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联合放射对结肠癌CT26WT细胞及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利用CellTiter-Glo化学发光细胞活性试验检测0.5、1.0、5.0、10.0μmol/L的Met对CT26WT细胞活力影响,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对照组、10.0μmol/L的Met、15Gy照射、15Gy+10.0μmol/L的Met组对CT26W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构建Babl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肿瘤体积>150mm3随机分对照组、单纯15Gy照射、Met组、15Gy+Met组,照射前24h给予小鼠750 mg/kg的Met,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及小鼠体重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生存时间曲线。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处理条件下CT26WT细胞及移植瘤组织中P-H2AX、Sting蛋白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8a (+) T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0、0.5、1.0、5.0、10.0μmol/L的Met的相对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87.9%、87.8%、87.3%、76.5%(P<0.05),其中10.0μmol/L较5.0μmol/L抑制作用更强(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Met组、15Gy组、15Gy+Met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4.0%、24.0%、22.3%、14.0%(P<0.001)。与对照组比较,Met组、15Gy组、15Gy+Met组细胞内Sting蛋白表达分别增加2.99、1.37、4.41倍(P<0.001、<0.01、<0.001)。15Gy+Met组P-H2AX蛋白表达较15Gy组增加1.43倍(P<0.001)。移植瘤体积15Gy+Met组较对照组生长缓慢,最终结果为(1007.0±388.5)、(2639.0±242.9) mm3,(P<0.05),15Gy+Met组小鼠总生存期较对照组增加(48d︰32d,P<0.001)。移植瘤组织中P-H2AX、Sting蛋白表达量在15Gy+Met组较对照组分别增加8.8、1.6倍(P均<0.001)。15Gy+Met组CD8a (+) T细胞浸润在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Met与放射联合能协同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加重DNA损伤、激活Sting信号通路导致肿瘤组织中CD8a (+) T细胞增加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LncRNA ANRIL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体外体内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qPCR检测ANRIL表达。将阴性对照siRNA、ANRIL siRNA、miR-NC mimic、miR-195 mimic、miR-NC inhibitor、miR-195 inhibitor转染至HCT116细胞中分别记为阴性对照、沉默ANRIL、过表达miR-NC、过表达miR-195、抑制miR-NC、抑制miR-195组,以不做任何处理的HCT116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StarBase预测ANRIL下游miRNAs,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ANRIL对照射后移植瘤生长影响。结果 沉默ANRIL组细胞存活分数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0.05),其放射增敏比为1.52。沉默ANRIL+4Gy组细胞凋亡率较阴性对照+4Gy组增加[(27.86±2.78)%︰(12.06±1.46)%,P<0.05]。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在13、16、19、22、25天时阴性对照组肿瘤体积比沉默ANRIL组降低[(234±66)、(273±63)、(296±72)、(321±85)、(403±94) mm3与(357±79)、(485±124)、(617±143)、(764±174)、(985±221) mm3,P<0.05]。miR-195是ANRIL靶基因,抑制miR-195可逆转沉默ANRIL对HCT116细胞放射增敏和凋亡促进作用及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LncRNA ANRIL通过调控miR-195表达来调节HCT116细胞放射敏感性,可能为临床结直肠癌放疗提供一个新的增敏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苍术素(ATR)通过调节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RIPK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MLKL)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 细胞程序性死亡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0~160 μmol/L 的ATR 处理A549 细胞, 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确定后续实验给药浓度。使用ATR 和/或RIPK1 抑制剂Nec-1(necrostatin-1)、caspase 抑制剂Z-VAD-FMK处理A549 细胞,验证ATR是否诱导A549 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将A549 细胞分为对照组、ATR-L 组、ATR-M 组、ATR-H 组(分别用0、10、20、40 μmol/L ATR 处理)、ATR+Nec-1 组(40 μmol/L ATR+50 μmol/L Nec-1 处理),处理24 h 后,采用PI 单染及Hoechst33342/PI 双染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死亡形态、DCFH-DA 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B法检测细胞中RIPK1/RIPK3/MLKL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构建A549 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用10 mg/kg ATR(溶于玉米油中)对裸鼠灌胃给药5 周,观察ATR 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WB 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10~160 μmol/L的ATR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选择10、20、40 μmol/L的ATR进行后续实验。