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1例失访.随访1年生存率70.0%(14/20);3年生存率47.1%(8/17);5年生存率16.7%(2/12).结论:及时发现食管贲门双原发癌、扩大切除范围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发病特点、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1例诊断为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患者,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21例患者共切取淋巴结〉35个,其中颈部淋巴结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转移率为8.5%(11/129);胸部淋巴结鳞癌率为16.3%(39/239);腹部淋巴结鳞癌转移率为2.5%(9/367),腺癌转移率为14.4%(53/367)。术后6例次出现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生存5年者4例,生存3年者8例,生存1-2年者3例,5例仍在随访中。结论加强对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的认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食管双原发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肺和食管或肺和贲门双原发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100.0%,3年生存率60.0%,5年生存率33.3%。[结论]对术前临床考虑肺、食管均为原发性癌患者,在排除其他脏器远处转移的条件下,应积极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食管多原发癌和食管贲门双原发癌较少见,国内文献记载其发生率仅在0.8%~2.4%。我院自1972年1月至1992年12月切除食管贲门癌710例,其中食管多原发癌和食管贲门双原发癌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原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多发性食管癌及食管贲门双原发癌的诊断率及生存率,本文对658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多发性原发性食管癌19例,占2.9%。食管贲门双原发癌2例,占0.3%。作者认为,要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①完善的食管吞钡造影;②纤维胃镜下可疑部位的多点活组织检查;③胃超声检查;④多次分段食管拉网检查;⑤术中细致的外科探查;⑥术后连续病理切片检查。提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双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胃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的警惕性和重视程度。方法:收集我院食管胃双原发癌24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食管胃双原发癌占同期标本1.69%。男性居多,60岁左右好发。食管以中段居多。鳞癌为主,胃以贲门居多。腺癌为主,双原发癌与癌症多中心起源有关。结论:男性中老年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时,要警惕双原发癌可能。  相似文献   

7.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文提示: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尽早治疗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1976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收治同时性食管贲门重复癌3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病人的0.7%(34/5040)。全组食管病变全部为鳞癌,贲门病变中腺癌3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各1例。术前诊断率70.6%(24/34),手术切除率79.4%(27/34),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21/24)、45.0%(9/20)和18.8%(3/16)。作者认为:注意各项检查的相互配合及仔细的上消化道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并扩大手术范围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1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我们共治疗食管贲门癌3467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食管贲门癌181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5.24%(181/3467)。手术切除率90%,并发症发生率6.8%(11/181),手术死亡率1.1%(2/181)。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5%、39.6%、27.5%、12.3%,综合治疗远期生存率,3、5、10年为42.3%、30.6%、13.1%。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食管癌16例,贲门癌14例)应用GP方案化疗(GP方案:GEM1.0g/m^2,静脉滴入,d1、d3;L-OHP65mg/m^2,静脉滴入,d1、d8;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共完成115个周期化疗,平均3.83个周期;其中CR1例(3.3%),PR8例(26.7%),NC9例(30%),PD12例(40%),客现有效率(CR+PR)为30%;中位TTP4.8个月;中位生存期6.8个月;1年生存率为10%(3/3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结论:GEM+L—OHP方案治疗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食管转移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检索1989年至2011年期间文献报道的乳腺癌术后食管转移病例,分析其临床数据和生存资料。结果共检索到乳腺癌术后食管转移报道病例28例。发病中位年龄67(41~83)岁;乳腺癌术后距食管转移的中位间隔时间10.5年(3.5~24年);除1例(3.6%)表现为呕血外,其余27例(96.4%)均表现以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GI检查显示转移部位发生在食管胸中段15例(53.6%)、胸中下段2例(7.1%)、胸下段8例(28.6%)、食管胃结合部3例(10.7%);食管转移灶有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共11例(39.3%),均显示ER(+)和(或)PR(+);发生食管转移后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以及食管扩张、食管支架置入、姑息性手术等。28例中有详细生存资料的共22例(78.6%),其中15例死亡,7例仍存活,22例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1~9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9.0%。结论对于有乳腺癌病史,特别是病史较长或伴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时首先要考虑乳腺癌食管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进行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治疗。患者均以仰卧位用负压袋固定、经CT扫描定位,将定位图像输入γ-TPS系统,由医师确定精确的靶区,由物理师设计靶点,调整剂量分布,尽量避开肝脏和胰腺、肾脏等正常组织,以50%-85%的剂量曲线包绕靶区,肿瘤边缘剂量DT2.5—3.2Gy/f,3f/W,总量DT20—32Gy/8—10f。CT定位及每次治疗前,患者均定量充盈胃腔。比较患者放疗前、后的钡餐及CT片中病灶的大小、临床症状,统计生存率并观察放疗反应。结果:伽玛刀放射治疗后,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上腹疼痛不适减轻23例,呕血黑便停止2例,进食改善17例,体重增加20例);3月时复查钡餐或CT,总有效率为72.09%,其中病灶完全缓解4.65%(2/43),部分缓解67.44%(29/43),无变化27.91%(12/43),恶化0。治疗后1年、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1.16%(22/43),25.58%(11/43),中位生存期为18.2月。放疗反应:腹痛腹胀55.8%(15例出现,9例加重,24/43),骨髓抑制18.6%(8/43),放射性胃炎4.7%(2/43)。全部患者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后,放疗反应逐渐恢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并均按计划完成放疗。结论:伽玛刀治疗中晚期贲门癌有显著的近期疗效,放疗反应较轻,是中晚期贲门癌姑息治疗的可行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术前诊断措施.24例行根治性切除,25例行姑息性引流或探查手术.结果:MRI具有更高的术前胆管癌栓检出阳性率.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2例,肝肾综合征1例.