象限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术后局部缺损,手术效果确切,乳房美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选择早期乳腺癌患者20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植入假体(14例)或背阔肌肌皮瓣(2例),或联合乳房再造(4例),部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20例患者中,保留乳房皮肤及部分保留乳头乳晕,均未见局部复发.再造效果优6例,良12例,尚可2例,无严重变形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均按时进行辅助治疗.保留乳房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局部复发率低,术中即刻假体、背阔肌肌皮瓣或联合乳房再造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指导带蒂横行腹直肌(TRAM)皮瓣乳房重建术中皮瓣修剪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带蒂TRAM皮瓣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造影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造影组采用ICG血管造影指导TRAM皮瓣修剪,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修剪皮瓣。2组患者术后12 h皮瓣血供异常发生率、皮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建乳房术后外观评价等级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造影组患者未出现ICG血管造影相关并发症,并且,依据造影结果切除血流灌注不良的部分后,乳房塑形满意。造影组患者术后12 h皮瓣血供异常发生率为2.9% (1/34),对照组为13.3% (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5,P=0.280);并且,造影组患者皮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9%(1/34),对照组为10.0%(3/30),2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518)。术后随访1年,造影组患者乳房外观评价为非常好者占97.1%(3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χ2=4.338,P=0.037);造影组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91±0.38)分和(8.47±0.5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2, P=0.001)。 结论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能在术中动态显示带蒂TRAM皮瓣的血供范围,对指导皮瓣修剪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获得较好的乳房外观。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房重建手术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因单侧或双侧0~Ⅱ期乳腺癌行全乳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比例的关系。结果:非上海患者选择全乳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比例高于上海患者(6.1% vs 4.5%,P<0.001)。居住地距离影响乳房重建比例(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距离越远,选择乳房重建手术比例越高,而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NM分期与乳房重建的选择呈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BMI增加、TNM分期较晚是拒绝行乳房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1),而居住地距离不是乳房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与具体乳房重建方式无交互作用。年龄与居住地距离呈负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比例呈线性相关;年龄、BMI和疾病分期是影响乳房重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乳房切除术后单纯植入物重建由于组织覆盖量不足常采用二期手术的方式进行,新型钛化聚丙烯网片(titanium-coated polypropylene mesh,TCPM)作为植入物的有效包被被应用于即刻乳房重建。该研究旨在评价钛化聚丙烯网片用于乳腺肿瘤患者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术后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术中使用假体联合网片的手术方式。术后予以定型包扎,并随访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记录患者乳房柔软程度、乳房形态及对称性等指标,并在末次随访(不少于术后3个月)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20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乳房客观标准评价:优5例,良15例,患者对术后乳房柔软度、乳房形态均满意,无不满意案例。结论:使用钛化聚丙烯网片行乳房重建手术方式简单易行,对患者创伤较小,恢复快,且术后乳房较为柔软,形态自然,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房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部分背阔肌脂肪瓣进行乳房重建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并对其美容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25例患者乳房重建均获成功。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优19例,一般5例,差1例。中位随访12个月(2~32个月),重建乳房形态良好,手感柔软,无明显畸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背阔肌脂肪瓣即刻乳房重建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改善保留乳房手术后乳房美容效果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NSM)加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和术后美容效果。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1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接受NSM或全乳切除术联合一期假体乳房重建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NSM+假体重建术,36例接受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术。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97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采用Harris乳房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美容效果,采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美容效果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 结果NSM+假体重建组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4%(11/45)比22.2%(8/36),χ2=0.055,P=0.815;2.2%(1/45)比2.8%(1/36),P=1.000]。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的例数分别为14、7、9、6例,NSM+假体重建组分别为20、18、5、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26,P=0.104)。NSM+假体重建组的术后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4.4% (38/45),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为58.3% (21/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09)。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NSM+假体重建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附加关注3个部分评分均明显优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t=2.720、2.585、3.160,P=0.009、0.013、0.004);2组的感情状况及功能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6、1.258,P=0.694、0.212)。共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NSM+假体重建组有2例(1例乳头、乳晕部位复发,1例为患侧腋窝淋巴结复发),全乳切除+假体重建组1例出现局部复发和纵隔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DFS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 P=0.528)。2组5年OS率均为100%。 结论与全乳切除+假体重建术比较,NSM+假体重建术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NSM+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也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游离真皮脂肪瓣在保留乳房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例接受游离真皮脂肪瓣辅助乳腺癌保留乳房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并对该术式的术后并发症、乳房外形进行评估。结果 39例患者游离真皮脂肪瓣质量中位数98 g(范围:76~135 g),切除乳腺组织质量中位数81 g(范围:60~114 g),中位手术时间245 min(范围:215~305 min),39例真皮脂肪瓣均存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8%(5/39),分别为2例脂肪液化、1例脂肪液化合并切口坏死感染、1例血肿、1例腹壁供区切口愈合不良。39例患者中,术后外形客观评价为优良者35例(89.7%),主观评价为优良者36例(92.3%)。所有患者随访2~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游离真皮脂肪瓣应用于保留乳房手术是可行的,对于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保证术后乳房外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