ATR组A549 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ATR+Nec-1组(P<0.01),而ATR+z-VA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z-VAD组(P<0.01),说明ATR可诱导A549 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而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ATR处理组A549 细胞发生肿胀,线粒体内脊消失呈空泡化,细胞内容物向外泄漏,细胞核聚集,表现为坏死特征,ATR-L 组、ATR-M组、ATR-H 组A549 细胞死亡率、ROS水平及p-RIPK1、p-RIPK3、p-MLKL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均P<0.01),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ATR-H 组比较,ATR+Nec-1 组细胞死亡率、ROS 及p-RIPK1、p-RIPK3、p-MLKL 表达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均P<0.01)。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TR 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移植瘤质量均降低(P<0.05,或P<0.01),而与瘤组织中p-RIPK1、p-RIPK3、p-MLKL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ATR可能通过激活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诱导A549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抑制A549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沉默食管癌ECA109细胞RNF2基因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nu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照射组、空载组、空载+照射组、沉默RNF2组、沉默RNF2+照射组,于裸鼠皮下接种ECA109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X线照射3Gy5次。自接种后第14天开始每2~3d测量1次瘤最大径(a)和最短径(b),记录成瘤时间并按公式计算瘤体积(ab2/2),绘制生长曲线。自首次照射24h后每组处死3只,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瘤组织中RNF2 mRNA和蛋白表达;观察各组剩余瘤照射后生长情况和体积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分别采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空载组瘤生长速度最快,沉默RNF2后生长速度减慢,沉默RNF2+照射组瘤生长速度最慢(P<0.05)。照射后各组凋亡水平均明显高于照射前(P<0.05),照射前、照射后RNF2沉默组凋亡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空载组(P<0.05)。照射前RNF2沉默组细胞中RN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空载组(P<0.05),照射后这种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空载组相比,照射前、照射后RNF2沉默组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结论 体内研究显示沉默RNF2基因有效增加了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放射敏感性,这与诱导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乳腺癌细胞SKBR3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先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 mmol/L)阿司匹林及DMSO(对照组)对SKBR3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然后,将乳腺癌细胞SKBR3分为3组,即2.5 mmol/L阿司匹林组、10.0 mmol/L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DMSO处理),采用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实验重复3次。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结果MTT结果显示,随着阿司匹林浓度的增大,SKBR3细胞生长抑制明显增加,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91 mmol/L。Transwell实验显示,对照组侵袭细胞染色570 nm吸光度值为2.232±0.054,2.5 mmol/L组为1.648±0.069,10.0 mmol/L组为0.372±0.019,3组间相比,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1, P<0.001);并且,与对照组相比,2.5 mmol/L和10.0 mmol/L阿司匹林组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均<0.001)。划痕实验显示,24 h后对照组细胞迁移愈合率为(69.78±2.87)%,2.5 mmol/L阿司匹林组为(50.16±3.10)%,10.0 mmol/L阿司匹林组为(16.08±2.10)%,3组间相比,细胞迁移能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00.8, P<0.001);并且,与对照组相比,2.5 mmol/L和10.0 mmol/L阿司匹林组细胞迁移能力均明显受到抑制(P均<0.050)。 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受电离辐射的肿瘤细胞DNA损伤主要为单链断裂(single strand break,SSB)与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其中SSBs发生的频率数十倍于DSBs,而SSBs多能通过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PARP]等因子进行修复.相关新药Olaparib(PARP 1/PARP2/PARP3抑制剂)靶向作用于细胞SSBs损伤修复,其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取得令人鼓舞结果.本实验旨在研究Olaparib对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Olaparib对Lewis细胞10%抑制浓度(10% inhibitoryconcentration,IC10)值,克隆形成实验验证Olaparib联合放疗的体外增敏作用;成瘤小鼠分为空白对照、Olaparib、放疗(radiotherapy,RT,2 Gy×5 d)、Olaparib+RT组,动态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变化;流式细胞术比较各组细胞体外凋亡率,TUNEL法比较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结果 Olaparib对Lewis细胞IC10值为4.4 μrnol/L,克隆形成实验测得Olaparib放疗增敏比为1.211;移植瘤初体积(处理前)增长4倍所需天数,Olaparib+RT组显著高于单纯RT组(P<0.001);流式及TUNEL法检测Lewis细胞体内外凋亡率均Olaparib+RT组高于RT组(P<0.05);Olaparib+RT组细胞及移植瘤中γH2AX、Bax、Caspase-3显著高于RT组,Bcl-2显著低于RT组(均P<0.05).