手术并发症14例,经综合治疗后痊愈.42例获得随访,其中根治手术组20例,姑息治疗组22例,随访时间3月-60月.根治手术后1、2、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5.0%,40.0%,12.9%,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姑息治疗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0.9%、27.3%、0%,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两组之间1、2、5年累积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早期诊断、积极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延长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GP(吉西他滨+顺铂)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予以GP方案化疗联合体部伽玛刀,每个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行体部伽玛刀放疗总量DT 40-49Gy.伽玛刀治疗结束后3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近期总有效率为86.84% (66/76).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67.11% (51/76)、42.11% (32/76).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Ⅰ-Ⅱ度)发生率为19.74%(15/76),急性放射性肺损伤(Ⅰ-Ⅱ度)发生率为23.68%(18/76),Ⅲ度白细胞下降率为13.16%(10/76),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1.32% (1/76).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GP方案化疗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鳞癌/贲门(胃)双源癌(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双源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方法收集来自食管癌高发区的311例双源癌患者资料,从治疗医院获得病理资料,进行生存随访,并分析双源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1)漏诊率34.7%;男女性别比为4.9∶1;不同性别患者肿瘤类型均以食管鳞癌/贲门腺癌为主;2)食管癌、贲门癌TNM分期均以Ⅱ期为主,Ⅳ期最少,但贲门癌Ⅲ~Ⅳ期明显多于食管癌(P〈0.05);2种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一致性差(Kappa值均〈0.2);3)T分期及N分期是影响双源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双源癌患者漏诊率高,病理一致性差,预后影响因素复杂。  相似文献   

16.
多原发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中共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650例,其中多原发癌50例,占1.36%。发病年龄48岁-74岁,平均65.2岁。50例多原发癌中有46例为二重癌,4例为三重癌。同时性发生者10例,异时性发生者40例,间隔时间10-108个月,平均28.2个月。首发癌和二重癌均以消化系统最常见,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和呼吸系统。外科手术及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22%。结论: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放疗、化疗等有关。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正确及时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1例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完全切除组32例,部分切除组26例和探查组3例,每组中均有放疗和非放疗患者。以术后5年复发率和生存率做为疗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放疗患者5年复发率低于同组未放疗患者,5年存活率高于未放疗患者,大部切除结合放疗组与完全切除结合放疗组的5年复发率(P=0.926),生存率(88.9%VS86.4%)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胸腺恶性肿瘤因浸润性生长,多不能完全切除,术后结合放疗有助于控制局部复发和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月-2010年7月,对10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伽玛刀联合长春瑞滨、顺铂(联合组)52例和单纯应用长春瑞滨、顺铂(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69%和53.06%,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42.86%。联合组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11.54%,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发生率9.62%,均为1—2度。两组的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另外还合并有恶心、呕吐等,联合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经过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伽玛刀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能显著提高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时间;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组也明显增加,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但经过对症处理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榄香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住院的晚期肝癌患者36例,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榄香烯,对照组采用华蟾素治疗晚期肝癌。结果:研究组0.5年生存率为25.00%,1年生存率为18.75%,中位生存时间为7.50个月;对照组0.5年生存率为20.00%,1年生存率为0,中位生存时间为4.05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1)。根据 QOL - LC V2.0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研究组在躯体功能、症状、副作用及总量表等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 ﹤0.05),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在血常规、肝肾功及甲胎蛋白测定等实验室检验中,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以患者生存时间作为因变量,以年龄(﹥50岁或≤50岁)、肝硬化(失代偿期或代偿期)、乙肝病史(有或无)、甲胎蛋白(≥400μg/ ml 或﹤400μg/ ml)为预后因素并赋值,经多因素 Cox 逐步回归分析,P 均﹥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榄香烯能够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中药消癌平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简称单放组,82例)。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加消癌平治疗组(简称综合组,82例)。放疗方法两组相同,前3周为常规放疗(2Gy/次,1次/天,5天/周),后两周改为加速超分割放疗(1.5Gy/次,2次/天,间隔6小时以上,5天/周)。消癌平口服于放疗第一天开始(20ml/次,3次/天),直至放疗结束。结果:单放组和综合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43.9%、20.7%;90.2%、54.9%、36.6%,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3.2%、29.3%、20.7%;69.5%、45.1%、40.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原因均以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为主。综合组因肿瘤局部未控和复发的死亡率59.6%明显低于单放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的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均明显低于单放组。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消癌平治疗提高了5年生存率,但毒性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