结论 Olaparib对Lewis肺癌细胞及移植瘤起到显著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受照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形成,上调Bax/Bcl-2促凋亡体系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肺癌引流淋巴结(tum or draining lymph nodes,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时取肺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2~4枚,制备细胞悬液,分别用IL-2(I-TDLN)、IL-2+GM-CSF+IL-4(G-TDLN)刺激后,对建立人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的裸鼠进行免疫干预,检测不同组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和Bcl-2、Bax、survivin、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荷瘤裸鼠癌组织的凋亡率为(6.07±3.31)%,IL-2处理组的凋亡率为(12.11±1.19)%;LAK细胞组的凋亡率为(21.42±1.82)%,I-TDLN细胞组的凋亡率为(24.60±0.96)%,G-TDLN细胞组的凋亡率为(32.76±4.46)%。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肿瘤组织的凋亡差异显著(P<0.001)。Fas及FasL蛋白在空白对照组及IL-2、LAK、I-TDLN、G-TDLN干预组移植瘤细胞表达的FI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246,P=0.528)。然而经LAK、I-TDLN、G-TDLN干预后,移植瘤细胞Bax蛋白的表达FI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IL-2作用组(P<0.001);而Bcl-2蛋白在IL-2、LAK、I-TDLN和G-TDLN干预组小鼠移植瘤细胞中的表达FI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同样survivin蛋白在LAK、I-TDLN和G-TDLN干预组移植瘤细胞中的表达FI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IL-2作用组(P<0.001)。结论:肺癌引流淋巴结细胞对自体肿瘤的杀伤可能与凋亡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对胃癌HGC-2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阿帕替尼(5 μmol/L、10 μmol/L、15 μmol/L、20 μmol/L)以及不同照射剂量(2 Gy、4 Gy、6 Gy、10 Gy、20 Gy)分别处理HGC-27细胞,再选取2 Gy和6 Gy单独照射或联合10 μmol/L阿帕替尼处理HGC-27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γ-H2AX的表达情况。结果 阿帕替尼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均P<0.05);不同剂量照射可促进细胞VEGF表达释放,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均P<0.01)。10 μmol/L阿帕替尼分别联合2 Gy和6 Gy照射后,HGC-2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及G2/M期的细胞比例均较单照组升高(均P<0.01),且6 Gy联合组的作用强度大于2 Gy联合组(均P<0.01)。6 Gy联合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淬灭较6 Gy单照组延迟。结论 阿帕替尼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诱导细胞周期再分布增强胃癌HGC-27细胞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延迟γ-H2AX表达而干扰DNA双链断裂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梓醇(Catalpol)通过调节GMP-AMP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物(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培养肺癌细胞A-427,使用1μmol/L~20μmol/L的梓醇处理细胞,选择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梓醇低浓度组(Catalpol-L组,5μmol/L Catalpol)、梓醇中浓度组(Catalpol-M组,10μmol/L Catalpol)、梓醇高浓度组(Catalpol-H组,15μmol/L Catalpol)、梓醇高浓度+cGAS通路抑制剂RU.521组(Catalpol-H+RU.521组,15μmol/L Catalpol+1μmol/L RU.521)。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3、cGAS和STING蛋白表达;将CD8+T细胞与各组处理的细胞共培养,台盼蓝染色检测CD8+T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DMBG)对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直肠癌SW1463细胞,设对照组、DMBG组、照射组及DMBG+照射组,同时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5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80 mmol/L)DMBG作用SW1463细胞的细胞活力,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DNA损伤蛋白γ-H2AX及DNA损伤修复蛋白DNA-PK的表达,同时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重量及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结果 不同浓度(5 mmol/L、10 mmol/L、20 mmol/L、40 mmol/L、80 mmol/L)DMBG作用可抑制SW1463 细胞活力(F=43.283,P=0.021)。DMBG+照射组在不同照射剂量(2 Gy、4 Gy、6 Gy、8 Gy)照射下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DMBG组及照射组(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DMBG组及照射组[(63.32±6.15)% vs (16.19±4.38)%,P<0.05;(63.32±6.15)% vs (17.24±5.17)%,P<0.05 ];DMBG+照射组G2 /M期细胞比例增加到(61.50±5.25)%,G0 /G1期细胞比例减少为(17.36±3.17)%,上调了γ-H2AX蛋白表达,并下调了DNA-PK蛋白表达,与DMBG组及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明显变小,抑瘤率亦明显高于DMBG胍组和照射组[(68.51±2.58)% vs (20.74±2.61)%,P<0.05;(68.51±2.58)% vs (31.52±3.43)%,P<0.05]。结论 二甲双胍对直肠癌SW1463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可能与DMBG联合放疗后改变肿瘤细胞周期分布,抑制肿瘤细胞对DNA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合物UC2288对CNE-2R细胞及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化合物UC2288浓度参照以往实验结果(IC 50=12.20 μmol/L),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C2288联合2、4、6、8 GyX线照射对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CCK8实验检测UC2288联合X线2、4、6、8 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放射增敏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10、20、50、100、200 μmol/L)和顺铂(1、2、5、10、20 mg/L)作用24、48及72 h后的细胞存活率,根据实验设计分为单纯照射(R)组、姜黄素+照射(C+R)组、顺铂+照射(P+R)组及姜黄素+顺铂+照射(C+P+R)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4组经不同剂量X线(0、2、4、6、8、10 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并通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增敏比(SER),分别采用人工划痕、Transwell试验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上4组处理24 h后的细胞迁移、侵袭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蛋白水平。结果 随姜黄素(10~200 μmol/L范围内)和顺铂(1~20 mg/L范围内)浓度增加,A54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降低,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组在照射剂量为2~10 Gy时的细胞SF均低于其余3组,而C+R组在4~10 Gy,P+R组在2~10 Gy时的细胞SF均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P+R组及C+P+R组相对于R组的SER依次为1.24、1.31和1.96;C+P+R组的迁移距离、穿膜细胞数量及EGFR蛋白水平均低于其余3组,而C+R组和P+R组的以上指标亦低于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联合顺铂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并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同时抑制其迁移和侵袭,可能与EGFR相关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E838对小鼠移植性淋巴瘤的体内抑瘤效果及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探讨合用137Cs γ射线是否具有抑瘤增效作用。方法 取2~3mm3淋巴瘤瘤块接种于IRM 2小鼠腋部皮下,24h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放组、E838低、中、高药物组及药物合用照射组、环磷酰胺组。药物组与药物合用照射组对应性腹腔注射相同剂量E838,每日1次,连续7天,环磷酰胺隔日1次×4。合用照射组于给药的第4天进行全身1Gy照射,每日1次,连续5天。观察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肿瘤抑制率。结果 E838 3个剂量对小鼠移植性淋巴细胞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4.14±15.96)%、(70.74±11.17)%和(50.00±18.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髓有核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提高。E838合用137Csγ射线能提高抑瘤效果,抑瘤率分别为(65.43±2.13)%、(77.13±6.38)%和(67.55±11.17)%,(P<0.001),对肿瘤的杀伤作用高于单放组和单药治疗组。结论 E838对小鼠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E838合用γ射线具有协同抑瘤作用,在适当剂量范围内可以促进荷瘤小鼠放疗后骨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研究恩度联合X线照射对心肌纤维母细胞(CF)影响及miR-21的作用。方法:使用大鼠CF进行实验,设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照射组、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NC mimics组(阴性对照组1)、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10 Gy X线+恩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小动物照射研究平台建造C57BL6/J小鼠放射性肠炎精准模型。方法 将48只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6Gy照射组、9Gy照射组及12Gy照射组4组。基于SARRP,照射组小鼠接受全腹单次照射,剂量率为4 Gy/min。观察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小肠病理改变。结果 CT扫描后,勾画靶区及正常组织,根据4个预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及脊髓保护,采用等中心水平对穿照射方案。6、9、12Gy组平均照射时间分别为163、252、328s。照射后15天6、9、12Gy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100%、100%、50%;照射后第5天6、9、12Gy组小鼠体重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35、P=0.002、P<0.001),10天后逐渐上升。随着照射剂量增加,肠黏膜绒毛和腺体损伤逐渐加重。与较空白对照组相比,9、12Gy 组绒毛长度明显缩短(P<0.001);照射组肠壁厚度明显变薄(P<0.001)。结论 SARRP在小鼠放射性肠炎模型建造中能够提供精准的靶区定位、计划的筛选和精确的剂量交付。6~9Gy的单次全腹水平对穿照射能够成功地建造C57BL6/J雌性小鼠的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电离辐射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辐射敏感蛋白Thbd和γH2AX的影响,探讨阿魏酸的抗辐射作用与机制。方法:以4~16 Gy的60Co γ射线照射HUVEC细胞,照后48 h以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适宜照射剂量。以10 Gy γ射线照射HUVEC细胞,分别于照射后1、3、6、12、24和48 h提取细胞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Thbd和γH2AX的表达水平。并于照射前2 h,预防性给予细胞0.001~1 μmol/L的阿魏酸,照后48 h检测细胞活力、Thbd和γH2AX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未照射组(0 Gy)比较,HUVEC受到10 Gy γ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活力约降低30%(P < 0.05)。以此剂量照射,照后1 h Thbd约降至正常水平的0.6(P < 0.05),照射后48 h γH2AX约升高至正常水平的5倍(P < 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0.1和1 μmol/L 的阿魏酸作用后,受照HUVEC的细胞活力提高(P < 0.05),Thbd蛋白表达升高(P < 0.05),γH2AX蛋白表达降低(P < 0.05)。结论:0.1~1 μmol/L的阿魏酸可调节10 Gy γ射线照射后HUVEC的Thbd和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HUVEC增殖,提高其细胞活力,发挥抗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